第四九七章 变法改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三国之四世三公最新章节!
“唉!”
袁常长叹一声,看着蔡邕说道:“蔡伯父,为何教化平民如此困难?百家学院不仅给了他们优越的学习环境,还有丰厚的奖赏,然而他们却并非真心实意为了学习,却是为了这些奖赏,实在是,唉!”
也怪不得袁常如此长吁短叹的,而是当初在渤海郡建立的百家学院跟袁常心目中所期望的大相径庭。
在隋唐的科举制提出来之前,读书基本都是士家大族才有的权利。寒门子弟除非被哪个士人看中,然后会收为弟子,接着也被打上士家大族的标签。如此一来,政权基本就被士家大族给掌控了,这显然对于寒门子弟,平民百姓而言并非是件好事。即便是隋唐创建了科举制,在当时也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当选,平名百姓没什么希望。直到武则天屠杀世家大族,再经历五代十国世家大族的屠杀,宋朝开始,平民子弟才逐渐通过科举制进入官场。
而袁常建立百家学院,便是想让平民百姓通过学习,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谁知道,当初那些进入百家学院的平民子弟,都是为了奖赏而去,根本不是为了学习。对此,袁常内心是极其失望和失落的。
“州牧,教化世人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以利益诱之,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蔡邕捋了捋胡须,平静的说到。蔡邕虽是世家出身,然而并没有世家大族那种私心和狂傲。对于袁常提出的教化天下万民的思想,蔡邕自是非常赞同。看蔡邕教育蔡琰的方式,便知其不拘一格的做法。
“蔡伯父所言甚是!”
袁常想了想,蔡邕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就如前世的时候,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制度,最终只是培养出了一堆死读书的学生,能拿奖学金的人,最后到社会上还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看来。要真正改变平民的思想,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而非是为了奖励而来。就如前世的时候。九年义务教育,不用任何一个人说,家长等孩子到了年纪,都知道要送孩子上学,便是这个道理。
要做到这个程度。那么,纸张的改进,和印刷的改进也就要提上日程了。
虽然经过蔡伦的改进,纸张已经可以用来书写。然而,能够用来书写的纸还是太贵,不要说平名百姓,便是世家子弟一般都用不起;此外,文化的传播,还需要有印刷术的辅助。现如今的著作都是靠手工抄写,在抄写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遗漏或者错误。以致于出现了通假字。而现在的纸因为粗糙,不易下笔,用印刷术实现统一作业就有些困难。故此,当务之急还是改善纸张的质量。出了纸张和印刷术之外,规定字体版本也很重要,否则,自秦汉以来,主要使用的是小篆、隶书,小篆和隶书生涩且不易书写,袁常自然也是要改变。
袁常看向马钧说道:“德衡。现在有一个任务交给你,那便是改善纸的质量。你可以在蔡侯的基础上,改变造纸的材料试试看,例如用竹子。树皮等等。若是能成功,那便足以载入史册了!”
对于造纸,袁常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用竹子和树皮,反正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现在再改进一番而已。以马钧的能力,想来不难做到。
“属下遵命!”
说起来,马钧对于发明是非常感兴趣,而且天分也很高,至于说能否流芳百世,名垂千古,马钧并不是很在意。
说起来袁常将渤海郡的人马全都调到幽州来,其实也有一点是因为对于百家学院的失望。否则,当初他在渤海郡费心费力创建了百家学院和中科院,也不至于如此轻易放弃。中科院还好说,还没有完全建立好,只要有人,在幽州可以重新建立。而至于百家学院,当时都已经步入轨道了,只是因为失望,袁常也就没有丝毫的惋惜。如今只要将纸张和印刷术改进,将学识思想普及,到时候平民子弟来学习,想法自然也就不一样。
等百家学院的问题谈完了,袁常看了看在场的几人,除了蔡邕,马钧之外,便是郭嘉,赵云,典韦,韩恂,于禁,太史慈,还有一个秘书蔡琰。而荀谌,刘和,公孙续等人,袁常并没有将他们留下来,因为袁常想要提出的一些变革,对于他们来说,会是一件损害他们利益的事情。
“诸位,之所以将你们留下来,是因为我有一些想法想要提出来,或许会损害到大家的利益。但是,这些想法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无疑是好的。”
“主公但请明言,属下等绝无二话。”
在场被袁常留下来的几人,可以说是袁常最忠诚的属下,对于袁常的想法,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支持。
“好!”
袁常点了点头,对于几人自然是深信不疑。于是,袁常便开始说道:“首先,我打算改革税制。诸位皆知,自秦以来,本朝实行的是以田赋和人头赋为主,工商和山木产品杂税为辅的赋税制度。”
所谓田赋,简单的说就是一家占有多少田地,便按量上缴赋税;而人头赋,便是更简单了,一个人从十六岁开始就要缴税,直到五十六岁才不用继续上缴,说起来,这人头赋收的似乎有些不合理,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一个人自成年以来,便享受到朝廷的保护,让你的性命得以保全,收点钱也说的过去,其实就是保护费。此外,工商和山木产品杂税,其实也就是商税。只不过商税收的过低,或者说有时候根本就不收,朝廷只是专注于收取田税和人头税,若是更注重于商税,朝廷的收入其实还会更高。当然,因为商人的地位卑下,不被朝廷放在眼里,因此,才会漏了这个税收大户。
不过,袁常既然来了,自然不会放过商税,至于田税和人头税。根本就是小头,若是可以的话,收不收其实都无所谓。
“主公,这税制当如何改革?”郭嘉的疑惑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疑惑。也是在场除了袁常之外的所有人的疑惑。
“税制改为官绅一体纳粮!”
袁常一字一句严肃的说道,赵云,典韦几人还没什么反应,郭嘉,蔡邕。马钧三个有点学识的人,听了袁常的话,脸色已经开始动容。
自古以来,特权阶级总是存在,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袁常前世的那个时代。说是每个人都要纳税,但是,其实大家都知道,很多真正有钱的人其实没缴纳多少税,反而是一些小本经营的个体商的税反而没有落下。相反。那些盈利多的大企业,打着慈善捐款的名头,捐一点钱就逃税、漏税,官商勾结,以致于税收得不到真正的实行。而在封建时代,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或者土豪乡绅也不用纳税。或许他们的想法都很有道理,他们能赚到钱是他们的能力,凭什么要缴纳那么多的税款?但是,这些人却忘记了一点。若是没有国家这个后盾,他们又如何能够安心的赚钱,又去哪里赚钱?国家又是如何来的,那也是靠着所有百姓。大家团结成为一个集体,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国家,有了百姓,有了国家,他们才能赚到钱。就如袁常前世的时候,那些中东等国家。天天战争,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去哪里赚钱,说不定哪一天一颗炸弹就落在身边玩完了,还想赚钱?
“没错,官绅一体纳粮!”
袁常一本正经的回应道,“上至皇室朝廷,下至平民百姓,每一个人都要交税,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此外,免除人头税,实行按实有土地进行交税。”
“主公此制若是实行,怕是会引起动乱啊!”郭嘉苦笑着说道。
“为了改变天下百姓的命运,此制必须得出,方能破而后立。”袁常却是一脸平静,神色坚定的说道。
袁常如今提出这个制度也是有他的想法,如今的时代动乱,而且士家大族还未完全成长起来,可以说是变法实行最好的时机。至于说变法要出人命,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一样,这是免不了的事情。为了中原汉人不会经历那些屈辱、悲痛的灾难,袁常愿意为先锋,虽千万人往矣!
正如袁常所想,他一心只为了壮大汉人,不会再经历五胡乱华,靖康之耻,满清统治。自汉以后汉人的经历,可以说是血泪史都不足以道哉!
而且,现在实行变法改革,也有优势。
首先,世家大族之所以能成长起来,是因为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走到繁盛,而在这时候提出官绅一体纳粮制度,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对;其次,到了宋朝,刑不上士大夫又被提出,士大夫的权利得到空前膨胀,纵观有宋一朝,文官没有一个被斩首,多是贬谪到穷凶僻壤。官绅一体纳粮是在清朝雍正时提出的,之所以能够得到顺利的推行,那也是因为雍正有足够狠。不听话的,直接杀,其狠辣手段,堪称千古一绝。
所以,现在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制度,没有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又没有士大夫的特权支持,可以说是实行的最好环境。而且,幽州相比于荆州,兖州,豫州等几个州,士家大族又少,更不用担心反对的人太多。
“对于黄巾起义,你们以为根本原因是什么?”见郭嘉几人还在沉思,袁常直接发问到。对于袁常的忠心,郭嘉几人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但是,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袁常的统治问题,若是提出这个制度不利于袁常的统治,他们必然不会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袁常想要顺利的实行,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袁常自然要先说服郭嘉他们。
“黄巾起义之所以发生,无非是宦官乱国,奸贼当道,百姓无有生计,再有异族作乱,故此才会发生。”
郭嘉连想都没有想,便直接回答到。而蔡邕却是眉头微皱,似有所悟。
袁常摇了摇头,直言说道:“奉孝所言的这些不过是次要原因,之所以发生黄巾起义,根本原因还在于土地兼并,百姓没有了生存空间,故此才会发生。奉孝你若想想,倘若百姓有自己的土地,只需缴纳一定的赋税,剩下的粮食都是他们的,有了活命的机会,谁还会干出造反这样的事情,谁又愿意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
土地兼并从而造成朝代更迭,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根本原因。每个朝代的初期,当权者还算英明,赋税不重,只要没有饥荒、天灾发生,百姓都还能活下去,故此,不会生出造反的心思。然而,到了朝代的后期,当权者开始昏庸,为了大肆敛财,加重赋税,再加上天灾人祸,百姓没有了活路,又岂能不生出别的想法?因为官员、士人有不用交税的特权,于是百姓将自家田地都归到官员、士人的名下,从而逃脱重税,结果,这些土地最终就跑到了官员、士人的手中,朝廷越发的没钱,税收也越发的严酷,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土地被大肆兼并,最终矛盾尖锐从而引发祸乱。
经过袁常的一番解说,郭嘉等人听了发现似乎还真的是这样。只是,这样的问题又当如何解决?
袁常微微一笑,很轻松的说道:“土地收归国有,私人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只不过,这个阶段成型的可能性太低,袁常根本不考虑。接下来便是社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利弊,也就无需讨论哪个更好了。袁常前世所生活的环境是社会主义,自然,袁常也就选择社会主义来实行他的理念。
“土地收归国有,又有何说法?”
郭嘉等人发现今天产生的疑惑是自他们学成以后提出最多的,但是,袁常说的都是一些新鲜陌生的字眼,却又让他们感到兴趣,同时也让他们觉得极有道理的东西。所以,郭嘉等人自然是极其耐心的听袁常解说。(未完待续。)
“唉!”
袁常长叹一声,看着蔡邕说道:“蔡伯父,为何教化平民如此困难?百家学院不仅给了他们优越的学习环境,还有丰厚的奖赏,然而他们却并非真心实意为了学习,却是为了这些奖赏,实在是,唉!”
也怪不得袁常如此长吁短叹的,而是当初在渤海郡建立的百家学院跟袁常心目中所期望的大相径庭。
在隋唐的科举制提出来之前,读书基本都是士家大族才有的权利。寒门子弟除非被哪个士人看中,然后会收为弟子,接着也被打上士家大族的标签。如此一来,政权基本就被士家大族给掌控了,这显然对于寒门子弟,平民百姓而言并非是件好事。即便是隋唐创建了科举制,在当时也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当选,平名百姓没什么希望。直到武则天屠杀世家大族,再经历五代十国世家大族的屠杀,宋朝开始,平民子弟才逐渐通过科举制进入官场。
而袁常建立百家学院,便是想让平民百姓通过学习,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谁知道,当初那些进入百家学院的平民子弟,都是为了奖赏而去,根本不是为了学习。对此,袁常内心是极其失望和失落的。
“州牧,教化世人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以利益诱之,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蔡邕捋了捋胡须,平静的说到。蔡邕虽是世家出身,然而并没有世家大族那种私心和狂傲。对于袁常提出的教化天下万民的思想,蔡邕自是非常赞同。看蔡邕教育蔡琰的方式,便知其不拘一格的做法。
“蔡伯父所言甚是!”
袁常想了想,蔡邕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就如前世的时候,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制度,最终只是培养出了一堆死读书的学生,能拿奖学金的人,最后到社会上还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看来。要真正改变平民的思想,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而非是为了奖励而来。就如前世的时候。九年义务教育,不用任何一个人说,家长等孩子到了年纪,都知道要送孩子上学,便是这个道理。
要做到这个程度。那么,纸张的改进,和印刷的改进也就要提上日程了。
虽然经过蔡伦的改进,纸张已经可以用来书写。然而,能够用来书写的纸还是太贵,不要说平名百姓,便是世家子弟一般都用不起;此外,文化的传播,还需要有印刷术的辅助。现如今的著作都是靠手工抄写,在抄写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遗漏或者错误。以致于出现了通假字。而现在的纸因为粗糙,不易下笔,用印刷术实现统一作业就有些困难。故此,当务之急还是改善纸张的质量。出了纸张和印刷术之外,规定字体版本也很重要,否则,自秦汉以来,主要使用的是小篆、隶书,小篆和隶书生涩且不易书写,袁常自然也是要改变。
袁常看向马钧说道:“德衡。现在有一个任务交给你,那便是改善纸的质量。你可以在蔡侯的基础上,改变造纸的材料试试看,例如用竹子。树皮等等。若是能成功,那便足以载入史册了!”
对于造纸,袁常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用竹子和树皮,反正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现在再改进一番而已。以马钧的能力,想来不难做到。
“属下遵命!”
说起来,马钧对于发明是非常感兴趣,而且天分也很高,至于说能否流芳百世,名垂千古,马钧并不是很在意。
说起来袁常将渤海郡的人马全都调到幽州来,其实也有一点是因为对于百家学院的失望。否则,当初他在渤海郡费心费力创建了百家学院和中科院,也不至于如此轻易放弃。中科院还好说,还没有完全建立好,只要有人,在幽州可以重新建立。而至于百家学院,当时都已经步入轨道了,只是因为失望,袁常也就没有丝毫的惋惜。如今只要将纸张和印刷术改进,将学识思想普及,到时候平民子弟来学习,想法自然也就不一样。
等百家学院的问题谈完了,袁常看了看在场的几人,除了蔡邕,马钧之外,便是郭嘉,赵云,典韦,韩恂,于禁,太史慈,还有一个秘书蔡琰。而荀谌,刘和,公孙续等人,袁常并没有将他们留下来,因为袁常想要提出的一些变革,对于他们来说,会是一件损害他们利益的事情。
“诸位,之所以将你们留下来,是因为我有一些想法想要提出来,或许会损害到大家的利益。但是,这些想法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无疑是好的。”
“主公但请明言,属下等绝无二话。”
在场被袁常留下来的几人,可以说是袁常最忠诚的属下,对于袁常的想法,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支持。
“好!”
袁常点了点头,对于几人自然是深信不疑。于是,袁常便开始说道:“首先,我打算改革税制。诸位皆知,自秦以来,本朝实行的是以田赋和人头赋为主,工商和山木产品杂税为辅的赋税制度。”
所谓田赋,简单的说就是一家占有多少田地,便按量上缴赋税;而人头赋,便是更简单了,一个人从十六岁开始就要缴税,直到五十六岁才不用继续上缴,说起来,这人头赋收的似乎有些不合理,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一个人自成年以来,便享受到朝廷的保护,让你的性命得以保全,收点钱也说的过去,其实就是保护费。此外,工商和山木产品杂税,其实也就是商税。只不过商税收的过低,或者说有时候根本就不收,朝廷只是专注于收取田税和人头税,若是更注重于商税,朝廷的收入其实还会更高。当然,因为商人的地位卑下,不被朝廷放在眼里,因此,才会漏了这个税收大户。
不过,袁常既然来了,自然不会放过商税,至于田税和人头税。根本就是小头,若是可以的话,收不收其实都无所谓。
“主公,这税制当如何改革?”郭嘉的疑惑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疑惑。也是在场除了袁常之外的所有人的疑惑。
“税制改为官绅一体纳粮!”
袁常一字一句严肃的说道,赵云,典韦几人还没什么反应,郭嘉,蔡邕。马钧三个有点学识的人,听了袁常的话,脸色已经开始动容。
自古以来,特权阶级总是存在,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袁常前世的那个时代。说是每个人都要纳税,但是,其实大家都知道,很多真正有钱的人其实没缴纳多少税,反而是一些小本经营的个体商的税反而没有落下。相反。那些盈利多的大企业,打着慈善捐款的名头,捐一点钱就逃税、漏税,官商勾结,以致于税收得不到真正的实行。而在封建时代,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或者土豪乡绅也不用纳税。或许他们的想法都很有道理,他们能赚到钱是他们的能力,凭什么要缴纳那么多的税款?但是,这些人却忘记了一点。若是没有国家这个后盾,他们又如何能够安心的赚钱,又去哪里赚钱?国家又是如何来的,那也是靠着所有百姓。大家团结成为一个集体,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国家,有了百姓,有了国家,他们才能赚到钱。就如袁常前世的时候,那些中东等国家。天天战争,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去哪里赚钱,说不定哪一天一颗炸弹就落在身边玩完了,还想赚钱?
“没错,官绅一体纳粮!”
袁常一本正经的回应道,“上至皇室朝廷,下至平民百姓,每一个人都要交税,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此外,免除人头税,实行按实有土地进行交税。”
“主公此制若是实行,怕是会引起动乱啊!”郭嘉苦笑着说道。
“为了改变天下百姓的命运,此制必须得出,方能破而后立。”袁常却是一脸平静,神色坚定的说道。
袁常如今提出这个制度也是有他的想法,如今的时代动乱,而且士家大族还未完全成长起来,可以说是变法实行最好的时机。至于说变法要出人命,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一样,这是免不了的事情。为了中原汉人不会经历那些屈辱、悲痛的灾难,袁常愿意为先锋,虽千万人往矣!
正如袁常所想,他一心只为了壮大汉人,不会再经历五胡乱华,靖康之耻,满清统治。自汉以后汉人的经历,可以说是血泪史都不足以道哉!
而且,现在实行变法改革,也有优势。
首先,世家大族之所以能成长起来,是因为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走到繁盛,而在这时候提出官绅一体纳粮制度,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对;其次,到了宋朝,刑不上士大夫又被提出,士大夫的权利得到空前膨胀,纵观有宋一朝,文官没有一个被斩首,多是贬谪到穷凶僻壤。官绅一体纳粮是在清朝雍正时提出的,之所以能够得到顺利的推行,那也是因为雍正有足够狠。不听话的,直接杀,其狠辣手段,堪称千古一绝。
所以,现在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制度,没有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又没有士大夫的特权支持,可以说是实行的最好环境。而且,幽州相比于荆州,兖州,豫州等几个州,士家大族又少,更不用担心反对的人太多。
“对于黄巾起义,你们以为根本原因是什么?”见郭嘉几人还在沉思,袁常直接发问到。对于袁常的忠心,郭嘉几人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但是,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袁常的统治问题,若是提出这个制度不利于袁常的统治,他们必然不会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袁常想要顺利的实行,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袁常自然要先说服郭嘉他们。
“黄巾起义之所以发生,无非是宦官乱国,奸贼当道,百姓无有生计,再有异族作乱,故此才会发生。”
郭嘉连想都没有想,便直接回答到。而蔡邕却是眉头微皱,似有所悟。
袁常摇了摇头,直言说道:“奉孝所言的这些不过是次要原因,之所以发生黄巾起义,根本原因还在于土地兼并,百姓没有了生存空间,故此才会发生。奉孝你若想想,倘若百姓有自己的土地,只需缴纳一定的赋税,剩下的粮食都是他们的,有了活命的机会,谁还会干出造反这样的事情,谁又愿意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
土地兼并从而造成朝代更迭,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根本原因。每个朝代的初期,当权者还算英明,赋税不重,只要没有饥荒、天灾发生,百姓都还能活下去,故此,不会生出造反的心思。然而,到了朝代的后期,当权者开始昏庸,为了大肆敛财,加重赋税,再加上天灾人祸,百姓没有了活路,又岂能不生出别的想法?因为官员、士人有不用交税的特权,于是百姓将自家田地都归到官员、士人的名下,从而逃脱重税,结果,这些土地最终就跑到了官员、士人的手中,朝廷越发的没钱,税收也越发的严酷,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土地被大肆兼并,最终矛盾尖锐从而引发祸乱。
经过袁常的一番解说,郭嘉等人听了发现似乎还真的是这样。只是,这样的问题又当如何解决?
袁常微微一笑,很轻松的说道:“土地收归国有,私人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只不过,这个阶段成型的可能性太低,袁常根本不考虑。接下来便是社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利弊,也就无需讨论哪个更好了。袁常前世所生活的环境是社会主义,自然,袁常也就选择社会主义来实行他的理念。
“土地收归国有,又有何说法?”
郭嘉等人发现今天产生的疑惑是自他们学成以后提出最多的,但是,袁常说的都是一些新鲜陌生的字眼,却又让他们感到兴趣,同时也让他们觉得极有道理的东西。所以,郭嘉等人自然是极其耐心的听袁常解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