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玉米与红薯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大明帝国设计师最新章节!
在试验田的地头,张三与宋应星聊了很多,宋应星是个比较灵活之人,来到宣府他就发现徐光启名义上是宣府最高长官,实际上只是宣府希望营一个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自己的到来也是为了给徐光启做副手,这个研究院一年的经费居然高达三十万两。这笔钱如何花完全是徐光启说了算,可以说就算封疆大吏的手中也不一定有这么大一笔随意支配的钱粮!
这笔研究费用外加这河边的一千亩地就是研究院一年的全部费用,配套这一千亩地的还有一个村子的村民,他们就地转化为研究所的员工,不再是种田吃饭的农民,而是按月领钱粮的公家人。
虽说一年三十万两钱粮的使用权在徐光启的手中,但是管账的却是希望营度支司派出的会计,账房!不是不信任徐光启,徐老先生的人品完全可以保证,问题是这样的人往往不会花钱,如果没人帮他把关,三十万两可能用不了半年就得挥霍干净!
与两位科学大拿聊了几句闲话,话题就转到了他们现在正在研究的农业新作物。徐光启指着地上的禾苗介绍道:“现在种下的是玉蜀黍,这种作物是几十年前由传教士带入我大明,优点是抗旱抗寒,不占好地。缺点是产量太低,粮食口感太差,农人一般种植都是用来喂养鸡鸭!老夫在天津重点培育两种作物,一种是这玉蜀黍,另一种是番薯!玉蜀黍就是眼前你看到的这种,禾苗刚刚破土而出,要四个多月才能成熟,老夫是想在北方冬小麦成熟后种植一季玉蜀黍,可以增加北方的粮食产量。老夫现在一直在探索这玉蜀黍的习性,以增加产量!”
“为何不试试疏植,如同木棉花一般,放开间隙留给植株足够的生长空间呢?”
“你说疏植?”徐光启的心像是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啊!完全可以试试疏植,已有的粮食作物都是密植,出于惯性考虑,一直把玉蜀黍当作粮食,所以都是用的密植方式!
“是啊!徐公可以试试一尺见方一株,动员研究所员工抓紧时间见苗,最好连泥土一起移植到其他地块,这样就能多种一片地!”徐光启眼前这片地也就只有一亩多,由于这几年连年试验失败,他已经不敢一次性投入太多的土地。
徐光启听得连连点头,没错!可以将见下的禾苗移植到别的地块,也可以试验一下这种作物的可移栽性。
徐光启命令研究所的员工开始移植玉米的禾苗,研究所有二十户人家百多口人,所有男丁都要跟着徐光启种地干活,除了用作试验的地块,其余闲置的土地徐光启不想浪费也都种上了小麦!
二三十个壮劳力在徐光启的指挥下,一亩多地的禾苗一个时辰就已经见苗移植完毕,安排员工负责从洋河里取水浇地,尤其要关注好新移植的禾苗!
看完玉米的种植,张三又跟着徐光启二人来到番薯的育苗点番薯传入华夏的时间与玉米差不多,都是万历年间进入的中国,据说是一位叫做陈振龙的海外华人带回祖国的。徐光启已经掌握了番薯能够扦插的特性,育苗点的秧苗差不多已经可以剪切,有了玉米疏植的经验,徐光启打算这番薯也用疏植的办法扦插。
张三听徐光启解说番薯扦插的方式,大体上和后世已经没有区别,特意提醒徐光启,番薯这种只要关节落地就能生根的特性,是否会影响其产量。
每一处关节落地都会生根,然后都会跟母体争夺养分,互相争夺之下哪一边也长不好。与其这样就要想办法不让主根之外的关节生根。
徐光启想到每年培育的番薯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几乎落地的关节都会生根,主根下的番薯大的只有拳头大小,小的只有鸡卵大小。经过张三一提醒,徐光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如何让其他关节不生根的办法,徐光启随便就能想出几个,比如架秧,也就是如黄瓜一般将番薯藤蔓架起来,不使其他关节落地,这种方式不适合大片农田。
一种是在番薯爬蔓的时候,经常检查藤蔓。一旦有生根者就将其拔起来,不使其落地生根与主根争夺养分。
张三给出的建议是向两边翻倒,十天左右翻一次,这样更简单一些,两次过后番薯差不多已经长成!
徐光启直愣愣地看着张三,这个少年人每次提出的建议都是那么的中肯,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年龄,徐光启都觉得他是经验丰富的老农!老先生忍不住问道:“张总兵是从哪里学到这么多东西,你的每一个建议都像是无数人经历万千失败总结出经验之谈,每一个都是切中要害,总兵真是无所不能也!”
“徐公太高抬小子了,小子就是脑子里灵光一闪,就有了这么个想法,至于好不好用,徐公与长庚先生可以试一试,能行最好,不能行再想别的办法!”
张三说的谦虚,但是凭借徐光启多年研究农学的经验,张三的建议十有八九能够成功!
张三在徐光启的研究所里,看到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两种作物,在张三的眼里这两种作物只能作为主食之外的调剂品,更多的是作为副产品用来养殖,增加宣府乃至全国的肉类供应,以增加老百姓的体制!
现在的大明百姓的体质实在是太差了,老百姓表现出来的力气都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的,所以现在干重活的百姓很少有能活过六十岁的。
以大明现在的农业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的种植技术,可是由于肥料的缺乏,粮食产量普遍不高,要想粮食产量呈几何方式的增长,要等到三酸两碱技术成熟,化肥出现在农耕生活里,才会使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养活更多的人口。
大明现在的土地,承载一亿人口已经是超负荷了,要想解决大明的饥饿问题,只有移民一条路可走,别无他法!不然就只能陷入治乱循环的怪圈里不能自拔!
在试验田的地头,张三与宋应星聊了很多,宋应星是个比较灵活之人,来到宣府他就发现徐光启名义上是宣府最高长官,实际上只是宣府希望营一个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自己的到来也是为了给徐光启做副手,这个研究院一年的经费居然高达三十万两。这笔钱如何花完全是徐光启说了算,可以说就算封疆大吏的手中也不一定有这么大一笔随意支配的钱粮!
这笔研究费用外加这河边的一千亩地就是研究院一年的全部费用,配套这一千亩地的还有一个村子的村民,他们就地转化为研究所的员工,不再是种田吃饭的农民,而是按月领钱粮的公家人。
虽说一年三十万两钱粮的使用权在徐光启的手中,但是管账的却是希望营度支司派出的会计,账房!不是不信任徐光启,徐老先生的人品完全可以保证,问题是这样的人往往不会花钱,如果没人帮他把关,三十万两可能用不了半年就得挥霍干净!
与两位科学大拿聊了几句闲话,话题就转到了他们现在正在研究的农业新作物。徐光启指着地上的禾苗介绍道:“现在种下的是玉蜀黍,这种作物是几十年前由传教士带入我大明,优点是抗旱抗寒,不占好地。缺点是产量太低,粮食口感太差,农人一般种植都是用来喂养鸡鸭!老夫在天津重点培育两种作物,一种是这玉蜀黍,另一种是番薯!玉蜀黍就是眼前你看到的这种,禾苗刚刚破土而出,要四个多月才能成熟,老夫是想在北方冬小麦成熟后种植一季玉蜀黍,可以增加北方的粮食产量。老夫现在一直在探索这玉蜀黍的习性,以增加产量!”
“为何不试试疏植,如同木棉花一般,放开间隙留给植株足够的生长空间呢?”
“你说疏植?”徐光启的心像是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啊!完全可以试试疏植,已有的粮食作物都是密植,出于惯性考虑,一直把玉蜀黍当作粮食,所以都是用的密植方式!
“是啊!徐公可以试试一尺见方一株,动员研究所员工抓紧时间见苗,最好连泥土一起移植到其他地块,这样就能多种一片地!”徐光启眼前这片地也就只有一亩多,由于这几年连年试验失败,他已经不敢一次性投入太多的土地。
徐光启听得连连点头,没错!可以将见下的禾苗移植到别的地块,也可以试验一下这种作物的可移栽性。
徐光启命令研究所的员工开始移植玉米的禾苗,研究所有二十户人家百多口人,所有男丁都要跟着徐光启种地干活,除了用作试验的地块,其余闲置的土地徐光启不想浪费也都种上了小麦!
二三十个壮劳力在徐光启的指挥下,一亩多地的禾苗一个时辰就已经见苗移植完毕,安排员工负责从洋河里取水浇地,尤其要关注好新移植的禾苗!
看完玉米的种植,张三又跟着徐光启二人来到番薯的育苗点番薯传入华夏的时间与玉米差不多,都是万历年间进入的中国,据说是一位叫做陈振龙的海外华人带回祖国的。徐光启已经掌握了番薯能够扦插的特性,育苗点的秧苗差不多已经可以剪切,有了玉米疏植的经验,徐光启打算这番薯也用疏植的办法扦插。
张三听徐光启解说番薯扦插的方式,大体上和后世已经没有区别,特意提醒徐光启,番薯这种只要关节落地就能生根的特性,是否会影响其产量。
每一处关节落地都会生根,然后都会跟母体争夺养分,互相争夺之下哪一边也长不好。与其这样就要想办法不让主根之外的关节生根。
徐光启想到每年培育的番薯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几乎落地的关节都会生根,主根下的番薯大的只有拳头大小,小的只有鸡卵大小。经过张三一提醒,徐光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如何让其他关节不生根的办法,徐光启随便就能想出几个,比如架秧,也就是如黄瓜一般将番薯藤蔓架起来,不使其他关节落地,这种方式不适合大片农田。
一种是在番薯爬蔓的时候,经常检查藤蔓。一旦有生根者就将其拔起来,不使其落地生根与主根争夺养分。
张三给出的建议是向两边翻倒,十天左右翻一次,这样更简单一些,两次过后番薯差不多已经长成!
徐光启直愣愣地看着张三,这个少年人每次提出的建议都是那么的中肯,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年龄,徐光启都觉得他是经验丰富的老农!老先生忍不住问道:“张总兵是从哪里学到这么多东西,你的每一个建议都像是无数人经历万千失败总结出经验之谈,每一个都是切中要害,总兵真是无所不能也!”
“徐公太高抬小子了,小子就是脑子里灵光一闪,就有了这么个想法,至于好不好用,徐公与长庚先生可以试一试,能行最好,不能行再想别的办法!”
张三说的谦虚,但是凭借徐光启多年研究农学的经验,张三的建议十有八九能够成功!
张三在徐光启的研究所里,看到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两种作物,在张三的眼里这两种作物只能作为主食之外的调剂品,更多的是作为副产品用来养殖,增加宣府乃至全国的肉类供应,以增加老百姓的体制!
现在的大明百姓的体质实在是太差了,老百姓表现出来的力气都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的,所以现在干重活的百姓很少有能活过六十岁的。
以大明现在的农业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的种植技术,可是由于肥料的缺乏,粮食产量普遍不高,要想粮食产量呈几何方式的增长,要等到三酸两碱技术成熟,化肥出现在农耕生活里,才会使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养活更多的人口。
大明现在的土地,承载一亿人口已经是超负荷了,要想解决大明的饥饿问题,只有移民一条路可走,别无他法!不然就只能陷入治乱循环的怪圈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