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白云山上的雪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星耀天庭最新章节!
转眼入冬,清晨的城区还是细雨绵绵之时,山上早已是满川的白絮纷飞,初雪就这样毫不设防的洒下,端的是美哟。有诗叹曰:
半垅青菘白雪中,满川飞絮洒西东。
云烟一片痴情在,共赴山峰觅酒翁。
此诗说的便是白云山下的一位赶路人与山上“酒翁”龙啸兵他们的故事。寒气袭来,饮酒烤火取暖便是山民的一大乐趣,这不,蓝宏达老师带着美酒与佳肴,顶着满天飘洒的飞雪,驱车前往白云山电站看望他的学生们及酒翁。途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愈来愈低,雪愈来愈大,路愈来愈滑,在一岔道口被安检人员拦下,要求装上防滑链。不一会,蓝宏达便按要求弄好了防滑链,继续朝山上跑去。沿途还看见了罕见的成排的大凌勾,亮晶晶的,远远望去犹如仙翁的白须,煞是好看,颇为壮观,城里人难得一见。蓝宏达忍不住下车拍了几张照,随手发了朋友圈,立马引来无数的点赞和询问。陈锦他们埋怨他,为什么没捎上他们一起去赏赏雪景。蓝老师一拍脑袋,忙说:“忘了忘了,I`m Sorrg!”也是,这几个小子最近跟蓝老师不停的忙呵,飞行器的事也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外壳及机翼已安装完毕,只等发动机等核心构件了,当然这是按比例缩小的模拟机。其实也很不错了,他们准备参加德国纽伦堡国际科技发明大奖赛。此事另表,单说白云山输变电工程。
110KV白云山输变电工程,是江城国家电网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由夏崇玖总工程师亲自设计。总投资两亿,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新建110KV线路120千米,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白云山风景区及四周山村用电的需求。
根据企校融合的方案,1016电工班的部分同学参加这个项目的建设,这个属于定向委培。张大松、梁勇、沈梦溪、吴兵四位男生以江城电网正式职工的身份,派到白云山变电站输电运检班跟班实习。
雪地巡线是电网运检的重要内容之一,张大松他们在“酒翁”龙啸兵师傅的带领下,一步一个雪坑地沿线巡查。龙师傅手持砍刀在前面开路,以免挂满冰凌的树枝伤及面部。学生们身背几十斤重的工具包紧跟其后。沿线,他们时不时地爬杆上塔清除线上的冰雪。这可是带电作业啊,为保一方平安,他们涉险而作,真真的让人担心,风雪之中他们犹如一尊尊冰雕,令人动容,让人钦佩。在国家电网工作,说起来很令人羡慕的,但有时却在生死一线工作,其风险之大,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然而,他们都很是乐观。一路说说笑笑,有时还对着白雪皑皑的群山峻岭一阵狂啸。“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龙师傅亮出高亢雄浑的嗓音,非常应景地唱起那首《三套车》,让大伙更是精神百倍。可接下来的事,就让他们没法轻松了。
高空作业一直是架电人心囗的痛,现在又是漫天飞雪,更是险上加险、难上加难。在两山铁塔之间有段线路,得用无人机进行查巡,可现在能见度太低,灰蒙蒙的一片,很难靠它拍摄。而眼前这一段线路就需要人及时上去检查排险了。当然,他们也可以呼叫总部派人派车派设备来支援的,但龙师傅觉得线路较短,工作量有限,与其兴师动众耗时费,还不如自己爬上去。他果敢地爬了上去,张大松他们也跃跃欲试,想跟着上去,龙师傅忙制止了,说太危险...可梁勇开口了:“这不是我们今后的工作吗?总要上去的嘛。”说着,也爬了上去。其它几人也欲效仿,这次龙师傅死活不同意了,按规定:下面必须有人支援。于是张大松他们仨只好待在下面,用望远镜密切地关注龙师傅与粱勇的一举一动。
梁勇小心意意地跟着龙师傅一路向前,边爬还得边用绝缘棒敲击掉线上的冰。风雪撕打着他的脸脥,如刀割一般冰冷刺痛,有时双眼都没法睁开。这种感觉对首次风雪条件高空作业的他,着实有些够呛。就这样,他晃晃悠悠,十分坚难地跟在龙师傅后面。这时,龙师傅发现了隐患:一个绝缘子已有破裂的迹象,必须立即更换。他忙叫梁勇上前给他作个帮手,一听师傅召唤,梁勇激动地向前爬去,谁知一不小心,右手滑将下来,绝缘棒也掉将下去,吓得他心里直打哆嗦,下面的同学看见真为他捏了一把汗。龙师傅忙喊道:“稳住,你上了保险带的,别怕。”梁勇稳住阵脚,在龙师傅的拽扯下,恢复了正常,然后师徒俩很快换好了绝缘子,安全地爬了下去...
恰好此时蓝宏达的车也到了,他拍下这惊险的一幕。众人见到他好生兴奋,蓝老师与他的弟子们一顿热情拥抱。最后伸出手臂向龙师傅跑去,囗里朗声说道:“酒翁,我带了两瓶好酒,等会我们不醉不休。”龙师傅闻言大笑着迎上前与蓝宏达紧紧相拥。
冰天雪地,喝酒吃肉,端的是美哉悠哉。几个人敞开来喝,不管不顾了,山里没人查酒驾咯。灌一口西北风,喝一口老酒,吃一坨卤牛肉,再抹一把满脸的雪花,这叫一个美哟,刚刚过去的辛劳与惊吓已随风散去,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酒过三巡,蓝老师已有几分醉意,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唱起那首《一壶老酒》,踉踉跄跄,将其中的酒味随着漫天飞舞的白絮,四处飘荡,这可是难得的场景,平日里一派严肃与认真的大教授,化着酒神与歌神,他的学生们可大饱眼福与耳福了。龙师傅也不甘示弱,立即以一曲《打虎上山》随后奉上。“锵锵锵锵...”杨子荣孤身直闯威虎山。这场面可堪称千古一绝。 几个学生弄了点枯枝,点上火,大家坐在那里,别提有多美了。寄调《江城子》填一词,记下这既惊险又热烈的一幕。词曰:
白云山上雪飞扬。冷风狂。手心凉。片片凌勾、恰似玉须长。
留下一排双脚印,谁有意,卧琼床。忽闻野外叫声忙。险情攘。有何妨。
沿线检修、四处要张望。美酒半壶添暖意,朋友聚,老师慷。
想起当初1108班的田晓暄曾有一句话,震撼了全校,这句话用在此处,也许更为恰当,什么话啊?就是那一句“挣钱好辛苦的”啊。是的,满天飞雪中,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线路巡检,一路披荆斩棘。尤其是线路敲冰,既烦琐又危险,且效率低下。于是,蓝老师与龙师傅不约而同从各自角度,深深地思索了这个问题。于是,蓝老师在课程中增添了雨雪天安全操作常识,并专门立项并申报项目资金,研发风雪天线路自动融冰装置;龙师傅则向公司提出加强新手高空带电作业安全保护装置的建议。夏崇玖连夜设计出高空线检专用缆车装置,此装置付诸实践后,大大提高了高空线检的安全性。
何为企校联合,其意何在?这里便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反馈理论,这便是企校联合更深层次的含义了。比如这次蓝老师发现的线路融冰,是输电线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实际对理论的反馈,一旦解决,将为无数电网巡检人带来巨大的福音。
吃完喝罢感叹完,蓝老师将运检班的全体成员送回住地。这是半山腰的一个村庄,炊烟袅袅,四周银装素裹,田里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南国的密林深处却藏着一派北国风光,犹如一片珍珠般的稀罕。稍作休息后,蓝老师挥挥手与大伙作别,未带走一瓣雪花,却带着运检班满满的情意,回到银杏飘飞细雨绵绵的江城。真是,刚赏白云山上的初雪,又见沿岸的银杏,江滩宽阔,绿树成林,路上车水马龙,灯火明灿,好一幅大江大河之美丽景观。一日之内,蓝老师尝遍秋冬两季,跨季的跳跃可谓美妙之极,幸运之极。有诗为证:
两岸严风吹杏树,一滩绿草晒金砂。
满江秋色何时走,腊月琼枝又落花。
秋有秋的风采,冬有冬的深情。山上山下,各自奔忙,各自展示着哪绚丽多彩的岁月。相互印衬,相互关联:正因为山上龙啸天他们这些电网人的艰辛,才换来江城的万家灯火。
在茫茫的人海里,只因多瞥了一眼,蓝宏达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李淑芬,好像刚买完菜来着。他忙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将车开到合适的位置等她上车,一起归家。
说起蓝老师的婚姻也是大起大落的哪种,竟然与冯玉刚的婚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蓝宏达与李淑芬本是同班同学,淑芬当年可是绝对的班花,是众多男同学追求的对象。这蓝宏达把她追到手真没少费功夫,他一辈子的骄傲便在于此了。也是在皓月当空的夜里,蓝老师上演了“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的经典情节。正春风得意着,却遭淑芬一盆冰水直接浇得透心凉,又是一顿无缘无故的绝情与分手。硬是二十多年没来往,就在蓝宏达心灰意冷之际,事情却有了惊天的逆转。淑芬托人给远在成都山区某地研究所的蓝宏达,捎来一个天大的喜讯:他那二十六岁的儿子想爸爸了。蓝宏达何许人也,深知其意,当即以成婚为由请了假,直接奔向自己的妻儿,后面的事在前几回已经详细介绍了...离不离奇?惊不惊喜?
前事休提,现事慢表。两口子有说有笑地回到东湖职院教授楼。2#楼一单元六零二室,便是他们的家了。“丁咚”淑芬按响了门铃,屋里有人开了门,此人谁啊?不是外人,正是大家熟知的一位佳人,他们的儿媳,教日语的刘老师。这可能算个小小的惊奇吧,不过比起上面讲的大惊奇,可就小巫见大巫了。事情是这样的,儿子蓝睿与刘老师经教务处李老师从中撮合,一见合缘,再见浪漫,又是一段佳话。由于蓝睿已过二十六岁,所以双方家长很快见了面,然后步入婚姻殿堂,一切顺顺利利,一切喜气洋洋。王院长特批的150平的大复式,正好也足够他们一家住了。
夜静人深,蓝老师独自在书房构思《高压线路自动融冰理论》,上午哪惊心动魄的一幕在他眼前不断闪现,身感责任重大,他下笔愈加激扬,思绪如滚滚大江东逝水,奔流不息...
此时真是:
灯前有月光,纸上勿生霜。
冰雪何其险,安全一线装。
安全第一,不能停留在口号,而是要靠一定的技术自动去完成保障。具体而言,就是当气温低到结冰的临界点,有自动温控器发出信号,由升温发热装置发挥融冰作用,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电网巡检人员的负担,并且能在凝冰刚开始时启动,融冰成本小了很多。此时蓝宏达教授的构想是在电缆外层套一绝缘温度调节保护层,只是这种既要绝缘又要通电升温的材料是何物?百思暂不得解。现在普遍采取电缆通电融冰的方法,需人工操作,不具备自动性,灯下的蓝宏达想解决由自动装置取代人工的课题。
继而,他又对目前业内这种线路短接融冰法提出了怀疑,电厂附近是可行的,山区呢?他陷入了迷茫。从物理方面能想的办法是有限的,是否从电缆的外层材料研发才是根本呢,用一种与冰雪相克的材料,使线路根本不具备结冰的条件,即使零下几十度的情况...这些正是蓝教授此时认真思考的难题。有词叹曰:
灯下心思谁可明。线长寒气滴、雪花凝。
冷风吹断雁啼声。脚步促、野外有人行。
林海雪原矜。银妆藏险峻、好狰狞。
高空作业电花迎。苦中乐、一曲梦儿萦。
寄调《小重山》,一表巡线人的苦与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转眼入冬,清晨的城区还是细雨绵绵之时,山上早已是满川的白絮纷飞,初雪就这样毫不设防的洒下,端的是美哟。有诗叹曰:
半垅青菘白雪中,满川飞絮洒西东。
云烟一片痴情在,共赴山峰觅酒翁。
此诗说的便是白云山下的一位赶路人与山上“酒翁”龙啸兵他们的故事。寒气袭来,饮酒烤火取暖便是山民的一大乐趣,这不,蓝宏达老师带着美酒与佳肴,顶着满天飘洒的飞雪,驱车前往白云山电站看望他的学生们及酒翁。途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愈来愈低,雪愈来愈大,路愈来愈滑,在一岔道口被安检人员拦下,要求装上防滑链。不一会,蓝宏达便按要求弄好了防滑链,继续朝山上跑去。沿途还看见了罕见的成排的大凌勾,亮晶晶的,远远望去犹如仙翁的白须,煞是好看,颇为壮观,城里人难得一见。蓝宏达忍不住下车拍了几张照,随手发了朋友圈,立马引来无数的点赞和询问。陈锦他们埋怨他,为什么没捎上他们一起去赏赏雪景。蓝老师一拍脑袋,忙说:“忘了忘了,I`m Sorrg!”也是,这几个小子最近跟蓝老师不停的忙呵,飞行器的事也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外壳及机翼已安装完毕,只等发动机等核心构件了,当然这是按比例缩小的模拟机。其实也很不错了,他们准备参加德国纽伦堡国际科技发明大奖赛。此事另表,单说白云山输变电工程。
110KV白云山输变电工程,是江城国家电网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由夏崇玖总工程师亲自设计。总投资两亿,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新建110KV线路120千米,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白云山风景区及四周山村用电的需求。
根据企校融合的方案,1016电工班的部分同学参加这个项目的建设,这个属于定向委培。张大松、梁勇、沈梦溪、吴兵四位男生以江城电网正式职工的身份,派到白云山变电站输电运检班跟班实习。
雪地巡线是电网运检的重要内容之一,张大松他们在“酒翁”龙啸兵师傅的带领下,一步一个雪坑地沿线巡查。龙师傅手持砍刀在前面开路,以免挂满冰凌的树枝伤及面部。学生们身背几十斤重的工具包紧跟其后。沿线,他们时不时地爬杆上塔清除线上的冰雪。这可是带电作业啊,为保一方平安,他们涉险而作,真真的让人担心,风雪之中他们犹如一尊尊冰雕,令人动容,让人钦佩。在国家电网工作,说起来很令人羡慕的,但有时却在生死一线工作,其风险之大,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然而,他们都很是乐观。一路说说笑笑,有时还对着白雪皑皑的群山峻岭一阵狂啸。“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龙师傅亮出高亢雄浑的嗓音,非常应景地唱起那首《三套车》,让大伙更是精神百倍。可接下来的事,就让他们没法轻松了。
高空作业一直是架电人心囗的痛,现在又是漫天飞雪,更是险上加险、难上加难。在两山铁塔之间有段线路,得用无人机进行查巡,可现在能见度太低,灰蒙蒙的一片,很难靠它拍摄。而眼前这一段线路就需要人及时上去检查排险了。当然,他们也可以呼叫总部派人派车派设备来支援的,但龙师傅觉得线路较短,工作量有限,与其兴师动众耗时费,还不如自己爬上去。他果敢地爬了上去,张大松他们也跃跃欲试,想跟着上去,龙师傅忙制止了,说太危险...可梁勇开口了:“这不是我们今后的工作吗?总要上去的嘛。”说着,也爬了上去。其它几人也欲效仿,这次龙师傅死活不同意了,按规定:下面必须有人支援。于是张大松他们仨只好待在下面,用望远镜密切地关注龙师傅与粱勇的一举一动。
梁勇小心意意地跟着龙师傅一路向前,边爬还得边用绝缘棒敲击掉线上的冰。风雪撕打着他的脸脥,如刀割一般冰冷刺痛,有时双眼都没法睁开。这种感觉对首次风雪条件高空作业的他,着实有些够呛。就这样,他晃晃悠悠,十分坚难地跟在龙师傅后面。这时,龙师傅发现了隐患:一个绝缘子已有破裂的迹象,必须立即更换。他忙叫梁勇上前给他作个帮手,一听师傅召唤,梁勇激动地向前爬去,谁知一不小心,右手滑将下来,绝缘棒也掉将下去,吓得他心里直打哆嗦,下面的同学看见真为他捏了一把汗。龙师傅忙喊道:“稳住,你上了保险带的,别怕。”梁勇稳住阵脚,在龙师傅的拽扯下,恢复了正常,然后师徒俩很快换好了绝缘子,安全地爬了下去...
恰好此时蓝宏达的车也到了,他拍下这惊险的一幕。众人见到他好生兴奋,蓝老师与他的弟子们一顿热情拥抱。最后伸出手臂向龙师傅跑去,囗里朗声说道:“酒翁,我带了两瓶好酒,等会我们不醉不休。”龙师傅闻言大笑着迎上前与蓝宏达紧紧相拥。
冰天雪地,喝酒吃肉,端的是美哉悠哉。几个人敞开来喝,不管不顾了,山里没人查酒驾咯。灌一口西北风,喝一口老酒,吃一坨卤牛肉,再抹一把满脸的雪花,这叫一个美哟,刚刚过去的辛劳与惊吓已随风散去,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酒过三巡,蓝老师已有几分醉意,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唱起那首《一壶老酒》,踉踉跄跄,将其中的酒味随着漫天飞舞的白絮,四处飘荡,这可是难得的场景,平日里一派严肃与认真的大教授,化着酒神与歌神,他的学生们可大饱眼福与耳福了。龙师傅也不甘示弱,立即以一曲《打虎上山》随后奉上。“锵锵锵锵...”杨子荣孤身直闯威虎山。这场面可堪称千古一绝。 几个学生弄了点枯枝,点上火,大家坐在那里,别提有多美了。寄调《江城子》填一词,记下这既惊险又热烈的一幕。词曰:
白云山上雪飞扬。冷风狂。手心凉。片片凌勾、恰似玉须长。
留下一排双脚印,谁有意,卧琼床。忽闻野外叫声忙。险情攘。有何妨。
沿线检修、四处要张望。美酒半壶添暖意,朋友聚,老师慷。
想起当初1108班的田晓暄曾有一句话,震撼了全校,这句话用在此处,也许更为恰当,什么话啊?就是那一句“挣钱好辛苦的”啊。是的,满天飞雪中,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线路巡检,一路披荆斩棘。尤其是线路敲冰,既烦琐又危险,且效率低下。于是,蓝老师与龙师傅不约而同从各自角度,深深地思索了这个问题。于是,蓝老师在课程中增添了雨雪天安全操作常识,并专门立项并申报项目资金,研发风雪天线路自动融冰装置;龙师傅则向公司提出加强新手高空带电作业安全保护装置的建议。夏崇玖连夜设计出高空线检专用缆车装置,此装置付诸实践后,大大提高了高空线检的安全性。
何为企校联合,其意何在?这里便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反馈理论,这便是企校联合更深层次的含义了。比如这次蓝老师发现的线路融冰,是输电线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实际对理论的反馈,一旦解决,将为无数电网巡检人带来巨大的福音。
吃完喝罢感叹完,蓝老师将运检班的全体成员送回住地。这是半山腰的一个村庄,炊烟袅袅,四周银装素裹,田里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南国的密林深处却藏着一派北国风光,犹如一片珍珠般的稀罕。稍作休息后,蓝老师挥挥手与大伙作别,未带走一瓣雪花,却带着运检班满满的情意,回到银杏飘飞细雨绵绵的江城。真是,刚赏白云山上的初雪,又见沿岸的银杏,江滩宽阔,绿树成林,路上车水马龙,灯火明灿,好一幅大江大河之美丽景观。一日之内,蓝老师尝遍秋冬两季,跨季的跳跃可谓美妙之极,幸运之极。有诗为证:
两岸严风吹杏树,一滩绿草晒金砂。
满江秋色何时走,腊月琼枝又落花。
秋有秋的风采,冬有冬的深情。山上山下,各自奔忙,各自展示着哪绚丽多彩的岁月。相互印衬,相互关联:正因为山上龙啸天他们这些电网人的艰辛,才换来江城的万家灯火。
在茫茫的人海里,只因多瞥了一眼,蓝宏达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李淑芬,好像刚买完菜来着。他忙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将车开到合适的位置等她上车,一起归家。
说起蓝老师的婚姻也是大起大落的哪种,竟然与冯玉刚的婚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蓝宏达与李淑芬本是同班同学,淑芬当年可是绝对的班花,是众多男同学追求的对象。这蓝宏达把她追到手真没少费功夫,他一辈子的骄傲便在于此了。也是在皓月当空的夜里,蓝老师上演了“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的经典情节。正春风得意着,却遭淑芬一盆冰水直接浇得透心凉,又是一顿无缘无故的绝情与分手。硬是二十多年没来往,就在蓝宏达心灰意冷之际,事情却有了惊天的逆转。淑芬托人给远在成都山区某地研究所的蓝宏达,捎来一个天大的喜讯:他那二十六岁的儿子想爸爸了。蓝宏达何许人也,深知其意,当即以成婚为由请了假,直接奔向自己的妻儿,后面的事在前几回已经详细介绍了...离不离奇?惊不惊喜?
前事休提,现事慢表。两口子有说有笑地回到东湖职院教授楼。2#楼一单元六零二室,便是他们的家了。“丁咚”淑芬按响了门铃,屋里有人开了门,此人谁啊?不是外人,正是大家熟知的一位佳人,他们的儿媳,教日语的刘老师。这可能算个小小的惊奇吧,不过比起上面讲的大惊奇,可就小巫见大巫了。事情是这样的,儿子蓝睿与刘老师经教务处李老师从中撮合,一见合缘,再见浪漫,又是一段佳话。由于蓝睿已过二十六岁,所以双方家长很快见了面,然后步入婚姻殿堂,一切顺顺利利,一切喜气洋洋。王院长特批的150平的大复式,正好也足够他们一家住了。
夜静人深,蓝老师独自在书房构思《高压线路自动融冰理论》,上午哪惊心动魄的一幕在他眼前不断闪现,身感责任重大,他下笔愈加激扬,思绪如滚滚大江东逝水,奔流不息...
此时真是:
灯前有月光,纸上勿生霜。
冰雪何其险,安全一线装。
安全第一,不能停留在口号,而是要靠一定的技术自动去完成保障。具体而言,就是当气温低到结冰的临界点,有自动温控器发出信号,由升温发热装置发挥融冰作用,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电网巡检人员的负担,并且能在凝冰刚开始时启动,融冰成本小了很多。此时蓝宏达教授的构想是在电缆外层套一绝缘温度调节保护层,只是这种既要绝缘又要通电升温的材料是何物?百思暂不得解。现在普遍采取电缆通电融冰的方法,需人工操作,不具备自动性,灯下的蓝宏达想解决由自动装置取代人工的课题。
继而,他又对目前业内这种线路短接融冰法提出了怀疑,电厂附近是可行的,山区呢?他陷入了迷茫。从物理方面能想的办法是有限的,是否从电缆的外层材料研发才是根本呢,用一种与冰雪相克的材料,使线路根本不具备结冰的条件,即使零下几十度的情况...这些正是蓝教授此时认真思考的难题。有词叹曰:
灯下心思谁可明。线长寒气滴、雪花凝。
冷风吹断雁啼声。脚步促、野外有人行。
林海雪原矜。银妆藏险峻、好狰狞。
高空作业电花迎。苦中乐、一曲梦儿萦。
寄调《小重山》,一表巡线人的苦与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