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差点儿忘了是土匪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抗战最牛山寨最新章节!
日军第128旅团要前往泰安,这并不是什么新消息,并没有引起各方面的格外重视。不过,凡是前往鲁南地区的日军的情况,军统方面仍然向高九和王金栋进行了通报。
泰安距离知远县城,中间隔着寿城县、平月县、卢县、兰溪县四个县,而且从泰安要想到到达知远县城,必须要途经平泰公路,而平泰公路有相当长的路段要经过桃花山区。这件事情看起来就跟知远县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了。
这些天,王金栋等人忙着接受采访,除了他们这些主要的军官之外,还要安排那些参加过战斗的普通士兵,接受记者们的采,还要组织记者团前往临川镇和兰溪县城进行实地采访。
军官观摩团要了解原来的792团的实际的战斗力,总结他们参加的每一场战斗的经验教训,观摩他们的作训演练等等。
这些事情,把王金栋等人忙的不亦乐乎,为了配合观摩团和记者团的工作进程,新编第187师自身的改编工作都基本上停滞了下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折腾,观摩团和记者团终于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就准备启程返回武汉了。就在这时,传来了日军围攻桃花山消息,观摩团和记者团对于高九的桃花山很感兴趣,他们向各自的上级进行了请示,希望留在知远县城,关注桃花山战役的进展情况。大后方对于高九的桃花山这次的反围剿作战很感兴趣,同意了观摩团和记者团的请求,因此他们都留在了知远县城。
古代中国的大小城池,都建有钟楼和鼓楼,钟楼上挂钟,鼓楼上放置大鼓。每天黎明时分,人们敲响大钟,打开城门;每天日落击鼓,城门关闭。晨钟暮鼓”是古代百姓起居的重要信号。
知远县城有一座古老的修建于北宋时期的钟楼,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檐上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此刻,夕阳斜射,檐上的风铃在风中发出了轻微的叮咚声响,为庄严肃穆的钟楼平添了一份悠远静谧的氛围。
欧阳雪站在楼顶,望着天边的渐渐黑暗的晚霞,心情也有些黯淡。
从桃花山传来的消息令人十分揪心,日军整整一个步兵联队去围攻桃花山,欧阳雪深深的为高九感到担忧。
说来也很奇怪,欧阳雪与高九素未谋面,心里却很记挂着他。
这和欧阳雪的性格有关,她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平时看上去恬静淡然,有种令人不敢亵渎的矜持,内心深处却涌动着一种坚定持久的激情,对于认准了的事情,她是轻易不会改变主意的。
上次她要前往桃花山,经历了不少的挫折,最终没有成行。这次前来知远县城,就是要再次前往桃花山的,虽然看到目前的状况,恐怕又是难以成行了,欧阳雪依旧不肯放弃。
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对这件事情就会逐渐的产生感情,欧阳雪此刻的心态大概就是这样的。
赵洁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活泼少女,心里藏不住事儿。她担忧地说道:“小雪姐,听说鬼子围攻桃花山,来了好几千人,高先生他们不会有事儿吧?”
欧阳雪淡淡的一笑,说道:“肯定不会有事儿的,鬼子虽然有几千人,但是桃花山那么大,我想他们是找不到高先生和他们的游击队的。”
赵洁想了想,有些庆幸的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小时候去过庐山,那里的山好大呀。高先生的桃花山游击队藏在山里,还真是不好找呢。”
接着她问道:“小雪姐,桃花山那里打仗,不知道什么时候高先生他们才能脱离危险,你还要在这里等着去桃花山吗?”
欧阳雪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无论等多久,我一定会去桃花山的。”
赵洁有些羡慕地说道:“小雪姐,你真行!我就做不了自己的主,我们的报社和我家里不会同意我去的。”
欧阳雪说道:“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阻力的,这要看你自己是否能够坚持。”
其实,欧阳雪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也不容易,她毕业于米国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后却未从事这个行业。
她觉得一把手术刀救不了多少人,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有很多百姓包括政府官员,都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她认为这个时候更需要一支笔,写出抗战的最强音,来唤醒这些麻木的心灵,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战的士气。于是她瞒着家里来到了《xinhua日报》社。
欧阳雪正在开导赵洁,就听到钟楼下面有人在呼叫自己:“表妹。”
欧阳雪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从楼上望去,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鼓楼下面,站着一位三十多岁的身穿西装的、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金杯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在王金栋和周处长两位少将的陪同下,正站在楼下向上眺望。
在他们的的身后,跟着一大群的荷枪实弹的187师警卫营的士兵,可见来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欧阳雪和赵洁来到了楼下,她有些不悦地说道:“表哥,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中年男子说道:“表妹,你真是太任性了!你表姐十分挂念你,特地让我接你回去。”
欧阳雪摇摇头说道:“表哥,你不是不知道我的性格,我肯定是不会跟你回去的。”
中年男子没有跟她争辩,说道:“这个一会儿再说,咱们先回王将军的师部,那里有舅舅和舅妈、还有你表姐的亲笔信。”
欧阳雪感到很头疼,看来为了让她回去,表姐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她无奈地随着中年男子上了轿车,朝着187师的师部驶去。
王金栋和周处长坐在第二辆轿车上,他说道:“周处长,如今的女人越来越厉害了,我的夫人动不动就跟我讲什么女权,实在是令人头疼。”
由于欧阳雪特殊的的身份,周处长不方便就这个话题谈论。他笑笑说道:“你看到她那个态度了吧,这件事情,恐怕咱们俩也得跟着费点儿心思,劝说这位大小姐回去呢。”
王金栋笑道:“都是我高九兄弟惹的祸,他实在是太有女人缘了。”
自从日军第115联队召开了作战会议之后,整整三天,日军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他们只是在县城里面采购物资,进行休整。
桃花山。
高九等人经过研究,已经制定了对付敌人围剿的战术。他决定等到鬼子进山的时候,张全率领特战一中队分成若干个游击小组,主动袭扰牵制敌人。郭恒明第二中队、杜生喜的火力队和耿华的警卫队,坚守桃花山,坚决阻击敌人的进攻。高九率领田川的狙击小队,提前跳出桃花山,与王占奎的骑兵营、姜小妹的独立营,在外围袭扰作战。必要的时候动用李成武的特战队第三中队,狠狠地打击敌人。
第四天上午,日军终于出动了,首先出来的是日军被歼灭后重建的山口大队,还有李桂山的治安军大队,向着桃花山方向进发了。
就在这股日伪军离开县城之后,姜小妹派来的负责监视敌人动向的侦查员,骑着快马返回了上庄子根据地,向姜小妹做了汇报,姜小妹随即给高九发出了电报。
与此同时,日军第128旅团到达了泰安,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泰安下车,继续朝着枣庄方向开进。
军统济南站在泰安的情报员,将日军第128旅团的动向,报告给了军统济南站站长徐忠明。
徐忠明和周名山等人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儿,他们不明白日军为何没有停留在泰安,而是继续南下。
为了弄清楚日军的真实意图,他们冒险启动了潜伏在日本济南宪兵司令部的一名高级特工。他们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消息:日军第114师团即将南下,加入武汉方面的作战,第128旅团作为第114师团的先头部队,首先开往徐州。
徐忠明等人立刻将这个情报,向军统总部做了汇报。
发完了这封电报之后,周名山说道:“站长,这个消息要不要通知一下高兄弟?”
徐忠明觉得没有必要,他说道:“这件事情与高兄弟的桃花山无关,他如今正在应付鬼子对桃花山的围剿,就别让他再分心了。”
周名山觉得徐站长说的有道理,也就没有再坚持向高九进行通报了。
从平月县城出来的日军前进了40里,到达了桃花山外的马家岙村。
马家岙村是桃花山游击队17个堡垒村之一,在日军到达之前,张全亲自带领一个分队的特战队员,来到了马家岙村,他们要动员这里的村民们进行撤离,防止他们遭到日军的祸害。
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再加上这一带是桃花山游击队势力范围,日军还从未到过这个村子,村里除了少数经常外出做生意的人以外,村民们基本上都没有见过日本人,他们并不害怕日本人。因此,有不少的村民们都不愿意撤离。
张全儿亲自做一位老人的工作,这位老人在村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他希望这位老人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谁想到这位老爷子死活不肯离开。
所谓破家值万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村民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也可以理解。
张全正感到头疼,其他的队员们过来向他汇报,说有不少的村民也都不愿意离开。
在临出发之前,高九特地交代给张全,说日军第114师团曾经参与过南京大屠杀,这些鬼子没有人性,让他务必劝说村民们撤离。
张全听完队员们的汇报,觉得这些村民们实在是太麻烦了,不由得有些恼火起来。他对那个老者说道:“老家伙!你真是不知好歹,怎么就油盐不进呢?你再不离开,俺就放火烧了你的房子。”
那个老头儿知道桃花山游击队不会欺负百姓的,他说道:“这位当家的,你怎么能那么干呢?那不是土匪吗?”
老者的话一下子提醒了张全,他不由得笑道:“哎,你要不提醒俺,俺还差点儿忘了,俺本来就是土匪。来人呀!把这老爷子捆了,再不走就真的烧了他的房子。”
两名特战队员走上前来,不过顾老爷子的挣扎怒骂,将他捆了起来,推搡着着向着村外走去。
特战队员们早就想这么干了,他们回到刚才那些不肯离开的村民家里,对着那些村民们一阵拳打脚踢,硬是把整个村子里的村民全部都赶出了村子,押着他们转移到了山里。
就在村民们离开了村子后不久,一位回娘家的妇女抱着三岁的孩子回到了村子里。她这次回娘家,原本计划明天下午才回来的,可是她惦记着卧病在床的丈夫,看到娘家里没有什么事情,就提前赶了回来。
母子俩刚刚进村后不久,日伪军就围了上来。
日军第128旅团要前往泰安,这并不是什么新消息,并没有引起各方面的格外重视。不过,凡是前往鲁南地区的日军的情况,军统方面仍然向高九和王金栋进行了通报。
泰安距离知远县城,中间隔着寿城县、平月县、卢县、兰溪县四个县,而且从泰安要想到到达知远县城,必须要途经平泰公路,而平泰公路有相当长的路段要经过桃花山区。这件事情看起来就跟知远县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了。
这些天,王金栋等人忙着接受采访,除了他们这些主要的军官之外,还要安排那些参加过战斗的普通士兵,接受记者们的采,还要组织记者团前往临川镇和兰溪县城进行实地采访。
军官观摩团要了解原来的792团的实际的战斗力,总结他们参加的每一场战斗的经验教训,观摩他们的作训演练等等。
这些事情,把王金栋等人忙的不亦乐乎,为了配合观摩团和记者团的工作进程,新编第187师自身的改编工作都基本上停滞了下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折腾,观摩团和记者团终于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就准备启程返回武汉了。就在这时,传来了日军围攻桃花山消息,观摩团和记者团对于高九的桃花山很感兴趣,他们向各自的上级进行了请示,希望留在知远县城,关注桃花山战役的进展情况。大后方对于高九的桃花山这次的反围剿作战很感兴趣,同意了观摩团和记者团的请求,因此他们都留在了知远县城。
古代中国的大小城池,都建有钟楼和鼓楼,钟楼上挂钟,鼓楼上放置大鼓。每天黎明时分,人们敲响大钟,打开城门;每天日落击鼓,城门关闭。晨钟暮鼓”是古代百姓起居的重要信号。
知远县城有一座古老的修建于北宋时期的钟楼,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檐上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此刻,夕阳斜射,檐上的风铃在风中发出了轻微的叮咚声响,为庄严肃穆的钟楼平添了一份悠远静谧的氛围。
欧阳雪站在楼顶,望着天边的渐渐黑暗的晚霞,心情也有些黯淡。
从桃花山传来的消息令人十分揪心,日军整整一个步兵联队去围攻桃花山,欧阳雪深深的为高九感到担忧。
说来也很奇怪,欧阳雪与高九素未谋面,心里却很记挂着他。
这和欧阳雪的性格有关,她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平时看上去恬静淡然,有种令人不敢亵渎的矜持,内心深处却涌动着一种坚定持久的激情,对于认准了的事情,她是轻易不会改变主意的。
上次她要前往桃花山,经历了不少的挫折,最终没有成行。这次前来知远县城,就是要再次前往桃花山的,虽然看到目前的状况,恐怕又是难以成行了,欧阳雪依旧不肯放弃。
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对这件事情就会逐渐的产生感情,欧阳雪此刻的心态大概就是这样的。
赵洁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活泼少女,心里藏不住事儿。她担忧地说道:“小雪姐,听说鬼子围攻桃花山,来了好几千人,高先生他们不会有事儿吧?”
欧阳雪淡淡的一笑,说道:“肯定不会有事儿的,鬼子虽然有几千人,但是桃花山那么大,我想他们是找不到高先生和他们的游击队的。”
赵洁想了想,有些庆幸的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小时候去过庐山,那里的山好大呀。高先生的桃花山游击队藏在山里,还真是不好找呢。”
接着她问道:“小雪姐,桃花山那里打仗,不知道什么时候高先生他们才能脱离危险,你还要在这里等着去桃花山吗?”
欧阳雪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无论等多久,我一定会去桃花山的。”
赵洁有些羡慕地说道:“小雪姐,你真行!我就做不了自己的主,我们的报社和我家里不会同意我去的。”
欧阳雪说道:“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阻力的,这要看你自己是否能够坚持。”
其实,欧阳雪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也不容易,她毕业于米国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后却未从事这个行业。
她觉得一把手术刀救不了多少人,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有很多百姓包括政府官员,都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她认为这个时候更需要一支笔,写出抗战的最强音,来唤醒这些麻木的心灵,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战的士气。于是她瞒着家里来到了《xinhua日报》社。
欧阳雪正在开导赵洁,就听到钟楼下面有人在呼叫自己:“表妹。”
欧阳雪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从楼上望去,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鼓楼下面,站着一位三十多岁的身穿西装的、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金杯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在王金栋和周处长两位少将的陪同下,正站在楼下向上眺望。
在他们的的身后,跟着一大群的荷枪实弹的187师警卫营的士兵,可见来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欧阳雪和赵洁来到了楼下,她有些不悦地说道:“表哥,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中年男子说道:“表妹,你真是太任性了!你表姐十分挂念你,特地让我接你回去。”
欧阳雪摇摇头说道:“表哥,你不是不知道我的性格,我肯定是不会跟你回去的。”
中年男子没有跟她争辩,说道:“这个一会儿再说,咱们先回王将军的师部,那里有舅舅和舅妈、还有你表姐的亲笔信。”
欧阳雪感到很头疼,看来为了让她回去,表姐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她无奈地随着中年男子上了轿车,朝着187师的师部驶去。
王金栋和周处长坐在第二辆轿车上,他说道:“周处长,如今的女人越来越厉害了,我的夫人动不动就跟我讲什么女权,实在是令人头疼。”
由于欧阳雪特殊的的身份,周处长不方便就这个话题谈论。他笑笑说道:“你看到她那个态度了吧,这件事情,恐怕咱们俩也得跟着费点儿心思,劝说这位大小姐回去呢。”
王金栋笑道:“都是我高九兄弟惹的祸,他实在是太有女人缘了。”
自从日军第115联队召开了作战会议之后,整整三天,日军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他们只是在县城里面采购物资,进行休整。
桃花山。
高九等人经过研究,已经制定了对付敌人围剿的战术。他决定等到鬼子进山的时候,张全率领特战一中队分成若干个游击小组,主动袭扰牵制敌人。郭恒明第二中队、杜生喜的火力队和耿华的警卫队,坚守桃花山,坚决阻击敌人的进攻。高九率领田川的狙击小队,提前跳出桃花山,与王占奎的骑兵营、姜小妹的独立营,在外围袭扰作战。必要的时候动用李成武的特战队第三中队,狠狠地打击敌人。
第四天上午,日军终于出动了,首先出来的是日军被歼灭后重建的山口大队,还有李桂山的治安军大队,向着桃花山方向进发了。
就在这股日伪军离开县城之后,姜小妹派来的负责监视敌人动向的侦查员,骑着快马返回了上庄子根据地,向姜小妹做了汇报,姜小妹随即给高九发出了电报。
与此同时,日军第128旅团到达了泰安,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泰安下车,继续朝着枣庄方向开进。
军统济南站在泰安的情报员,将日军第128旅团的动向,报告给了军统济南站站长徐忠明。
徐忠明和周名山等人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儿,他们不明白日军为何没有停留在泰安,而是继续南下。
为了弄清楚日军的真实意图,他们冒险启动了潜伏在日本济南宪兵司令部的一名高级特工。他们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消息:日军第114师团即将南下,加入武汉方面的作战,第128旅团作为第114师团的先头部队,首先开往徐州。
徐忠明等人立刻将这个情报,向军统总部做了汇报。
发完了这封电报之后,周名山说道:“站长,这个消息要不要通知一下高兄弟?”
徐忠明觉得没有必要,他说道:“这件事情与高兄弟的桃花山无关,他如今正在应付鬼子对桃花山的围剿,就别让他再分心了。”
周名山觉得徐站长说的有道理,也就没有再坚持向高九进行通报了。
从平月县城出来的日军前进了40里,到达了桃花山外的马家岙村。
马家岙村是桃花山游击队17个堡垒村之一,在日军到达之前,张全亲自带领一个分队的特战队员,来到了马家岙村,他们要动员这里的村民们进行撤离,防止他们遭到日军的祸害。
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再加上这一带是桃花山游击队势力范围,日军还从未到过这个村子,村里除了少数经常外出做生意的人以外,村民们基本上都没有见过日本人,他们并不害怕日本人。因此,有不少的村民们都不愿意撤离。
张全儿亲自做一位老人的工作,这位老人在村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他希望这位老人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谁想到这位老爷子死活不肯离开。
所谓破家值万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村民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也可以理解。
张全正感到头疼,其他的队员们过来向他汇报,说有不少的村民也都不愿意离开。
在临出发之前,高九特地交代给张全,说日军第114师团曾经参与过南京大屠杀,这些鬼子没有人性,让他务必劝说村民们撤离。
张全听完队员们的汇报,觉得这些村民们实在是太麻烦了,不由得有些恼火起来。他对那个老者说道:“老家伙!你真是不知好歹,怎么就油盐不进呢?你再不离开,俺就放火烧了你的房子。”
那个老头儿知道桃花山游击队不会欺负百姓的,他说道:“这位当家的,你怎么能那么干呢?那不是土匪吗?”
老者的话一下子提醒了张全,他不由得笑道:“哎,你要不提醒俺,俺还差点儿忘了,俺本来就是土匪。来人呀!把这老爷子捆了,再不走就真的烧了他的房子。”
两名特战队员走上前来,不过顾老爷子的挣扎怒骂,将他捆了起来,推搡着着向着村外走去。
特战队员们早就想这么干了,他们回到刚才那些不肯离开的村民家里,对着那些村民们一阵拳打脚踢,硬是把整个村子里的村民全部都赶出了村子,押着他们转移到了山里。
就在村民们离开了村子后不久,一位回娘家的妇女抱着三岁的孩子回到了村子里。她这次回娘家,原本计划明天下午才回来的,可是她惦记着卧病在床的丈夫,看到娘家里没有什么事情,就提前赶了回来。
母子俩刚刚进村后不久,日伪军就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