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军制变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移明皇帝最新章节!
一提到东宫统领,朱慈炫不由笑了。
周遇吉那倒霉鬼,自以为是地要报效君王,结果却是犯了大忌,几乎令朱慈炫陷入危境。
“那就解除他的处罚,让他跟着茅元仪,学学为将之道。”
朱慈炫一说完,这些老人都大笑,其他则跟着干笑。
“既然谈到整顿京营,那索性来个军制变革吧。”
对京营和御马监,朱慈炫有过成熟考虑,现在条件比预期要好得多,所以就提前进行。
望着崔呈秀,他下达旨意:“调满桂率其部,提督京营;调赵率教率其部,任蓟州总兵;调何可纲率其部,任山海关总兵。三部家属皆入京安置。”
“臣领旨。”
崔呈秀领旨后,朱慈炫想到一事,又说道:“兵将家丁制,在前期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将领私心日重,家丁制已成军队毒瘤。崔本兵下文给三位将领,严禁蓄养家丁。”
“另外,调入关的兵额,从关外兵额中减除。”
“臣领旨。”
孙承宗这时插口道:“陛下,如此的话,关外兵力严重不足,不可不虑啊。”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京营变故,提前引发全局兵力调整。
关于辽东的事,朱慈炫本待今后再议,但孙承宗既然提出,他也不介意讨论一下。
“孙卿,恕朕直言,你的辽人守辽,辽土养辽人,以及堡垒推进战术,在大明风雨飘摇之际,会是压跨大明江山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话一出口,黄立极等人脸色又是大变,皆望向孙承宗。
孙承宗已习惯直言的议事方式,知道皇帝是就事论事,因此只是深思,并未有慌张。
“战术很好,要是辽沈不失,以熊廷弼之能,辽东仍会艰难,也不至于到今日之地步。形势好转,也极有可能。”
在军事战略上,袁可立明显要高孙承宗一筹。
说到熊廷弼,朱慈炫就是一阵难过。
作为现代人,他对魏忠贤并没那么恨,但对其利用党争,排斥、迫害能臣干吏,则深恶痛绝之。
“传旨,复熊廷弼官职名誉,封辽阳,不,辽阳未复,就封宁远伯吧;封张居正襄国公。”
“传旨,凡朕及朕之子孙,所封爵位只能承袭三代,受爵本人有俸禄,承袭者为荣誉爵。”
待黄立极领旨,朱慈炫扫一眼众臣,笑道:“众卿用心做事,将来封个爵位,也不是不可能。朕要开放爵位授予,凡与国有大功者,不任文臣武将,还是工匠,及其他从业者,都能封爵。”
大明要变天了。
这是书房内众臣心里,此时的感想。
给人一个甜枣,还得准备一根大棒。
又扫几位阁部重臣一眼,朱慈炫严肃道:“今日朕要把话放在前头,对贪腐朕是零容忍。那些分润的破事,希望卿等不要再以身试法。”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朱慈炫回到原先的话题:“孙卿的战略有两大弊端,其一是朝廷财政负担过重,其二是无敢战之兵将,破不了围点打援之策。因此,当前辽东采取守势,无须太多兵力。”
见孙承宗若有所思地点头,朱慈炫补充道:“若事有不济,那就放弃关外,守山海关即可。”
守山海关是王在晋的策略,如众臣所判断的那样,朱慈炫下了一旨:“调王在晋督师蓟辽。”
黄立极领旨,孙承宗则提出忧虑:“陛下,如此的话,辽民恐怕不稳。”
“辽民?恐怕是辽东将门吧。”
朱慈炫甚不以为然,耻笑道:“这些人除了兵变,还能干得了什么?让他们打建奴,没本事;让他们去投降建奴,又舍不得大明的银子。”
“哈哈哈……”
阁部重臣未笑,高时明等内臣却放声大笑。
待笑声停下,朱慈炫神色一冷,厉声道:“朕不是父皇,不会惯着军将。今后,凡是闹兵变,其部将领皆降三级。”
“本兵,下文给各军将,朕欢迎他们造反!”
霸气!
太祖、成祖那样的霸气,甚至更霸气。
众臣神色一凛,崔呈秀领旨。
“陛下,依臣之见,辽东军将要是接受改制,可允其家属进京安置。”
对孙承宗的提议,朱慈炫有些犹豫,抄家后财力没问题,但安置的重点是建设性安置,而不只是发放土地和银子。
兵将家属纳入新体系,是既定的方针政策,但也别想一蹴而就。
想了想,他最终还是否决:“孙卿,卫队扩招,需要安置的家属不是小数目,辽东那边还是先搁着,待以后再行安置。”
这时,崔呈秀提议道:“陛下,勋贵被查处,京畿卫所将领大多被牵连,正是清理军田之时。”
今日惊得太多,阁部重臣们,对这要捅破天的提议,见怪不怪。
“崔卿提议不错,卫所制已不适应时代,到了非大改之时。除少数必要的卫所外,今后其他卫所都得撤除,军田纳入皇庄管理,军户由皇家安置。”
“陛下,臣愿担此任。”
当年,张居正改革,都不敢动军田,崔呈秀却要动,这是给乾圣帝献投名状。
“既然崔卿愿担重任,那朕就派一千卫队助你,谁敢阻扰,卿可便宜行事。”
“臣遵旨。”
连称呼都变了,说明乾圣帝对崔呈秀很满意,其余阁部重臣心生羡慕,也想着献个善策什么的。
首先谈的是军制变革,朱慈炫索性把军事都谈了。
“奢安之乱,久不得平,势必会影响朝廷大局。朕已召朱燮元回京,准备让其再督西南,平定奢安之乱。诸卿可有教朕?”
现在做着皇帝的事,并不是朱慈炫追求,往南移民,才是他核心关注的事。
可奢安之乱,牵涉甚广,连粮食大省湖广都要支援,影响移民大局。
“朱燮元确是个好人选,但臣认为还得派强军。”
袁可立又是先开口,朱慈炫接口就问:“可卫队人数太少,大多训练不到一月,并且还要拱卫朕,从哪调强军呢?”
“白杆军。”
对于一个明末历史小说的爱好者,朱慈炫对白杆军自然不陌生,而且还想调入京,补充御马监兵马的。
“可白杆军本身就参加平叛的呀。”
袁可立笑道:“陛下,要是白杆军换上新装备,那它的战斗力提升可不是一点点。只要朱燮元用得好,自能提升平叛速度。”
一提到东宫统领,朱慈炫不由笑了。
周遇吉那倒霉鬼,自以为是地要报效君王,结果却是犯了大忌,几乎令朱慈炫陷入危境。
“那就解除他的处罚,让他跟着茅元仪,学学为将之道。”
朱慈炫一说完,这些老人都大笑,其他则跟着干笑。
“既然谈到整顿京营,那索性来个军制变革吧。”
对京营和御马监,朱慈炫有过成熟考虑,现在条件比预期要好得多,所以就提前进行。
望着崔呈秀,他下达旨意:“调满桂率其部,提督京营;调赵率教率其部,任蓟州总兵;调何可纲率其部,任山海关总兵。三部家属皆入京安置。”
“臣领旨。”
崔呈秀领旨后,朱慈炫想到一事,又说道:“兵将家丁制,在前期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将领私心日重,家丁制已成军队毒瘤。崔本兵下文给三位将领,严禁蓄养家丁。”
“另外,调入关的兵额,从关外兵额中减除。”
“臣领旨。”
孙承宗这时插口道:“陛下,如此的话,关外兵力严重不足,不可不虑啊。”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京营变故,提前引发全局兵力调整。
关于辽东的事,朱慈炫本待今后再议,但孙承宗既然提出,他也不介意讨论一下。
“孙卿,恕朕直言,你的辽人守辽,辽土养辽人,以及堡垒推进战术,在大明风雨飘摇之际,会是压跨大明江山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话一出口,黄立极等人脸色又是大变,皆望向孙承宗。
孙承宗已习惯直言的议事方式,知道皇帝是就事论事,因此只是深思,并未有慌张。
“战术很好,要是辽沈不失,以熊廷弼之能,辽东仍会艰难,也不至于到今日之地步。形势好转,也极有可能。”
在军事战略上,袁可立明显要高孙承宗一筹。
说到熊廷弼,朱慈炫就是一阵难过。
作为现代人,他对魏忠贤并没那么恨,但对其利用党争,排斥、迫害能臣干吏,则深恶痛绝之。
“传旨,复熊廷弼官职名誉,封辽阳,不,辽阳未复,就封宁远伯吧;封张居正襄国公。”
“传旨,凡朕及朕之子孙,所封爵位只能承袭三代,受爵本人有俸禄,承袭者为荣誉爵。”
待黄立极领旨,朱慈炫扫一眼众臣,笑道:“众卿用心做事,将来封个爵位,也不是不可能。朕要开放爵位授予,凡与国有大功者,不任文臣武将,还是工匠,及其他从业者,都能封爵。”
大明要变天了。
这是书房内众臣心里,此时的感想。
给人一个甜枣,还得准备一根大棒。
又扫几位阁部重臣一眼,朱慈炫严肃道:“今日朕要把话放在前头,对贪腐朕是零容忍。那些分润的破事,希望卿等不要再以身试法。”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朱慈炫回到原先的话题:“孙卿的战略有两大弊端,其一是朝廷财政负担过重,其二是无敢战之兵将,破不了围点打援之策。因此,当前辽东采取守势,无须太多兵力。”
见孙承宗若有所思地点头,朱慈炫补充道:“若事有不济,那就放弃关外,守山海关即可。”
守山海关是王在晋的策略,如众臣所判断的那样,朱慈炫下了一旨:“调王在晋督师蓟辽。”
黄立极领旨,孙承宗则提出忧虑:“陛下,如此的话,辽民恐怕不稳。”
“辽民?恐怕是辽东将门吧。”
朱慈炫甚不以为然,耻笑道:“这些人除了兵变,还能干得了什么?让他们打建奴,没本事;让他们去投降建奴,又舍不得大明的银子。”
“哈哈哈……”
阁部重臣未笑,高时明等内臣却放声大笑。
待笑声停下,朱慈炫神色一冷,厉声道:“朕不是父皇,不会惯着军将。今后,凡是闹兵变,其部将领皆降三级。”
“本兵,下文给各军将,朕欢迎他们造反!”
霸气!
太祖、成祖那样的霸气,甚至更霸气。
众臣神色一凛,崔呈秀领旨。
“陛下,依臣之见,辽东军将要是接受改制,可允其家属进京安置。”
对孙承宗的提议,朱慈炫有些犹豫,抄家后财力没问题,但安置的重点是建设性安置,而不只是发放土地和银子。
兵将家属纳入新体系,是既定的方针政策,但也别想一蹴而就。
想了想,他最终还是否决:“孙卿,卫队扩招,需要安置的家属不是小数目,辽东那边还是先搁着,待以后再行安置。”
这时,崔呈秀提议道:“陛下,勋贵被查处,京畿卫所将领大多被牵连,正是清理军田之时。”
今日惊得太多,阁部重臣们,对这要捅破天的提议,见怪不怪。
“崔卿提议不错,卫所制已不适应时代,到了非大改之时。除少数必要的卫所外,今后其他卫所都得撤除,军田纳入皇庄管理,军户由皇家安置。”
“陛下,臣愿担此任。”
当年,张居正改革,都不敢动军田,崔呈秀却要动,这是给乾圣帝献投名状。
“既然崔卿愿担重任,那朕就派一千卫队助你,谁敢阻扰,卿可便宜行事。”
“臣遵旨。”
连称呼都变了,说明乾圣帝对崔呈秀很满意,其余阁部重臣心生羡慕,也想着献个善策什么的。
首先谈的是军制变革,朱慈炫索性把军事都谈了。
“奢安之乱,久不得平,势必会影响朝廷大局。朕已召朱燮元回京,准备让其再督西南,平定奢安之乱。诸卿可有教朕?”
现在做着皇帝的事,并不是朱慈炫追求,往南移民,才是他核心关注的事。
可奢安之乱,牵涉甚广,连粮食大省湖广都要支援,影响移民大局。
“朱燮元确是个好人选,但臣认为还得派强军。”
袁可立又是先开口,朱慈炫接口就问:“可卫队人数太少,大多训练不到一月,并且还要拱卫朕,从哪调强军呢?”
“白杆军。”
对于一个明末历史小说的爱好者,朱慈炫对白杆军自然不陌生,而且还想调入京,补充御马监兵马的。
“可白杆军本身就参加平叛的呀。”
袁可立笑道:“陛下,要是白杆军换上新装备,那它的战斗力提升可不是一点点。只要朱燮元用得好,自能提升平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