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一回 炎帝求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沉寂五千年最新章节!
让国君娶嫫母为妃,国君一百个不愿意。
皇后说,嫫母长相虽丑,但性情温柔、德行高尚,尤其是她有两个重大发明将载入史册。
第一个发明,是纺锤。纺丝线用的手工工具。由小骨棒或小木棒中间安竹钩构成。把蚕茧固定在钩上,吊起纺锤,拨其旋转就把蚕茧纺成线。由于纺锤取材方便,人们吃肉时,在要扔掉的骨头里,选出一根长短粗细合适的骨头就可以制做;由于结构简单,制做容易。后来,就被广泛推广运用。
第二个发明是织机。最早的织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姿态。这种足蹬式腰机没有机架,卷绸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骨针引纬,打纬刀打纬。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这种织机虽然很简单,但是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前后打紧等3个方向的运动,它是后来织布机的始祖。
嫘祖以为综合观察嫫母的表现品行,成为国君的妃子当之无愧。
国君沉吟半晌,答应考虑考虑。这事就这样搁置下来。
期间,国君却娶了彤鱼氏为妃子。
彤鱼氏为鱼族,炎帝之女。随着有熊国的国力日益强大,炎帝为了笼络姬轩辕,把自己的爱女下嫁给国君,以加强两家的联盟。
这年夏天,国君手下的打猎能手于则和彤鱼氏一起上山打猎。因天气热,他们钻进了一片茫茫森林。中午天气突变,一阵狂风过后,紧接着天空劈雷闪电。突然一个炸雷响过,森林起了大火。打猎队所有男女青年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原始森林积蓄的枯树又多又厚,一旦被火燃着,整个森林就变成火海,连野兽也逃不脱,打猎队更不例外。在这紧急关头,于则由于熟悉地形,突然想起半山腰有个洞穴,他带领所有打猎队人员全部钻进洞穴里。
浓烟滚滚,满山火海,火借风势,风助火力,火焰一展十几丈,森林各种树木被大火烧得不断发出劈劈啪啪响声。各种野兽的惨叫声,藏在洞穴里的打猎队男女人员,个个听得浑身打战,毛骨悚然,好不凄惨。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整个森林变成一片灰烬,满山散发着一股臭腥味。于则从洞穴口发现洞外不远一块大石板上,躺着一只野羊,一头野猪,散发出被火烧焦的肉腥味。由于饥饿,于则想冲出洞外看个究竟,被彤鱼氏一把拦住说:"大火才过,小心脚下的火灰的把你烧死。等火完全消失,再出洞穴。
打猎队男女呆在洞穴里,忍着饥饿,直等到大火彻底熄灭后,才小心翼翼走出洞外。
由于饥饿,于则首先跑到洞穴外不远的那块大石板上,把烧死的野羊用手一提,野羊全身碎烂,他又提起一只野羊腿,用鼻子闻了闻,除过焦味外,觉得特别油香。他撕下一块放进嘴里一吃,觉得比生肉味道好。于则连忙把一只野羊的前后腿全部撕下来,拿到彤鱼氏面前说:"这是烧死在大石板上的野羊,你尝一尝,特别好吃,彤鱼氏撕了一块,吃到嘴里,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她叫大伙都来尝尝。
吃完后,彤鱼氏对大伙说:"这场大火过后,毁了树林,不知烧死了多少野兽。我们暂且不用去打猎了,分头上山去找寻被火烧死的猎物。"彤鱼氏说完,又把被火烧熟的野羊肉,拿起来看了看,闻了又闻,对打猎队的男女青年说:"今后凡打回的各种猎物,先不要生吃,都可以先放在石板上烧烙,等烧熟后再吃。"彤鱼氏这次上山打猎,虽然遭受了一次大火灾,烤肉的香味却让大家难以忘怀。彤鱼氏回到宫殿,什么也不干,整天带领身边所有女子上山挖石板。不几天,大小石板摆了一大堆。彤鱼氏叫把每块石板都支架起来,从下面用柴禾烧。等到把石板烧热烧烫后,再把打回来各种猎物肉,用石刀切成薄片,放在烧烫的石板上左右翻动,连烙再炒。开始妇女们都用手翻动,谁知,石板烧热后,特别烫手,很多妇女把双手指头全都烧烂了。有些石板由于火力过大,有的烧破了,有的烧炸了。
彤鱼氏并没灰心。她折了很多竹子,折成短节,用竹子棒棒代替手指翻肉、炒肉。这就是筷子的起源。对烧破烧炸的石板,经过细心琢磨,对于易烧破、烧炸的石板一律不用。专门派人上山去挖耐火烧的石板。后来,宫里的烹饪由彤鱼氏负责。不多久,所有大小先民点(村落)都采用石板烧肉烤肉吃。
就在这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暗地抢婚事件。人们纷纷向国君报告,要求他设法制止。国君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抢婚事件仍然不断发生。有人提议,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矛盾就会激化,很可能导致部落之间的重新分裂。
国君和嫘祖、方雷氏、彤鱼氏都经常为此事闷闷不乐。
一天国君把岐伯、仓颉、风后、常先、任山、祁石、大鸿等大臣召来。商议如何制止部落之间抢婚事件。有人提出用暴力制止,有人主张杀一儆百,国君都不同意。他对众臣说:“蚩尤无道,经常乱杀无辜,失去民心,今天我们应当引以为训,不然也会失去民心”。大家听了,都觉得国君说得有理。但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制止抢婚。这时国君便把他早已和三个妻室商量好的主意拿出来,对着众臣说:“眼下我有三个妻室,他们各有分工,实在忙不过来,经常都不在我身边。我想再娶一个妻室,请你们帮我找一个合适的女人,但绝不允许抢人婚配”。众臣一听,不加思索地说:“这有何难!国君功劳这么大,别说再娶一个,就是再娶十个百个也能办到”。
这消息传出后,各部落都给国君挑选美女,甚至有人把自己抢来的美女也献了出来。不几天,各部落就选出上百名美貌女子,供国君亲自挑选,哪知,国君一一过目后,一个也不中意。在场的臣民,谁也摸不透国君的心意。当时,国君当着众人的面说:“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说罢,扬长而去。人们这才明白国君选妻室,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又传出消息,国君选美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传出消息,国君选中祁部落的丑女为妻,封号嫫母。人们听了议论纷纷,有人摇头,有人叹息,都不明白黄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唯有风后、仓颉理解国君的用意。仓颉连夜给国君造了一“好”字。他说,男子和女子不论长相如何,只要情投意合,天长日久,就是“好”。国君成婚这天,各个大小部落都来人庆贺,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仓颉发现国君和嫫母面对面坐着,嫘祖、方雷氏、彤鱼氏不断给国君和嫫母敬酒,国君和嫫母笑得合不住嘴,于是灵机一动,又画了两个口字,上下并起来,当即造了一个“喜”字。
他把“喜”字写在一张桦树皮上,高高举起,对着众人说:“抢来的女人作妻室,很难相好。强迫成婚的妻子没有喜。只有男女两相情愿,结成配偶,才是喜中有喜,好上加好;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仓颉的这番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自从国君娶嫫母为妻后,部落之间的抢婚事件,就一天天减少了。
每天清晨,宫里的女人为了梳妆打扮,都要跑到姬水边,借着水面的倒影,梳洗打扮自己。后来,岐伯在修建宫殿的同时,在寝宫的院子里,挖了一个池塘,从此,宫里的女人们再也不用跑远路,去姬水边梳洗打扮。清晨一起来,女人们就在池塘边,三三两两,借着清亮的水面,梳洗打扮。唯独一个人是个例外,她就是嫫母。她觉得自己长得丑,从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嫫母也不随便抛头露面,每天只知道不停地干活。她从不把自己当作妃子看待。
有一天,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宫里地面需用石板铺就。除了国君和嫘祖,每个人都在挖。嫫母力气很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半天时间就挖了二十多块。彤鱼氏只挖了六块。
眼看到中午了,阳光直射大地,照的人睁不看眼睛。突然,石头堆里有一块亮闪闪的小石片,被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把石片从地里刨出来,拿起来一看,吓了她一跳,自己丑陋的面孔照在这块石片上,这是什么怪物?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宫里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嫫母看看四周无人,又把石片拿出来,发现石片凹凸不平,把自己照的怪模怪样。
第二天,嫫母来到加工制作石刀、石斧的作坊,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面反复摩擦,大约用了半个时辰,把石片表面磨平了。她拿起一照,比刚才清晰的多,只是自己还是那么丑。她很无奈,叹息着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
从此,嫫母每天早晨起来,用石片照着,梳妆打扮自己,完了又悄悄把石片藏起来。
日子一久,嫫母也大意了。一天,嫫母在石板上烤肉,由于火力太大,石板被烧炸了。一块碎石渣飞起来,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紧回到自己房间,拿出石片,照着自己的脸抹药。谁知,国君这时候进来了,他轻手轻脚来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石片(镜子)照着,一手向脸上抹药。
国君走到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正要仔细观看。没想到,嫫母惊叫一声!她看到石片上出现了国君的面孔。回头一看,国君站在自己身后。
国君问道:“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嫫母一听国君问话,知道这件事绝不能哄骗国君。她噗通一声给国君跪下,把发现这块石片的经过,从头到讲了一遍,恳求国君宽恕她。
国君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的一大发明,不但没错,还立了大功。”
国君派人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让嫫母把这块能照见人的石片拿出来,让他的三位妻子见识一番。
嫘祖笑说:“陛下,怪不得这些天没见妹妹去塘边梳洗打扮,原来她藏了一块照人的宝物。”
彤鱼氏紧接着说:“陛下,应该给妹妹记上一功!”
国君说:“那当然,肯定要记上一功!”
人类使用镜子的历史,从此开始了。
这天早晨,朝廷事情处理完,国君请岐伯留在宫中,一起探讨医术。
国君问岐伯:医生治疗疾病,同样病症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病愈,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形式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
辟如东方的天地始生之气,气候温和,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由于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海水,所以该地方的百姓多吃鱼类并且喜欢咸味,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鲜鱼和食盐为美食。但由于多吃鱼类,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过多的吃盐,因为咸能走血,又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发黑,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西部地区,多山多旷野,盛产金玉,遍地沙石,这里的自然环境,象秋令之气,有一种收敛引急的现象。该地的百姓,依山陵而住,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又属刚强,而百姓的生活,不堪考究衣服,穿毛巾,睡草席,但饮食都是鲜美酥酪骨肉之类,因此体肥,外邪不容易侵犯他们的形体,他们发病,大都属于内伤类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药物。所以药物疗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北部地区,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气象,地形较高。人们依山陵而居住,经常处于风寒冰冽的环境中。该地的人们,喜好游牧生活,四野临时住宿,吃的是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易生胀满的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艾火炙灼。所以艾火炙灼的治疗方法,是从北方传来的。
南部地区,象自然界万物长养的气候,陽气最盛的地方,地势低下,水土薄弱,因此雾露经常聚集。该地的人们,喜欢吃酸类和腐熟的食品,其皮肤腠理致密而带红色,易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不仁等疾病。对其治疗,宜用微针针刺。所以九针的治病方法,应该是从南方传来的。
中央之地,地形平坦而多潮湿,物产丰富,所以人们的食物种类很多,生活比较安逸,这里发生的疾病,大多是痿弱、厥逆、寒热等疾病,这些疾病的治疗,宜用导引按#的方法。所以导引按#的治法,是从中央地区推广出去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一个高明的医生,是能够将这许多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所以治疗方法尽管各有不同,而结果是疾病都能痊愈。这是由于医生能够了解病情,并掌握了治疗大法的缘故。
国君问道:我听说古时治疗病,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现在治疗疾病,要用药物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疾病还是有的治好了,有的没治好,这是什麽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古时候的老百姓,生活非常简单,巢穴居处,在禽兽之间追逐生存,寒冷到了,利用活动身体以驱除寒冷,暑热来了,就到陰凉的地方避免暑气,在内没有眷恋羡慕的情志牵挂,在外没有奔走求官的劳累形役,这里处在一个安静淡薄、不谋势利、精神内守的意境里,邪气是不可能深入侵犯的。所以既不须要药物治其内,也不须要针石治其外。即使有疾病的发生,亦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现内则为忧患所牵累,外则为劳苦所形役,又不能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常常遭受到“虚邪贼风”的侵袭,正气先气馁,外邪乘虚而客袭之,内犯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这样轻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用祝由的方法就不能医好这些疾病了。
国君道:说的好!我想要临诊病人,能够察其死生,决断疑惑,掌握要领,如同日月之光一样的心中明了,这种诊法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在诊法上,色和脉的诊察方法,是上帝所珍重,先师所传授的。上古有位名医叫僦货季,他研究色和脉的道理,通达神明,能够联系到金、木、水、火、土以及四时、八风、六合,从正常的规律和异常的变化,来综合分析,观察它的变化奥妙,从而知道其中的要领。我们如果要能懂得这些要领,就只有研究色脉。气色是象太陽而有陰晴,脉息是象月亮而有盈亏,从色脉中得其要领,正是诊病的重要关键。而气色的变化,与四时的脉象是相应的,这是上古帝王所十分珍重的,若能明白原理,心领神会,便可运用无穷。所以他能从这些观察中间,掌握情况,知道去回避死亡而达到生命的安全。要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长寿,而人们亦将称奉你为“圣王”了。
正午时分的医生治病,多在疾病一发生就能及时治疗,先用汤液十天,以祛除“八风”、“五痹”的病邪。如果十天不愈,再用草药治疗。医生还能掌握病情,处理得当,所以邪气就被征服,疾病也就痊愈。至于后世的医生治病,就不是这样了,治病不能根据四时的变化,不知道陰陽色脉的关系,也不能够辨别病情的顺逆,等到疾病已经形成了,才想用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医术浅薄、工作粗枝大叶的医生,还认为可以用攻法,不知到疾病已经形成,非攻可愈,以至原来的疾病没有痊愈,又因为治疗的错误,产生了新的疾病。
国君道:我愿听听有关临证方面的重要道理。
岐伯说:诊治疾病最为重要的关键在于不要搞错色脉,能够运用色脉而没有丝毫疑惑,这是临证诊治的最高原则。假使色脉的诊法掌握,则对病情的顺逆无从理解,而处理亦将有倒行逆施的危险。医生的认识与病情不能取得一致,这样去治疗疾病,会损害病人的精神,若用以治理国家,是要使国家灭亡的!因此暮世的医生,赶快去掉旧习的简陋知识,对崭新的色脉学问要钻研,努力进取,是可以达到上古真人的地步的。
国君道:我已听到你讲的这些重要道理,你说的主要精神是不离色脉,这是我已知道的。
岐伯说:诊治疾病的主要关键,还有一个。
国君道:是一个什麽关键?
岐伯说:一个关键就是从与病人接触中问得病情。
国君道:怎样问法?
岐伯说: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关好门窗,与病人取得密切联系,耐心细致的询问病情,务使病人毫无顾虑,尽情倾诉,从而得知其中的真情,并观察病人的神色。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
国君说:讲得很好。
国君问道:用五谷来做成汤液及醪醴,应该怎样?
岐伯回答说:必须要用稻米作原料,以稻杆作燃料,因为稻米之气完备,稻杆又很坚劲。
国君问道:何以见得?
岐伯说:稻谷承禀天地之和气,生长于高下适宜的地方,所以得气最完备;收割在秋时,故其稻杆坚实。
国君道:上古时代有学问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虽然制好,却备在那里不用,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说:古代有学问的医生,他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疾病,所以虽制成了汤液,还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代,养生之道稍衰,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醪醴,病就可以好了。
国君道:现在的人,虽然服了汤液醪醴,而病不一定好,这是什麽缘故呢?
岐伯说:现在的人和中古时代又不同了,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药物内服,砭石、针炙外治,其病才能痊愈。
国君道:一个病情发展到了形体弊坏、气血竭尽的地步,治疗就没有办法见效,这里有什麽道理?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的神气,已经不能发挥他的应有作用的关系。
国君道:什麽叫做神气不能发生他的应有作用?
岐伯说:针石治病,这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现在病人的神气已经散越,志意已经散乱,纵然有好的方法,神气不起应有作用,而病不能好。况且病人的严重情况,是已经达到精神败坏,神气离去,容卫不可以再恢复的地步了。为什麽病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的呢?由于不懂得养生之道,嗜好欲望没有穷尽,忧愁患难又没有止境,以致于一个人的经气败坏,容血枯涩,卫气作用消失,所以神气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治疗上的方法得以失却反应,当然他的病就不会好。
国君道:凡疾病初起,固然是精微难测,但大致情况,是避先侵袭于皮肤,所谓表证。现在经过医生一看,都说是病已经形成,而且发展和预后很不好,用针石不能治愈,吃汤药亦不能达到病所了。现在医生都能懂得法度,操守术数,与病人象亲戚兄弟一样亲近,声音的变化每日都能听到,五色的变化每日都能看到,然而病却医不好,这是不是治疗的不早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病邪就不能制服,道理就在这里。
国君道:有的病不是从外表毫毛而生的,是由于五脏的陽气衰竭,以致水气充满于皮肤,而陰气独盛,陰气独居于内,则陽气更耗于外,形体浮肿,不能穿原来的衣服,四肢肿急而影响到内脏,这是陰气格拒与于内,而水气弛张于外,对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怎样呢?
岐伯说:要平复水气,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驱除体内的积水,并叫病人四肢做些轻微运动,令陽气渐次宣行,穿衣服带温暖一些,助其肌表之陽,而陰凝易散。用缪刺方法,针刺肿处,去水以恢复原来的形态。用发汗和利小便的方法,开汗孔,泻膀胱,使陰精归于平复,五脏陽气输布,以疏通五脏的郁积。这样,经气自会生成,形体也强盛,骨骼与肌肉保持着常态,正气也就恢复正常了。
国君道:说得很好
国君问道:我听说《揆度》、《奇恒》所指的内容各不相同,应当怎样运用呢?
岐伯回答说:《揆度》是权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浅的。《奇恒》是说明异常疾病的。请允许我谈谈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气。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生之机!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色脉的诊察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把它记录在玉版上,以便与《玉机真脏论》参合应用。
面色的变化,表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若病色浅的,说明病情尚轻,可用五谷汤液调治,十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说明病情较重,须用药剂治疗,二十一天可以治愈;若病色过深的,说明病情更重,必须用药酒治疗,一百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为不治之症,到一百天就要死亡。若脉象短促而陽气虚脱的,是死证;温热病而正气极虚的,也是死证。
病色表现在面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病色卜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在左侧的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在右侧的为顺。如果病色变更,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重陽,是死证,在女子则为重陰,也是死证。若陰陽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陰陽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
脉象强劲搏指有力,肢体疼痛沉重、或痿软不能行走,这是寒热之邪侵犯人体、邪气亢盛所致。脉孤而无胃气说明化源将绝,元气耗散;脉见虚弱而又兼泄利,为陰血损伤。凡脉见孤绝为逆,脉见虚弱为顺。运用《奇恒》的方法,从手太陰肺经寸口脉来研究,出现"所不胜"的脉象叫做逆,预后多不良;出现“所胜”的脉象叫做从,预后良好。自然界八风、四时之间的相互胜复,是循环无端、终而复始的,一旦失常,就不能用常理来推断了。至此,则《揆度》、《奇恒》的要点都论述完毕了。
国君问道:诊病的重要关键是什麽?
岐伯回答说:重要点在于天、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正月、二月,天气开始有一种生发的气象,地气也开始萌动,这时候的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当明盛,地气也正是华茂而欲结实,这时候的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极,地气上升,这时候的人气在头部;七月、八月,陰气开始发生肃杀的现象,这时候的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陰气渐盛,开始冰冻,地气也随着闭藏,这时候的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冻更甚而陽气伏藏,地气闭密,这时候的人气在肾。由于人气与天地之气皆随顺陰陽之升沉,所以春天的刺法,应刺经脉俞穴,及于分肉腠理,使之出血而止,如病比较重的应久留其针,其气传布以后才出针,较轻的可暂留其针,候经气循环一周,就可以出针了。夏天的刺法,应刺孙络的俞穴,使其出血而止,使邪气尽去,就以手指扪闭其针孔伺其气行一周之顷,凡有痛病,必退下而愈。秋天的刺法应刺皮肤,顺着肌肉之分理而刺,不论上部或下部,同样用这个方法,观察其神色转变而止。冬天的刺法应深取俞窍于分理之间,病重的可直刺深入,较轻的,可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宜的刺法,须根据气之所在,而确定刺的部位。如果春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可使脉乱而气微弱,邪气反而深入,浸婬于骨髓之间病就很难治愈,心火微弱,火不生土,有使人不思饮食,而且少气了;春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春病在肝,发为筋挛,邪气因误刺而环周于肺,则又发为咳嗽,病不能愈,肝气伤,将使人时惊,肺气伤,且又使人欲哭;春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以致邪气深着于内脏,使人胀满,其病不但不愈,肝气日伤,而且使人多欲言语。
夏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精力卷怠;夏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肺气伤而声不出,心中不欲言,肺金受伤,肾失其母,故虚而自恐,惕惕然好象被逮捕的样子;夏天刺了冬天的不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反而使精不化气而少气,水不涵木而时常要发怒。
秋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血气上逆,惕然不宁,且又善忘;秋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心气伤,火不生土,反而使人嗜卧,心不藏神,又且多梦;秋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凡使人肾不闭藏,血气内散,时时发冷。
冬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肝气少,魂不藏,使人困倦而又不得安眠,即便得眠,睡中如见怪异等物;冬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反使人脉气发泄,而邪气闭痹于脉,发为诸痹;冬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化源受伤,凡使人常常作渴。
凡于胸腹之间用针刺,必须注意避免刺伤了五脏。假如中伤了心脏,经气环身一周便死;假如中伤了脾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肾脏,七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肺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隔膜的,皆为伤中,当时病虽然似乎好些,但不过一年其人必死。刺胸腹注意避免中伤五脏,主要是要知道下针的逆从。所谓从,就是要明白膈和脾肾等处,应该避开;如不知其部位不能避开,就会刺伤五脏,那就是逆了。凡刺胸腹部位,应先用布巾覆盖其处,然后从单布上进刺。如果刺之不愈,可以再刺,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必须注意安静严肃,以候其气;如刺脓肿的病,可以用摇针手法以出脓血;如刺经脉的病,就不要摇针。这是刺法的一般规矩。
国君问道:请你告诉我使二经气绝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说:太陽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两目上视,身背反张,手足抽掣,面色发白,出绝汗,绝汗一出,便要死亡了。少陽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到了目珠不转,一日半便要死了;临死的时候,面色先见青色,再由青色变为白色,就死亡了。陽明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口眼牵引歪斜而困动,时发惊惕,言语胡乱失常,面色发黄,其经脉上下所过的部分,都表现出盛燥的症状,由盛燥而渐至肌肉麻木不仁,便死亡了。少陰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削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死亡了。太陰经脉气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吸不利,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樵而死了。厥陰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胸中发热,咽喉干燥,时时小便,心胸烦躁,渐至舌卷,睾丸上缩,便要死了。以上就是十二经脉气绝败坏的症候。
国君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陰气未被扰动,陽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气,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脉是血液汇聚的所在。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为气病;数脉为热,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张,病势正在向前发展;上部脉盛,为邪壅于上,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下部脉盛,是邪滞于下,可见胀满之病;代脉为元气衰弱;细脉,为正气衰少;涩脉为血少气滞,主心痛之症。脉来大而急速如泉水上涌者,为病势正在进展,且有危险;脉来隐约不现,微细无力,或如弓弦猝然断绝而去,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精明见于目,五色现于面,这都是内脏的精气所表现出来的光华。赤色应该象帛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象砂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白色应该象鹅的羽毛,白而光泽,不应该象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青色应该青而明润如璧玉,不应该象蓝色那样青而带沉暗色;黄色应该象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象黄土那样,枯暗无华;黑色应该象重漆之色,光彩而润,不应该象地苍那样,枯暗如尘。假如五脏真色暴露于外,这是真气外脱的现象,人的寿命也就不长了。目之精明是观察万物,分别黑白,审察长短的,若长短不明,黑白不清,这是精气衰竭的现象。
五脏主藏精神在内,在体内各有其职守。如果邪盛于腹中,脏气壅满,气盛而喘,善伤于恐,讲话声音重浊不清,如在室中说话一样,这是中气失权而有湿邪所致。语音低微而气不接续,语言不能相继者,这是正气被劫夺所致。衣服不知敛盖,言语不知善恶,不辩亲疏远近的,这是神明错乱的现象。脾胃不能藏纳水谷精气而泄利不禁的,是中气失守,肛门不能约束的缘故。小便不禁的,是膀胱不能闭藏的缘故。若五脏功能正常,得其职守者则生;若五脏精气不能固藏,失其职守则死。五脏精气充足,为身体强健之本。头为精明之府,若见到头部低垂,目陷无光的,是精神将要衰败。背悬五脏,为胸中之府,若见到背弯曲而肩下到不能转侧摇动,是肾气将要衰惫。膝是筋汇聚的地方,所以膝为筋之府,若曲伸不能,行路要曲身附物,这是筋的功能将要衰惫。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震颤摇摆,这是髓虚,骨的功能将要衰惫。若脏气能够恢复强健,则虽病可以复生;若脏气不能复强,则病情不能挽回,人也就死了。
岐伯说:脉气与四时陰陽之气相反的,如相反的形象为有余,皆为邪气盛于正气,相反的形象为不足,为血气先己消损。根据时令变化,脏气当旺,脉气应有余,却反见不足的,这是邪气盛于正气;脉气应不足,却反见有余的,这是正不胜邪,邪气盛,而血气消损。这种陰陽不相顺从,气血不相营运,邪正不相适应而发生的疾病名叫关格。
国君问道: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内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外部呢?请问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让我讲一讲人体的陰陽升降与天运之环转相适应的情况。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变化,陰陽四时与之相应。如春天的气候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气候暑热,秋天得劲急之气,发展为冬天的寒杀之气,这种四时气候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随着变化而升降浮沉。春脉如规之象;夏脉如矩之象;秋脉如称衡之象,冬脉如称权之象。四时陰陽的情况也是这样,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陽气微升,陰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陰气微升,陽气微降。四时陰陽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的,人体脉象的变化,亦与之相应,脉象变化与四时陰陽不相适应,即使病态,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就可以知道病属何脏,再根据脏气的盛衰和四时衰旺的时期,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和死亡的时间。四时陰陽变化之微妙,都是从辨别陰陽开始,结合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经脉应五行而有生生之机;观测生生之机的尺度,则是以四时陰陽为准则;遵循四时陰陽的变化规律,不使有失,则人体就能保持相对平衡,并与天地之陰陽相互统一;知道了天人统一的道理,就可以预决死生。所以五声是和五音相应合的;五色是和五行相应合的;脉象是和陰陽相应合的。
陰气盛则梦见渡大水而恐惧;陽气盛则梦见打火烧灼;陰陽俱盛则梦见相互残杀毁伤;上部盛则梦飞腾;下部盛则梦下堕;吃的过饱的时候,就会梦见送食物给人;饥饿时就会梦见去取食物;肝气盛,则做梦好发怒气,肺气盛则做梦悲哀啼哭;腹内短虫多,则梦众人集聚;腹内长虫多则梦打架损伤。
所以诊脉是有一定方法和要求的,必须虚心静气,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春天的脉应该浮而在外,好象鱼浮游于水波之中;夏天的脉在肤,洪大而浮,泛泛然充满于指下,就象夏天万物生长的茂盛状态;秋天的劢处于皮肤之下,就象蛰虫将要伏藏;冬天的脉沉在骨,就象冬眠之虫闭藏不出,人们也都深居简出一样。因此说:要知道内脏的情况,可以从脉象上区别出来;要知道外部经气的情况,可以经脉循行的经络上诊察而知其终始。春、夏、秋、冬、内、外这六个方面,乃是诊脉的大法。
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心经邪盛,火盛气浮,当病舌卷而不能言语;其脉软而散的,当病消渴,待其胃气来复,病自痊愈。肺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火邪犯肺,当病痰中带血;其脉软而散的,为肺脉不足,当病汗出不止,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在用发散的方法治疗。肝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其面色当青,今反不青,知其病非由内生,当为跌坠或搏击所伤,因淤血积于胁下,阻碍肺气升降,所以使人喘逆;如其脉软而散,加之面目颜色鲜泽的,当发溢饮病,溢饮病口渴暴饮,因水不化气,而水气容易流入肌肉皮肤之间、肠胃之外所引起。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色赤,当病髀痛如折;如其脉软而散的,则胃气不足,当病食痹。脾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部色黄,乃脾气不运,当病少气;如其脉软而散,面色不泽,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当病足胫浮肿如水状。肾脉坚长,搏击指下,面部黄而带赤,是心脾之邪盛侵犯于肾,肾受邪伤,当病腰痛如折;如其脉软而散者,当病精血虚少,使身体不能恢复健康。
国君说:诊脉时,其心脉劲急,这是什麽病?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这种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一定有形征出现。
国君说:诊察到胃脉有病,会出现什麽病变呢?岐伯说: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胀满病;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黄帝说:疾病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因于风邪,可变为寒热病;瘅热既久,可成为消中病;气逆上而不己,可成为癫蕳病;风气通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为飧泻病;风邪客于脉,留而不去则成为疠风病;疾病的发展变化是不能够数清的。
国君说:各种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变化。
国君说:怎样进行治疗呢?
岐伯说:由于四时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胜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就会痊愈。
国君说:有旧病从五脏发动,都会影响到脉色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别它是久病还是新病呢?
岐伯说:你问的很详细啊!只要验看它脉色就可以区别开来: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失于正常的,乃是久病;如脉象与气色均失于正常状态的,也是久病;如脉象与面色都不失于正常的,乃是新病。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致,而外部没有血,或外部已见血,其经脉必滞,血气必凝,血凝经滞,形体必肿,有似乎因湿邪或水气中伤的现象,成为一种淤血肿胀。
迟脉两旁的内侧侯于季胁部,外侧侯于肾脏,中间候于腹部。尺肤部的中段、左臂的外侧侯于肝脏,内侧侯于膈部;右臂的外侧后于胃腑,内侧侯于脾脏。尺肤部的上段,右臂外侧侯于肺脏,内侧侯于胸中;左臂外侧侯于心脏,内侧侯于膻中。尺肤部的前面,侯身前即胸腹部;后面,后身侯即背部。从尺肤上段直达鱼际处,主胸部与侯中的疾病;从尺肤上段处,主少腹、腰、股、膝、胫、足等处的疾病。
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陰精不足而陽有余,故发为热中之病。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多好发为癫仆一类的疾病。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急疾,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多好发为疠风之病。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陽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有两手脉均见沉细数的,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为少陰之陽厥;如见脉沉细数散,为陰血亏损,多发为陰虚陽亢之虚劳寒热病。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凡见浮脉而不躁急,其病在陽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陰经;如浮而躁急的,则病在手三陽经。凡见细脉而沉,其病在陰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陰经;如果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陰经。发现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病在陽分,为陽热郁滞的脉象,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诊察到各种有病的脉象而切按时,如见涩脉是陽气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陰气陽气均有余,则无汗而身寒。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沉迟不浮,是病在内而非在外,故知其心腹有积聚病。按脉沉取不显,浮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内,当有深发热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上部,只见于上部,下部脉弱的,这是上实下虚,故出现腰足清冷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下部,只见于下部,而上部脉弱的,这是上虚下实,故出现头项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是生陽之气不足,故可以出现腰脊疼痛及身体痹证。
国君问道: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人一呼脉跳动两次,一吸脉也跳动两次,呼吸之余,是为定息,若一吸劢跳动五次,是因为有时呼吸较长以尽脉跳余数的缘故,这是平人的脉象。平人就是无病之人,通常以无病之人的呼吸为标准,来测侯病人的呼吸至数及脉跳次数,医生无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这是诊脉的法则。如果一呼与一吸脉各跳动三次而且急疾,尺之皮肤发热,乃是温病的表现;如尺肤不热,脉象滑,乃为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变;如脉象涩,是为痹证。人一呼一吸脉跳动八次以上是精气衰夺的死脉;脉气断绝不至,亦是死脉;脉来忽迟忽数,为气血已乱,亦是死脉。
健康人的正气来源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胃气为健康人之常气,人若没有胃气,就是危险的现象,甚者可造成死亡。
春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弦而柔和的微弦脉,乃是无并之平脉;如果弦象很明显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肝脏有病;脉见纯弦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若虽有胃气而兼见轻虚以浮的毛脉,是春见秋脉,故预测其到了秋天就要生病,如毛脉太甚,则木被金伤,现时就会发病。肝旺于春,春天脏真之气散于肝,以养筋膜之气。夏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钩而柔和的微心脏有病;脉见纯钩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沉象的石脉,是夏见冬脉,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石脉太甚,则火被水伤,现时就会发病。心旺于夏,故夏天脏真之气通于心,心主血脉,而心之所藏则是血脉之气。长夏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微耎弱的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若甚无力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脾脏有病;如果见无胃气的代脉,主死;若软弱脉中兼见沉石,是长夏见冬脉,这是火土气衰而水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弱火甚,现时就会发病。脾旺于长夏,故长夏脏真之气濡养于脾,脾主肌肉,故脾藏肌肉之气。秋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轻虚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是脉见轻虚以浮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肺脏有病;如见纯毛脉而无胃气的真脏脉,就要死亡;若毛脉中兼见弦象,这是金气衰而木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春天就要生病;如弦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肺旺于秋而居上焦,故秋季脏真之气上藏于肺,肺主气而朝百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脉见沉石而缺少柔和的胃气,为肾脏有病;如脉见纯石而不柔和的真脏脉,主死;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脉,是水气衰而火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夏天就要生病;如钩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肾旺于冬而居人体的下焦,,冬天脏真之气下藏与肾,肾主骨,故肾藏骨髓之气。
胃经的大络,名叫虚里,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出现于左乳下,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这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跳动的结果。如果虚里脉搏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之象,这是中气不守的现象,是病在膻中的征候;如脉来迟而有歇止兼见跳动甚剧而外见于衣,这是宗气失藏而外泄的现象。
切脉要知道寸口脉的太过和不及。寸口脉象应指而短,主头痛。寸口脉应指而长,主足胫痛。寸口应指急促而有力,上搏指下,主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硬,主病在内。寸口脉浮而盛大,主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主寒热、疝少腹疼痛。寸口脉沉而横居,主胁下有积病,或腹中有横积而疼痛。寸口脉沉而急促,主病寒热。脉盛大滑而坚,主病在外。脉小实而坚,主病在内。脉小弱而涩,是为久病。脉来滑利浮而疾数,是为新病。脉来紧急,主疝瘕少腹疼痛。脉来滑利,主病风。脉来涩滞,主痹证。脉来缓而滑利,为脾胃有热,主病热中。脉来盛紧,为寒气痞满,主胀病。脉与病之陰陽想一致,如陽病见陽脉,陰病见陰脉,病难愈。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即使患病,亦无什麽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及不间脏而传变的,病难愈。臂多青脉,乃血少脉空,乃由于失血。尺肤缓而脉来涩,主气血不足,多为倦怠懈惰,但欲安卧。尺肤发热而脉象盛大,是火盛于内,主脱血。尺肤涩而脉象滑,陽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尺肤寒而脉象细,陰寒之气盛于内,故为泄泻。脉见粗大而尺肤常热的,陽盛于内,为热中。
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庾辛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至任癸日死;脾的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肺的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肾的真脏脉出现,至戊已日死。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
颈部之脉搏动甚,且气喘咳嗽,主水病。眼睑浮肿如卧蚕之状。也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风为陰邪,下先受之,面部浮肿,为风邪引起的风水病。水湿为陰邪,下先受之,足胫肿,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眼白睛发黄,是黄疸病。妇人手少陰心脉搏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
脉与四时有像适应,也有不相适应的,如果脉搏不见本脏脉的正常脉象,春夏而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秋冬而不见毛、石,而反见浮大,这都是与四时相反的脉象。风热为陽邪脉应浮大,今反沉静;泄利脱血,津血受伤,脉因虚细,今反实大;病在内,脉应有力,乃正气尚盛足以抗邪,今反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乃邪气仍在于表,今反见脉强坚,脉证像反,都是难治之病,着就叫做“反四时”。
人依靠水谷的营养而生存,所以人断绝水谷后,就要死亡;胃气化生于水谷,如脉无胃气也要死亡。所谓无胃气的脉,就是单见真脏脉,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所谓不得胃气的脉,就是肝脉见不到微弦脉,肾脉见不到微石脉等。
太陽主时,脉来洪大而长;少陽主时,脉来不定,忽快忽慢,忽长忽短;陽明主时,脉来浮大而短。
正常的心脉来时,圆润象珠子一样,相贯而至,又象安抚琅杆美玉一样的柔滑,这是心脏的平脉。夏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钩。如果脉来时,喘急促,连串急数之中,带有微曲之象,这是心的病脉。将死的心脉来时,脉前曲回,后则端直,如摸到革带之钩一样的坚硬,全无和缓之意,这是心的死脉。
正常的肺脉来时,轻虚而浮,像榆荚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这是肺的平脉。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有病的肺脉来时,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样,这是肺的病脉。将死的肺脉来时,轻浮而无根,如物之漂浮,如风吹毛一样,飘忽不定,散动无根,这是肺的死脉
正常的肝脉来时,柔软而弦长,如长竿之末梢一样的柔软摆动,这是肝的平脉。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弦。有病的肝脉来时,弦长硬满而滑利,如以手模长竿一样的长而不软,这是肝的病脉。将死的肝脉来时,弦急而坚劲,如新张弓弦一样紧绷而强劲,这是肝的死脉。
正常的脾脉来时,从容和缓,至数匀净分明,好象鸡足缓缓落地一样的轻缓而从容不迫,这是脾的平脉。长夏以胃气为本,脉当和缓。有病的脾脉来时,充实硬满而急数,如鸡举足一样急疾,这是脾的病脉。将死的脾脉来时,或锐坚而无柔和之气,如乌之嘴,鸟之爪那样坚硬而锐,或时动复止而无规律,或脉去而无不至,如屋之漏水点滴无伦,或如水之流逝,去而不返,这是脾的死脉。
正常的肾脉来时,沉石滑利连续不断而又有曲回之象,按之坚实,有如心之钩脉这是肾的平脉。冬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软而微石。有病的肾脉来时,坚搏牵连如牵引葛藤一样,愈按愈坚硬,这是肾的病脉。将死的肾脉来时,象夺索一般,长而坚硬劲急,或坚实如以指弹石,这是
肾死。
这时候,侍女来请国君吃饭。国君正想留岐伯一起用膳。大臣常先却急急忙忙把岐伯叫走了。
两人来到宫外。
常先说:“炎帝派来的使臣紧急求见。”
岐伯说:“这是午饭时间,国君正在吃饭,怎么安排觐见?”
常先说:“使臣说,炎帝他们被打败,已被蚩尤一路追杀,业已来到城外,先派我来觐见。”
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黄河下游,炎帝统领着华夏,为中原所有神和人的共主,天下所有的部族都要向他朝拜.
蚩尤也是个狼性的主,本来也看着炎帝的位子好,看见姬轩辕成功了他也不愿意屈人之下。所以率部来北方打秋风,也就是来要粮要地,刚开始很顺利,因为南方民风不是北方的那种彪悍,而是骨子里那种阴狠,传说蚩尤是吃铜饮铁的牛人。
作为九黎族的大酋长,蚩尤不断向炎帝要粮要地。刚开始炎帝畏惧蚩尤的威名,满足了他的一切要求,谁知他得陇望蜀,贪婪无度,要求越来越高。无奈,炎帝拒绝了蚩尤的无理要求,双方兵戎相见。
一交战,蚩尤英勇无比,所向披靡。炎帝把自己的地盘都弄丢了,一路狂奔,来找国君搬兵解救,替他报仇。
;
让国君娶嫫母为妃,国君一百个不愿意。
皇后说,嫫母长相虽丑,但性情温柔、德行高尚,尤其是她有两个重大发明将载入史册。
第一个发明,是纺锤。纺丝线用的手工工具。由小骨棒或小木棒中间安竹钩构成。把蚕茧固定在钩上,吊起纺锤,拨其旋转就把蚕茧纺成线。由于纺锤取材方便,人们吃肉时,在要扔掉的骨头里,选出一根长短粗细合适的骨头就可以制做;由于结构简单,制做容易。后来,就被广泛推广运用。
第二个发明是织机。最早的织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姿态。这种足蹬式腰机没有机架,卷绸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骨针引纬,打纬刀打纬。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这种织机虽然很简单,但是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前后打紧等3个方向的运动,它是后来织布机的始祖。
嫘祖以为综合观察嫫母的表现品行,成为国君的妃子当之无愧。
国君沉吟半晌,答应考虑考虑。这事就这样搁置下来。
期间,国君却娶了彤鱼氏为妃子。
彤鱼氏为鱼族,炎帝之女。随着有熊国的国力日益强大,炎帝为了笼络姬轩辕,把自己的爱女下嫁给国君,以加强两家的联盟。
这年夏天,国君手下的打猎能手于则和彤鱼氏一起上山打猎。因天气热,他们钻进了一片茫茫森林。中午天气突变,一阵狂风过后,紧接着天空劈雷闪电。突然一个炸雷响过,森林起了大火。打猎队所有男女青年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原始森林积蓄的枯树又多又厚,一旦被火燃着,整个森林就变成火海,连野兽也逃不脱,打猎队更不例外。在这紧急关头,于则由于熟悉地形,突然想起半山腰有个洞穴,他带领所有打猎队人员全部钻进洞穴里。
浓烟滚滚,满山火海,火借风势,风助火力,火焰一展十几丈,森林各种树木被大火烧得不断发出劈劈啪啪响声。各种野兽的惨叫声,藏在洞穴里的打猎队男女人员,个个听得浑身打战,毛骨悚然,好不凄惨。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整个森林变成一片灰烬,满山散发着一股臭腥味。于则从洞穴口发现洞外不远一块大石板上,躺着一只野羊,一头野猪,散发出被火烧焦的肉腥味。由于饥饿,于则想冲出洞外看个究竟,被彤鱼氏一把拦住说:"大火才过,小心脚下的火灰的把你烧死。等火完全消失,再出洞穴。
打猎队男女呆在洞穴里,忍着饥饿,直等到大火彻底熄灭后,才小心翼翼走出洞外。
由于饥饿,于则首先跑到洞穴外不远的那块大石板上,把烧死的野羊用手一提,野羊全身碎烂,他又提起一只野羊腿,用鼻子闻了闻,除过焦味外,觉得特别油香。他撕下一块放进嘴里一吃,觉得比生肉味道好。于则连忙把一只野羊的前后腿全部撕下来,拿到彤鱼氏面前说:"这是烧死在大石板上的野羊,你尝一尝,特别好吃,彤鱼氏撕了一块,吃到嘴里,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她叫大伙都来尝尝。
吃完后,彤鱼氏对大伙说:"这场大火过后,毁了树林,不知烧死了多少野兽。我们暂且不用去打猎了,分头上山去找寻被火烧死的猎物。"彤鱼氏说完,又把被火烧熟的野羊肉,拿起来看了看,闻了又闻,对打猎队的男女青年说:"今后凡打回的各种猎物,先不要生吃,都可以先放在石板上烧烙,等烧熟后再吃。"彤鱼氏这次上山打猎,虽然遭受了一次大火灾,烤肉的香味却让大家难以忘怀。彤鱼氏回到宫殿,什么也不干,整天带领身边所有女子上山挖石板。不几天,大小石板摆了一大堆。彤鱼氏叫把每块石板都支架起来,从下面用柴禾烧。等到把石板烧热烧烫后,再把打回来各种猎物肉,用石刀切成薄片,放在烧烫的石板上左右翻动,连烙再炒。开始妇女们都用手翻动,谁知,石板烧热后,特别烫手,很多妇女把双手指头全都烧烂了。有些石板由于火力过大,有的烧破了,有的烧炸了。
彤鱼氏并没灰心。她折了很多竹子,折成短节,用竹子棒棒代替手指翻肉、炒肉。这就是筷子的起源。对烧破烧炸的石板,经过细心琢磨,对于易烧破、烧炸的石板一律不用。专门派人上山去挖耐火烧的石板。后来,宫里的烹饪由彤鱼氏负责。不多久,所有大小先民点(村落)都采用石板烧肉烤肉吃。
就在这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暗地抢婚事件。人们纷纷向国君报告,要求他设法制止。国君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抢婚事件仍然不断发生。有人提议,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矛盾就会激化,很可能导致部落之间的重新分裂。
国君和嫘祖、方雷氏、彤鱼氏都经常为此事闷闷不乐。
一天国君把岐伯、仓颉、风后、常先、任山、祁石、大鸿等大臣召来。商议如何制止部落之间抢婚事件。有人提出用暴力制止,有人主张杀一儆百,国君都不同意。他对众臣说:“蚩尤无道,经常乱杀无辜,失去民心,今天我们应当引以为训,不然也会失去民心”。大家听了,都觉得国君说得有理。但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制止抢婚。这时国君便把他早已和三个妻室商量好的主意拿出来,对着众臣说:“眼下我有三个妻室,他们各有分工,实在忙不过来,经常都不在我身边。我想再娶一个妻室,请你们帮我找一个合适的女人,但绝不允许抢人婚配”。众臣一听,不加思索地说:“这有何难!国君功劳这么大,别说再娶一个,就是再娶十个百个也能办到”。
这消息传出后,各部落都给国君挑选美女,甚至有人把自己抢来的美女也献了出来。不几天,各部落就选出上百名美貌女子,供国君亲自挑选,哪知,国君一一过目后,一个也不中意。在场的臣民,谁也摸不透国君的心意。当时,国君当着众人的面说:“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说罢,扬长而去。人们这才明白国君选妻室,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又传出消息,国君选美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传出消息,国君选中祁部落的丑女为妻,封号嫫母。人们听了议论纷纷,有人摇头,有人叹息,都不明白黄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唯有风后、仓颉理解国君的用意。仓颉连夜给国君造了一“好”字。他说,男子和女子不论长相如何,只要情投意合,天长日久,就是“好”。国君成婚这天,各个大小部落都来人庆贺,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仓颉发现国君和嫫母面对面坐着,嫘祖、方雷氏、彤鱼氏不断给国君和嫫母敬酒,国君和嫫母笑得合不住嘴,于是灵机一动,又画了两个口字,上下并起来,当即造了一个“喜”字。
他把“喜”字写在一张桦树皮上,高高举起,对着众人说:“抢来的女人作妻室,很难相好。强迫成婚的妻子没有喜。只有男女两相情愿,结成配偶,才是喜中有喜,好上加好;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仓颉的这番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自从国君娶嫫母为妻后,部落之间的抢婚事件,就一天天减少了。
每天清晨,宫里的女人为了梳妆打扮,都要跑到姬水边,借着水面的倒影,梳洗打扮自己。后来,岐伯在修建宫殿的同时,在寝宫的院子里,挖了一个池塘,从此,宫里的女人们再也不用跑远路,去姬水边梳洗打扮。清晨一起来,女人们就在池塘边,三三两两,借着清亮的水面,梳洗打扮。唯独一个人是个例外,她就是嫫母。她觉得自己长得丑,从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嫫母也不随便抛头露面,每天只知道不停地干活。她从不把自己当作妃子看待。
有一天,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宫里地面需用石板铺就。除了国君和嫘祖,每个人都在挖。嫫母力气很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半天时间就挖了二十多块。彤鱼氏只挖了六块。
眼看到中午了,阳光直射大地,照的人睁不看眼睛。突然,石头堆里有一块亮闪闪的小石片,被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把石片从地里刨出来,拿起来一看,吓了她一跳,自己丑陋的面孔照在这块石片上,这是什么怪物?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宫里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嫫母看看四周无人,又把石片拿出来,发现石片凹凸不平,把自己照的怪模怪样。
第二天,嫫母来到加工制作石刀、石斧的作坊,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面反复摩擦,大约用了半个时辰,把石片表面磨平了。她拿起一照,比刚才清晰的多,只是自己还是那么丑。她很无奈,叹息着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
从此,嫫母每天早晨起来,用石片照着,梳妆打扮自己,完了又悄悄把石片藏起来。
日子一久,嫫母也大意了。一天,嫫母在石板上烤肉,由于火力太大,石板被烧炸了。一块碎石渣飞起来,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紧回到自己房间,拿出石片,照着自己的脸抹药。谁知,国君这时候进来了,他轻手轻脚来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石片(镜子)照着,一手向脸上抹药。
国君走到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正要仔细观看。没想到,嫫母惊叫一声!她看到石片上出现了国君的面孔。回头一看,国君站在自己身后。
国君问道:“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嫫母一听国君问话,知道这件事绝不能哄骗国君。她噗通一声给国君跪下,把发现这块石片的经过,从头到讲了一遍,恳求国君宽恕她。
国君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的一大发明,不但没错,还立了大功。”
国君派人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让嫫母把这块能照见人的石片拿出来,让他的三位妻子见识一番。
嫘祖笑说:“陛下,怪不得这些天没见妹妹去塘边梳洗打扮,原来她藏了一块照人的宝物。”
彤鱼氏紧接着说:“陛下,应该给妹妹记上一功!”
国君说:“那当然,肯定要记上一功!”
人类使用镜子的历史,从此开始了。
这天早晨,朝廷事情处理完,国君请岐伯留在宫中,一起探讨医术。
国君问岐伯:医生治疗疾病,同样病症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病愈,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形式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
辟如东方的天地始生之气,气候温和,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由于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海水,所以该地方的百姓多吃鱼类并且喜欢咸味,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鲜鱼和食盐为美食。但由于多吃鱼类,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过多的吃盐,因为咸能走血,又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发黑,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西部地区,多山多旷野,盛产金玉,遍地沙石,这里的自然环境,象秋令之气,有一种收敛引急的现象。该地的百姓,依山陵而住,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又属刚强,而百姓的生活,不堪考究衣服,穿毛巾,睡草席,但饮食都是鲜美酥酪骨肉之类,因此体肥,外邪不容易侵犯他们的形体,他们发病,大都属于内伤类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药物。所以药物疗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北部地区,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气象,地形较高。人们依山陵而居住,经常处于风寒冰冽的环境中。该地的人们,喜好游牧生活,四野临时住宿,吃的是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易生胀满的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艾火炙灼。所以艾火炙灼的治疗方法,是从北方传来的。
南部地区,象自然界万物长养的气候,陽气最盛的地方,地势低下,水土薄弱,因此雾露经常聚集。该地的人们,喜欢吃酸类和腐熟的食品,其皮肤腠理致密而带红色,易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不仁等疾病。对其治疗,宜用微针针刺。所以九针的治病方法,应该是从南方传来的。
中央之地,地形平坦而多潮湿,物产丰富,所以人们的食物种类很多,生活比较安逸,这里发生的疾病,大多是痿弱、厥逆、寒热等疾病,这些疾病的治疗,宜用导引按#的方法。所以导引按#的治法,是从中央地区推广出去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一个高明的医生,是能够将这许多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所以治疗方法尽管各有不同,而结果是疾病都能痊愈。这是由于医生能够了解病情,并掌握了治疗大法的缘故。
国君问道:我听说古时治疗病,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现在治疗疾病,要用药物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疾病还是有的治好了,有的没治好,这是什麽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古时候的老百姓,生活非常简单,巢穴居处,在禽兽之间追逐生存,寒冷到了,利用活动身体以驱除寒冷,暑热来了,就到陰凉的地方避免暑气,在内没有眷恋羡慕的情志牵挂,在外没有奔走求官的劳累形役,这里处在一个安静淡薄、不谋势利、精神内守的意境里,邪气是不可能深入侵犯的。所以既不须要药物治其内,也不须要针石治其外。即使有疾病的发生,亦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现内则为忧患所牵累,外则为劳苦所形役,又不能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常常遭受到“虚邪贼风”的侵袭,正气先气馁,外邪乘虚而客袭之,内犯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这样轻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用祝由的方法就不能医好这些疾病了。
国君道:说的好!我想要临诊病人,能够察其死生,决断疑惑,掌握要领,如同日月之光一样的心中明了,这种诊法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在诊法上,色和脉的诊察方法,是上帝所珍重,先师所传授的。上古有位名医叫僦货季,他研究色和脉的道理,通达神明,能够联系到金、木、水、火、土以及四时、八风、六合,从正常的规律和异常的变化,来综合分析,观察它的变化奥妙,从而知道其中的要领。我们如果要能懂得这些要领,就只有研究色脉。气色是象太陽而有陰晴,脉息是象月亮而有盈亏,从色脉中得其要领,正是诊病的重要关键。而气色的变化,与四时的脉象是相应的,这是上古帝王所十分珍重的,若能明白原理,心领神会,便可运用无穷。所以他能从这些观察中间,掌握情况,知道去回避死亡而达到生命的安全。要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长寿,而人们亦将称奉你为“圣王”了。
正午时分的医生治病,多在疾病一发生就能及时治疗,先用汤液十天,以祛除“八风”、“五痹”的病邪。如果十天不愈,再用草药治疗。医生还能掌握病情,处理得当,所以邪气就被征服,疾病也就痊愈。至于后世的医生治病,就不是这样了,治病不能根据四时的变化,不知道陰陽色脉的关系,也不能够辨别病情的顺逆,等到疾病已经形成了,才想用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医术浅薄、工作粗枝大叶的医生,还认为可以用攻法,不知到疾病已经形成,非攻可愈,以至原来的疾病没有痊愈,又因为治疗的错误,产生了新的疾病。
国君道:我愿听听有关临证方面的重要道理。
岐伯说:诊治疾病最为重要的关键在于不要搞错色脉,能够运用色脉而没有丝毫疑惑,这是临证诊治的最高原则。假使色脉的诊法掌握,则对病情的顺逆无从理解,而处理亦将有倒行逆施的危险。医生的认识与病情不能取得一致,这样去治疗疾病,会损害病人的精神,若用以治理国家,是要使国家灭亡的!因此暮世的医生,赶快去掉旧习的简陋知识,对崭新的色脉学问要钻研,努力进取,是可以达到上古真人的地步的。
国君道:我已听到你讲的这些重要道理,你说的主要精神是不离色脉,这是我已知道的。
岐伯说:诊治疾病的主要关键,还有一个。
国君道:是一个什麽关键?
岐伯说:一个关键就是从与病人接触中问得病情。
国君道:怎样问法?
岐伯说: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关好门窗,与病人取得密切联系,耐心细致的询问病情,务使病人毫无顾虑,尽情倾诉,从而得知其中的真情,并观察病人的神色。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
国君说:讲得很好。
国君问道:用五谷来做成汤液及醪醴,应该怎样?
岐伯回答说:必须要用稻米作原料,以稻杆作燃料,因为稻米之气完备,稻杆又很坚劲。
国君问道:何以见得?
岐伯说:稻谷承禀天地之和气,生长于高下适宜的地方,所以得气最完备;收割在秋时,故其稻杆坚实。
国君道:上古时代有学问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虽然制好,却备在那里不用,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说:古代有学问的医生,他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疾病,所以虽制成了汤液,还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代,养生之道稍衰,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醪醴,病就可以好了。
国君道:现在的人,虽然服了汤液醪醴,而病不一定好,这是什麽缘故呢?
岐伯说:现在的人和中古时代又不同了,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药物内服,砭石、针炙外治,其病才能痊愈。
国君道:一个病情发展到了形体弊坏、气血竭尽的地步,治疗就没有办法见效,这里有什麽道理?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的神气,已经不能发挥他的应有作用的关系。
国君道:什麽叫做神气不能发生他的应有作用?
岐伯说:针石治病,这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现在病人的神气已经散越,志意已经散乱,纵然有好的方法,神气不起应有作用,而病不能好。况且病人的严重情况,是已经达到精神败坏,神气离去,容卫不可以再恢复的地步了。为什麽病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的呢?由于不懂得养生之道,嗜好欲望没有穷尽,忧愁患难又没有止境,以致于一个人的经气败坏,容血枯涩,卫气作用消失,所以神气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治疗上的方法得以失却反应,当然他的病就不会好。
国君道:凡疾病初起,固然是精微难测,但大致情况,是避先侵袭于皮肤,所谓表证。现在经过医生一看,都说是病已经形成,而且发展和预后很不好,用针石不能治愈,吃汤药亦不能达到病所了。现在医生都能懂得法度,操守术数,与病人象亲戚兄弟一样亲近,声音的变化每日都能听到,五色的变化每日都能看到,然而病却医不好,这是不是治疗的不早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病邪就不能制服,道理就在这里。
国君道:有的病不是从外表毫毛而生的,是由于五脏的陽气衰竭,以致水气充满于皮肤,而陰气独盛,陰气独居于内,则陽气更耗于外,形体浮肿,不能穿原来的衣服,四肢肿急而影响到内脏,这是陰气格拒与于内,而水气弛张于外,对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怎样呢?
岐伯说:要平复水气,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驱除体内的积水,并叫病人四肢做些轻微运动,令陽气渐次宣行,穿衣服带温暖一些,助其肌表之陽,而陰凝易散。用缪刺方法,针刺肿处,去水以恢复原来的形态。用发汗和利小便的方法,开汗孔,泻膀胱,使陰精归于平复,五脏陽气输布,以疏通五脏的郁积。这样,经气自会生成,形体也强盛,骨骼与肌肉保持着常态,正气也就恢复正常了。
国君道:说得很好
国君问道:我听说《揆度》、《奇恒》所指的内容各不相同,应当怎样运用呢?
岐伯回答说:《揆度》是权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浅的。《奇恒》是说明异常疾病的。请允许我谈谈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气。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生之机!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色脉的诊察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把它记录在玉版上,以便与《玉机真脏论》参合应用。
面色的变化,表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若病色浅的,说明病情尚轻,可用五谷汤液调治,十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说明病情较重,须用药剂治疗,二十一天可以治愈;若病色过深的,说明病情更重,必须用药酒治疗,一百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为不治之症,到一百天就要死亡。若脉象短促而陽气虚脱的,是死证;温热病而正气极虚的,也是死证。
病色表现在面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病色卜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在左侧的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在右侧的为顺。如果病色变更,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重陽,是死证,在女子则为重陰,也是死证。若陰陽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陰陽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
脉象强劲搏指有力,肢体疼痛沉重、或痿软不能行走,这是寒热之邪侵犯人体、邪气亢盛所致。脉孤而无胃气说明化源将绝,元气耗散;脉见虚弱而又兼泄利,为陰血损伤。凡脉见孤绝为逆,脉见虚弱为顺。运用《奇恒》的方法,从手太陰肺经寸口脉来研究,出现"所不胜"的脉象叫做逆,预后多不良;出现“所胜”的脉象叫做从,预后良好。自然界八风、四时之间的相互胜复,是循环无端、终而复始的,一旦失常,就不能用常理来推断了。至此,则《揆度》、《奇恒》的要点都论述完毕了。
国君问道:诊病的重要关键是什麽?
岐伯回答说:重要点在于天、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正月、二月,天气开始有一种生发的气象,地气也开始萌动,这时候的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当明盛,地气也正是华茂而欲结实,这时候的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极,地气上升,这时候的人气在头部;七月、八月,陰气开始发生肃杀的现象,这时候的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陰气渐盛,开始冰冻,地气也随着闭藏,这时候的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冻更甚而陽气伏藏,地气闭密,这时候的人气在肾。由于人气与天地之气皆随顺陰陽之升沉,所以春天的刺法,应刺经脉俞穴,及于分肉腠理,使之出血而止,如病比较重的应久留其针,其气传布以后才出针,较轻的可暂留其针,候经气循环一周,就可以出针了。夏天的刺法,应刺孙络的俞穴,使其出血而止,使邪气尽去,就以手指扪闭其针孔伺其气行一周之顷,凡有痛病,必退下而愈。秋天的刺法应刺皮肤,顺着肌肉之分理而刺,不论上部或下部,同样用这个方法,观察其神色转变而止。冬天的刺法应深取俞窍于分理之间,病重的可直刺深入,较轻的,可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宜的刺法,须根据气之所在,而确定刺的部位。如果春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可使脉乱而气微弱,邪气反而深入,浸婬于骨髓之间病就很难治愈,心火微弱,火不生土,有使人不思饮食,而且少气了;春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春病在肝,发为筋挛,邪气因误刺而环周于肺,则又发为咳嗽,病不能愈,肝气伤,将使人时惊,肺气伤,且又使人欲哭;春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以致邪气深着于内脏,使人胀满,其病不但不愈,肝气日伤,而且使人多欲言语。
夏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精力卷怠;夏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肺气伤而声不出,心中不欲言,肺金受伤,肾失其母,故虚而自恐,惕惕然好象被逮捕的样子;夏天刺了冬天的不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反而使精不化气而少气,水不涵木而时常要发怒。
秋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血气上逆,惕然不宁,且又善忘;秋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心气伤,火不生土,反而使人嗜卧,心不藏神,又且多梦;秋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凡使人肾不闭藏,血气内散,时时发冷。
冬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肝气少,魂不藏,使人困倦而又不得安眠,即便得眠,睡中如见怪异等物;冬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反使人脉气发泄,而邪气闭痹于脉,发为诸痹;冬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化源受伤,凡使人常常作渴。
凡于胸腹之间用针刺,必须注意避免刺伤了五脏。假如中伤了心脏,经气环身一周便死;假如中伤了脾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肾脏,七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肺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隔膜的,皆为伤中,当时病虽然似乎好些,但不过一年其人必死。刺胸腹注意避免中伤五脏,主要是要知道下针的逆从。所谓从,就是要明白膈和脾肾等处,应该避开;如不知其部位不能避开,就会刺伤五脏,那就是逆了。凡刺胸腹部位,应先用布巾覆盖其处,然后从单布上进刺。如果刺之不愈,可以再刺,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必须注意安静严肃,以候其气;如刺脓肿的病,可以用摇针手法以出脓血;如刺经脉的病,就不要摇针。这是刺法的一般规矩。
国君问道:请你告诉我使二经气绝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说:太陽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两目上视,身背反张,手足抽掣,面色发白,出绝汗,绝汗一出,便要死亡了。少陽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到了目珠不转,一日半便要死了;临死的时候,面色先见青色,再由青色变为白色,就死亡了。陽明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口眼牵引歪斜而困动,时发惊惕,言语胡乱失常,面色发黄,其经脉上下所过的部分,都表现出盛燥的症状,由盛燥而渐至肌肉麻木不仁,便死亡了。少陰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削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死亡了。太陰经脉气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吸不利,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樵而死了。厥陰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胸中发热,咽喉干燥,时时小便,心胸烦躁,渐至舌卷,睾丸上缩,便要死了。以上就是十二经脉气绝败坏的症候。
国君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陰气未被扰动,陽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气,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脉是血液汇聚的所在。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为气病;数脉为热,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张,病势正在向前发展;上部脉盛,为邪壅于上,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下部脉盛,是邪滞于下,可见胀满之病;代脉为元气衰弱;细脉,为正气衰少;涩脉为血少气滞,主心痛之症。脉来大而急速如泉水上涌者,为病势正在进展,且有危险;脉来隐约不现,微细无力,或如弓弦猝然断绝而去,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精明见于目,五色现于面,这都是内脏的精气所表现出来的光华。赤色应该象帛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象砂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白色应该象鹅的羽毛,白而光泽,不应该象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青色应该青而明润如璧玉,不应该象蓝色那样青而带沉暗色;黄色应该象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象黄土那样,枯暗无华;黑色应该象重漆之色,光彩而润,不应该象地苍那样,枯暗如尘。假如五脏真色暴露于外,这是真气外脱的现象,人的寿命也就不长了。目之精明是观察万物,分别黑白,审察长短的,若长短不明,黑白不清,这是精气衰竭的现象。
五脏主藏精神在内,在体内各有其职守。如果邪盛于腹中,脏气壅满,气盛而喘,善伤于恐,讲话声音重浊不清,如在室中说话一样,这是中气失权而有湿邪所致。语音低微而气不接续,语言不能相继者,这是正气被劫夺所致。衣服不知敛盖,言语不知善恶,不辩亲疏远近的,这是神明错乱的现象。脾胃不能藏纳水谷精气而泄利不禁的,是中气失守,肛门不能约束的缘故。小便不禁的,是膀胱不能闭藏的缘故。若五脏功能正常,得其职守者则生;若五脏精气不能固藏,失其职守则死。五脏精气充足,为身体强健之本。头为精明之府,若见到头部低垂,目陷无光的,是精神将要衰败。背悬五脏,为胸中之府,若见到背弯曲而肩下到不能转侧摇动,是肾气将要衰惫。膝是筋汇聚的地方,所以膝为筋之府,若曲伸不能,行路要曲身附物,这是筋的功能将要衰惫。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震颤摇摆,这是髓虚,骨的功能将要衰惫。若脏气能够恢复强健,则虽病可以复生;若脏气不能复强,则病情不能挽回,人也就死了。
岐伯说:脉气与四时陰陽之气相反的,如相反的形象为有余,皆为邪气盛于正气,相反的形象为不足,为血气先己消损。根据时令变化,脏气当旺,脉气应有余,却反见不足的,这是邪气盛于正气;脉气应不足,却反见有余的,这是正不胜邪,邪气盛,而血气消损。这种陰陽不相顺从,气血不相营运,邪正不相适应而发生的疾病名叫关格。
国君问道: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内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外部呢?请问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让我讲一讲人体的陰陽升降与天运之环转相适应的情况。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变化,陰陽四时与之相应。如春天的气候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气候暑热,秋天得劲急之气,发展为冬天的寒杀之气,这种四时气候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随着变化而升降浮沉。春脉如规之象;夏脉如矩之象;秋脉如称衡之象,冬脉如称权之象。四时陰陽的情况也是这样,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陽气微升,陰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陰气微升,陽气微降。四时陰陽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的,人体脉象的变化,亦与之相应,脉象变化与四时陰陽不相适应,即使病态,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就可以知道病属何脏,再根据脏气的盛衰和四时衰旺的时期,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和死亡的时间。四时陰陽变化之微妙,都是从辨别陰陽开始,结合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经脉应五行而有生生之机;观测生生之机的尺度,则是以四时陰陽为准则;遵循四时陰陽的变化规律,不使有失,则人体就能保持相对平衡,并与天地之陰陽相互统一;知道了天人统一的道理,就可以预决死生。所以五声是和五音相应合的;五色是和五行相应合的;脉象是和陰陽相应合的。
陰气盛则梦见渡大水而恐惧;陽气盛则梦见打火烧灼;陰陽俱盛则梦见相互残杀毁伤;上部盛则梦飞腾;下部盛则梦下堕;吃的过饱的时候,就会梦见送食物给人;饥饿时就会梦见去取食物;肝气盛,则做梦好发怒气,肺气盛则做梦悲哀啼哭;腹内短虫多,则梦众人集聚;腹内长虫多则梦打架损伤。
所以诊脉是有一定方法和要求的,必须虚心静气,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春天的脉应该浮而在外,好象鱼浮游于水波之中;夏天的脉在肤,洪大而浮,泛泛然充满于指下,就象夏天万物生长的茂盛状态;秋天的劢处于皮肤之下,就象蛰虫将要伏藏;冬天的脉沉在骨,就象冬眠之虫闭藏不出,人们也都深居简出一样。因此说:要知道内脏的情况,可以从脉象上区别出来;要知道外部经气的情况,可以经脉循行的经络上诊察而知其终始。春、夏、秋、冬、内、外这六个方面,乃是诊脉的大法。
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心经邪盛,火盛气浮,当病舌卷而不能言语;其脉软而散的,当病消渴,待其胃气来复,病自痊愈。肺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火邪犯肺,当病痰中带血;其脉软而散的,为肺脉不足,当病汗出不止,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在用发散的方法治疗。肝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其面色当青,今反不青,知其病非由内生,当为跌坠或搏击所伤,因淤血积于胁下,阻碍肺气升降,所以使人喘逆;如其脉软而散,加之面目颜色鲜泽的,当发溢饮病,溢饮病口渴暴饮,因水不化气,而水气容易流入肌肉皮肤之间、肠胃之外所引起。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色赤,当病髀痛如折;如其脉软而散的,则胃气不足,当病食痹。脾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部色黄,乃脾气不运,当病少气;如其脉软而散,面色不泽,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当病足胫浮肿如水状。肾脉坚长,搏击指下,面部黄而带赤,是心脾之邪盛侵犯于肾,肾受邪伤,当病腰痛如折;如其脉软而散者,当病精血虚少,使身体不能恢复健康。
国君说:诊脉时,其心脉劲急,这是什麽病?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这种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一定有形征出现。
国君说:诊察到胃脉有病,会出现什麽病变呢?岐伯说: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胀满病;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黄帝说:疾病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因于风邪,可变为寒热病;瘅热既久,可成为消中病;气逆上而不己,可成为癫蕳病;风气通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为飧泻病;风邪客于脉,留而不去则成为疠风病;疾病的发展变化是不能够数清的。
国君说:各种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变化。
国君说:怎样进行治疗呢?
岐伯说:由于四时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胜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就会痊愈。
国君说:有旧病从五脏发动,都会影响到脉色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别它是久病还是新病呢?
岐伯说:你问的很详细啊!只要验看它脉色就可以区别开来: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失于正常的,乃是久病;如脉象与气色均失于正常状态的,也是久病;如脉象与面色都不失于正常的,乃是新病。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致,而外部没有血,或外部已见血,其经脉必滞,血气必凝,血凝经滞,形体必肿,有似乎因湿邪或水气中伤的现象,成为一种淤血肿胀。
迟脉两旁的内侧侯于季胁部,外侧侯于肾脏,中间候于腹部。尺肤部的中段、左臂的外侧侯于肝脏,内侧侯于膈部;右臂的外侧后于胃腑,内侧侯于脾脏。尺肤部的上段,右臂外侧侯于肺脏,内侧侯于胸中;左臂外侧侯于心脏,内侧侯于膻中。尺肤部的前面,侯身前即胸腹部;后面,后身侯即背部。从尺肤上段直达鱼际处,主胸部与侯中的疾病;从尺肤上段处,主少腹、腰、股、膝、胫、足等处的疾病。
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陰精不足而陽有余,故发为热中之病。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多好发为癫仆一类的疾病。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急疾,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多好发为疠风之病。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陽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有两手脉均见沉细数的,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为少陰之陽厥;如见脉沉细数散,为陰血亏损,多发为陰虚陽亢之虚劳寒热病。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凡见浮脉而不躁急,其病在陽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陰经;如浮而躁急的,则病在手三陽经。凡见细脉而沉,其病在陰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陰经;如果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陰经。发现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病在陽分,为陽热郁滞的脉象,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诊察到各种有病的脉象而切按时,如见涩脉是陽气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陰气陽气均有余,则无汗而身寒。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沉迟不浮,是病在内而非在外,故知其心腹有积聚病。按脉沉取不显,浮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内,当有深发热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上部,只见于上部,下部脉弱的,这是上实下虚,故出现腰足清冷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下部,只见于下部,而上部脉弱的,这是上虚下实,故出现头项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是生陽之气不足,故可以出现腰脊疼痛及身体痹证。
国君问道: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人一呼脉跳动两次,一吸脉也跳动两次,呼吸之余,是为定息,若一吸劢跳动五次,是因为有时呼吸较长以尽脉跳余数的缘故,这是平人的脉象。平人就是无病之人,通常以无病之人的呼吸为标准,来测侯病人的呼吸至数及脉跳次数,医生无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这是诊脉的法则。如果一呼与一吸脉各跳动三次而且急疾,尺之皮肤发热,乃是温病的表现;如尺肤不热,脉象滑,乃为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变;如脉象涩,是为痹证。人一呼一吸脉跳动八次以上是精气衰夺的死脉;脉气断绝不至,亦是死脉;脉来忽迟忽数,为气血已乱,亦是死脉。
健康人的正气来源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胃气为健康人之常气,人若没有胃气,就是危险的现象,甚者可造成死亡。
春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弦而柔和的微弦脉,乃是无并之平脉;如果弦象很明显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肝脏有病;脉见纯弦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若虽有胃气而兼见轻虚以浮的毛脉,是春见秋脉,故预测其到了秋天就要生病,如毛脉太甚,则木被金伤,现时就会发病。肝旺于春,春天脏真之气散于肝,以养筋膜之气。夏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钩而柔和的微心脏有病;脉见纯钩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沉象的石脉,是夏见冬脉,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石脉太甚,则火被水伤,现时就会发病。心旺于夏,故夏天脏真之气通于心,心主血脉,而心之所藏则是血脉之气。长夏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微耎弱的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若甚无力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脾脏有病;如果见无胃气的代脉,主死;若软弱脉中兼见沉石,是长夏见冬脉,这是火土气衰而水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弱火甚,现时就会发病。脾旺于长夏,故长夏脏真之气濡养于脾,脾主肌肉,故脾藏肌肉之气。秋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轻虚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是脉见轻虚以浮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肺脏有病;如见纯毛脉而无胃气的真脏脉,就要死亡;若毛脉中兼见弦象,这是金气衰而木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春天就要生病;如弦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肺旺于秋而居上焦,故秋季脏真之气上藏于肺,肺主气而朝百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脉见沉石而缺少柔和的胃气,为肾脏有病;如脉见纯石而不柔和的真脏脉,主死;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脉,是水气衰而火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夏天就要生病;如钩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肾旺于冬而居人体的下焦,,冬天脏真之气下藏与肾,肾主骨,故肾藏骨髓之气。
胃经的大络,名叫虚里,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出现于左乳下,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这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跳动的结果。如果虚里脉搏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之象,这是中气不守的现象,是病在膻中的征候;如脉来迟而有歇止兼见跳动甚剧而外见于衣,这是宗气失藏而外泄的现象。
切脉要知道寸口脉的太过和不及。寸口脉象应指而短,主头痛。寸口脉应指而长,主足胫痛。寸口应指急促而有力,上搏指下,主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硬,主病在内。寸口脉浮而盛大,主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主寒热、疝少腹疼痛。寸口脉沉而横居,主胁下有积病,或腹中有横积而疼痛。寸口脉沉而急促,主病寒热。脉盛大滑而坚,主病在外。脉小实而坚,主病在内。脉小弱而涩,是为久病。脉来滑利浮而疾数,是为新病。脉来紧急,主疝瘕少腹疼痛。脉来滑利,主病风。脉来涩滞,主痹证。脉来缓而滑利,为脾胃有热,主病热中。脉来盛紧,为寒气痞满,主胀病。脉与病之陰陽想一致,如陽病见陽脉,陰病见陰脉,病难愈。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即使患病,亦无什麽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及不间脏而传变的,病难愈。臂多青脉,乃血少脉空,乃由于失血。尺肤缓而脉来涩,主气血不足,多为倦怠懈惰,但欲安卧。尺肤发热而脉象盛大,是火盛于内,主脱血。尺肤涩而脉象滑,陽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尺肤寒而脉象细,陰寒之气盛于内,故为泄泻。脉见粗大而尺肤常热的,陽盛于内,为热中。
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庾辛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至任癸日死;脾的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肺的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肾的真脏脉出现,至戊已日死。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
颈部之脉搏动甚,且气喘咳嗽,主水病。眼睑浮肿如卧蚕之状。也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风为陰邪,下先受之,面部浮肿,为风邪引起的风水病。水湿为陰邪,下先受之,足胫肿,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眼白睛发黄,是黄疸病。妇人手少陰心脉搏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
脉与四时有像适应,也有不相适应的,如果脉搏不见本脏脉的正常脉象,春夏而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秋冬而不见毛、石,而反见浮大,这都是与四时相反的脉象。风热为陽邪脉应浮大,今反沉静;泄利脱血,津血受伤,脉因虚细,今反实大;病在内,脉应有力,乃正气尚盛足以抗邪,今反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乃邪气仍在于表,今反见脉强坚,脉证像反,都是难治之病,着就叫做“反四时”。
人依靠水谷的营养而生存,所以人断绝水谷后,就要死亡;胃气化生于水谷,如脉无胃气也要死亡。所谓无胃气的脉,就是单见真脏脉,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所谓不得胃气的脉,就是肝脉见不到微弦脉,肾脉见不到微石脉等。
太陽主时,脉来洪大而长;少陽主时,脉来不定,忽快忽慢,忽长忽短;陽明主时,脉来浮大而短。
正常的心脉来时,圆润象珠子一样,相贯而至,又象安抚琅杆美玉一样的柔滑,这是心脏的平脉。夏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钩。如果脉来时,喘急促,连串急数之中,带有微曲之象,这是心的病脉。将死的心脉来时,脉前曲回,后则端直,如摸到革带之钩一样的坚硬,全无和缓之意,这是心的死脉。
正常的肺脉来时,轻虚而浮,像榆荚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这是肺的平脉。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有病的肺脉来时,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样,这是肺的病脉。将死的肺脉来时,轻浮而无根,如物之漂浮,如风吹毛一样,飘忽不定,散动无根,这是肺的死脉
正常的肝脉来时,柔软而弦长,如长竿之末梢一样的柔软摆动,这是肝的平脉。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弦。有病的肝脉来时,弦长硬满而滑利,如以手模长竿一样的长而不软,这是肝的病脉。将死的肝脉来时,弦急而坚劲,如新张弓弦一样紧绷而强劲,这是肝的死脉。
正常的脾脉来时,从容和缓,至数匀净分明,好象鸡足缓缓落地一样的轻缓而从容不迫,这是脾的平脉。长夏以胃气为本,脉当和缓。有病的脾脉来时,充实硬满而急数,如鸡举足一样急疾,这是脾的病脉。将死的脾脉来时,或锐坚而无柔和之气,如乌之嘴,鸟之爪那样坚硬而锐,或时动复止而无规律,或脉去而无不至,如屋之漏水点滴无伦,或如水之流逝,去而不返,这是脾的死脉。
正常的肾脉来时,沉石滑利连续不断而又有曲回之象,按之坚实,有如心之钩脉这是肾的平脉。冬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软而微石。有病的肾脉来时,坚搏牵连如牵引葛藤一样,愈按愈坚硬,这是肾的病脉。将死的肾脉来时,象夺索一般,长而坚硬劲急,或坚实如以指弹石,这是
肾死。
这时候,侍女来请国君吃饭。国君正想留岐伯一起用膳。大臣常先却急急忙忙把岐伯叫走了。
两人来到宫外。
常先说:“炎帝派来的使臣紧急求见。”
岐伯说:“这是午饭时间,国君正在吃饭,怎么安排觐见?”
常先说:“使臣说,炎帝他们被打败,已被蚩尤一路追杀,业已来到城外,先派我来觐见。”
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黄河下游,炎帝统领着华夏,为中原所有神和人的共主,天下所有的部族都要向他朝拜.
蚩尤也是个狼性的主,本来也看着炎帝的位子好,看见姬轩辕成功了他也不愿意屈人之下。所以率部来北方打秋风,也就是来要粮要地,刚开始很顺利,因为南方民风不是北方的那种彪悍,而是骨子里那种阴狠,传说蚩尤是吃铜饮铁的牛人。
作为九黎族的大酋长,蚩尤不断向炎帝要粮要地。刚开始炎帝畏惧蚩尤的威名,满足了他的一切要求,谁知他得陇望蜀,贪婪无度,要求越来越高。无奈,炎帝拒绝了蚩尤的无理要求,双方兵戎相见。
一交战,蚩尤英勇无比,所向披靡。炎帝把自己的地盘都弄丢了,一路狂奔,来找国君搬兵解救,替他报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