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重修养济院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最新章节!
余诚和沈葶都是药材方面的小白,即使现代资讯发达,想找到合适的门路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想到明朝还有事情要处理,余诚便先行折返。
又到了县太爷校阅社兵的日子,上次已经缺席过一次,这次便不能再躲了。
一大早余诚便带着五十名社兵前往校场列队,如果有人仔细点的话,说不定会发现这次所带的社兵与上次的面孔有些不一样。
上次带来的社兵去了一趟田庄后,有一半的人被余诚留在了田庄,免得新招收的农户有什么不轨之心。
随余诚回城的社兵有一半由新招收的流民补上,不过一方面社兵服装统一,所以一眼看去似乎都一个样,不容易被外人分辨。另一方面,这些社兵本就不是本地住户,也不会有熟识的人来揭穿。
这次的校阅比上次成功许多,主要是集训过几次,各坊的社兵稍微习惯了些,不至于像以前一样乱哄哄的。
在校阅过程中还有几个武艺精熟的汉子,当众表演功夫,引来阵阵叫好。
校阅结束后,余诚正要带队返回,有县衙的差人来传话,说是县尊大人召见。
县令找自己做什么?余诚去的路上一头雾水。
见到王燮后,余诚深深一揖,道:“草民见过县尊大人。”
余诚不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没有见官不拜的特权。曹门左所总社常惺陪同在王燮身边,见到余诚反应,觉得是慢待了县令,张口便呵斥道:“见到县尊,如何不跪?”
王燮笑着说:“无妨,私下见面,不必拘泥于俗礼。”
又对余诚说:“你就是无双阁的老板?我看你管辖下的社兵训练的有模有样,是从哪里学来的?”
余诚这会儿就不能把事情推给自己虚构出来的老和尚了,训练社兵这属于兵法,一个普通人家学这些做什么?奔着造反去的吗?
余诚早就想好了应对,道:“草民是开店铺的,给店里伙计穿上一样的衣服,觉得这样看起来顺更有精神一些。”
“招募社兵时我就想,这法子用在社兵身上应该也不错,就试着搞了搞,发现效果还不错。”
王燮笑道:“原来如此,余掌柜有心了。”
几句闲言过后,王燮说起今天把余诚喊来的正事:“听说余掌柜在城中收养了许多弃婴,有这回事吗?”
余诚答道:“是有些被人遗弃的孩童,我看他们孤苦无依,便将他们收养在一起,长大以后给店铺当个伙计也好,出去另谋他途也好,总归是有条活路。”
王燮赞叹道:“余掌柜真是宅心仁厚,堪称义商。在本官的辖下,竟然出了这么多弃婴,实在是有负圣恩啊!”
常惺劝解道:“世道艰难,去年又蝗旱并起,百姓生计艰难,才有这许多弃婴,非是县尊之过。”
余诚在旁冷眼看着,不知这县令惺惺作态是要干些什么。
王燮又问:“听闻你正在寻找合适的宅院安置这些婴儿,找到了吗?”
“还未曾找到合适的。”余诚口中回答,心里暗暗警醒,还是不能小瞧了古代官僚对辖区的掌控能力啊,自己要找宅院的消息才放出去两天,就已经传到了县太爷的耳朵里。
幸亏自己把大多数收拢到的流民安置在了城外田庄里,保密教育也一刻不停歇,否则县太爷这会儿应该杯子一摔喊捉拿妖人,屋外涌出无数刀斧手了。
听到余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王燮说道:“离曹门不远,有一处院子,原是充做养济院的。那里地方不小,安置这些婴儿绰绰有余,你可有兴趣?”
救济失去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自古便是官府的一项职能,到唐朝时形成正式部门,只是名字不同。如唐时养病坊,宋时福田院,明朝承袭元朝名称,叫做养济院,收养民间“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
不过制度虽好,落到实处却需要钱粮。朝廷强盛钱粮丰裕时还好,到了末年经济行将崩溃,连自己都快养不起了,哪还顾得上养济院。
王燮到任时养济院就已经废弃,他是宛平人,见过家乡的养济院,规模很大,平常都收养着千人左右的老幼。所以王燮决心重建养济院,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无钱,就只能叹息作罢。
上赶着给批地皮?余诚才不信官府有这么好心,于是问道:“县尊大人的意思是?”
王燮道:“我有意重修养济院,将国朝这一制度落到实处。这些弃养的婴儿也是养济院扶住之列,官府也当优加体恤。”
“筹措社兵时你积极响应,遗弃孤儿你也用心收留抚养,可见也是心地仁厚,心存善念之人,重修养济院一事我想交托给你,你可愿意?”
余诚差点跳起来骂,老子来明朝是来赚钱的,现在还兼职造反,你以为老子是来做慈善的吗?
余诚委婉拒绝道:“承蒙县尊大人看重,只是小民收养弃婴,已经心力交瘁,再修养济院,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王燮不悦道:“原以为余掌柜是心中忧国忧民的义商,与那些浑身腐臭之辈不同,看来是我看走眼了。”
呸,好人就该被人拿枪指着吗?
余诚长叹道:“俗世洪流,站得住脚已经是千辛万苦,哪还顾得上其他。”
王燮坚定道:“事在人为!”
哼,接的这么好,可你不姓谭,老子也不是袁大头。不过我算是看出来了,你是想拿我当冤大头!
“我本还属意你办理此事,办成之后我再向朝廷上疏,替你请朝廷表彰,唉…”
余诚没有丝毫反应,表彰什么的他压根不在乎。可是旁边举人常惺却眼前一亮,道:“如此义举,常某岂能置身事外。”
哎呦,有傻子上钩。
余诚及时补上一记:“常老爷高义,余某实在佩服。”
常惺话说出口,想起自己家底,又有些肉疼:“只是常某囊中羞涩,只能拿的出三十两银子…”
王燮道:“县中能匀出二十两来。”
这么大一个县才出二十两,真是抠门。不过被两人盯着,余诚知道今天不出点血是过不了这一关了。
“无双阁愿出五十两银子,促成此事。”
一百两银子,把养济院的那些屋子修缮一遍就得用去一半,剩下一半又能支撑多久?
余诚出了个主意:“此事非一人之事,需得群策群力才行。不如举办一场晚会,邀请城内有名望有身家的士绅与会。”
没钱就找有钱人借嘛,老传统了。掏点钱做慈善,说出去大家脸上都光彩。
王燮点头,道:“此事就…”
余诚及时躲开:“常老爷颇有名望,筹办此事士绅们必定会欣然到访。”
王燮手指头点着余诚,最终说道:“好,不过一人力孤,你来协助吧。”
余诚和沈葶都是药材方面的小白,即使现代资讯发达,想找到合适的门路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想到明朝还有事情要处理,余诚便先行折返。
又到了县太爷校阅社兵的日子,上次已经缺席过一次,这次便不能再躲了。
一大早余诚便带着五十名社兵前往校场列队,如果有人仔细点的话,说不定会发现这次所带的社兵与上次的面孔有些不一样。
上次带来的社兵去了一趟田庄后,有一半的人被余诚留在了田庄,免得新招收的农户有什么不轨之心。
随余诚回城的社兵有一半由新招收的流民补上,不过一方面社兵服装统一,所以一眼看去似乎都一个样,不容易被外人分辨。另一方面,这些社兵本就不是本地住户,也不会有熟识的人来揭穿。
这次的校阅比上次成功许多,主要是集训过几次,各坊的社兵稍微习惯了些,不至于像以前一样乱哄哄的。
在校阅过程中还有几个武艺精熟的汉子,当众表演功夫,引来阵阵叫好。
校阅结束后,余诚正要带队返回,有县衙的差人来传话,说是县尊大人召见。
县令找自己做什么?余诚去的路上一头雾水。
见到王燮后,余诚深深一揖,道:“草民见过县尊大人。”
余诚不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没有见官不拜的特权。曹门左所总社常惺陪同在王燮身边,见到余诚反应,觉得是慢待了县令,张口便呵斥道:“见到县尊,如何不跪?”
王燮笑着说:“无妨,私下见面,不必拘泥于俗礼。”
又对余诚说:“你就是无双阁的老板?我看你管辖下的社兵训练的有模有样,是从哪里学来的?”
余诚这会儿就不能把事情推给自己虚构出来的老和尚了,训练社兵这属于兵法,一个普通人家学这些做什么?奔着造反去的吗?
余诚早就想好了应对,道:“草民是开店铺的,给店里伙计穿上一样的衣服,觉得这样看起来顺更有精神一些。”
“招募社兵时我就想,这法子用在社兵身上应该也不错,就试着搞了搞,发现效果还不错。”
王燮笑道:“原来如此,余掌柜有心了。”
几句闲言过后,王燮说起今天把余诚喊来的正事:“听说余掌柜在城中收养了许多弃婴,有这回事吗?”
余诚答道:“是有些被人遗弃的孩童,我看他们孤苦无依,便将他们收养在一起,长大以后给店铺当个伙计也好,出去另谋他途也好,总归是有条活路。”
王燮赞叹道:“余掌柜真是宅心仁厚,堪称义商。在本官的辖下,竟然出了这么多弃婴,实在是有负圣恩啊!”
常惺劝解道:“世道艰难,去年又蝗旱并起,百姓生计艰难,才有这许多弃婴,非是县尊之过。”
余诚在旁冷眼看着,不知这县令惺惺作态是要干些什么。
王燮又问:“听闻你正在寻找合适的宅院安置这些婴儿,找到了吗?”
“还未曾找到合适的。”余诚口中回答,心里暗暗警醒,还是不能小瞧了古代官僚对辖区的掌控能力啊,自己要找宅院的消息才放出去两天,就已经传到了县太爷的耳朵里。
幸亏自己把大多数收拢到的流民安置在了城外田庄里,保密教育也一刻不停歇,否则县太爷这会儿应该杯子一摔喊捉拿妖人,屋外涌出无数刀斧手了。
听到余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王燮说道:“离曹门不远,有一处院子,原是充做养济院的。那里地方不小,安置这些婴儿绰绰有余,你可有兴趣?”
救济失去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自古便是官府的一项职能,到唐朝时形成正式部门,只是名字不同。如唐时养病坊,宋时福田院,明朝承袭元朝名称,叫做养济院,收养民间“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
不过制度虽好,落到实处却需要钱粮。朝廷强盛钱粮丰裕时还好,到了末年经济行将崩溃,连自己都快养不起了,哪还顾得上养济院。
王燮到任时养济院就已经废弃,他是宛平人,见过家乡的养济院,规模很大,平常都收养着千人左右的老幼。所以王燮决心重建养济院,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无钱,就只能叹息作罢。
上赶着给批地皮?余诚才不信官府有这么好心,于是问道:“县尊大人的意思是?”
王燮道:“我有意重修养济院,将国朝这一制度落到实处。这些弃养的婴儿也是养济院扶住之列,官府也当优加体恤。”
“筹措社兵时你积极响应,遗弃孤儿你也用心收留抚养,可见也是心地仁厚,心存善念之人,重修养济院一事我想交托给你,你可愿意?”
余诚差点跳起来骂,老子来明朝是来赚钱的,现在还兼职造反,你以为老子是来做慈善的吗?
余诚委婉拒绝道:“承蒙县尊大人看重,只是小民收养弃婴,已经心力交瘁,再修养济院,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王燮不悦道:“原以为余掌柜是心中忧国忧民的义商,与那些浑身腐臭之辈不同,看来是我看走眼了。”
呸,好人就该被人拿枪指着吗?
余诚长叹道:“俗世洪流,站得住脚已经是千辛万苦,哪还顾得上其他。”
王燮坚定道:“事在人为!”
哼,接的这么好,可你不姓谭,老子也不是袁大头。不过我算是看出来了,你是想拿我当冤大头!
“我本还属意你办理此事,办成之后我再向朝廷上疏,替你请朝廷表彰,唉…”
余诚没有丝毫反应,表彰什么的他压根不在乎。可是旁边举人常惺却眼前一亮,道:“如此义举,常某岂能置身事外。”
哎呦,有傻子上钩。
余诚及时补上一记:“常老爷高义,余某实在佩服。”
常惺话说出口,想起自己家底,又有些肉疼:“只是常某囊中羞涩,只能拿的出三十两银子…”
王燮道:“县中能匀出二十两来。”
这么大一个县才出二十两,真是抠门。不过被两人盯着,余诚知道今天不出点血是过不了这一关了。
“无双阁愿出五十两银子,促成此事。”
一百两银子,把养济院的那些屋子修缮一遍就得用去一半,剩下一半又能支撑多久?
余诚出了个主意:“此事非一人之事,需得群策群力才行。不如举办一场晚会,邀请城内有名望有身家的士绅与会。”
没钱就找有钱人借嘛,老传统了。掏点钱做慈善,说出去大家脸上都光彩。
王燮点头,道:“此事就…”
余诚及时躲开:“常老爷颇有名望,筹办此事士绅们必定会欣然到访。”
王燮手指头点着余诚,最终说道:“好,不过一人力孤,你来协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