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南热北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明左最新章节!
如果没有左梦庚的刺激,崇祯的这种偏执还会继续下去。
一如原来的历史中那样,不断的犯错,不断的甩锅,最终导致众叛亲离。
偌大的江山全部丧失。
可左梦庚异军突起,刀锋所指,已经逼到了他的咽喉处。
生死存亡之际,这个年轻的皇帝终于在屡屡挫折之后有了那么一丁点的进步。
明知事不可为,他偏偏要喊打喊杀,还要捆绑上所有的臣子御驾亲征。
他知道这么做的结果吗?
他当然知道。
而他所求的也并非玉石俱焚。
这一招……
叫以进为退。
作为历史上最霸道、最暴躁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将自己的性格牢牢的烙印在了这个王朝身上。
朱棣又是全盘学习他的父亲,再一次加强了大明的这个性格。
作为一个宁折不弯、遇强则强的人,朱元璋觉着,大明的人不能没有气节。
尤其是文武百官,作为国家的栋梁,一旦缺少了气节,则大明便挺不起腰板。
因此他一直在着重塑造这种气节。
以至于在这之后的两百年中,大明的忠臣义士那是层出不穷。即便是在明亡之际,依旧有无数的人选择舍身取义。
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做法却带给了后代一个极大的困扰。
大礼议之争,固然加强了嘉靖的皇权。可同样的,宁折不弯的臣子们与皇帝开始离心离德。
尤其是在处理国事时,一旦有谁对外稍微软弱,一定立刻就被口诛笔伐。
从名誉到肉身,彻底毁灭。
然而政治并不能一味的刚硬。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手段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办法。
譬如崇祯继位之初,倘若当真能够拉下脸面,采取对后金绥靖的政策。
唾面自干,卧薪尝胆。
先集中全力解决西北民乱,无后顾之忧后,再倾全国之力,后金只怕会大难临头。
奈何崇祯这个皇帝好面儿,大明的臣子们又骨头太硬,并不允许他这个皇帝展现软弱。
于是大明就被逼的左支右绌、作茧自缚,宛如陷在了泥潭中越陷越深。
这一次,左梦庚带来的危机,让崇祯切实的感受到了灭顶之灾。
他不得不思考,眼下的这个十面围城,到底该如何脱困?
通过高起潜、左良玉、王之龙还有锦衣卫的情报,崇祯非常清楚,这些对手当中,左梦庚虽然是后起之秀,但他的实力也是最恐怖的。
顺理成章的,先易后难这个策略也就是最优解。
可他想到了大明官员们的德行,知道自己一旦露出妥协的打算,必定会有人群起而攻,将他架在火上烤。
这些官员们办事能力不行,可耍嘴皮子一流。
该如何破解这个局面,崇祯在装作晕厥的那一个时辰中,进行了彻彻底底的思考。
他想到的办法就是,要带着臣子们一起扑向火堆,摆出同归于尽的架势。
他很清楚这些臣子们其实骨子里最是贪生怕死。
真要让这些人随他出征、亲自上战场,保证很多人绞尽了脑汁也要阻止他。
这样一来,选择和山东媾和的人,就从他这个皇帝变成了这些臣子。
日后不管结果如何,滚滚骂名也罢,都不需要他来承担。
崇祯这一手四两拨千斤玩的异常漂亮,群臣全部入彀。反而还侥幸不已,觉着挽救了危局。
“陛下,臣等经过商议,赴沧州之人选,以张司马、张都院和傅侍郎为嘉。”
周延儒和温体仁联袂求见,报上了如上名单。
分别是兵部尚书张凤翼、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延登和户部侍郎傅淑训。
张凤翼是工部尚书,正是该管。
张延登为科道言官之首,名为副二,实则监督,也是用来堵住言官们的悠悠之口。
至于户部侍郎傅淑训,则是为了那七十万两税银。
如今朝廷困局,天大地大,最大的就是银子。
没有这笔银子,整个朝廷都要停摆,也不用左梦庚打来,恐怕立时就要散了。
然而这份饱含深意的名单,在崇祯的眼中其实可有可无。
他已经把难题丢给了官员们,其实派谁去沧州,于他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准。”
张丰毅,张延登和傅淑训三人,承载着满朝文武的希望,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概出了京师,南下奔赴沧州。
他们也不知道在沧州,等待他们的都有什么,为此甚至写好了遗书。
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很多时候,死已经是最轻松的了。
他们死了,还能留得身后之名,家人也能够得以保全。
否则的话,才真的是灰飞烟灭、遗臭万年。
局势一下子诡异起来。
明明有叛逆都要威胁到京师了,可表面上朝廷却风平浪静,绝口不提讨伐之事。
仿佛叛逆一事子虚乌有。
唯有朝中核心人物知道,崇祯已经密旨送到了三边总督洪承畴处,以最严厉的口气责令。
限洪承畴必须在今年之内,剿灭山西境内的西北流寇。
江南,苏州。
桃花满地的林荫小路上,一个文士跑得飞快,最终冲进了一处庐舍。
“西铭先生,北方急报。”
庐舍之内,张溥和张采正在磨砺文章。
从崇祯四年起至今日,以他俩为代表的复社和刘宗周、黄宗羲等人的论战愈演愈烈,双方的言辞论调也火药味渐浓。
张溥和张采颇为享受这种论战。
因为这让他俩名声越来越大,现如今最想求的,就是战而胜之,然后进阶天下文宗。
看到纪映钟跑进来,两人不由停笔。也不相询,只是等着。
纪映钟跑得气喘吁吁,缓和了好一会儿,才带着满脸青色说明原委。
“山东左梦庚无端驱逐地方官员,还另行委派官吏,将山东一地视为私产。如今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张溥惊起,一张脸因为兴奋而出现诡异的醇红色。
他的身体一直不大好,特别是到冬天的时候,就会持续不断的咳嗽,好几次都险些挺不过来了。
只有到了春天,才会好转。
可此时他的身体依旧十分虚弱,骤然听到这样的大事,还是受到了冲击。
见他身形不稳,张采连忙扶住,替他说了出来。
“此等举动,与谋逆何异?不知朝廷可有论断,是否已然出兵?”
纪映钟颓丧摇头。
“并未出兵。”
张溥已经缓过来了,闻言急急的道:“朝廷缘何没有出兵?坐视叛逆祸乱山东,是何道理?”
纪映钟讷讷无言,无法回答。
他就是一个普通士子,又远在江南,对朝廷的状况,许多都是道听途说,并不知道详情。
反倒是张采日常与高官要员交往,知道的更多一些。
“朝廷的兵马,如今要么在辽东,要么在山西,实在已无兵可派。”
一想到山东的位置,张溥便青筋直冒,胆战心惊。
“如此说来,倘若那左梦庚挥军北上,岂不是说陛下和朝廷大难临头?”
张采和纪映钟沉默如石,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个状况。
张溥坐不住了,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我辈士人,沐圣人教化,受皇明隆恩。自读书之日起,忠义之道已为吾等骨血。如今大明危在旦夕,我等又怎能是不抛头颅、洒热血,又何惜此身?”
慷慨激昂了一番,他喝道:“来人,准备车驾,吾这便去南京,寻诸位大人说项。”
张采连忙拉住他,询问道:“可有妙计?”
张溥义正言辞地道:“朝廷既然缺兵少将,那咱们江南便要承担起此护国重任。当尽起江南兵马北上,与那左梦庚一决雌雄,护卫朝纲。”
张采听了,一颗心砰砰乱跳。
就凭江南那些残兵弱旅……
真的能打仗吗?
如果没有左梦庚的刺激,崇祯的这种偏执还会继续下去。
一如原来的历史中那样,不断的犯错,不断的甩锅,最终导致众叛亲离。
偌大的江山全部丧失。
可左梦庚异军突起,刀锋所指,已经逼到了他的咽喉处。
生死存亡之际,这个年轻的皇帝终于在屡屡挫折之后有了那么一丁点的进步。
明知事不可为,他偏偏要喊打喊杀,还要捆绑上所有的臣子御驾亲征。
他知道这么做的结果吗?
他当然知道。
而他所求的也并非玉石俱焚。
这一招……
叫以进为退。
作为历史上最霸道、最暴躁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将自己的性格牢牢的烙印在了这个王朝身上。
朱棣又是全盘学习他的父亲,再一次加强了大明的这个性格。
作为一个宁折不弯、遇强则强的人,朱元璋觉着,大明的人不能没有气节。
尤其是文武百官,作为国家的栋梁,一旦缺少了气节,则大明便挺不起腰板。
因此他一直在着重塑造这种气节。
以至于在这之后的两百年中,大明的忠臣义士那是层出不穷。即便是在明亡之际,依旧有无数的人选择舍身取义。
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做法却带给了后代一个极大的困扰。
大礼议之争,固然加强了嘉靖的皇权。可同样的,宁折不弯的臣子们与皇帝开始离心离德。
尤其是在处理国事时,一旦有谁对外稍微软弱,一定立刻就被口诛笔伐。
从名誉到肉身,彻底毁灭。
然而政治并不能一味的刚硬。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手段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办法。
譬如崇祯继位之初,倘若当真能够拉下脸面,采取对后金绥靖的政策。
唾面自干,卧薪尝胆。
先集中全力解决西北民乱,无后顾之忧后,再倾全国之力,后金只怕会大难临头。
奈何崇祯这个皇帝好面儿,大明的臣子们又骨头太硬,并不允许他这个皇帝展现软弱。
于是大明就被逼的左支右绌、作茧自缚,宛如陷在了泥潭中越陷越深。
这一次,左梦庚带来的危机,让崇祯切实的感受到了灭顶之灾。
他不得不思考,眼下的这个十面围城,到底该如何脱困?
通过高起潜、左良玉、王之龙还有锦衣卫的情报,崇祯非常清楚,这些对手当中,左梦庚虽然是后起之秀,但他的实力也是最恐怖的。
顺理成章的,先易后难这个策略也就是最优解。
可他想到了大明官员们的德行,知道自己一旦露出妥协的打算,必定会有人群起而攻,将他架在火上烤。
这些官员们办事能力不行,可耍嘴皮子一流。
该如何破解这个局面,崇祯在装作晕厥的那一个时辰中,进行了彻彻底底的思考。
他想到的办法就是,要带着臣子们一起扑向火堆,摆出同归于尽的架势。
他很清楚这些臣子们其实骨子里最是贪生怕死。
真要让这些人随他出征、亲自上战场,保证很多人绞尽了脑汁也要阻止他。
这样一来,选择和山东媾和的人,就从他这个皇帝变成了这些臣子。
日后不管结果如何,滚滚骂名也罢,都不需要他来承担。
崇祯这一手四两拨千斤玩的异常漂亮,群臣全部入彀。反而还侥幸不已,觉着挽救了危局。
“陛下,臣等经过商议,赴沧州之人选,以张司马、张都院和傅侍郎为嘉。”
周延儒和温体仁联袂求见,报上了如上名单。
分别是兵部尚书张凤翼、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延登和户部侍郎傅淑训。
张凤翼是工部尚书,正是该管。
张延登为科道言官之首,名为副二,实则监督,也是用来堵住言官们的悠悠之口。
至于户部侍郎傅淑训,则是为了那七十万两税银。
如今朝廷困局,天大地大,最大的就是银子。
没有这笔银子,整个朝廷都要停摆,也不用左梦庚打来,恐怕立时就要散了。
然而这份饱含深意的名单,在崇祯的眼中其实可有可无。
他已经把难题丢给了官员们,其实派谁去沧州,于他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准。”
张丰毅,张延登和傅淑训三人,承载着满朝文武的希望,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概出了京师,南下奔赴沧州。
他们也不知道在沧州,等待他们的都有什么,为此甚至写好了遗书。
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很多时候,死已经是最轻松的了。
他们死了,还能留得身后之名,家人也能够得以保全。
否则的话,才真的是灰飞烟灭、遗臭万年。
局势一下子诡异起来。
明明有叛逆都要威胁到京师了,可表面上朝廷却风平浪静,绝口不提讨伐之事。
仿佛叛逆一事子虚乌有。
唯有朝中核心人物知道,崇祯已经密旨送到了三边总督洪承畴处,以最严厉的口气责令。
限洪承畴必须在今年之内,剿灭山西境内的西北流寇。
江南,苏州。
桃花满地的林荫小路上,一个文士跑得飞快,最终冲进了一处庐舍。
“西铭先生,北方急报。”
庐舍之内,张溥和张采正在磨砺文章。
从崇祯四年起至今日,以他俩为代表的复社和刘宗周、黄宗羲等人的论战愈演愈烈,双方的言辞论调也火药味渐浓。
张溥和张采颇为享受这种论战。
因为这让他俩名声越来越大,现如今最想求的,就是战而胜之,然后进阶天下文宗。
看到纪映钟跑进来,两人不由停笔。也不相询,只是等着。
纪映钟跑得气喘吁吁,缓和了好一会儿,才带着满脸青色说明原委。
“山东左梦庚无端驱逐地方官员,还另行委派官吏,将山东一地视为私产。如今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张溥惊起,一张脸因为兴奋而出现诡异的醇红色。
他的身体一直不大好,特别是到冬天的时候,就会持续不断的咳嗽,好几次都险些挺不过来了。
只有到了春天,才会好转。
可此时他的身体依旧十分虚弱,骤然听到这样的大事,还是受到了冲击。
见他身形不稳,张采连忙扶住,替他说了出来。
“此等举动,与谋逆何异?不知朝廷可有论断,是否已然出兵?”
纪映钟颓丧摇头。
“并未出兵。”
张溥已经缓过来了,闻言急急的道:“朝廷缘何没有出兵?坐视叛逆祸乱山东,是何道理?”
纪映钟讷讷无言,无法回答。
他就是一个普通士子,又远在江南,对朝廷的状况,许多都是道听途说,并不知道详情。
反倒是张采日常与高官要员交往,知道的更多一些。
“朝廷的兵马,如今要么在辽东,要么在山西,实在已无兵可派。”
一想到山东的位置,张溥便青筋直冒,胆战心惊。
“如此说来,倘若那左梦庚挥军北上,岂不是说陛下和朝廷大难临头?”
张采和纪映钟沉默如石,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个状况。
张溥坐不住了,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我辈士人,沐圣人教化,受皇明隆恩。自读书之日起,忠义之道已为吾等骨血。如今大明危在旦夕,我等又怎能是不抛头颅、洒热血,又何惜此身?”
慷慨激昂了一番,他喝道:“来人,准备车驾,吾这便去南京,寻诸位大人说项。”
张采连忙拉住他,询问道:“可有妙计?”
张溥义正言辞地道:“朝廷既然缺兵少将,那咱们江南便要承担起此护国重任。当尽起江南兵马北上,与那左梦庚一决雌雄,护卫朝纲。”
张采听了,一颗心砰砰乱跳。
就凭江南那些残兵弱旅……
真的能打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