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灵奉之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青鸾鉴最新章节!
一路隐遁身形,脚下不留半点痕迹,聿清临运功如神,一展御风之步,不多时,已经来到那冲天佛光近前。
眼前的佛光已不似刚才初被聿清临发现时那般清圣普照,反是愈渐隐弱,像是无端被外力强行压制而下。
有所顾忌,三思而后行。聿清临停了下来,止步于佛光上空,拂尘又被他化了出来,踏在了脚下。
“此处是邺城西街尽头,听闻玄国邺城的护国宝刹灵奉寺正是在此,观这方位,这里应当是灵奉寺后山,也罢,不请自来,且先下去一观。”
远在上空云间,缈缈茫茫,聿清临前后仔细看了看,除却式微佛光再不见有其它任何异状,便放了心,拈了个剑指,控着脚下拂尘飞进了那片佛光之中。
“哈哈哈哈!老秃驴!看来,你也有些力不从心啦!竟然叫来了帮手!”
甫一入佛光中心,聿清临就感到像入了一个偌大无边的迷阵,不过与其说是迷阵,说是虚空却更为确切。一片黑暗,无边无际,像是将所有的光亮都吞噬得一干二净。
耳边,是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诡异的说话声音。听起来,怪腔怪调,忽而是壮年男子,忽而是苍头老妪,忽而是娇滴滴的女儿家,一会儿又突然变成了个黄口小儿的声音。
“阿弥陀佛,有我净生在的一日,你这邪魔就休想有可乘之机。”
聿清临听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声音,对方应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僧者,只是,他顺着声音的来方,却是除了困顿的黑暗,仍然什么也没有看见。
然而,下一刻,在他这不辨方向之时,那声音的源头,有一道磅礴清圣佛气涌现而出,冲向自己,聿清临连忙躲闪。
“啊!!!老秃驴,你已是行将就木之年,又是强行自身修为将我困在这破庙,你以为,你困了我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还能坚持多久?”
僧者口中的“邪魔”,虽是被方才那道佛气所伤,但气势不减,笼罩在这片黑暗虚空外的佛光又是暗淡了几分。
“阿弥陀佛,净生是出家之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若是以我一人,换你永堕地狱,不见天日,想来,也是大功德一件。”
“嗖!”又是一道与方才如出一辙的清圣佛气袭来。
凌厉迫人,以一化三,三又化三,最后化成无数个金光闪耀的“卍”字,铺天盖地的向着周围的一片幽宙黑暗散去,紧紧依贴,中有丝络相接,如星罗棋布,经纬细致分明,千千结盘,宛若一张天罗地网将整个虚空都牢牢网住。
“刹!”是衣角主人身形急动,一过风眼的声响。聿清临只见一身披一身纯白袈裟的老和尚纵身而来。
随着他双掌合十,梵音声起,一串白色琉璃念珠登时变得有丈来长,而周遭诡异的黑暗也被那个个“卍”字构成的一张佛网罩住,愈缩愈小,直到变化成一团黑雾似的东西,被完全网住。
见到邪魔就擒,净生大师棋差一着,竟是松懈了戒防,口中念诵方止,正想要亲自动手将恢复到原来大小的念珠重重套在那佛网口处之时,突然,有一丝黑雾如漏网之鱼,从网口洩出,登时便化作一道无形利刃,穿胸而过,离心关之距也不过寸长。
慌然遭此一袭,虽不至性命攸关,却是给了那网中邪魔可乘之机,眼见着佛网在肉眼可见的一瞬间就崩为齑粉,方才的那番黑暗又再次毫不客气地蔓延开来。
“且慢,你既然说我是这位大师找来的帮手,我怎能坐视不管呢?!”
话音未落,聿清临将手中拂尘放于身后,既而抛向空中,一柄拂尘在空中一连转了好几个圈子,一边旋转,一边亦是起了变化。
聿清临同时又再行缥缈快人的身法,一跃而起,将那变化了的拂尘拿在手中,直冲头顶还在不断蔓延的黑雾而去。
“铿!锵!铿!锵!”短兵相接般的回响,只见得半空中利光往来交错不断的同时,黑雾渐落下风。
原地坐下调息压下胸前伤疾的净生大师见状,连忙再起梵音,一期能顺势制下邪魔。
随着黑雾节节败退,不负所期,聿清临最后一掌将凝成了一团的黑雾击落,净生大师也随即用那一串长长的白琉璃念珠将它死困封闭了起来。
“阿弥陀佛,今日有赖施主相协,如不弃嫌,让老衲奉茶相谢可好?”
今日之事,一切尘埃落定,净生大师双掌合十,十分热情地相邀了刚刚飞身下来的聿清临。
虽说是这邪魔此前已被他佛光所伤,功力也大为削弱。但眼前这年轻人居然能毫发未损,全身而退,真是不简单。
净生大师心里想着,不经意瞥了一眼聿清临还拿在手里,由拂尘幻化来那口剑。净生大师眯起眼睛,又是仔细瞧了一下。泛着寒光的剑身上,有两行小篆:
“竹方却玉,立羽之昂。”
多年以前,他曾经见过。
珍藏的香茗在盏,袅袅檀香焚炉在侧。机缘巧合下,相见于灵奉寺后山思过静地的聿清临和净生大师相对而坐,相谈之下,竟是甚为投缘。
“聿施主,你频频侧目,可是对老衲项上的这串的白琉璃念珠以及里面封印着的邪魔有所好奇?”
净生大师一句点破,聿清临却也不好直接了当的承认。“净生大师,方才我见你对我的佩剑也是同样的好奇……”
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聿清临长话短说,将早前见了苏毗伽若时遇见了一个戴了同样的白琉璃佛珠的小和尚的事说与了净生大师。
“噔。”
净生大师听完将手里的茶盏轻手轻脚放下,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那个小和尚,是我的小徒儿真智,施主放心,他没什么大碍,只是如今他被我罚在静室抄写经书,面壁思过。”
“唔,净生大师,那不知你又是因何对我这佩剑好奇呢?”聿清临话音刚落,身后不远处,随手插在地面上的佩剑自己主动飞回到了他的手中,瞬间又化为了一柄普普通通拂尘的模样,被聿清临一甩,那万千雪丝银络又落在了他的臂弯。
这边见了一柄拂尘,净生大师心下对早先有所疑心的一事便立刻是在心里已有了定论,既是有了定论,那么不如趁此机会直接求证。
随着心中所想,净生大师也不迂曲而出,直接了然一问,“不知聿道长,可是来自止水峰?太子轩辕珷的那只左眼上的重重术法可是道长所施?”
“唔......大师,你既然这样问我,想必心中已有答案,既有答案,无论对错与否,都不该太执着。更何况,大师,我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
不太礼貌的语调,心里却是对净生大师暗自起了提防之心。止水峰已避世多年,眼前这位上了年纪的灵奉寺的方丈,莫非,与自家云游在外多年的师父相识?
净生大师面目慈祥,满脸皱纹堆积,从一开始不曾放下的笑容,却突然变了,随着眉骨上全然雪白,绵长而一直垂到肩上的眉毛一抖,脸上变为了一片悔恨。
“聿道长,你我只是在此品茗,如此谈话,未免有些斤斤计较,这样下去,还有伤和气。不过,老衲这里有一个故事,你可有兴趣一听?”
净生大师从坐席上起了身,聿清临也一同站了起来,只见净生大师手中攥着另一串念珠,一颗一颗拨动着,脚下步子也随着拨动珠子的节律而来,他慢慢步向了禅院中间,聿清临紧随其后。没有等他回应,净生大师的一双长眉随着眉心的一蹙,抖了抖,故事的开端就开始了。
“很久之前,有一个皇帝,他有一日,突发奇想,想要征召能人异士,为社稷,为百姓。一连七天七夜的赛试过后,殿内只剩下了一个中年僧人和另外两名道者,那两名道者,一个是年事已高的老道长,一个则是他的徒儿,看起来很是年轻的小丫头……”
故事方开了头,聿清临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他暂且先放在了一边,心中疑问,等眼前净生大师的故事讲完也再问不迟。
“皇帝决议给双方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他将双方带到了内阁,让他们给一个孩童相面。在这紧要关头,老道长却只让身边那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上前,那小丫头也不生怯,只在那孩童旁转了转,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就有了定论。”
“小丫头?”聿清临皱了皱眉,嘴里嘟囔了一句,跟随在净生大师身后,已不知是在这小小的禅院里走过了几个来回。
净生大师没有回聿清临的话,仍是自顾自地讲了下去。
“中年僧人是年纪轻轻的方丈,他认得,那孩童是皇帝的太子,自然,相过面后,他心下已然明了。皇帝让他先说,中年僧人如实以告,那孩童乃是帝王之相。不过,那小丫头却是在当时就嗤笑了一声,接着,她便十分坚决地说,那个孩童将来绝不会一代明君,若是有朝一日登基,二十年内必有亡国之危。皇帝当场勃然大怒,那老道长和那小丫头却是当场乘剑而去,不见踪影。”
故事讲到这里,二人踱步也恰好回到了茶案旁。净生大师亲手斟满了二人的茶盏,自己在抿了一口香茗后,便又继续讲了下去。
“再后来,那中年僧人依旧是回了寺中当他的方丈,只不过,他所在的那间寺成了护国宝刹。又是过了几年,在某一日,他又再次被召入了皇宫,皇帝依旧是让他给一个少年看相。那个少年和太子面目极为相似,年龄小了许多,身子也是矮弱许多,虽是早逝之相,却隐隐透着帝皇龙气,僧人也只好再次如实相告,帝王之相,却不会命长。皇帝当时便叹了口气,像是同一位老朋友谈话一样,谈起了近年愈发乖戾嚣狂的太子,以及朝中以宰相卓大人为首奏请改立太子的一干大臣……”
因被邪气所伤,哪怕血已止住,净生大师却也还是不免咳了几声,抚着胸口,见聿清临一脸担忧,净生大师摇了摇头,道了一声无碍。
“没过几年,皇帝便一病不起,国事也都一并交与太子,之后,太子的弟弟意外堕楼而亡,没过几年,因太子妃之死,宰相一家也被满门抄斩,只有一个因为一时贪玩跑来护国宝刹的幼童侥幸逃过一劫。”
故事讲完了,净生大师手中的那盏茶也被恰好被他抿完。
虽然这故事讲得极为平常,也没有直接点名道姓,但不难猜出,故事里的中年僧人就是眼前的净生大师,侥幸逃过一劫的幼童应是聿清临只见过一面的小和尚真智,至于那小丫头,定是他的好师姐。
心里暗暗笑了笑,聿清临摇了摇,想不到,原来自己和眼前的净生大师还有这般渊源。
这边净生大师饮完了茶,双掌合十,脸上竟是一片惭愧之色。
“究其因果,若非老衲当年修为不及,草草而言,他们便不会死,阿弥陀佛……”
聿清临见状,只好出声劝慰,“净生大师不必自责,依你之言,皇帝当年已有狼子野心,后来之事又岂是大师之过?”
一声安慰,并不能轻松化解在净生大师心头记挂多年的悔恨,可是,如今,净生大师也还有更为重要的另外一事。
眼光对视,其意自明。戾气未除,哪怕有重重术法压制,也难保不会对轩辕珷有所影响。
“净生大师请放心,既是由我来监督轩辕珷,若他真有作恶多端的一日,那我必是第一个不放过他!”
坚毅的承诺,从眼前这眉宇清奇的道者口中脱出,净生大师知道他是值得托付的,不然,那口剑,也不会出现在他的手中。
站在禅院中央,目送了聿清临御风而去,净生大师满目疚然。
“非我之过,可是,因我一言,受到牵连而死的,又何止是他们寥寥几位?”
一路隐遁身形,脚下不留半点痕迹,聿清临运功如神,一展御风之步,不多时,已经来到那冲天佛光近前。
眼前的佛光已不似刚才初被聿清临发现时那般清圣普照,反是愈渐隐弱,像是无端被外力强行压制而下。
有所顾忌,三思而后行。聿清临停了下来,止步于佛光上空,拂尘又被他化了出来,踏在了脚下。
“此处是邺城西街尽头,听闻玄国邺城的护国宝刹灵奉寺正是在此,观这方位,这里应当是灵奉寺后山,也罢,不请自来,且先下去一观。”
远在上空云间,缈缈茫茫,聿清临前后仔细看了看,除却式微佛光再不见有其它任何异状,便放了心,拈了个剑指,控着脚下拂尘飞进了那片佛光之中。
“哈哈哈哈!老秃驴!看来,你也有些力不从心啦!竟然叫来了帮手!”
甫一入佛光中心,聿清临就感到像入了一个偌大无边的迷阵,不过与其说是迷阵,说是虚空却更为确切。一片黑暗,无边无际,像是将所有的光亮都吞噬得一干二净。
耳边,是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诡异的说话声音。听起来,怪腔怪调,忽而是壮年男子,忽而是苍头老妪,忽而是娇滴滴的女儿家,一会儿又突然变成了个黄口小儿的声音。
“阿弥陀佛,有我净生在的一日,你这邪魔就休想有可乘之机。”
聿清临听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声音,对方应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僧者,只是,他顺着声音的来方,却是除了困顿的黑暗,仍然什么也没有看见。
然而,下一刻,在他这不辨方向之时,那声音的源头,有一道磅礴清圣佛气涌现而出,冲向自己,聿清临连忙躲闪。
“啊!!!老秃驴,你已是行将就木之年,又是强行自身修为将我困在这破庙,你以为,你困了我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还能坚持多久?”
僧者口中的“邪魔”,虽是被方才那道佛气所伤,但气势不减,笼罩在这片黑暗虚空外的佛光又是暗淡了几分。
“阿弥陀佛,净生是出家之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若是以我一人,换你永堕地狱,不见天日,想来,也是大功德一件。”
“嗖!”又是一道与方才如出一辙的清圣佛气袭来。
凌厉迫人,以一化三,三又化三,最后化成无数个金光闪耀的“卍”字,铺天盖地的向着周围的一片幽宙黑暗散去,紧紧依贴,中有丝络相接,如星罗棋布,经纬细致分明,千千结盘,宛若一张天罗地网将整个虚空都牢牢网住。
“刹!”是衣角主人身形急动,一过风眼的声响。聿清临只见一身披一身纯白袈裟的老和尚纵身而来。
随着他双掌合十,梵音声起,一串白色琉璃念珠登时变得有丈来长,而周遭诡异的黑暗也被那个个“卍”字构成的一张佛网罩住,愈缩愈小,直到变化成一团黑雾似的东西,被完全网住。
见到邪魔就擒,净生大师棋差一着,竟是松懈了戒防,口中念诵方止,正想要亲自动手将恢复到原来大小的念珠重重套在那佛网口处之时,突然,有一丝黑雾如漏网之鱼,从网口洩出,登时便化作一道无形利刃,穿胸而过,离心关之距也不过寸长。
慌然遭此一袭,虽不至性命攸关,却是给了那网中邪魔可乘之机,眼见着佛网在肉眼可见的一瞬间就崩为齑粉,方才的那番黑暗又再次毫不客气地蔓延开来。
“且慢,你既然说我是这位大师找来的帮手,我怎能坐视不管呢?!”
话音未落,聿清临将手中拂尘放于身后,既而抛向空中,一柄拂尘在空中一连转了好几个圈子,一边旋转,一边亦是起了变化。
聿清临同时又再行缥缈快人的身法,一跃而起,将那变化了的拂尘拿在手中,直冲头顶还在不断蔓延的黑雾而去。
“铿!锵!铿!锵!”短兵相接般的回响,只见得半空中利光往来交错不断的同时,黑雾渐落下风。
原地坐下调息压下胸前伤疾的净生大师见状,连忙再起梵音,一期能顺势制下邪魔。
随着黑雾节节败退,不负所期,聿清临最后一掌将凝成了一团的黑雾击落,净生大师也随即用那一串长长的白琉璃念珠将它死困封闭了起来。
“阿弥陀佛,今日有赖施主相协,如不弃嫌,让老衲奉茶相谢可好?”
今日之事,一切尘埃落定,净生大师双掌合十,十分热情地相邀了刚刚飞身下来的聿清临。
虽说是这邪魔此前已被他佛光所伤,功力也大为削弱。但眼前这年轻人居然能毫发未损,全身而退,真是不简单。
净生大师心里想着,不经意瞥了一眼聿清临还拿在手里,由拂尘幻化来那口剑。净生大师眯起眼睛,又是仔细瞧了一下。泛着寒光的剑身上,有两行小篆:
“竹方却玉,立羽之昂。”
多年以前,他曾经见过。
珍藏的香茗在盏,袅袅檀香焚炉在侧。机缘巧合下,相见于灵奉寺后山思过静地的聿清临和净生大师相对而坐,相谈之下,竟是甚为投缘。
“聿施主,你频频侧目,可是对老衲项上的这串的白琉璃念珠以及里面封印着的邪魔有所好奇?”
净生大师一句点破,聿清临却也不好直接了当的承认。“净生大师,方才我见你对我的佩剑也是同样的好奇……”
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聿清临长话短说,将早前见了苏毗伽若时遇见了一个戴了同样的白琉璃佛珠的小和尚的事说与了净生大师。
“噔。”
净生大师听完将手里的茶盏轻手轻脚放下,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那个小和尚,是我的小徒儿真智,施主放心,他没什么大碍,只是如今他被我罚在静室抄写经书,面壁思过。”
“唔,净生大师,那不知你又是因何对我这佩剑好奇呢?”聿清临话音刚落,身后不远处,随手插在地面上的佩剑自己主动飞回到了他的手中,瞬间又化为了一柄普普通通拂尘的模样,被聿清临一甩,那万千雪丝银络又落在了他的臂弯。
这边见了一柄拂尘,净生大师心下对早先有所疑心的一事便立刻是在心里已有了定论,既是有了定论,那么不如趁此机会直接求证。
随着心中所想,净生大师也不迂曲而出,直接了然一问,“不知聿道长,可是来自止水峰?太子轩辕珷的那只左眼上的重重术法可是道长所施?”
“唔......大师,你既然这样问我,想必心中已有答案,既有答案,无论对错与否,都不该太执着。更何况,大师,我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
不太礼貌的语调,心里却是对净生大师暗自起了提防之心。止水峰已避世多年,眼前这位上了年纪的灵奉寺的方丈,莫非,与自家云游在外多年的师父相识?
净生大师面目慈祥,满脸皱纹堆积,从一开始不曾放下的笑容,却突然变了,随着眉骨上全然雪白,绵长而一直垂到肩上的眉毛一抖,脸上变为了一片悔恨。
“聿道长,你我只是在此品茗,如此谈话,未免有些斤斤计较,这样下去,还有伤和气。不过,老衲这里有一个故事,你可有兴趣一听?”
净生大师从坐席上起了身,聿清临也一同站了起来,只见净生大师手中攥着另一串念珠,一颗一颗拨动着,脚下步子也随着拨动珠子的节律而来,他慢慢步向了禅院中间,聿清临紧随其后。没有等他回应,净生大师的一双长眉随着眉心的一蹙,抖了抖,故事的开端就开始了。
“很久之前,有一个皇帝,他有一日,突发奇想,想要征召能人异士,为社稷,为百姓。一连七天七夜的赛试过后,殿内只剩下了一个中年僧人和另外两名道者,那两名道者,一个是年事已高的老道长,一个则是他的徒儿,看起来很是年轻的小丫头……”
故事方开了头,聿清临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他暂且先放在了一边,心中疑问,等眼前净生大师的故事讲完也再问不迟。
“皇帝决议给双方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他将双方带到了内阁,让他们给一个孩童相面。在这紧要关头,老道长却只让身边那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上前,那小丫头也不生怯,只在那孩童旁转了转,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就有了定论。”
“小丫头?”聿清临皱了皱眉,嘴里嘟囔了一句,跟随在净生大师身后,已不知是在这小小的禅院里走过了几个来回。
净生大师没有回聿清临的话,仍是自顾自地讲了下去。
“中年僧人是年纪轻轻的方丈,他认得,那孩童是皇帝的太子,自然,相过面后,他心下已然明了。皇帝让他先说,中年僧人如实以告,那孩童乃是帝王之相。不过,那小丫头却是在当时就嗤笑了一声,接着,她便十分坚决地说,那个孩童将来绝不会一代明君,若是有朝一日登基,二十年内必有亡国之危。皇帝当场勃然大怒,那老道长和那小丫头却是当场乘剑而去,不见踪影。”
故事讲到这里,二人踱步也恰好回到了茶案旁。净生大师亲手斟满了二人的茶盏,自己在抿了一口香茗后,便又继续讲了下去。
“再后来,那中年僧人依旧是回了寺中当他的方丈,只不过,他所在的那间寺成了护国宝刹。又是过了几年,在某一日,他又再次被召入了皇宫,皇帝依旧是让他给一个少年看相。那个少年和太子面目极为相似,年龄小了许多,身子也是矮弱许多,虽是早逝之相,却隐隐透着帝皇龙气,僧人也只好再次如实相告,帝王之相,却不会命长。皇帝当时便叹了口气,像是同一位老朋友谈话一样,谈起了近年愈发乖戾嚣狂的太子,以及朝中以宰相卓大人为首奏请改立太子的一干大臣……”
因被邪气所伤,哪怕血已止住,净生大师却也还是不免咳了几声,抚着胸口,见聿清临一脸担忧,净生大师摇了摇头,道了一声无碍。
“没过几年,皇帝便一病不起,国事也都一并交与太子,之后,太子的弟弟意外堕楼而亡,没过几年,因太子妃之死,宰相一家也被满门抄斩,只有一个因为一时贪玩跑来护国宝刹的幼童侥幸逃过一劫。”
故事讲完了,净生大师手中的那盏茶也被恰好被他抿完。
虽然这故事讲得极为平常,也没有直接点名道姓,但不难猜出,故事里的中年僧人就是眼前的净生大师,侥幸逃过一劫的幼童应是聿清临只见过一面的小和尚真智,至于那小丫头,定是他的好师姐。
心里暗暗笑了笑,聿清临摇了摇,想不到,原来自己和眼前的净生大师还有这般渊源。
这边净生大师饮完了茶,双掌合十,脸上竟是一片惭愧之色。
“究其因果,若非老衲当年修为不及,草草而言,他们便不会死,阿弥陀佛……”
聿清临见状,只好出声劝慰,“净生大师不必自责,依你之言,皇帝当年已有狼子野心,后来之事又岂是大师之过?”
一声安慰,并不能轻松化解在净生大师心头记挂多年的悔恨,可是,如今,净生大师也还有更为重要的另外一事。
眼光对视,其意自明。戾气未除,哪怕有重重术法压制,也难保不会对轩辕珷有所影响。
“净生大师请放心,既是由我来监督轩辕珷,若他真有作恶多端的一日,那我必是第一个不放过他!”
坚毅的承诺,从眼前这眉宇清奇的道者口中脱出,净生大师知道他是值得托付的,不然,那口剑,也不会出现在他的手中。
站在禅院中央,目送了聿清临御风而去,净生大师满目疚然。
“非我之过,可是,因我一言,受到牵连而死的,又何止是他们寥寥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