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东宫君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贞观匹夫最新章节!
东宫,显德殿。
(隋时称嘉德殿,唐初更名为显德殿。后因中宗李显为太子住东宫,避其名讳,改称明德殿。它为东宫第一正殿,是皇太子接见群臣和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一堆的奏折,忽然意兴阑珊。
监国期间,战战兢兢,唯恐哪里出了纰漏,到最后也不过得到一句轻描淡写的“还行”。
当太子难,当明君座下的太子更难。
如芒在背,战战兢兢,不晓得甚么时候就祸事了。
可是,辛辛苦苦熬了半年多,连一句鼓励的话都不值得说么?
太子妃苏嫣然娉婷走来,眼里带着一丝关切:“殿下若是太劳累了,不妨歇息一番。”
李承乾抬眼,眼里说不出的淡漠:“孤记得曾经说过,你不许进入显德殿。”
苏嫣然一脸的委屈:“妾身只是关心殿下……”
李承乾抬手止住这话:“偌大的东宫,寝宫占了一半多,你要管寝宫,那是太子妃分内之责,孤无话可说;可这前殿,是孤处理公务之所,你贸然进来,是想……干政?”
这顶帽子有点大。
虽然大家都知道当今长孙皇后是有能力干政的,咳咳,但是,这属于不可描述事件,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虽然大唐取大隋而代之,但脉络是相承的。
大隋开科举,大唐也开科举;
大隋伐高句丽,大唐也伐高句丽;
大隋独孤皇后有能力干政,大唐长孙皇后也有能力干政。
总而言之,大唐的大方针基本是延续大隋的,区别是大唐做得更完美。
但是!
不管怎么说,明面上,后宫干政是被排斥的。
苏嫣然气结,一跺脚一拧身出了显德殿。
一片好心,竟错付这无情郎!
苏嫣然不是想添乱或者干政,只是真心想为李承乾分忧。
苏家家学渊博,祖上苏绰是西魏丞相宇文泰最器重的大行台度支尚书、司农卿,耳濡目染之下,苏嫣然处理政事也颇有造诣。
只是,没想到李承乾的态度如此冷漠,甚至隐隐有些敌视。
年轻的苏嫣然自然不知道,历来有为君王对自己的权力极为看重,不是极为亲近之人,极难从他们手里分走权力。
储君,那也是君!
对于李承乾来说,苏嫣然只是随便的选择,远远谈不上“亲近”,自然更不可能让她接触自己仅有这鼻屎大点的权力。
呵呵,女人!
宦官郎力士也很着急。
身为太子的贴身老奴,不能为太子分忧,自己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东宫的中、后宫,自合卺之日起,太子鲜有涉足,前宫又多是于志宁、张玄素、李百药、杜正伦、魏征、孔颖达、陆德明等老顽固,可怜的太子竟无处可去。
“殿下,崇文殿与内坊之间空地甚广,何不建上几间屋子,作为休憩之所?”
郎力士迅速在脑中梳理了一遍东宫的地形,建议道。
休憩之所,说得好听,不过是给李承乾一个贤者时间的去处,不受人干扰的去处。
偏僻的房屋,也称曲屋。
只是盖点简易木屋而已,找个跟将作大匠阎立本说一声,东宫自己出钱财,将作监出人力、材料,开始动工。
天气虽然有点冷,却也不至于到无法开工的地步,太子的钱财给到位了,匠人们自然兴高采烈的上工。
太子詹事于志宁入显德门,便见匠人忙忙碌碌的进出,车马进出,砖石木料承载其上,不由大怒。
大唐置詹事府,设太子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
由此可见,于志宁之位高权重,实属东宫太子属官之首,便是连宫内事务都可以插手。
入显德殿,便听得丝竹之声,竟是李承乾向太常寺下辖太乐署讨了一名眉清目秀的乐童,在那里为他吹奏发音清越、音质柔和的《高山流水》。
于志宁越发不高兴了。
“如今的东宫是隋朝时修建的,那时人们就说它奢侈豪华,怎能再进行雕凿装饰。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他们带着钳子凿子等物来往进出,宫廷警卫不能盘问。警卫在宫外,奴隶在宫内,怎不令人担心呢?东宫里多次响起乐声,乐官乐工时常被留在宫里不让出去,前几年皇上的口谕告诫,殿下能不想想吗?”
一上来就板着脸说教,谁听了不来气?
更别说口气还是吃了枪药似的。
“孤就修造几间曲室,就成了奢侈豪华、雕凿装饰了。怎么,孤有用都得詹事恩准么?”
李承乾的暴戾脾气一下就激了起来,用词也狠毒起来。
“恩准”二字,委实诛心。
“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很好,孤这就将詹事之意传达工部、将作监、火器监、军器监与内侍省。”
于志宁一下就懵了。
高官看不上工匠、官奴,那不是传统吗?
就算用词失当,语气激烈了些,那不也在情理之中么?
太子有意将这言论扩大,到时候各部门闹将起来,责任是谁的?
于志宁已经冷汗淋漓了。
“太常寺之名,‘太’字对应皇家,‘常’是指日常,也就是说,太常寺是为皇家服务的。所以,孤找太常寺借一个乐童很过分?郎力士,告诉太常寺,这乐童调到东宫了。”
“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像也是詹事教的吧?听说前日詹事与友人在晓月楼用膳,边上是名伎相伴,耳畔是琵琶之声萦绕,不知道詹事哪来的颜面数落孤!”
“孤知道詹事对孤极为不满,不若詹事再告御状,将孤这太子拿下?”
于志宁又羞又恼,管教太子不成,反倒被他将破事抖了出来。
青楼狎伎,在外头来说是风流韵事,在学生面前就有点失德了,当这个学生是太子时,这种失德就被无限放大了。
将乐童调来东宫,就是师生之间、君臣之间明刀明枪的宣战!
“把太子拿下”这话,更是让于志宁无法招架。
这是直指于志宁有不臣之心!
于志宁戚然脱冠、解印。
“臣于志宁失德,无颜再居东宫,请殿下准去。”
针尖对麦芒。
一拍两散。
“准!”
气头上的李承乾哪里会考虑后果?
你敢辞官,孤就敢批!
东宫之内一片哗然。
太子少詹事、右庶子张玄素进表:“国之储君,应学文以饰其表,不可骑射数游,酣歌戏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太子詹事于志宁,或有不妥之处,然亦是一心为殿下着想,殿下应虚心纳谏,如海纳百川,方可在日后成为明君。”
既然同属官开撕了,李承乾压抑多年的不满井喷出来。
“右庶子之意,孤要遁入空门才合适呐!虚心纳谏,说得不错,是不是只有成为你们的牵线傀儡才叫虚心纳谏?”
国子监祭酒、东宫侍讲孔颖达目光炯炯、声如洪钟的直言:“以言罪人,非明君所为!于志宁言辞虽烈,却是老成持重之言,殿下不可因一时之气而斥之!”
李承乾更是冷笑不已:“今日的东宫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一群当臣子要逼迫储君当傀儡。孤今日就不改了,如何?换太子么?”
太子乳母遂安夫人闻讯匆匆赶来,略微了解之后,对孔颖达道:“孔侍读,太子年岁既长,不宜总是当面横加指责!要注意方式方法!”
孔颖达大义凛然的道:“谏诤逾切,老夫虽死而无所恨!”
东宫内君臣对峙,甘露殿中的李世民夫妇相视苦笑。
一边是倔头巴脑的东宫属官,一边是宁可不要太子之位也绝不低头的李承乾。
诶,真难啊!
这会儿,办完莱州差事的王恶已经回长安,李世民也只能让他出面试试。
持着令牌的王恶踏入东宫显德殿,就看到剑拔弩张的两拨人对峙,李承乾手掌已经死死按在横刀刀柄上。
看来这帮老顽固是真把他气惨了。
“陛下派你来调解?”孔颖达有些意外。
王恶一笑:“不,额是来向夫子请教的。”
问题是,这当口你请教什么?
“《论语·雍也》中有一段话,额一直不解,特意来请教一下夫子。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是何意?”
王恶挑了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孔颖达吐了口气。
还以为是甚么难题,原来就这啊!
这是个孔颖达七岁就能解答的问题。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国。当时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妖媚,名声不好,不过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来了便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
“孔子去面见南子,子路有些不满(认为南子名声很坏,孔子不应该与之往来),孔子说:我没有做任何不该做的事,否则老天都要讨厌我。”
王恶咧嘴笑了:“那么,夫子觉得,孔子到底有没有做不该做的?”
孔颖达霍然起身,怒视王恶,声如雷霆:“蓝田侯,孔先师不是你能污蔑的!”
王恶一摊手,满脸的无辜:“额说啥了?连问问都不行?啧啧,你看看,这脾气暴的,以己度人,你们凭甚觉得殿下就不该有脾气,忍着你们蹬鼻子上脸的?这也看不得,那也不应该,你们是在教学生呢,还是在管教人犯?”
东宫,显德殿。
(隋时称嘉德殿,唐初更名为显德殿。后因中宗李显为太子住东宫,避其名讳,改称明德殿。它为东宫第一正殿,是皇太子接见群臣和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一堆的奏折,忽然意兴阑珊。
监国期间,战战兢兢,唯恐哪里出了纰漏,到最后也不过得到一句轻描淡写的“还行”。
当太子难,当明君座下的太子更难。
如芒在背,战战兢兢,不晓得甚么时候就祸事了。
可是,辛辛苦苦熬了半年多,连一句鼓励的话都不值得说么?
太子妃苏嫣然娉婷走来,眼里带着一丝关切:“殿下若是太劳累了,不妨歇息一番。”
李承乾抬眼,眼里说不出的淡漠:“孤记得曾经说过,你不许进入显德殿。”
苏嫣然一脸的委屈:“妾身只是关心殿下……”
李承乾抬手止住这话:“偌大的东宫,寝宫占了一半多,你要管寝宫,那是太子妃分内之责,孤无话可说;可这前殿,是孤处理公务之所,你贸然进来,是想……干政?”
这顶帽子有点大。
虽然大家都知道当今长孙皇后是有能力干政的,咳咳,但是,这属于不可描述事件,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虽然大唐取大隋而代之,但脉络是相承的。
大隋开科举,大唐也开科举;
大隋伐高句丽,大唐也伐高句丽;
大隋独孤皇后有能力干政,大唐长孙皇后也有能力干政。
总而言之,大唐的大方针基本是延续大隋的,区别是大唐做得更完美。
但是!
不管怎么说,明面上,后宫干政是被排斥的。
苏嫣然气结,一跺脚一拧身出了显德殿。
一片好心,竟错付这无情郎!
苏嫣然不是想添乱或者干政,只是真心想为李承乾分忧。
苏家家学渊博,祖上苏绰是西魏丞相宇文泰最器重的大行台度支尚书、司农卿,耳濡目染之下,苏嫣然处理政事也颇有造诣。
只是,没想到李承乾的态度如此冷漠,甚至隐隐有些敌视。
年轻的苏嫣然自然不知道,历来有为君王对自己的权力极为看重,不是极为亲近之人,极难从他们手里分走权力。
储君,那也是君!
对于李承乾来说,苏嫣然只是随便的选择,远远谈不上“亲近”,自然更不可能让她接触自己仅有这鼻屎大点的权力。
呵呵,女人!
宦官郎力士也很着急。
身为太子的贴身老奴,不能为太子分忧,自己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东宫的中、后宫,自合卺之日起,太子鲜有涉足,前宫又多是于志宁、张玄素、李百药、杜正伦、魏征、孔颖达、陆德明等老顽固,可怜的太子竟无处可去。
“殿下,崇文殿与内坊之间空地甚广,何不建上几间屋子,作为休憩之所?”
郎力士迅速在脑中梳理了一遍东宫的地形,建议道。
休憩之所,说得好听,不过是给李承乾一个贤者时间的去处,不受人干扰的去处。
偏僻的房屋,也称曲屋。
只是盖点简易木屋而已,找个跟将作大匠阎立本说一声,东宫自己出钱财,将作监出人力、材料,开始动工。
天气虽然有点冷,却也不至于到无法开工的地步,太子的钱财给到位了,匠人们自然兴高采烈的上工。
太子詹事于志宁入显德门,便见匠人忙忙碌碌的进出,车马进出,砖石木料承载其上,不由大怒。
大唐置詹事府,设太子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
由此可见,于志宁之位高权重,实属东宫太子属官之首,便是连宫内事务都可以插手。
入显德殿,便听得丝竹之声,竟是李承乾向太常寺下辖太乐署讨了一名眉清目秀的乐童,在那里为他吹奏发音清越、音质柔和的《高山流水》。
于志宁越发不高兴了。
“如今的东宫是隋朝时修建的,那时人们就说它奢侈豪华,怎能再进行雕凿装饰。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他们带着钳子凿子等物来往进出,宫廷警卫不能盘问。警卫在宫外,奴隶在宫内,怎不令人担心呢?东宫里多次响起乐声,乐官乐工时常被留在宫里不让出去,前几年皇上的口谕告诫,殿下能不想想吗?”
一上来就板着脸说教,谁听了不来气?
更别说口气还是吃了枪药似的。
“孤就修造几间曲室,就成了奢侈豪华、雕凿装饰了。怎么,孤有用都得詹事恩准么?”
李承乾的暴戾脾气一下就激了起来,用词也狠毒起来。
“恩准”二字,委实诛心。
“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很好,孤这就将詹事之意传达工部、将作监、火器监、军器监与内侍省。”
于志宁一下就懵了。
高官看不上工匠、官奴,那不是传统吗?
就算用词失当,语气激烈了些,那不也在情理之中么?
太子有意将这言论扩大,到时候各部门闹将起来,责任是谁的?
于志宁已经冷汗淋漓了。
“太常寺之名,‘太’字对应皇家,‘常’是指日常,也就是说,太常寺是为皇家服务的。所以,孤找太常寺借一个乐童很过分?郎力士,告诉太常寺,这乐童调到东宫了。”
“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像也是詹事教的吧?听说前日詹事与友人在晓月楼用膳,边上是名伎相伴,耳畔是琵琶之声萦绕,不知道詹事哪来的颜面数落孤!”
“孤知道詹事对孤极为不满,不若詹事再告御状,将孤这太子拿下?”
于志宁又羞又恼,管教太子不成,反倒被他将破事抖了出来。
青楼狎伎,在外头来说是风流韵事,在学生面前就有点失德了,当这个学生是太子时,这种失德就被无限放大了。
将乐童调来东宫,就是师生之间、君臣之间明刀明枪的宣战!
“把太子拿下”这话,更是让于志宁无法招架。
这是直指于志宁有不臣之心!
于志宁戚然脱冠、解印。
“臣于志宁失德,无颜再居东宫,请殿下准去。”
针尖对麦芒。
一拍两散。
“准!”
气头上的李承乾哪里会考虑后果?
你敢辞官,孤就敢批!
东宫之内一片哗然。
太子少詹事、右庶子张玄素进表:“国之储君,应学文以饰其表,不可骑射数游,酣歌戏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太子詹事于志宁,或有不妥之处,然亦是一心为殿下着想,殿下应虚心纳谏,如海纳百川,方可在日后成为明君。”
既然同属官开撕了,李承乾压抑多年的不满井喷出来。
“右庶子之意,孤要遁入空门才合适呐!虚心纳谏,说得不错,是不是只有成为你们的牵线傀儡才叫虚心纳谏?”
国子监祭酒、东宫侍讲孔颖达目光炯炯、声如洪钟的直言:“以言罪人,非明君所为!于志宁言辞虽烈,却是老成持重之言,殿下不可因一时之气而斥之!”
李承乾更是冷笑不已:“今日的东宫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一群当臣子要逼迫储君当傀儡。孤今日就不改了,如何?换太子么?”
太子乳母遂安夫人闻讯匆匆赶来,略微了解之后,对孔颖达道:“孔侍读,太子年岁既长,不宜总是当面横加指责!要注意方式方法!”
孔颖达大义凛然的道:“谏诤逾切,老夫虽死而无所恨!”
东宫内君臣对峙,甘露殿中的李世民夫妇相视苦笑。
一边是倔头巴脑的东宫属官,一边是宁可不要太子之位也绝不低头的李承乾。
诶,真难啊!
这会儿,办完莱州差事的王恶已经回长安,李世民也只能让他出面试试。
持着令牌的王恶踏入东宫显德殿,就看到剑拔弩张的两拨人对峙,李承乾手掌已经死死按在横刀刀柄上。
看来这帮老顽固是真把他气惨了。
“陛下派你来调解?”孔颖达有些意外。
王恶一笑:“不,额是来向夫子请教的。”
问题是,这当口你请教什么?
“《论语·雍也》中有一段话,额一直不解,特意来请教一下夫子。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是何意?”
王恶挑了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孔颖达吐了口气。
还以为是甚么难题,原来就这啊!
这是个孔颖达七岁就能解答的问题。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国。当时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妖媚,名声不好,不过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来了便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
“孔子去面见南子,子路有些不满(认为南子名声很坏,孔子不应该与之往来),孔子说:我没有做任何不该做的事,否则老天都要讨厌我。”
王恶咧嘴笑了:“那么,夫子觉得,孔子到底有没有做不该做的?”
孔颖达霍然起身,怒视王恶,声如雷霆:“蓝田侯,孔先师不是你能污蔑的!”
王恶一摊手,满脸的无辜:“额说啥了?连问问都不行?啧啧,你看看,这脾气暴的,以己度人,你们凭甚觉得殿下就不该有脾气,忍着你们蹬鼻子上脸的?这也看不得,那也不应该,你们是在教学生呢,还是在管教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