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三角贸易(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北美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奴隶问题是个大杀器。原本对各州联合、收税、养军这种事非常反对的南方,一旦大顺用奴隶说事,他们就不得不考虑妥协。
大顺打那俩种植园,只是表示个态度。
真正的威胁是隐藏在态度之后的。
北美此时的经济结构,南方和北方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南方蓄奴。
北方卖奴。
南方制造业发展不起来,因为相对来说比较富庶,乡村的家庭平均资产比北方高得多。
北方的甘蔗酒,是换奴隶的硬通货。
固然,在《乌得勒支—马德里条约》之后,英国拥有大西洋奴隶的专营权。但现在,大顺都打到直布罗陀了、其法国一直卡在塞内加尔,这种情况下,日后英国的奴隶贸易,等于被大顺砍断了一条腿。
以前嘛,东印度公司还能拿着“哀伤之布”,也就是蓝色的东方棉布,去换奴隶。
现在好了,大顺自己又不买奴隶,可偏偏卖布。除了甘蔗酒,北美和英国现在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玩意儿换奴隶了。
再说了,只要大顺流露了一丁点反对奴隶的意思,就意味着奴隶贸易可能被拦截。到时候,奴隶价格飞涨,固然说种植园觉得自己的资产增值了。
但是,眼瞅着大顺要把英国的航海条例打破了,南方梦寐以求的自由贸易、不走一口通商直接把烟草之类的往欧洲卖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这时候奴隶涨价可不是件好事。
南方州的人,心里也觉得挺委屈。
不免想着你们大顺想要分界线和缓冲地,可越界的又不是我们干种植园的。你们倒是去打那些苏格兰盗马贼和爱尔兰羊倌啊?影响奴隶贸易干啥?
但面对他们的委屈,大顺这边说的也很清楚。
大顺直接派兵去阿拉巴契亚山,难度挺大的,耗费挺高的。
算了算,还不如在西非劫持奴隶船,逼着南方种植园出钱养兵,然后用北美的兵,去镇压北美的垦耕百姓。
总之,大顺的意思就是,他们更希望十三州的精英人物,为大顺做一个守土官长,由他们来保证缓冲地和阿拉巴契亚山分水岭作为边界线的事实存在。
因为真正有钱的人,都生活在东部。而只有有钱的人,比如大商人、奴隶主、大地主,说起话来才好使,也才是十三州真正的统治阶级。
拼命的话,是挣不到钱的。因为大顺现在真的有能力,让东部陷入一片萧条。
而不拼命的话,你们这些人或者琢磨着问老百姓收税也好、或者你们自己出钱也罢。算起来,你们出钱去镇压西部垦荒者,肯定比大顺截断你们的贸易,更省钱。
正如同历史上的鸦片战争一样,鸦片贸易的高额利润,来自于满清还有一定的统治能力,暂时还能做到禁止地方种烟。
道理是一样的。
大顺认为十三州过于松散了,现在十三州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联合在一起的政府,具备一定的统治能力,从而有能力做到禁止越过阿拉巴契亚山。
这个统治能力,包括征税、养兵、执法这三项基本的能力。
如果没有的话,你们赶紧弄出来。之前富兰克林的那个奥尔巴尼会议提案作为蓝本,修改修改,大家可以再商量。
这种事,肯定不能像是一起吃个饭那么简单。上午聚在一起,下午就能谈出来。
大顺这边,也是奉行边打边谈的战略。
四月中旬,在特拉华河附近的大顺精锐工兵,已经拔营登船。和法国人约好的,等着圣劳伦斯河的河口解冻,便开始北上,帮助法国将北方的英军击退,夺回路易斯堡。
到五月末,大顺的第一批动员的商船,已经抵达了费城。
这一批商船在塞内加尔泊靠补充了粮食后,沿着三角贸易的经典航线,抵达了费城。
于是,整个北美,呈现出一种仿佛后现代般的魔幻场景。
法理上,大顺和英国现在正处在交战状态。
事实上,也在打。而且对北方和西北进攻的军队里,还有不少各州的民兵,尤其是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都有民兵参加。也就是说,实际上,大顺也正在和北美交战。
但是,另一方面,两边却其乐融融。
北边打北边的。
南边该做生意,照样做生意。
甚至于因为英国在西非的海军力量失去了支点,使得法国与荷兰重新掌握了奴隶贸易的主动权。
原本这是英国垄断的贸易,尤其是往西班牙殖民地运送奴隶,这是当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战后格局,是西班牙签字承认的。即便詹金斯耳朵战争打到最后,西班牙花了150万两买回了这个奴隶贸易专营权,但英国人的商船毕竟更多,西班牙的贸易管制太复杂,实际上依旧还是英国掌控着奴隶贸易的主动权。
但现在,不同了。
法国人的奴隶贸易,本身也是官方授权的半垄断状态。荷兰虽然管的松,也虽然之前几次对英战争一败涂地。
但伴随着大顺下南洋,与荷兰商业资本合作,这几年荷兰的奴隶贸易也“蒸蒸日上”。
于是,北边,北美民兵和英国正规军,正合中、法、印第安人部落、天主教徒民兵打的热火朝天。
南边,歌照唱、舞照跳,法国人的奴隶船前所未有地受到了南方州的欢迎,以补充因为英军海上贸易被切断之后的奴隶不足。
费城正在开会。
南方的种植园主嗅觉灵敏,知道大顺肯定要把英国的航海条例干废。由此可知,他们的种植园产业即将大发财,不再有一口通商的《列举商品法》限制,意味着他们即将迎来在南欧和中欧市场的大发展。
于是南方的种植园主,都在迅速扩大种植园规模,增加奴隶数量。
不只是在赌未来,更是因为这是在争夺奴隶的“定价权”。
一开始打起来的时候,两边互相伤害……虽然说,北美这群人和非洲那群人,没读过正儿八经的经济学教材,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清楚物价走向。
北美、加勒比等地区的种植园主,一开始都琢磨着:你看啊,这两边打的热火朝天,打成世界大战了。奴隶贸易肯定受影响。那么,是不是很容易得出结论?奴隶的价格要暴跌?
因为两边打的热火朝天,奴隶贸易受到影响了,大量奴隶积压,那不是说明价格肯定得跌价吗?
这个道理,不用读经济学教科书,也是完全可以知道的。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非洲那些卖奴隶的,虽然也没读过经济学教材,但是居然也知道联合起来涨价!
大量的奴隶供应商、酋长们,居然没有选择卷、互相降价,而是联络起来,减少奴隶的供应,提高奴隶的售价。
这些奴隶供应商发现,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粮食的价格节节走低,虽然很反常识,但现实就是如此。
北美的大量商品粮,因为英国地主保护粮价和中法劫船的缘故,导致北美的商品粮无处可去。
而北美急需的,是货币、是奴隶、是糖。
新英格兰地区、中部地区、尤其是康涅狄格等种小麦苞米的州,他们也没啥别的产业,种别的玩意儿也不行。
大量的自耕农,或者是那种带有家庭奴隶的小农场,动辄三四百亩地。他们要把粮食换成他们用的东西,当然,换成钱就行。
这使得大量的粮食在寻找出口方向,西非的奴隶贸易是个重要的市场。
而当地的奴隶商人、供货商,发现粮食价格一低,跟养猪似的养着奴隶不卖,控制出货量,抬高价格,利润更高啊。
比如说,弄一船粮食,让奴隶们自己用芭蕉叶子弄几个破草房子。吃饭的时候咚咚咚的敲敲盆,把粮食扔进奴隶圈里,死亡率也不是很高。算一算涨价的话,其实比原来的收益率还高呢。
顺带着还能生小奴隶,小奴隶也能卖钱,跟大顺这边卖老母猪和猪崽子似的。
如今,大顺海军、法国海军、英国海军,蹲在海峡南北对峙比定力。
真比私掠船的话,法国本来就不差。
而葡萄牙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奴隶贩子,前些年巴西金矿的大发展期已经过去,金矿的产量开始萎缩。即便现在葡萄牙正在和法国、西班牙开战,但奴隶贩子们依旧主动和法国联络,希望法国帮着卖卖奴隶。
这种情况下,法国迅速获得了大西洋奴隶贸易的主动权,于是也就产生了这样的魔幻场景。
北边正在和法国厮杀。
南边港口大开,欢迎法国奴隶船来卖奴隶。
而奴隶贸易背后,还有一个法国产业的更大的问题。
如果有人思考的话,就会考虑,法国是靠什么完成奴隶交易的?
法国也产酒,但产的是白兰地等葡萄酒,西非会需要这么大量的白兰地吗?
西非要酒,但要的是朗姆酒,可是朗姆酒在法国是打压生产的,因为要保护本国的葡萄种植业。
火枪换奴隶?法国的确是产火枪,可是这么多奴隶不可能只靠火枪交易。
如果思考到这一步,就很容易想到,法国,多半是用中国的棉布,作为奴隶贸易的主要交易商品。
的确,法国是有棉布禁止令的。
但是,法国也是有买办集团的,也是有奴隶贸易集团的。
通过他们的不屑努力,这些人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
当然,历史上,这个缺口从1729年就打开了。允许在南特,建立一个仿制棉布的工厂。
只不过,由于技术太次,以至于【非洲人不需要验证,只是通过鼻子闻,就能分辨出南特的拙劣仿制棉布】。
历史上到1759年,因为开战的缘故,从荷兰英国流入到法国的棉布减少。
而当时,北美的新英格兰地区和法属加勒比群岛之间的糖蜜贸易大发展,使得加勒比地区对奴隶的需求急速上升。
法国的奴隶贩子们,无法用新英格兰的朗姆酒,换奴隶;也因为开战封锁的缘故,?无法用棉布换奴隶。
于是,历史上1759年,由法国财政部牵头,批准生产棉布,但要以“仅以对外贸易为目的而生产”。因为外部的封锁,使得法国的棉布制造业,从59年的大封锁开始,飞速发展了起来。
然而,现在,此时此刻,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对法国的封锁没有如历史上那般成功,法国的本土棉布制造业,没有被奴隶贩子和商人们支持——历史上他们支持的原因,是他们急需棉布去贩卖奴隶,即便质量次一些,总比没有强,于是几方合力加上财政部牵头,反买办和自产运动才催生了南特、鲁昂等地的棉布生产飞速发展——但现在,奴隶贩子、买办商人们,则不需要发展本土制造业,而是更喜欢直接用大顺的棉布。
事情总是这样的,战争、敌对、禁运……结果往往是摧毁了本国的商人集团,反倒是让本土制造业增长起来。
然而,法国现在却摊上了一个纯粹的商品出口贸易国的盟友。这个盟友并不对法国禁运,而是一直在试图在法国内部寻找伙伴,一点点从1729年的南特出口棉布特许生产令这,打开缺口。
北美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奴隶问题是个大杀器。原本对各州联合、收税、养军这种事非常反对的南方,一旦大顺用奴隶说事,他们就不得不考虑妥协。
大顺打那俩种植园,只是表示个态度。
真正的威胁是隐藏在态度之后的。
北美此时的经济结构,南方和北方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南方蓄奴。
北方卖奴。
南方制造业发展不起来,因为相对来说比较富庶,乡村的家庭平均资产比北方高得多。
北方的甘蔗酒,是换奴隶的硬通货。
固然,在《乌得勒支—马德里条约》之后,英国拥有大西洋奴隶的专营权。但现在,大顺都打到直布罗陀了、其法国一直卡在塞内加尔,这种情况下,日后英国的奴隶贸易,等于被大顺砍断了一条腿。
以前嘛,东印度公司还能拿着“哀伤之布”,也就是蓝色的东方棉布,去换奴隶。
现在好了,大顺自己又不买奴隶,可偏偏卖布。除了甘蔗酒,北美和英国现在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玩意儿换奴隶了。
再说了,只要大顺流露了一丁点反对奴隶的意思,就意味着奴隶贸易可能被拦截。到时候,奴隶价格飞涨,固然说种植园觉得自己的资产增值了。
但是,眼瞅着大顺要把英国的航海条例打破了,南方梦寐以求的自由贸易、不走一口通商直接把烟草之类的往欧洲卖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这时候奴隶涨价可不是件好事。
南方州的人,心里也觉得挺委屈。
不免想着你们大顺想要分界线和缓冲地,可越界的又不是我们干种植园的。你们倒是去打那些苏格兰盗马贼和爱尔兰羊倌啊?影响奴隶贸易干啥?
但面对他们的委屈,大顺这边说的也很清楚。
大顺直接派兵去阿拉巴契亚山,难度挺大的,耗费挺高的。
算了算,还不如在西非劫持奴隶船,逼着南方种植园出钱养兵,然后用北美的兵,去镇压北美的垦耕百姓。
总之,大顺的意思就是,他们更希望十三州的精英人物,为大顺做一个守土官长,由他们来保证缓冲地和阿拉巴契亚山分水岭作为边界线的事实存在。
因为真正有钱的人,都生活在东部。而只有有钱的人,比如大商人、奴隶主、大地主,说起话来才好使,也才是十三州真正的统治阶级。
拼命的话,是挣不到钱的。因为大顺现在真的有能力,让东部陷入一片萧条。
而不拼命的话,你们这些人或者琢磨着问老百姓收税也好、或者你们自己出钱也罢。算起来,你们出钱去镇压西部垦荒者,肯定比大顺截断你们的贸易,更省钱。
正如同历史上的鸦片战争一样,鸦片贸易的高额利润,来自于满清还有一定的统治能力,暂时还能做到禁止地方种烟。
道理是一样的。
大顺认为十三州过于松散了,现在十三州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联合在一起的政府,具备一定的统治能力,从而有能力做到禁止越过阿拉巴契亚山。
这个统治能力,包括征税、养兵、执法这三项基本的能力。
如果没有的话,你们赶紧弄出来。之前富兰克林的那个奥尔巴尼会议提案作为蓝本,修改修改,大家可以再商量。
这种事,肯定不能像是一起吃个饭那么简单。上午聚在一起,下午就能谈出来。
大顺这边,也是奉行边打边谈的战略。
四月中旬,在特拉华河附近的大顺精锐工兵,已经拔营登船。和法国人约好的,等着圣劳伦斯河的河口解冻,便开始北上,帮助法国将北方的英军击退,夺回路易斯堡。
到五月末,大顺的第一批动员的商船,已经抵达了费城。
这一批商船在塞内加尔泊靠补充了粮食后,沿着三角贸易的经典航线,抵达了费城。
于是,整个北美,呈现出一种仿佛后现代般的魔幻场景。
法理上,大顺和英国现在正处在交战状态。
事实上,也在打。而且对北方和西北进攻的军队里,还有不少各州的民兵,尤其是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都有民兵参加。也就是说,实际上,大顺也正在和北美交战。
但是,另一方面,两边却其乐融融。
北边打北边的。
南边该做生意,照样做生意。
甚至于因为英国在西非的海军力量失去了支点,使得法国与荷兰重新掌握了奴隶贸易的主动权。
原本这是英国垄断的贸易,尤其是往西班牙殖民地运送奴隶,这是当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战后格局,是西班牙签字承认的。即便詹金斯耳朵战争打到最后,西班牙花了150万两买回了这个奴隶贸易专营权,但英国人的商船毕竟更多,西班牙的贸易管制太复杂,实际上依旧还是英国掌控着奴隶贸易的主动权。
但现在,不同了。
法国人的奴隶贸易,本身也是官方授权的半垄断状态。荷兰虽然管的松,也虽然之前几次对英战争一败涂地。
但伴随着大顺下南洋,与荷兰商业资本合作,这几年荷兰的奴隶贸易也“蒸蒸日上”。
于是,北边,北美民兵和英国正规军,正合中、法、印第安人部落、天主教徒民兵打的热火朝天。
南边,歌照唱、舞照跳,法国人的奴隶船前所未有地受到了南方州的欢迎,以补充因为英军海上贸易被切断之后的奴隶不足。
费城正在开会。
南方的种植园主嗅觉灵敏,知道大顺肯定要把英国的航海条例干废。由此可知,他们的种植园产业即将大发财,不再有一口通商的《列举商品法》限制,意味着他们即将迎来在南欧和中欧市场的大发展。
于是南方的种植园主,都在迅速扩大种植园规模,增加奴隶数量。
不只是在赌未来,更是因为这是在争夺奴隶的“定价权”。
一开始打起来的时候,两边互相伤害……虽然说,北美这群人和非洲那群人,没读过正儿八经的经济学教材,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清楚物价走向。
北美、加勒比等地区的种植园主,一开始都琢磨着:你看啊,这两边打的热火朝天,打成世界大战了。奴隶贸易肯定受影响。那么,是不是很容易得出结论?奴隶的价格要暴跌?
因为两边打的热火朝天,奴隶贸易受到影响了,大量奴隶积压,那不是说明价格肯定得跌价吗?
这个道理,不用读经济学教科书,也是完全可以知道的。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非洲那些卖奴隶的,虽然也没读过经济学教材,但是居然也知道联合起来涨价!
大量的奴隶供应商、酋长们,居然没有选择卷、互相降价,而是联络起来,减少奴隶的供应,提高奴隶的售价。
这些奴隶供应商发现,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粮食的价格节节走低,虽然很反常识,但现实就是如此。
北美的大量商品粮,因为英国地主保护粮价和中法劫船的缘故,导致北美的商品粮无处可去。
而北美急需的,是货币、是奴隶、是糖。
新英格兰地区、中部地区、尤其是康涅狄格等种小麦苞米的州,他们也没啥别的产业,种别的玩意儿也不行。
大量的自耕农,或者是那种带有家庭奴隶的小农场,动辄三四百亩地。他们要把粮食换成他们用的东西,当然,换成钱就行。
这使得大量的粮食在寻找出口方向,西非的奴隶贸易是个重要的市场。
而当地的奴隶商人、供货商,发现粮食价格一低,跟养猪似的养着奴隶不卖,控制出货量,抬高价格,利润更高啊。
比如说,弄一船粮食,让奴隶们自己用芭蕉叶子弄几个破草房子。吃饭的时候咚咚咚的敲敲盆,把粮食扔进奴隶圈里,死亡率也不是很高。算一算涨价的话,其实比原来的收益率还高呢。
顺带着还能生小奴隶,小奴隶也能卖钱,跟大顺这边卖老母猪和猪崽子似的。
如今,大顺海军、法国海军、英国海军,蹲在海峡南北对峙比定力。
真比私掠船的话,法国本来就不差。
而葡萄牙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奴隶贩子,前些年巴西金矿的大发展期已经过去,金矿的产量开始萎缩。即便现在葡萄牙正在和法国、西班牙开战,但奴隶贩子们依旧主动和法国联络,希望法国帮着卖卖奴隶。
这种情况下,法国迅速获得了大西洋奴隶贸易的主动权,于是也就产生了这样的魔幻场景。
北边正在和法国厮杀。
南边港口大开,欢迎法国奴隶船来卖奴隶。
而奴隶贸易背后,还有一个法国产业的更大的问题。
如果有人思考的话,就会考虑,法国是靠什么完成奴隶交易的?
法国也产酒,但产的是白兰地等葡萄酒,西非会需要这么大量的白兰地吗?
西非要酒,但要的是朗姆酒,可是朗姆酒在法国是打压生产的,因为要保护本国的葡萄种植业。
火枪换奴隶?法国的确是产火枪,可是这么多奴隶不可能只靠火枪交易。
如果思考到这一步,就很容易想到,法国,多半是用中国的棉布,作为奴隶贸易的主要交易商品。
的确,法国是有棉布禁止令的。
但是,法国也是有买办集团的,也是有奴隶贸易集团的。
通过他们的不屑努力,这些人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
当然,历史上,这个缺口从1729年就打开了。允许在南特,建立一个仿制棉布的工厂。
只不过,由于技术太次,以至于【非洲人不需要验证,只是通过鼻子闻,就能分辨出南特的拙劣仿制棉布】。
历史上到1759年,因为开战的缘故,从荷兰英国流入到法国的棉布减少。
而当时,北美的新英格兰地区和法属加勒比群岛之间的糖蜜贸易大发展,使得加勒比地区对奴隶的需求急速上升。
法国的奴隶贩子们,无法用新英格兰的朗姆酒,换奴隶;也因为开战封锁的缘故,?无法用棉布换奴隶。
于是,历史上1759年,由法国财政部牵头,批准生产棉布,但要以“仅以对外贸易为目的而生产”。因为外部的封锁,使得法国的棉布制造业,从59年的大封锁开始,飞速发展了起来。
然而,现在,此时此刻,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对法国的封锁没有如历史上那般成功,法国的本土棉布制造业,没有被奴隶贩子和商人们支持——历史上他们支持的原因,是他们急需棉布去贩卖奴隶,即便质量次一些,总比没有强,于是几方合力加上财政部牵头,反买办和自产运动才催生了南特、鲁昂等地的棉布生产飞速发展——但现在,奴隶贩子、买办商人们,则不需要发展本土制造业,而是更喜欢直接用大顺的棉布。
事情总是这样的,战争、敌对、禁运……结果往往是摧毁了本国的商人集团,反倒是让本土制造业增长起来。
然而,法国现在却摊上了一个纯粹的商品出口贸易国的盟友。这个盟友并不对法国禁运,而是一直在试图在法国内部寻找伙伴,一点点从1729年的南特出口棉布特许生产令这,打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