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巴达维亚新政(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皇帝对经济学可以说基本上一窍不通,但皇帝本人对下南洋一事信心十足。
所以皇帝觉得,下南洋一事一旦解决,给刘钰封个公爵,就让刘钰再也别碰枪杆子了。
皇帝需要两只手。
一只手,是枪杆子。
一只手,是钱袋子。
皇帝的钱袋子,不是户政府尚书,那是朝廷的钱袋子,不是皇帝的钱袋子,这里面是有巨大区别的。
刘钰的年纪也挺尴尬的。
早出生几年,皇帝使使劲儿就能把刘钰熬死,到时候罢朝三日,无限哀荣。
晚出生几年,压着不用,知遇之恩留给太子,或是当钱袋子、或是当枪杆子,都行。
偏偏不尴不尬地比皇帝小,但又没小到可以留给太子当枪杆子、钱袋子的程度。
所以皇帝是准备在走之前,带走刘钰的。
南洋的事一旦解决了,枪杆子就彻底不能让刘钰碰了,而钱袋子,则希望靠刘钰撑起来。
撑到最后,给太子留足够的遗产,然后带刘钰一起走便是。
很多和刘钰有接触,对大顺朝政有所了解的西洋人,觉得刘钰是大顺的幕后外相,实际上这完全是错误的认知。
按皇帝的态度,西洋诸国,远隔数万里,关朕吊事?
下南洋需要和各国外交,但外交的目的是下南洋,而下南洋的目的,是搞钱。
所以,准确来说,刘钰的身份,更像是幕后的皇帝的财物顾问。
户政府的钱,是老三样。
地丁银、盐税、内部关口商税。
皇帝的钱,则是贸易、垄断权出让、新增的产业税。大顺皇庄不多,前朝教训嘛,皇帝想用钱的地方多,逼着皇帝不得不想办法。不是皇帝不想当全国最大的地主,但是大顺起家的事,注定了皇帝不愿意弄太多的皇庄,不说为民考虑吧,最起码感觉不吉利。
皇帝显然也不准备将下南洋的收入,交给户政府管,而且也觉得户政府其实管不明白。
故而这一次刘钰下南洋,更多的还是领了钦命,在事关经济的问题上,有很大的权限。
很多政策,皇帝不知道要怎么办,但基本上默认刘钰做的他会支持,至少要先看看,而不会直接否决。
很多关于皇帝自己钱袋子的事,皇帝也根本不准备通过朝会讨论。讨论肯定就要吵架,又要搞天朝的儒家政治正确,拿政治正确说话,也真的是没办法反驳。哪怕皇帝自己不信,但不得不假装自己很信。
皇帝自己的能力也就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懂,对这种没碰过的事,还是更愿意交给刘钰去闯一闯,看看情况,以后再定。
这也算是刘钰告诉牛二,只管放手去干的底气。
这一次面对连富光等人,刘钰直接用迁茂陵令做比喻,也算是不可能更改的最后通牒了。
找谁求情都没用、况且他们也找不到什么在朝中有地位的人。
耐着性子将朝廷准备他这些人怎么办的细节说清楚后,连富光等人心里虽然仍旧不爽,但多少也算是能接受了。
按刘钰说的,他们的地产什么的,都会拍卖,让他们拿着银子和家产,去松江府住。
在那里,可以继续投资,继续做生意,甚至还可以在南洋投资兴办种植园之类,但就是不能将家族搬到别处了。
而且相对来说,松江府算是此时大顺这边政策最为特殊的几个府县之一了。江南鱼米之乡,相当富庶,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更不是真的像是迁茂陵一样,给他们弄到陕西之类的穷地方。
刘钰也讲了一下关于对日贸易、漕米运输、开发虾夷等一系列民间资本参与的商业活动,听起来好像也还行。
当然,如果能不走、不离开他们根基所在的南洋,是最好的。
但这显然不可能,连富光也知道何时该进退,虽然对未来仍旧惴惴不安,可也只好叩谢,不得不接受。
刘钰宽慰道:“你们有钱,去哪不一样?江南好地方,美食美姬也不缺,还不像是巴达维亚这么热容易得病,而且还有投资发财的机会,如何不强于在巴达维亚?”
“我也不妨告诉你,你留下来,并无好处。一来包税是不可能的,二来你们干的很多产业,朝廷也是不允许的。那你说你留下来能做什么?地又没处买,贸易估计日后巴城也日渐萧条。”
“蔗糖产业,这几年我看是难了。日后好了,你自在松江投资,募股兴办,亦非不可。”
“朝廷爱不爱你们的钱?当然是爱的。但朝廷也不是那种守着钱财舒服的守财奴,要钱是为了花。”
“有些事,只要目的达成,朝廷花钱、你们花钱,有甚区别?无非就是一些赔本的买卖,你们不可能投钱,比如让你们去西域买地,雇人移民,你们去吗?你们肯定不去。”
“但去往鲸海移民,捕鱼捉虾,搞海产,卖与倭人,你们投钱不?若能得利,肯定是乐意投钱的。”
“可对朝廷来说,要的就是鲸海移民渐多,使得朝廷控制得住。你们出钱、朝廷出钱,对朝廷来说,当然希望你们出钱。”
“还有就像是兴办作坊,容纳流民做事。朝廷当然不希望无业流民遍地,但朝廷要么官办、要么效仿宋时制度都编入军中仍旧是做官办工人,以前朝经验来看,也不是很好。”
“是以你们不要担心,也不要觉得这是羊入虎口。真想吃你们,在这就吃了,何必还要去松江吃?”
“况且你若是去了松江,便知比你们巨富数倍者,何其多。你们这点产业,算个啥吗?松江好多是搞对日贸易垄断的、搞漕米运输的,哪一个不比你们这点产业大?他们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或是宽慰,或是恐吓、或是讲道理,刘钰尽可能不用那么粗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太粗暴的话,虽然迁走的目的也能达到,但迁走之后让他们相信朝廷、大胆投资,而不是去买地耕读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按个罪名抄家倒是简单,但抄出来的金银到了皇帝手里,有多少是用在殖兴产业上,那就难说了。
连富光心里仍旧惴惴,这时候也只能道:“若真如此,我等也愿意听从朝廷的安排。其余田产之类,皆可抛售。但这祖宅,还请大人高抬贵手。我只盼安排一些老家人在此看守,时时祭扫。”
刘钰笑道:“你也不必想着如同被流放一般,又不是不准你们回来。朝廷早有规定,身家巨富登记在册者,出海也不是不行,但两年之内是要归来的。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是有信心的。”
“到时候,你手里的钱多半换成了股票、债券,去到别处这都是废纸,自会主动长留。”
“你们真要跑,也没地儿去啊。对吧。去欧洲,你们虽懂荷兰语,但终究是外人,且不说你们给朝廷纳投名状夺下了巴达维亚,便没有此事,去了也是受人欺压的。”
“让你们迁走,我早就考虑过,你们迁走的抵触不会太大。只要说清楚了朝廷的政策,免了你们各种阴暗的猜测、不安,其实真的没什么。”
“你之前说,你不算豪强。这么说,倒也不全错吧,毕竟你们不是汉代的那种豪强,土地数万。你们主要还是做生意,手里的资产多半还是流水、现金、债务。而土地什么的,在荷兰人的统治下,你们也不会多。”
这话倒是说在点上了。
这些人不算是地主阶级,他们其实土地等不动产,并不多。包括糖厂之类,这几年不怎么赚钱,也都是包租出去转手了。
他们算是殖民统治下的一个特殊的阶层,说是买办吧,又不是;说是狗腿子吧,好像难听点。
总之,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是依附于殖民政府的统治的。
刘钰要在爪哇大刀阔斧地动土地问题,动的也不是这些华人,而是当地的土著贵族,和这些巨富华人的关系也不大。
整日说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刘钰也算是搞一场“拔苗助长”。
连富光也没想到刘钰这样的朝廷官员,居然能想到这一层面,见刘钰说的在理,也终于稍微放心了。
“鲸侯说的没错,我等的田产确实不多,至于糖厂之类,如今也不赚钱,正要贱卖亦可。”
“鲸侯既连知这些底细,我等也安心了。若去了松江府,真有投资的渠道,我等当然也愿意发财。按鲸侯说,亦算是为朝廷出一份力,达成朝廷的目的,我们也赚了钱,这等好事,使我们之前多心了。”
“我等这就回去,将各自的田产、糖厂等地契呈上,一切听从朝廷的。”
说是这么说,心里却想,不听也不行啊,看朝廷这架势,能让我们带着钱走就不错了,还想什么田产土地?
说是拍卖,真要是朝廷收归官有,难不成还要哭闹要回不成?还不如识相点,主动交出来,若是能给几个钱便给;不能给,那就卖个人情,送于朝廷便是。总比到时候被人压到衙门,安个罪名拿走好吧。
他这个甲必丹这么一表态,剩余的雷珍兰也只能跟着连富光一起表态,只说这就回去将田产地契都拿来,不日就按照朝廷的法令,迁到松江府。
临走之际,刘钰又说了一个让他们彻底安心的话。
“若办,就要从速。朝廷既得了南洋,这香料之类的总得卖出去。说不定,也会效荷兰人的办法,搞个垄断专营的公司,到时候定是在松江府募股的。你们若是去的晚了,只怕失了这个机会。”
皇帝对经济学可以说基本上一窍不通,但皇帝本人对下南洋一事信心十足。
所以皇帝觉得,下南洋一事一旦解决,给刘钰封个公爵,就让刘钰再也别碰枪杆子了。
皇帝需要两只手。
一只手,是枪杆子。
一只手,是钱袋子。
皇帝的钱袋子,不是户政府尚书,那是朝廷的钱袋子,不是皇帝的钱袋子,这里面是有巨大区别的。
刘钰的年纪也挺尴尬的。
早出生几年,皇帝使使劲儿就能把刘钰熬死,到时候罢朝三日,无限哀荣。
晚出生几年,压着不用,知遇之恩留给太子,或是当钱袋子、或是当枪杆子,都行。
偏偏不尴不尬地比皇帝小,但又没小到可以留给太子当枪杆子、钱袋子的程度。
所以皇帝是准备在走之前,带走刘钰的。
南洋的事一旦解决了,枪杆子就彻底不能让刘钰碰了,而钱袋子,则希望靠刘钰撑起来。
撑到最后,给太子留足够的遗产,然后带刘钰一起走便是。
很多和刘钰有接触,对大顺朝政有所了解的西洋人,觉得刘钰是大顺的幕后外相,实际上这完全是错误的认知。
按皇帝的态度,西洋诸国,远隔数万里,关朕吊事?
下南洋需要和各国外交,但外交的目的是下南洋,而下南洋的目的,是搞钱。
所以,准确来说,刘钰的身份,更像是幕后的皇帝的财物顾问。
户政府的钱,是老三样。
地丁银、盐税、内部关口商税。
皇帝的钱,则是贸易、垄断权出让、新增的产业税。大顺皇庄不多,前朝教训嘛,皇帝想用钱的地方多,逼着皇帝不得不想办法。不是皇帝不想当全国最大的地主,但是大顺起家的事,注定了皇帝不愿意弄太多的皇庄,不说为民考虑吧,最起码感觉不吉利。
皇帝显然也不准备将下南洋的收入,交给户政府管,而且也觉得户政府其实管不明白。
故而这一次刘钰下南洋,更多的还是领了钦命,在事关经济的问题上,有很大的权限。
很多政策,皇帝不知道要怎么办,但基本上默认刘钰做的他会支持,至少要先看看,而不会直接否决。
很多关于皇帝自己钱袋子的事,皇帝也根本不准备通过朝会讨论。讨论肯定就要吵架,又要搞天朝的儒家政治正确,拿政治正确说话,也真的是没办法反驳。哪怕皇帝自己不信,但不得不假装自己很信。
皇帝自己的能力也就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懂,对这种没碰过的事,还是更愿意交给刘钰去闯一闯,看看情况,以后再定。
这也算是刘钰告诉牛二,只管放手去干的底气。
这一次面对连富光等人,刘钰直接用迁茂陵令做比喻,也算是不可能更改的最后通牒了。
找谁求情都没用、况且他们也找不到什么在朝中有地位的人。
耐着性子将朝廷准备他这些人怎么办的细节说清楚后,连富光等人心里虽然仍旧不爽,但多少也算是能接受了。
按刘钰说的,他们的地产什么的,都会拍卖,让他们拿着银子和家产,去松江府住。
在那里,可以继续投资,继续做生意,甚至还可以在南洋投资兴办种植园之类,但就是不能将家族搬到别处了。
而且相对来说,松江府算是此时大顺这边政策最为特殊的几个府县之一了。江南鱼米之乡,相当富庶,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更不是真的像是迁茂陵一样,给他们弄到陕西之类的穷地方。
刘钰也讲了一下关于对日贸易、漕米运输、开发虾夷等一系列民间资本参与的商业活动,听起来好像也还行。
当然,如果能不走、不离开他们根基所在的南洋,是最好的。
但这显然不可能,连富光也知道何时该进退,虽然对未来仍旧惴惴不安,可也只好叩谢,不得不接受。
刘钰宽慰道:“你们有钱,去哪不一样?江南好地方,美食美姬也不缺,还不像是巴达维亚这么热容易得病,而且还有投资发财的机会,如何不强于在巴达维亚?”
“我也不妨告诉你,你留下来,并无好处。一来包税是不可能的,二来你们干的很多产业,朝廷也是不允许的。那你说你留下来能做什么?地又没处买,贸易估计日后巴城也日渐萧条。”
“蔗糖产业,这几年我看是难了。日后好了,你自在松江投资,募股兴办,亦非不可。”
“朝廷爱不爱你们的钱?当然是爱的。但朝廷也不是那种守着钱财舒服的守财奴,要钱是为了花。”
“有些事,只要目的达成,朝廷花钱、你们花钱,有甚区别?无非就是一些赔本的买卖,你们不可能投钱,比如让你们去西域买地,雇人移民,你们去吗?你们肯定不去。”
“但去往鲸海移民,捕鱼捉虾,搞海产,卖与倭人,你们投钱不?若能得利,肯定是乐意投钱的。”
“可对朝廷来说,要的就是鲸海移民渐多,使得朝廷控制得住。你们出钱、朝廷出钱,对朝廷来说,当然希望你们出钱。”
“还有就像是兴办作坊,容纳流民做事。朝廷当然不希望无业流民遍地,但朝廷要么官办、要么效仿宋时制度都编入军中仍旧是做官办工人,以前朝经验来看,也不是很好。”
“是以你们不要担心,也不要觉得这是羊入虎口。真想吃你们,在这就吃了,何必还要去松江吃?”
“况且你若是去了松江,便知比你们巨富数倍者,何其多。你们这点产业,算个啥吗?松江好多是搞对日贸易垄断的、搞漕米运输的,哪一个不比你们这点产业大?他们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或是宽慰,或是恐吓、或是讲道理,刘钰尽可能不用那么粗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太粗暴的话,虽然迁走的目的也能达到,但迁走之后让他们相信朝廷、大胆投资,而不是去买地耕读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按个罪名抄家倒是简单,但抄出来的金银到了皇帝手里,有多少是用在殖兴产业上,那就难说了。
连富光心里仍旧惴惴,这时候也只能道:“若真如此,我等也愿意听从朝廷的安排。其余田产之类,皆可抛售。但这祖宅,还请大人高抬贵手。我只盼安排一些老家人在此看守,时时祭扫。”
刘钰笑道:“你也不必想着如同被流放一般,又不是不准你们回来。朝廷早有规定,身家巨富登记在册者,出海也不是不行,但两年之内是要归来的。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是有信心的。”
“到时候,你手里的钱多半换成了股票、债券,去到别处这都是废纸,自会主动长留。”
“你们真要跑,也没地儿去啊。对吧。去欧洲,你们虽懂荷兰语,但终究是外人,且不说你们给朝廷纳投名状夺下了巴达维亚,便没有此事,去了也是受人欺压的。”
“让你们迁走,我早就考虑过,你们迁走的抵触不会太大。只要说清楚了朝廷的政策,免了你们各种阴暗的猜测、不安,其实真的没什么。”
“你之前说,你不算豪强。这么说,倒也不全错吧,毕竟你们不是汉代的那种豪强,土地数万。你们主要还是做生意,手里的资产多半还是流水、现金、债务。而土地什么的,在荷兰人的统治下,你们也不会多。”
这话倒是说在点上了。
这些人不算是地主阶级,他们其实土地等不动产,并不多。包括糖厂之类,这几年不怎么赚钱,也都是包租出去转手了。
他们算是殖民统治下的一个特殊的阶层,说是买办吧,又不是;说是狗腿子吧,好像难听点。
总之,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是依附于殖民政府的统治的。
刘钰要在爪哇大刀阔斧地动土地问题,动的也不是这些华人,而是当地的土著贵族,和这些巨富华人的关系也不大。
整日说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刘钰也算是搞一场“拔苗助长”。
连富光也没想到刘钰这样的朝廷官员,居然能想到这一层面,见刘钰说的在理,也终于稍微放心了。
“鲸侯说的没错,我等的田产确实不多,至于糖厂之类,如今也不赚钱,正要贱卖亦可。”
“鲸侯既连知这些底细,我等也安心了。若去了松江府,真有投资的渠道,我等当然也愿意发财。按鲸侯说,亦算是为朝廷出一份力,达成朝廷的目的,我们也赚了钱,这等好事,使我们之前多心了。”
“我等这就回去,将各自的田产、糖厂等地契呈上,一切听从朝廷的。”
说是这么说,心里却想,不听也不行啊,看朝廷这架势,能让我们带着钱走就不错了,还想什么田产土地?
说是拍卖,真要是朝廷收归官有,难不成还要哭闹要回不成?还不如识相点,主动交出来,若是能给几个钱便给;不能给,那就卖个人情,送于朝廷便是。总比到时候被人压到衙门,安个罪名拿走好吧。
他这个甲必丹这么一表态,剩余的雷珍兰也只能跟着连富光一起表态,只说这就回去将田产地契都拿来,不日就按照朝廷的法令,迁到松江府。
临走之际,刘钰又说了一个让他们彻底安心的话。
“若办,就要从速。朝廷既得了南洋,这香料之类的总得卖出去。说不定,也会效荷兰人的办法,搞个垄断专营的公司,到时候定是在松江府募股的。你们若是去的晚了,只怕失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