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收尾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最新章节!
处理完朝堂上的事情,朱慈烺先是去了趟坤宁宫,就赐死国丈的事向周皇后请罪。
周皇后虽然不忿,但也没有太为难朱慈烺,娘家的所作所为让她心寒,更让她感到丢脸,周皇后表示再也不管周家的事情。
随后朱慈烺又去看望刘老太妃和张皇后,此去南京,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来,宫中的这些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们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上一面,尤其是刘老太妃,都八十多岁的人了。
乾清宫中,熟睡的崇祯猛然惊醒,显然是做了个噩梦。
当他一睁眼看到眼前的朱慈烺时,忽然全身一颤,大怒道:“你还敢来见朕?朕真是瞎了眼,立了你这个不忠不孝的东西!”
朱慈烺坐在绣凳上,安然道:“父皇这是什么话,如果大明无灾无难,如成祖皇帝时期那般的强盛,儿臣也不用这么处心积虑的掌握权势,拯救大明。”
崇祯一愣,怒道:“拯救大明?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你为何不与朕商量?做事如此的胆大妄为!”
朱慈烺的目光如同有形一般,直直地刺入崇祯的内心,道:“儿臣事事想和父皇商量,可父皇呢,总喜欢一意孤行,您是天子,一言九鼎,儿臣改变不了你,只能改变自己。”
崇祯嗤笑道:“巧言令色!你所做的这一切,就不怕激起全大明的地主,士绅,商人,勋贵等阶层的逆反?”
朱慈烺摇头道:“儿臣读的书少,不懂那些乱七八糟的弯弯,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
“别再说了!”崇祯面色难看,喘着粗气,挥手道:“你赢了!”
朱慈烺叹息,真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他说道:“儿臣数年前就说过,皇明没有谋逆的太子,儿臣所做的一切只想改变父皇!”
说完这句话,朱慈烺脸不红心不跳的,一副坦然的模样,显然多年的磨砺让他的脸皮也厚实了一些。
崇祯呆呆地权衡了半日,目光又在朱慈烺的脸上凝注了良久,最后终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就算再不服,自己也无力改变。
不过自己现在的情况貌似比李渊好些,最起码太子去南京监国后,大明长江以北还是自己说了算,自己更是名义上的大明天子,大明也始终没落在外姓手里......
崇祯整理了一番衣冠,忽然道:“答应朕的五千万两银子什么时候送上来!”
朱慈烺一愣,脑门一阵黑线,到现在这老爹还惦记着这笔银子。
崇祯瞥了他一眼,道:“怎么,你反悔了?”
朱慈烺道:“给给给,只希望父皇能悠着点花,别喂饱了那些贪官污吏。”
崇祯冷笑一声,道:“你顾好自己就行,江南是东林的老巢,他们在京师被朕打压的站不起身来,你去江南要是扶持他们还好,若是依旧手段强硬,只怕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朱慈烺如何不知道,东林党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以士人为基础,其势力盘根错节,很是难搞。
临走之前,崇祯还不忘点炮,道:“你重视武人阶层,小心有一天控制不住那群骄兵悍将,想想洪武朝的蓝玉吧。”
朱慈烺笑道:“这就不用父皇操心了,待儿臣南下后就将父皇密诏的那三个总兵放还。”
王廷臣等三个总兵都是在辽东之战中立过大功的,在历史上评价也不错,朱慈烺不忍除掉他们。
至于崇祯担心的武人阶层做大,更是不可能,天武军经过几番军队改制,权力早就问问掌握在朱慈烺手中,他将练兵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完全分开了,军屯部负责练兵、武将统兵、军机部统筹调兵,无论是谁想要调兵只能通过朱慈烺和军机部。
军机部是由几名大将组成,需要全票通过方能以军机部的名义调兵,如今黄得功和杨御蕃还在湖广和凤阳,即便是孙应元和周遇吉在天武军中职位最高,私下也只能调动身边的师直属卫队,唯一能不通过军机部调兵的只有朱慈烺一人。
崇祯挥了挥手,让其离开,朱慈烺也懒得和他再说废话,拍拍屁股走人了。
朱慈烺离开皇宫不久后,崇祯就批复了内阁拟定的旨意,正式下旨命皇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监国,江南一应事宜,皆可自专。
信王府前,孙应元和周遇吉二人跪在大门台阶下,自大朝会结束回来后就一直跪在那,向朱慈烺请罪。
皇太子仪仗从二人身边经过,朱慈烺径直进入王府,没有理会他们。
孙应元和周遇吉二人虽然考虑周到,但他们行事之前不跟朱慈烺打个招呼,已经犯了朱慈烺的忌讳。
朱慈烺要让他们长个记性,无论自身功劳多大,在他手下做事,要懂规矩,不能乱替当家人做主。
回到王府后,朱慈烺陆续召见了几名天武军的旅帅,让他们安排各部南下事宜。
夜晚,徐盛前来求情道:“殿下,靖武伯和定西伯已经在外面跪了四个时辰了,天阴沉沉的快要下雨了,您就饶了他们这次吧。”
朱慈烺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算学宝鉴》道:“我又没惩罚他们,他们想走可以随时回府。”
徐盛刚要再说什么,只听朱慈烺道:“你要是没事做,就和本宫一起学学算学,王文素写的这本《算学宝鉴》可是神书啊!”
徐盛嘟囔道:“算学奇技淫巧,有什么好学的。”
朱慈烺道:“本宫用王文素大师的话回你:上古圣贤犹且重之,况今之常人岂可以为六艺之末而忽之乎?”
说着他将桌案上一本《孙子算经》扔向徐盛,道:“你多学学算术开发智商,去把这上面第二十五页的鸡兔同笼问题解出来,解不出不准睡觉!”
徐盛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捧着书在那研究鸡兔同笼的问题了。
朱慈烺重新看向书中的《算学宝鉴》,这本书可真是神书啊,里面不仅介绍了高次方程和多元高次方程,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导数的概念,用导数解高次方程的算法,领先牛顿和莱布尼茨140年。
都说明代数学失传、衰落,理论数学建树的缺乏导致明代科学发展停滞,明朝数学大师王文素的这本《算学宝鉴》狠狠的抽了后世那些专家的脸,这本书中所记载的数学不仅高端,连一元高次方程解法及天元术、四元术等,被传闻在明朝失传的数学都记录在里面了。
《算学宝鉴》既代表了明代数学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同时期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连后世的现代数学也沿用其中的许多算法。
随着对这个时代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朱慈烺发现,明朝真是个被低估的朝代,尤其是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发展,被埋没的太多了。
处理完朝堂上的事情,朱慈烺先是去了趟坤宁宫,就赐死国丈的事向周皇后请罪。
周皇后虽然不忿,但也没有太为难朱慈烺,娘家的所作所为让她心寒,更让她感到丢脸,周皇后表示再也不管周家的事情。
随后朱慈烺又去看望刘老太妃和张皇后,此去南京,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来,宫中的这些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们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上一面,尤其是刘老太妃,都八十多岁的人了。
乾清宫中,熟睡的崇祯猛然惊醒,显然是做了个噩梦。
当他一睁眼看到眼前的朱慈烺时,忽然全身一颤,大怒道:“你还敢来见朕?朕真是瞎了眼,立了你这个不忠不孝的东西!”
朱慈烺坐在绣凳上,安然道:“父皇这是什么话,如果大明无灾无难,如成祖皇帝时期那般的强盛,儿臣也不用这么处心积虑的掌握权势,拯救大明。”
崇祯一愣,怒道:“拯救大明?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你为何不与朕商量?做事如此的胆大妄为!”
朱慈烺的目光如同有形一般,直直地刺入崇祯的内心,道:“儿臣事事想和父皇商量,可父皇呢,总喜欢一意孤行,您是天子,一言九鼎,儿臣改变不了你,只能改变自己。”
崇祯嗤笑道:“巧言令色!你所做的这一切,就不怕激起全大明的地主,士绅,商人,勋贵等阶层的逆反?”
朱慈烺摇头道:“儿臣读的书少,不懂那些乱七八糟的弯弯,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
“别再说了!”崇祯面色难看,喘着粗气,挥手道:“你赢了!”
朱慈烺叹息,真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他说道:“儿臣数年前就说过,皇明没有谋逆的太子,儿臣所做的一切只想改变父皇!”
说完这句话,朱慈烺脸不红心不跳的,一副坦然的模样,显然多年的磨砺让他的脸皮也厚实了一些。
崇祯呆呆地权衡了半日,目光又在朱慈烺的脸上凝注了良久,最后终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就算再不服,自己也无力改变。
不过自己现在的情况貌似比李渊好些,最起码太子去南京监国后,大明长江以北还是自己说了算,自己更是名义上的大明天子,大明也始终没落在外姓手里......
崇祯整理了一番衣冠,忽然道:“答应朕的五千万两银子什么时候送上来!”
朱慈烺一愣,脑门一阵黑线,到现在这老爹还惦记着这笔银子。
崇祯瞥了他一眼,道:“怎么,你反悔了?”
朱慈烺道:“给给给,只希望父皇能悠着点花,别喂饱了那些贪官污吏。”
崇祯冷笑一声,道:“你顾好自己就行,江南是东林的老巢,他们在京师被朕打压的站不起身来,你去江南要是扶持他们还好,若是依旧手段强硬,只怕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朱慈烺如何不知道,东林党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以士人为基础,其势力盘根错节,很是难搞。
临走之前,崇祯还不忘点炮,道:“你重视武人阶层,小心有一天控制不住那群骄兵悍将,想想洪武朝的蓝玉吧。”
朱慈烺笑道:“这就不用父皇操心了,待儿臣南下后就将父皇密诏的那三个总兵放还。”
王廷臣等三个总兵都是在辽东之战中立过大功的,在历史上评价也不错,朱慈烺不忍除掉他们。
至于崇祯担心的武人阶层做大,更是不可能,天武军经过几番军队改制,权力早就问问掌握在朱慈烺手中,他将练兵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完全分开了,军屯部负责练兵、武将统兵、军机部统筹调兵,无论是谁想要调兵只能通过朱慈烺和军机部。
军机部是由几名大将组成,需要全票通过方能以军机部的名义调兵,如今黄得功和杨御蕃还在湖广和凤阳,即便是孙应元和周遇吉在天武军中职位最高,私下也只能调动身边的师直属卫队,唯一能不通过军机部调兵的只有朱慈烺一人。
崇祯挥了挥手,让其离开,朱慈烺也懒得和他再说废话,拍拍屁股走人了。
朱慈烺离开皇宫不久后,崇祯就批复了内阁拟定的旨意,正式下旨命皇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监国,江南一应事宜,皆可自专。
信王府前,孙应元和周遇吉二人跪在大门台阶下,自大朝会结束回来后就一直跪在那,向朱慈烺请罪。
皇太子仪仗从二人身边经过,朱慈烺径直进入王府,没有理会他们。
孙应元和周遇吉二人虽然考虑周到,但他们行事之前不跟朱慈烺打个招呼,已经犯了朱慈烺的忌讳。
朱慈烺要让他们长个记性,无论自身功劳多大,在他手下做事,要懂规矩,不能乱替当家人做主。
回到王府后,朱慈烺陆续召见了几名天武军的旅帅,让他们安排各部南下事宜。
夜晚,徐盛前来求情道:“殿下,靖武伯和定西伯已经在外面跪了四个时辰了,天阴沉沉的快要下雨了,您就饶了他们这次吧。”
朱慈烺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算学宝鉴》道:“我又没惩罚他们,他们想走可以随时回府。”
徐盛刚要再说什么,只听朱慈烺道:“你要是没事做,就和本宫一起学学算学,王文素写的这本《算学宝鉴》可是神书啊!”
徐盛嘟囔道:“算学奇技淫巧,有什么好学的。”
朱慈烺道:“本宫用王文素大师的话回你:上古圣贤犹且重之,况今之常人岂可以为六艺之末而忽之乎?”
说着他将桌案上一本《孙子算经》扔向徐盛,道:“你多学学算术开发智商,去把这上面第二十五页的鸡兔同笼问题解出来,解不出不准睡觉!”
徐盛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捧着书在那研究鸡兔同笼的问题了。
朱慈烺重新看向书中的《算学宝鉴》,这本书可真是神书啊,里面不仅介绍了高次方程和多元高次方程,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导数的概念,用导数解高次方程的算法,领先牛顿和莱布尼茨140年。
都说明代数学失传、衰落,理论数学建树的缺乏导致明代科学发展停滞,明朝数学大师王文素的这本《算学宝鉴》狠狠的抽了后世那些专家的脸,这本书中所记载的数学不仅高端,连一元高次方程解法及天元术、四元术等,被传闻在明朝失传的数学都记录在里面了。
《算学宝鉴》既代表了明代数学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同时期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连后世的现代数学也沿用其中的许多算法。
随着对这个时代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朱慈烺发现,明朝真是个被低估的朝代,尤其是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发展,被埋没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