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舆论之剑(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上午时分,郭宋来到了晋昌坊,大门旁边原来清虚宫的地皮上正在大兴土木,一座三层高的主楼已初现雏形,飞檐斗拱,气势壮观。
这里就是《京都快报》新馆,占地十五亩,包括报馆、捡字房、仓库四部分组成,但印刷坊不在这里,而是在城外。
原来的金身阁和清虚宫在很多年前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以至于清虚宫重新在崆峒山崛起,留下很多回忆的这片土地郭宋也不再留恋,以五万贯钱的价格卖给了报馆,而这五万贯钱郭宋也没有拿走,而是大姐郭萍以追加投资的方式,投给了报馆,使报馆有资本在各地设立分馆。
无论郭萍还是张雷,或者李安,他们也只是名义上的三大股东,真正的报馆掌控者是郭宋本人,这一点总管事李联和主审杜崇都心知肚明。
李联到太原查看分馆的新馆址去了,主审杜崇陪同郭宋巡视新报馆的建设进度。
“启禀殿下,我们的报纸在十天前已正式更名为《京都快报》。”
郭宋微微笑道:“我看到了,改名的效果如何?有没有什么反对或者抵制?”
杜崇摇摇头道:“在长安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就好像理所当然一样,我现在才发现,好像大家都不关注报纸叫什么名字?”
“那你觉得是什么缘故?”郭宋笑问道。
杜崇想了想道:“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它没有失去‘快报’这个名字,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大家称为快报,只要‘快报’两个字还在,大家都不会在意它前缀是叫长安还是叫京都;第二个方面是报纸太少,一共只有两家,很难弄错,大家就不太注意报纸名称,以后报纸多了,或许就会注意它的名字了。”
这两个理由郭宋都比较赞成,他又问道:”
“上次我提到的月刊你们准备好没有?”郭宋又问道。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是样刊,请殿下过目!”
杜崇取过一本册子递给郭宋,郭宋接过这本刊物,名字就叫做《快报月刊》,是自己给他们题写的名字,装订方式是经折装,也就是折叠在一起,打开来是长长一串,有封皮和封底,又叫折本,朝廷的奏折都是这个样子。
“怎么没有采用我上次教你们的线装?”郭宋问道。
杜崇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教的线装我们还在反复试验,月刊比较急,所以暂时用折本的方式,等我们搬了新馆,再研制出一种比较便利的装订机,然后就正式改为线装了。”
郭宋倒也不勉强,他知道自己嘴皮子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必须要反复试验,光是装订线的选择就很麻烦,自己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但要落实却需无数次的试验。
郭宋翻看细看,首先纸质不错,很厚实,韧性也好,第一页上面写着《洛阳调查报告》,这是郭宋的要求,他要求《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从今年开始,要加大对洛阳的报道,让长安百姓能深刻了解朱泚统治下的洛阳百姓是多么悲惨。
郭宋翻了翻,足足写了七八页,很全面详实,用了大量数据说明情况,内容严肃,笔调犀利,郭宋沉思片刻道:“你们考虑过谁看这本月刊吗?”
“这个....卑职还没有考虑到。”
郭宋缓缓道:“我建议你们第一刊全部写成《洛阳调查报告》,把这一份编为军政刊,给关心天下大事的人看,然后再编一本生活刊,给平头百姓看,实际上一期编成两本,明白我的意思吗?”
“卑职明白殿下的意思,我们会立刻着手改进。”
郭宋笑了笑又继续道:“但报纸上可以刊登一些洛阳的情况,简单贴近生活的,比如老百姓要交多少税,米价多少,盐价多少,布价多少,这些内容,普通百姓肯定敢兴趣。”
杜崇点点头,“不瞒殿下,我们已经访问了一些从洛阳逃难过来的百姓,把访问的内容集合起来,具体针对几家人的情况,他们家要交多少税,为什么要逃难等等,和殿下说的内容一样,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家,非常真实,准备在后天的报纸刊登,必须殿下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先给殿下过目。”
郭宋沉默片刻道:“我就不用过目了,但你是主审,这些涉政的文章必须要你来把关,之前我和你谈过,你们就是我的喉舌,你们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的话,《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是我的左膀右臂,你们最终是为我效力,我会把我想说的话告诉你们,然后你们用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杜崇肃然道:“卑职一直牢记殿下的嘱托,从不敢忘记!”
郭宋又笑道:“你和李管事可不是什么掌柜,你们都是朝廷五品文官,过几年新人接替你们后,你们就将直接入朝为官,说不定去地方为刺史,施展胸中抱负!”
这就是直接许官收买了,杜崇心中感动,连忙躬身行礼,“殿下厚恩,卑职铭记于心!”
........
杜崇回到报馆,直接召集主笔们议事,十几名主笔济济一堂。
“今天晋王殿下看了我们月刊,提出改进建议,我们写《洛阳调查报告》,深度是足够了,但不够生动有趣,普通百姓不会喜欢,一般只有关心天下大事的人看,所以殿下建议我们编两本刊物,一本是军政刊,一本是生活刊,读者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购买。”
房间里顿时议论纷纷,出两本月刊,兼顾读者的需求,这个方法确实不错。
“主审,现在分成两刊,恐怕时间上来不及了。”负责编撰月刊的主笔王柔十分担忧道。
杜崇摆摆手,“时间不是问题,向后延迟一个月就行了,关键是要把第一本月刊做好,虽然晋王殿下没有明说,但我能感觉到他不满意。”
房间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没有想到,晋王殿下竟如此关注这本月刊。
“另外,晋王殿下对折本不太满意,希望用线装本,王管事,线装本什么时候才能拿出来?”说到最后,杜崇的语气也有点不满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一个中年男子,他叫王寿,是工匠世家出身,粗通文墨,专门请来负责研究月刊和书册装订。
王寿起身战战兢兢道:“线装本已经做出来了,但手工装订很费力,我想研制一种专门装订的工具,使装订变得很简单,现在研制这种装订工具需要时间。”
“那我再给你一个月时间,如果研制出来我有重赏!”
.......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杜崇回到房间,他取出访问稿子再重读修改,他已经完全明白了晋王殿下的意思,报道朱泚治下百姓的悲惨生活不是目的,要让百姓意识到晋王殿下的仁政才是关键。
所以让要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一下子联想到长安,这篇文章才有意义,文章首先就必须真实,访问的对象都是化名,杜崇决定把他们改成真名。
然后用文章中又选用粗粮价格,粗盐价格,粗布价格,这样就能直接对比三粗店,还要他们的收入和物价折算成老钱,这样对比性就更直观更强烈了,在最后标注一下。
最后,他还得再重新想一个标题,原标题是《洛阳流民访问录》,这个标题不行,太平淡了,看起来就像科举的对策文一样,让人提不起兴趣。
杜崇办报多年,他很了解百姓的心理,标题一定要惊悚、要简单通俗、要夺人眼球,要稍微夸张,要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杜崇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反复揣摩,最后他停下脚步,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标题:《揭秘:猪羊不如的洛阳平民》
杜崇修改了三遍,自己满意了,这才交给手下重新抄写、捡字。
上午时分,郭宋来到了晋昌坊,大门旁边原来清虚宫的地皮上正在大兴土木,一座三层高的主楼已初现雏形,飞檐斗拱,气势壮观。
这里就是《京都快报》新馆,占地十五亩,包括报馆、捡字房、仓库四部分组成,但印刷坊不在这里,而是在城外。
原来的金身阁和清虚宫在很多年前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以至于清虚宫重新在崆峒山崛起,留下很多回忆的这片土地郭宋也不再留恋,以五万贯钱的价格卖给了报馆,而这五万贯钱郭宋也没有拿走,而是大姐郭萍以追加投资的方式,投给了报馆,使报馆有资本在各地设立分馆。
无论郭萍还是张雷,或者李安,他们也只是名义上的三大股东,真正的报馆掌控者是郭宋本人,这一点总管事李联和主审杜崇都心知肚明。
李联到太原查看分馆的新馆址去了,主审杜崇陪同郭宋巡视新报馆的建设进度。
“启禀殿下,我们的报纸在十天前已正式更名为《京都快报》。”
郭宋微微笑道:“我看到了,改名的效果如何?有没有什么反对或者抵制?”
杜崇摇摇头道:“在长安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就好像理所当然一样,我现在才发现,好像大家都不关注报纸叫什么名字?”
“那你觉得是什么缘故?”郭宋笑问道。
杜崇想了想道:“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它没有失去‘快报’这个名字,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大家称为快报,只要‘快报’两个字还在,大家都不会在意它前缀是叫长安还是叫京都;第二个方面是报纸太少,一共只有两家,很难弄错,大家就不太注意报纸名称,以后报纸多了,或许就会注意它的名字了。”
这两个理由郭宋都比较赞成,他又问道:”
“上次我提到的月刊你们准备好没有?”郭宋又问道。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是样刊,请殿下过目!”
杜崇取过一本册子递给郭宋,郭宋接过这本刊物,名字就叫做《快报月刊》,是自己给他们题写的名字,装订方式是经折装,也就是折叠在一起,打开来是长长一串,有封皮和封底,又叫折本,朝廷的奏折都是这个样子。
“怎么没有采用我上次教你们的线装?”郭宋问道。
杜崇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教的线装我们还在反复试验,月刊比较急,所以暂时用折本的方式,等我们搬了新馆,再研制出一种比较便利的装订机,然后就正式改为线装了。”
郭宋倒也不勉强,他知道自己嘴皮子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必须要反复试验,光是装订线的选择就很麻烦,自己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但要落实却需无数次的试验。
郭宋翻看细看,首先纸质不错,很厚实,韧性也好,第一页上面写着《洛阳调查报告》,这是郭宋的要求,他要求《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从今年开始,要加大对洛阳的报道,让长安百姓能深刻了解朱泚统治下的洛阳百姓是多么悲惨。
郭宋翻了翻,足足写了七八页,很全面详实,用了大量数据说明情况,内容严肃,笔调犀利,郭宋沉思片刻道:“你们考虑过谁看这本月刊吗?”
“这个....卑职还没有考虑到。”
郭宋缓缓道:“我建议你们第一刊全部写成《洛阳调查报告》,把这一份编为军政刊,给关心天下大事的人看,然后再编一本生活刊,给平头百姓看,实际上一期编成两本,明白我的意思吗?”
“卑职明白殿下的意思,我们会立刻着手改进。”
郭宋笑了笑又继续道:“但报纸上可以刊登一些洛阳的情况,简单贴近生活的,比如老百姓要交多少税,米价多少,盐价多少,布价多少,这些内容,普通百姓肯定敢兴趣。”
杜崇点点头,“不瞒殿下,我们已经访问了一些从洛阳逃难过来的百姓,把访问的内容集合起来,具体针对几家人的情况,他们家要交多少税,为什么要逃难等等,和殿下说的内容一样,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家,非常真实,准备在后天的报纸刊登,必须殿下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先给殿下过目。”
郭宋沉默片刻道:“我就不用过目了,但你是主审,这些涉政的文章必须要你来把关,之前我和你谈过,你们就是我的喉舌,你们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的话,《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是我的左膀右臂,你们最终是为我效力,我会把我想说的话告诉你们,然后你们用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杜崇肃然道:“卑职一直牢记殿下的嘱托,从不敢忘记!”
郭宋又笑道:“你和李管事可不是什么掌柜,你们都是朝廷五品文官,过几年新人接替你们后,你们就将直接入朝为官,说不定去地方为刺史,施展胸中抱负!”
这就是直接许官收买了,杜崇心中感动,连忙躬身行礼,“殿下厚恩,卑职铭记于心!”
........
杜崇回到报馆,直接召集主笔们议事,十几名主笔济济一堂。
“今天晋王殿下看了我们月刊,提出改进建议,我们写《洛阳调查报告》,深度是足够了,但不够生动有趣,普通百姓不会喜欢,一般只有关心天下大事的人看,所以殿下建议我们编两本刊物,一本是军政刊,一本是生活刊,读者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购买。”
房间里顿时议论纷纷,出两本月刊,兼顾读者的需求,这个方法确实不错。
“主审,现在分成两刊,恐怕时间上来不及了。”负责编撰月刊的主笔王柔十分担忧道。
杜崇摆摆手,“时间不是问题,向后延迟一个月就行了,关键是要把第一本月刊做好,虽然晋王殿下没有明说,但我能感觉到他不满意。”
房间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没有想到,晋王殿下竟如此关注这本月刊。
“另外,晋王殿下对折本不太满意,希望用线装本,王管事,线装本什么时候才能拿出来?”说到最后,杜崇的语气也有点不满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一个中年男子,他叫王寿,是工匠世家出身,粗通文墨,专门请来负责研究月刊和书册装订。
王寿起身战战兢兢道:“线装本已经做出来了,但手工装订很费力,我想研制一种专门装订的工具,使装订变得很简单,现在研制这种装订工具需要时间。”
“那我再给你一个月时间,如果研制出来我有重赏!”
.......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杜崇回到房间,他取出访问稿子再重读修改,他已经完全明白了晋王殿下的意思,报道朱泚治下百姓的悲惨生活不是目的,要让百姓意识到晋王殿下的仁政才是关键。
所以让要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一下子联想到长安,这篇文章才有意义,文章首先就必须真实,访问的对象都是化名,杜崇决定把他们改成真名。
然后用文章中又选用粗粮价格,粗盐价格,粗布价格,这样就能直接对比三粗店,还要他们的收入和物价折算成老钱,这样对比性就更直观更强烈了,在最后标注一下。
最后,他还得再重新想一个标题,原标题是《洛阳流民访问录》,这个标题不行,太平淡了,看起来就像科举的对策文一样,让人提不起兴趣。
杜崇办报多年,他很了解百姓的心理,标题一定要惊悚、要简单通俗、要夺人眼球,要稍微夸张,要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杜崇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反复揣摩,最后他停下脚步,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标题:《揭秘:猪羊不如的洛阳平民》
杜崇修改了三遍,自己满意了,这才交给手下重新抄写、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