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5章 张辽战关羽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策行三国最新章节!
关羽考虑了很久,还是脱下了那套太史慈赠送的南阳产新式甲胄,只穿了一身绿色战袍,着绿帻,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外出会友,而不是与人战斗。
他本来打算连青龙偃月刀都不带,毕竟这也是孙策所赠,拿着这口刀与孙策交手实在别扭。可是想来想去,他又实在找不出趁手的兵器。这些年来,这口刀已经与他融为一体,难以割舍。没了这口刀,武艺至少要折三成,对付普通人也许足矣,与孙策交手却远远不够。无奈之下,他只得安慰了自己一句,反正要带兵器,刻意不带青龙偃月刀反倒显得自己心虚,便让周仓带上了。
上了赤菟马,带着周仓和青龙偃月刀,关羽出了大营,向西而来。
两营之间相距三里左右,遥遥相望,望楼上的士卒能将对面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关羽一边策马缓行,一边打量着对面。他本以为孙策会同时出营,两人在两营中间的位置相遇,与各自的大营保持五百步,以示公平。可他一直走到预定的位置,也没看到孙策的影子,心中微恼,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勒住坐骑,耐心等待。
好在孙策没让他等多久,很快,远处的营门就开了,两骑轻驰而来。关羽心中一喜,本想从周仓手中取过青龙偃月刀,想了想,又放弃了。不管是不是要战,总得先叙几句旧,一见面就提着刀,显得急迫,有失气度。
关羽一手挽缰,一手抚着马鞍,身体微微前倾,准备与孙策见礼,心里想着待会儿该如何打招呼,是称大王好,还是称孙郎好。听说江东百姓好称孙策为孙郎,以示亲近,自己如果这么称呼,会不会比称大王更妥贴一些?
正当关羽权衡之际,两骑来到面前。关羽刚准备开口打招呼,又觉不对,凝神一看,来的却不是孙策,甚至不是他认识的某人,而是两个生面孔。从甲胄上的徽识来看,似乎是义从骑的一员。正当他疑惑之际,走在前面的一个少壮汉子勒住坐骑,拱手施礼。
“雁门张辽,见过关侯。”
“你是张辽张文远?”关羽颇有些吃惊。他知道张辽是谁,刘备、张飞初游长安时,张飞与张辽交过手,对张辽的武艺很是佩服。听说张辽还和孙策阵前决斗过,不分胜负。张辽之前曾随天子来冀州,但关羽镇守涿郡,未能觐见天子,自然也没机会见过张辽。此刻听到张辽名字,很是意外,随即又想起张辽和刘晔一样,都是降将,心情随即低落。
天子有刘晔这样的谋士,吕布、张辽这样的将领,都败在了孙策手下,刘备还有什么机会?逢纪能和刘晔相提并论吗?虽说他对刘晔投降孙策不屑,但昨日一见,刘晔的气度可比逢纪强太多了,不失为豪杰。
“不意关侯亦知微名。”张辽拱手再拜。“关侯来得好早。大王正在营中处理公务,尚须片刻,还请关侯稍侯。”
关羽心中的不快不翼而飞。他抚须笑道:“吴王百忙之中拨冗相见,羽甚是感激,岂能吹毛求疵,苛责大人。”他打量了张飞一眼,随即心中一动。“久闻文远武艺精湛,曾与吾弟益德大战数合,不分胜负。今日得见,不知关某可有幸与文远切磋数合?”
张辽微微一笑。“关侯言重了。久闻关侯斩颜良,诛高览,勇冠三军,就算是吴王也对关侯赞誉有加,辽武艺微浅,岂能是关侯对手。不过最近追随吴王左右,有幸受吴王点拨,自觉有所寸进,若能求教于关侯一二,亦是人生幸事。”
关羽听了,心中既是得意,又不禁回想起当年追随孙策左右的往事。那时候经常与许褚、典韦较量武艺,时有胜负,有时还能与孙策放对几合,真是快意人生。离开孙策之后,也就是太史慈能谈得来,堪作对手,现在就连太史慈也见不着了,着实寂寞。今天有机会与张辽战上几合,既能热身,也能找回几分当年的感觉,一举两得。
两人客套了几句,关羽从周仓手中接过青龙偃月刀,提在手中,笑道:“文远,我这口刀可是吴王所赠,长度虽与千军破相当,重量却要超出七八斤,你要留意些。”
“好刀!”张辽单手握矛,矛尾夹在腋下,雪亮的矛头斜指前方。“我这柄矛不能与关侯的宝刀相提并论,只是普通的百折矛,长一丈八尺,唯一的好处就是用了黄大匠最近研制的炼金术,破甲能力更强。”
关羽已经注意到了张辽的长矛,这柄长矛有两个特点:一是长,一丈八尺。这么长的矛一般不称为矛,而称为矟或槊,威力要比普通的矛强很大,尤其是这一丈八的尺寸比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长出一半。二是矛头小,只有常见矛头的一半左右。矛头小,重心后移,更易于操控,能使出更精妙的招法。
矛头大小和破甲能力息息相关,能做出这么小的矛头,还能保证破甲能力,看来黄承彦打造兵器的技艺又有了不小的进步,自己这口刀有些过时了,就像自己与张辽的年纪有差距一般。
关羽莫名的有些焦躁,没有再与张辽搭话,拨转马头,向右走去。张辽也拨转马头,向左而行。两人各走了五十步左右,同时停住,转身,遥遥相对,举起武器示意,然后开始踢马冲锋。
张辽双脚踩在马镫上,臀部与马鞍保持半接触,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握矛,直指关羽。他奉命来见关羽,并非只是为了传个话,而是按照刘晔的计划,要折关羽锐气。他知道关羽武艺绝伦,力大刀沉马快,若有丝毫大意,非死即伤。但他也不示弱,追随孙策大半年,天天与庞德、陈到等人比武较技,有时候还能与孙策身边的郭武等人切磋几合,他觉得自己就像回炉重炼了一般,脱胎换骨,就算吕布重生,他也有底气与吕布大战数十合。
义从营习武的时候,郭武等人时常说起关羽,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对手来分析,张辽参与其中,受益良多,对关羽并不陌生。关羽的优势很明显,但他的劣势也很明显,只要把握住机会,完全可以让关羽的优势无从发挥。
关羽的坐骑赤菟是大宛良驹,张辽的坐骑虽然不如赤菟,也是上等战马,速度很快,不过数息,两人便已相遇,张辽挺矛直刺关羽胸腹,同时用脚轻带马镫,使战马向右侧斜行,保持与关羽的距离。这匹战马随他一年多,每天都练习,早已心意相通,不须他用力便知执行命令,向斜前方窜出。
关羽见张辽挺矛刺来,不敢大意。他没有披甲,一旦被张辽刺中,不死也要重伤,是以顾不得伤人,先求自保。好在他对付用矛的高手多了,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见,张飞的长矛就是一丈八,两人交手多次,他一样能克制张飞的蛇矛,笑到最后。
青龙偃月刀划出一道凌厉的弧光,斩向张辽的矛头。关羽的动作很大,并不以磕头或斩断矛头为目的,后面还跟着他独创的一招:拖刀。刀头磕开对方的矛头,顺势横拖,借着马速,能轻易斩开对方的甲胄,即使对方用兵器格挡,双方相撞的力量也足以让对方坐不稳马背。
在没有马镫的时候,这一招几乎所向披靡,连太史慈、张飞都觉得头疼。如今有了马镫,直接撞下马的可能性小了,他也稍作改进,多了一个贴着对方矛柄滑行,斩杀对方手指的招法。即使是比武较技,不需要下那么重的手,改刀刃为刀背,也足以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青龙偃月刀即将斩上张辽矛头的刹那间,张辽的战马向右前方窜出,两人之间的距离突然拉开,增大了两三尺。这两三尺看似不起眼,却让关羽的招数都落了空,他的长刀没能磕着张辽的矛头,张辽的矛头继续向前挺刺。关羽吃了一惊,来不及多想,顺势变招,扭身,抬刀,刀头下沉,刀尾抬起,青龙偃月刀倒提,向外猛推,险而又险的推开了张辽的长矛。
即便如此,张辽的矛头还是贴着关羽的左臂滑了过去,在绿色的战袍上挑开一个口子。
关羽心头一沉,有种不祥的预感。张飞说张辽和他武艺相当,现在看来,就算张飞没有说谎,如今的张辽也不是当初的张辽可比,武艺怕是又上了一个境界。想来也是,当初的张辽虽然跟着吕布这样的高手,却有公务缠身,哪能和现在一样天天在军营里,什么事也不管,只管练兵习武。更何况孙策的身边还有那么多高手,随时可以和他切磋。如果他没有进步,恐怕也不能在孙策身边立足。
稍有疏忽,一世英名怕是要毁于一旦。
关羽不敢大意,打起精神,全力以赴,与张辽战在一起。
关羽考虑了很久,还是脱下了那套太史慈赠送的南阳产新式甲胄,只穿了一身绿色战袍,着绿帻,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外出会友,而不是与人战斗。
他本来打算连青龙偃月刀都不带,毕竟这也是孙策所赠,拿着这口刀与孙策交手实在别扭。可是想来想去,他又实在找不出趁手的兵器。这些年来,这口刀已经与他融为一体,难以割舍。没了这口刀,武艺至少要折三成,对付普通人也许足矣,与孙策交手却远远不够。无奈之下,他只得安慰了自己一句,反正要带兵器,刻意不带青龙偃月刀反倒显得自己心虚,便让周仓带上了。
上了赤菟马,带着周仓和青龙偃月刀,关羽出了大营,向西而来。
两营之间相距三里左右,遥遥相望,望楼上的士卒能将对面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关羽一边策马缓行,一边打量着对面。他本以为孙策会同时出营,两人在两营中间的位置相遇,与各自的大营保持五百步,以示公平。可他一直走到预定的位置,也没看到孙策的影子,心中微恼,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勒住坐骑,耐心等待。
好在孙策没让他等多久,很快,远处的营门就开了,两骑轻驰而来。关羽心中一喜,本想从周仓手中取过青龙偃月刀,想了想,又放弃了。不管是不是要战,总得先叙几句旧,一见面就提着刀,显得急迫,有失气度。
关羽一手挽缰,一手抚着马鞍,身体微微前倾,准备与孙策见礼,心里想着待会儿该如何打招呼,是称大王好,还是称孙郎好。听说江东百姓好称孙策为孙郎,以示亲近,自己如果这么称呼,会不会比称大王更妥贴一些?
正当关羽权衡之际,两骑来到面前。关羽刚准备开口打招呼,又觉不对,凝神一看,来的却不是孙策,甚至不是他认识的某人,而是两个生面孔。从甲胄上的徽识来看,似乎是义从骑的一员。正当他疑惑之际,走在前面的一个少壮汉子勒住坐骑,拱手施礼。
“雁门张辽,见过关侯。”
“你是张辽张文远?”关羽颇有些吃惊。他知道张辽是谁,刘备、张飞初游长安时,张飞与张辽交过手,对张辽的武艺很是佩服。听说张辽还和孙策阵前决斗过,不分胜负。张辽之前曾随天子来冀州,但关羽镇守涿郡,未能觐见天子,自然也没机会见过张辽。此刻听到张辽名字,很是意外,随即又想起张辽和刘晔一样,都是降将,心情随即低落。
天子有刘晔这样的谋士,吕布、张辽这样的将领,都败在了孙策手下,刘备还有什么机会?逢纪能和刘晔相提并论吗?虽说他对刘晔投降孙策不屑,但昨日一见,刘晔的气度可比逢纪强太多了,不失为豪杰。
“不意关侯亦知微名。”张辽拱手再拜。“关侯来得好早。大王正在营中处理公务,尚须片刻,还请关侯稍侯。”
关羽心中的不快不翼而飞。他抚须笑道:“吴王百忙之中拨冗相见,羽甚是感激,岂能吹毛求疵,苛责大人。”他打量了张飞一眼,随即心中一动。“久闻文远武艺精湛,曾与吾弟益德大战数合,不分胜负。今日得见,不知关某可有幸与文远切磋数合?”
张辽微微一笑。“关侯言重了。久闻关侯斩颜良,诛高览,勇冠三军,就算是吴王也对关侯赞誉有加,辽武艺微浅,岂能是关侯对手。不过最近追随吴王左右,有幸受吴王点拨,自觉有所寸进,若能求教于关侯一二,亦是人生幸事。”
关羽听了,心中既是得意,又不禁回想起当年追随孙策左右的往事。那时候经常与许褚、典韦较量武艺,时有胜负,有时还能与孙策放对几合,真是快意人生。离开孙策之后,也就是太史慈能谈得来,堪作对手,现在就连太史慈也见不着了,着实寂寞。今天有机会与张辽战上几合,既能热身,也能找回几分当年的感觉,一举两得。
两人客套了几句,关羽从周仓手中接过青龙偃月刀,提在手中,笑道:“文远,我这口刀可是吴王所赠,长度虽与千军破相当,重量却要超出七八斤,你要留意些。”
“好刀!”张辽单手握矛,矛尾夹在腋下,雪亮的矛头斜指前方。“我这柄矛不能与关侯的宝刀相提并论,只是普通的百折矛,长一丈八尺,唯一的好处就是用了黄大匠最近研制的炼金术,破甲能力更强。”
关羽已经注意到了张辽的长矛,这柄长矛有两个特点:一是长,一丈八尺。这么长的矛一般不称为矛,而称为矟或槊,威力要比普通的矛强很大,尤其是这一丈八的尺寸比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长出一半。二是矛头小,只有常见矛头的一半左右。矛头小,重心后移,更易于操控,能使出更精妙的招法。
矛头大小和破甲能力息息相关,能做出这么小的矛头,还能保证破甲能力,看来黄承彦打造兵器的技艺又有了不小的进步,自己这口刀有些过时了,就像自己与张辽的年纪有差距一般。
关羽莫名的有些焦躁,没有再与张辽搭话,拨转马头,向右走去。张辽也拨转马头,向左而行。两人各走了五十步左右,同时停住,转身,遥遥相对,举起武器示意,然后开始踢马冲锋。
张辽双脚踩在马镫上,臀部与马鞍保持半接触,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握矛,直指关羽。他奉命来见关羽,并非只是为了传个话,而是按照刘晔的计划,要折关羽锐气。他知道关羽武艺绝伦,力大刀沉马快,若有丝毫大意,非死即伤。但他也不示弱,追随孙策大半年,天天与庞德、陈到等人比武较技,有时候还能与孙策身边的郭武等人切磋几合,他觉得自己就像回炉重炼了一般,脱胎换骨,就算吕布重生,他也有底气与吕布大战数十合。
义从营习武的时候,郭武等人时常说起关羽,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对手来分析,张辽参与其中,受益良多,对关羽并不陌生。关羽的优势很明显,但他的劣势也很明显,只要把握住机会,完全可以让关羽的优势无从发挥。
关羽的坐骑赤菟是大宛良驹,张辽的坐骑虽然不如赤菟,也是上等战马,速度很快,不过数息,两人便已相遇,张辽挺矛直刺关羽胸腹,同时用脚轻带马镫,使战马向右侧斜行,保持与关羽的距离。这匹战马随他一年多,每天都练习,早已心意相通,不须他用力便知执行命令,向斜前方窜出。
关羽见张辽挺矛刺来,不敢大意。他没有披甲,一旦被张辽刺中,不死也要重伤,是以顾不得伤人,先求自保。好在他对付用矛的高手多了,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见,张飞的长矛就是一丈八,两人交手多次,他一样能克制张飞的蛇矛,笑到最后。
青龙偃月刀划出一道凌厉的弧光,斩向张辽的矛头。关羽的动作很大,并不以磕头或斩断矛头为目的,后面还跟着他独创的一招:拖刀。刀头磕开对方的矛头,顺势横拖,借着马速,能轻易斩开对方的甲胄,即使对方用兵器格挡,双方相撞的力量也足以让对方坐不稳马背。
在没有马镫的时候,这一招几乎所向披靡,连太史慈、张飞都觉得头疼。如今有了马镫,直接撞下马的可能性小了,他也稍作改进,多了一个贴着对方矛柄滑行,斩杀对方手指的招法。即使是比武较技,不需要下那么重的手,改刀刃为刀背,也足以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青龙偃月刀即将斩上张辽矛头的刹那间,张辽的战马向右前方窜出,两人之间的距离突然拉开,增大了两三尺。这两三尺看似不起眼,却让关羽的招数都落了空,他的长刀没能磕着张辽的矛头,张辽的矛头继续向前挺刺。关羽吃了一惊,来不及多想,顺势变招,扭身,抬刀,刀头下沉,刀尾抬起,青龙偃月刀倒提,向外猛推,险而又险的推开了张辽的长矛。
即便如此,张辽的矛头还是贴着关羽的左臂滑了过去,在绿色的战袍上挑开一个口子。
关羽心头一沉,有种不祥的预感。张飞说张辽和他武艺相当,现在看来,就算张飞没有说谎,如今的张辽也不是当初的张辽可比,武艺怕是又上了一个境界。想来也是,当初的张辽虽然跟着吕布这样的高手,却有公务缠身,哪能和现在一样天天在军营里,什么事也不管,只管练兵习武。更何况孙策的身边还有那么多高手,随时可以和他切磋。如果他没有进步,恐怕也不能在孙策身边立足。
稍有疏忽,一世英名怕是要毁于一旦。
关羽不敢大意,打起精神,全力以赴,与张辽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