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东汉末年枭雄志最新章节!
其实硬是要说起来,摊丁入亩之后,豪强们缴纳的税收份额也不算多,大头还是他们的。
但是人就是如此,从来不收的税忽然要收了,就不高兴,越有实力越有地位的人就越不高兴,就越不愿意交。
他们肯定要想方设法的逃避。
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钱这种东西,肯定是多多益善,永远也不要减少最好的。
他们自觉自己和正常普通人不一样,社会地位不同,从事的职业也不同,根本就不是同一种人,所以就该享有不一样的特权。
如果没有,居然还要正常交税,那简直就是犯罪。
尽管清丈土地以后的税率一样不高,尽管他们拥有的很多很多很多,可他们只会想要更多,无穷无尽,直到把自己撑死为止。
他们就像是被踩着尾巴的野猫一样,面对魏帝国气势汹汹的清丈团队,在绝望之下,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终于,决定起兵造反。
让皇帝知道他们的力量,知道他们的反抗和诉求,知道他们绝非待宰的羔羊,绝非那些无力对抗皇权的泥腿子们和被驯服的士人们。
称之为寒门的广大豪强地主们觉醒了反抗意志,步上了士人们的后尘,决定和皇权对抗。
当然,如果士人们发动对抗的时候,他们也能跟上,说不定结果会好一些。
可惜,士人们抗衡皇权的时候,他们还在吃瓜看戏,甚至等着瓜分士人们倒下之后的政治利益。
现在政治利益是得到了,但是经济利益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啥时候,直接就失去抵抗力了。
以后还不是任由皇帝挫扁搓圆吗?
这能忍?
反正他们是忍不了的,所以纷纷起兵抗议,攻击县城和村庄,宣布和天子决裂,要让天子知道他们的力量。
冀州十郡一片叛乱烽火。
然后,叛乱烽火纷纷熄灭,再无踪迹。
原因也很简单,包围着豪强庄园的屯田村庄里的民兵们顺势而起,在各自教官的带领下奋勇反抗、阻击、打配合,给豪强叛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和伤亡。
有不少准备不足力量不够的庄园主直接被一波反推推回了庄园里,然后遭到了四面八方的民兵们的奋勇攻击,直接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更有甚者直接在野战的时候被杀死,叛军溃散,叛乱就被平定了。
冀州此时是没有刺史的,也没有军事大营在冀州驻军。
唯一的正规军就是刚刚抵达邺城准备推动清丈土地的五千卫军,然后就是位于幽州的渔阳大营的军队。
可以说除了民兵,或者说郭鹏之后还会调遣洛阳中央军参加战斗之外,冀州唯一的成建制的武装力量就是那五千卫军。
但是很显然,面对偌大的冀州,五千卫军平叛是力不从心的。
若非是民兵制度帮了他们,冀州这一波还真不好度过去。
深入基层的政权力量到底还是发挥了该有的作用,尽管不是大获全胜,也有失败也有死亡,也有不少村庄没能扛过去,但至少不是全部。
所以,冀州驻军就有了可以应付过来的可能了。
尽管没有刺史,但是所有在任上的官员但凡是想要继续仕途的,或者是尝试将功补过找到活命之途的,都愿意竭尽全力对抗叛军。
自然,也有那么极少部分县官不仅不抵抗,反而还和当地豪强联合起来,通力协作,利用手中权力对付底下的乡村二级政权。
有县令,有县尉,还有县府里的其他官员,他们的出力使得县府的政令不通畅,使得乡村的抵抗力度衰落,调度不及时充分。
一个县的范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村庄被破坏,很多人被杀死,很多资源被掳掠。
若是县政府及时消灭内贼保住县城还好说,但是有那么些个县城,县令被杀或者县令本身就是造反的带头者,直接就胁迫整个县的人们一起跳反,造成重大损失。
郡级政府和州级政府在郭魏政权的架构里并非是多么强力的政府,上不达中央下不至地方,还要受到各种牵制,被中央官署各种侵夺权力。
郡级政府和州级政府真心没多大的权力。
真正接触地方实权较大的,反而是县级政府。
所以一旦县级政府出了问题,整个县都要为其所害,乡村是比较难以应对的。
冀州十郡范围内,有个位数的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尽管如此,也不是没有仁人志士和基层官员还在努力挽回局势,率领民兵拼死抵抗,扼守要地绝不认输,为正规军的平叛争取时间,并且点燃狼烟和烽火,向周围尚且平安的民兵队伍求援。
为了更好地推进互相之间的讯息传递,每一个屯田村庄建立起来之后,郭鹏都会要求他们储存一定量的狼烟烽火燃料,以便于在需要的时候发起求援讯息。
这种准备在这一次的大叛乱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率领五千卫军来到冀州推动清丈土地的卫军将领彭启得到狼烟四起烽火燃遍的消息之后,立刻意识到这是豪强发动了叛乱。
这和他出发之前赵云给他的绝密任命是一样的。
这个任命来自于皇帝本人。
皇帝让彭启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冀州发生豪强叛乱,他要给洛阳送消息,还要竭尽全力在援兵抵达以前稳住局势。
所以出发的时候,彭启特意携带了数量更大的战马,确保麾下骑兵一人双马,可以利用冀州优越的交通条件实现高速机动。
这样可以实现高速平叛。
不过当他率领魏军骑兵四散而出的时候,看到的情况却和他想象中的惨状大有不同。
虽然冀州暂时没有刺史,也有很多重要官员落马,但是豪强们发起的叛乱却没有造成很大规模的动荡。
冀州基层政府大多完好,且一旦发生天灾人祸之类的,各自的指挥系统也独立于上级行政命令,有便宜行事的资格。
村乡二级政府在早先郭鹏还没有大规模掌握县级政府的时候,就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应急机制,不需要对上级政府负责,一旦出事,村乡为单位的基层政权自己都可以反应过来。
民兵迅速集合保卫家园,不需要县府下令。
郭鹏打从一开始就在防着这群人,他知道真正能和他一条心的,不愿意天下大乱的就是这些乡村基层人员和老农们,所以他真正相信的就是这群黎庶。
对于士人和寒门豪强,他始终予以最大限度的防备。
乡村制度和民兵制度从最开始就是为了增强动员力和防备士人、豪强在地方的叛乱。
他早就知道自己必然和这些人有一战,士人们被他架空成了空中楼阁,无法勾结地方豪强造反,就被干掉了。
现在豪强们失去了和士人勾结的机会,但是豪强们尚且还能靠自己,必然会有头铁侠为了自己的财产不惜一战。
那个时候,就是乡村制度和民兵制度显露力量的时候了。
其实硬是要说起来,摊丁入亩之后,豪强们缴纳的税收份额也不算多,大头还是他们的。
但是人就是如此,从来不收的税忽然要收了,就不高兴,越有实力越有地位的人就越不高兴,就越不愿意交。
他们肯定要想方设法的逃避。
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钱这种东西,肯定是多多益善,永远也不要减少最好的。
他们自觉自己和正常普通人不一样,社会地位不同,从事的职业也不同,根本就不是同一种人,所以就该享有不一样的特权。
如果没有,居然还要正常交税,那简直就是犯罪。
尽管清丈土地以后的税率一样不高,尽管他们拥有的很多很多很多,可他们只会想要更多,无穷无尽,直到把自己撑死为止。
他们就像是被踩着尾巴的野猫一样,面对魏帝国气势汹汹的清丈团队,在绝望之下,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终于,决定起兵造反。
让皇帝知道他们的力量,知道他们的反抗和诉求,知道他们绝非待宰的羔羊,绝非那些无力对抗皇权的泥腿子们和被驯服的士人们。
称之为寒门的广大豪强地主们觉醒了反抗意志,步上了士人们的后尘,决定和皇权对抗。
当然,如果士人们发动对抗的时候,他们也能跟上,说不定结果会好一些。
可惜,士人们抗衡皇权的时候,他们还在吃瓜看戏,甚至等着瓜分士人们倒下之后的政治利益。
现在政治利益是得到了,但是经济利益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啥时候,直接就失去抵抗力了。
以后还不是任由皇帝挫扁搓圆吗?
这能忍?
反正他们是忍不了的,所以纷纷起兵抗议,攻击县城和村庄,宣布和天子决裂,要让天子知道他们的力量。
冀州十郡一片叛乱烽火。
然后,叛乱烽火纷纷熄灭,再无踪迹。
原因也很简单,包围着豪强庄园的屯田村庄里的民兵们顺势而起,在各自教官的带领下奋勇反抗、阻击、打配合,给豪强叛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和伤亡。
有不少准备不足力量不够的庄园主直接被一波反推推回了庄园里,然后遭到了四面八方的民兵们的奋勇攻击,直接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更有甚者直接在野战的时候被杀死,叛军溃散,叛乱就被平定了。
冀州此时是没有刺史的,也没有军事大营在冀州驻军。
唯一的正规军就是刚刚抵达邺城准备推动清丈土地的五千卫军,然后就是位于幽州的渔阳大营的军队。
可以说除了民兵,或者说郭鹏之后还会调遣洛阳中央军参加战斗之外,冀州唯一的成建制的武装力量就是那五千卫军。
但是很显然,面对偌大的冀州,五千卫军平叛是力不从心的。
若非是民兵制度帮了他们,冀州这一波还真不好度过去。
深入基层的政权力量到底还是发挥了该有的作用,尽管不是大获全胜,也有失败也有死亡,也有不少村庄没能扛过去,但至少不是全部。
所以,冀州驻军就有了可以应付过来的可能了。
尽管没有刺史,但是所有在任上的官员但凡是想要继续仕途的,或者是尝试将功补过找到活命之途的,都愿意竭尽全力对抗叛军。
自然,也有那么极少部分县官不仅不抵抗,反而还和当地豪强联合起来,通力协作,利用手中权力对付底下的乡村二级政权。
有县令,有县尉,还有县府里的其他官员,他们的出力使得县府的政令不通畅,使得乡村的抵抗力度衰落,调度不及时充分。
一个县的范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村庄被破坏,很多人被杀死,很多资源被掳掠。
若是县政府及时消灭内贼保住县城还好说,但是有那么些个县城,县令被杀或者县令本身就是造反的带头者,直接就胁迫整个县的人们一起跳反,造成重大损失。
郡级政府和州级政府在郭魏政权的架构里并非是多么强力的政府,上不达中央下不至地方,还要受到各种牵制,被中央官署各种侵夺权力。
郡级政府和州级政府真心没多大的权力。
真正接触地方实权较大的,反而是县级政府。
所以一旦县级政府出了问题,整个县都要为其所害,乡村是比较难以应对的。
冀州十郡范围内,有个位数的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尽管如此,也不是没有仁人志士和基层官员还在努力挽回局势,率领民兵拼死抵抗,扼守要地绝不认输,为正规军的平叛争取时间,并且点燃狼烟和烽火,向周围尚且平安的民兵队伍求援。
为了更好地推进互相之间的讯息传递,每一个屯田村庄建立起来之后,郭鹏都会要求他们储存一定量的狼烟烽火燃料,以便于在需要的时候发起求援讯息。
这种准备在这一次的大叛乱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率领五千卫军来到冀州推动清丈土地的卫军将领彭启得到狼烟四起烽火燃遍的消息之后,立刻意识到这是豪强发动了叛乱。
这和他出发之前赵云给他的绝密任命是一样的。
这个任命来自于皇帝本人。
皇帝让彭启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冀州发生豪强叛乱,他要给洛阳送消息,还要竭尽全力在援兵抵达以前稳住局势。
所以出发的时候,彭启特意携带了数量更大的战马,确保麾下骑兵一人双马,可以利用冀州优越的交通条件实现高速机动。
这样可以实现高速平叛。
不过当他率领魏军骑兵四散而出的时候,看到的情况却和他想象中的惨状大有不同。
虽然冀州暂时没有刺史,也有很多重要官员落马,但是豪强们发起的叛乱却没有造成很大规模的动荡。
冀州基层政府大多完好,且一旦发生天灾人祸之类的,各自的指挥系统也独立于上级行政命令,有便宜行事的资格。
村乡二级政府在早先郭鹏还没有大规模掌握县级政府的时候,就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应急机制,不需要对上级政府负责,一旦出事,村乡为单位的基层政权自己都可以反应过来。
民兵迅速集合保卫家园,不需要县府下令。
郭鹏打从一开始就在防着这群人,他知道真正能和他一条心的,不愿意天下大乱的就是这些乡村基层人员和老农们,所以他真正相信的就是这群黎庶。
对于士人和寒门豪强,他始终予以最大限度的防备。
乡村制度和民兵制度从最开始就是为了增强动员力和防备士人、豪强在地方的叛乱。
他早就知道自己必然和这些人有一战,士人们被他架空成了空中楼阁,无法勾结地方豪强造反,就被干掉了。
现在豪强们失去了和士人勾结的机会,但是豪强们尚且还能靠自己,必然会有头铁侠为了自己的财产不惜一战。
那个时候,就是乡村制度和民兵制度显露力量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