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网 > 冷王在上:弃妃要翻身 > 第633章 蛊惑人心!
第633章 蛊惑人心!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冷王在上:弃妃要翻身最新章节!
“是啊是啊!”萧影用力点头,“王妃所言极是!属下受教了!王妃您真是聪明,真的!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像您这么聪明的女子!您跟殿下一样聪明!怪不得两年前那场恶战,那样恶劣的条件,你们也能打赢,你们两人合力出手,这世间无人能敌啊!”
“这马屁拍的……”苏青鸾忍俊不禁,“萧影,我说,你是不是……有求于我啊?”
“我……哪有……”萧影用力摇头,“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一句话,重复两遍……”苏青鸾一边走一边斜觑着他,“谎话无疑了!”
“王妃,您不能这样武断……”萧影被她看得面色微红,“真没有……”
“没有,你脸红什么?”苏青鸾盯住他,“没有,你又结巴什么?没有,你干嘛老是讨好我,奉承我?你以前,话可没这么多!”
“是殿下让我说的……”萧影被她堵了一下,脸又红了,忙转移话题,“王妃,往这边走!”
两人到了一处洞口,洞口前把守的人看到是萧影,立时放行。
洞口看上去很小,可是,越往前走,就越是宽敞,等到拐过几个弯,又上了几层台阶后,他们便来到了一处开阔之地。
开阔之地上,站着黑鸦鸦的一群人。
苏青鸾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是外头那几支军队的将领,还有朝中一些重臣老臣。
此时,他们正聚精会神的盯着一处洞壁,也不知在看些什么,表情极为凝重。
这又是什么状况?
苏青鸾一头雾水。
萧影带她走过去。
卫兵们识得她两人,不约而同的让出路来。
苏青鸾走近那洞壁,才发现,原来这洞壁中间,竟是有一道长长的横着的裂缝,裂缝间红光隐隐,灯影摇曳。
看来,法明就是在这裂缝之后了。
苏青鸾走过去,探头一瞧,立时被涌入眼帘的场景惊呆了!
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望无垠的开阔之地,仿佛看不到尽头,洞中燃着无数只红灯笼,将整个洞底,照得如同白昼。
然而,真正令苏青鸾惊讶的,却不是这一望无垠的开阔之地,亦不是这数不清的红灯笼,而是,这开阔之地上站着的密密麻麻的,黑鸦鸦的,数不清的人头!
这数不清到底有多少,苏青鸾说不出来,不过,她惯常混迹于军中,粗略估算,怎么也有三万余人!
三万……
苏青鸾现在明白,为什么萧影说,看到法明之后,就担心自己人带少了。
两万对三万,的确是有点少!
可是,法明怎么会聚集这么多人?
这些人,又都是什么人?
然而,不管他们是什么人,但是,他们看起来都是绝对忠诚于法明的信徒,因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热切到古怪的表情。
而从他们的打扮和站姿来看,这些人绝非普通百姓。
他们队列整齐,站姿挺拔,精神抖擞,且,十之八九是精壮的男子,年龄在十五到四十六之间。
而其中的女人,也非等闲之辈,虽然只是整齐站着,并未有任何行动,但也可看出,绝对是训练有素,而不是普通的弱质女子。
换言之,这些人,他们,是兵士,是随时可以冲锋陷阵的,很有可能经过调教训练过的成熟的士兵!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此刻,应该正准备着,奔赴战场。
他们整齐的排列着,身着黑色长袍,背后一朵妖异红花,张牙舞爪,身上的黑色甲胄,闪着幽冷的光。
他们都戴着一样的帽子,是黑色的圆顶帽,帽边也刻着红色花朵,枝枝缠缠,看起来颇是古怪。
这些人此时全都昂首挺胸,目光热切的看向洞中央高台上的一个人。
苏青鸾所处的位置,居高临下,这处开阔地,等于是在她的脚底下,虽然隔得很远,但她还是很轻易的辨认出,那个人,就是法明。
当然,除了法明,他身边的那个人,她也是一眼就认出来。
是萧长安。
萧长安站在法明的右首,身着暗金色甲胄,昂首挺胸,站得笔直。
他的身后,还站着一群人。
这群人,也是十分面熟,有很多是苏青鸾在上林玉苑见过的朝中重臣。
在这之前,苏青鸾便听萧长安推测过,说法明有可能已经策反并掌控了不少朝中重臣和大萧各要害部门的官员。
所以,在这里看到朝廷官员,苏青鸾倒一点也不惊讶。
真正让她惊讶的,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萧长安所说的不少,居然会,这么多!
怪不得那些将领都如临大敌一般。
这的确是太可怕了!
这么多朝廷官员,此时,都是挺胸昂首,眼神热切的看向法明,好像他是上天派来的神明一般,那样虔诚,尊重。
他们尚且如此,那开阔之地站着的那些人,就更不用说了。
而此时的法明,正用苏青鸾从来没有听过的,醇厚且又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在蛊惑着这些已然匍匐在他脚底的信徒。
苏青鸾不知道这是法明原本的声音,还是他刻意用这种假声说话,她只知道,但凡听到这话的人,都忍不住要热血汹涌,斗志昂扬。
他真的是极善蛊惑人心,他指出元允帝治下的处处不公,杀猪的屠夫,劫道的山匪,都能站到了庙堂之高,指手划脚。
这是元允帝最令人诟病的地方。
孙国柱在萧京横行,无恶不作,为非作歹,坏事做尽。
这样的人,元允帝捧若至宝,宠信有加,一再的封赏,将他一路捧到了定北王的位子上,全然不顾朝堂内外的一片哗然和群情汹涌。
这件事,本来就是元允帝做错了。
孙国柱做的恶越多,他失的人心也就愈多。
受尽委屈的人,在他那里讨不到公道,得不到宣泄,难免心生怨怼,怨得久了,自然也就生了异心,这个时候,所有跟他一起声讨咒骂孙国柱的人,都是他的同路人,而如果敢对那高高在下的帝君进行鞭挞,那是立时经引为生平知已的。
“是啊是啊!”萧影用力点头,“王妃所言极是!属下受教了!王妃您真是聪明,真的!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像您这么聪明的女子!您跟殿下一样聪明!怪不得两年前那场恶战,那样恶劣的条件,你们也能打赢,你们两人合力出手,这世间无人能敌啊!”
“这马屁拍的……”苏青鸾忍俊不禁,“萧影,我说,你是不是……有求于我啊?”
“我……哪有……”萧影用力摇头,“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一句话,重复两遍……”苏青鸾一边走一边斜觑着他,“谎话无疑了!”
“王妃,您不能这样武断……”萧影被她看得面色微红,“真没有……”
“没有,你脸红什么?”苏青鸾盯住他,“没有,你又结巴什么?没有,你干嘛老是讨好我,奉承我?你以前,话可没这么多!”
“是殿下让我说的……”萧影被她堵了一下,脸又红了,忙转移话题,“王妃,往这边走!”
两人到了一处洞口,洞口前把守的人看到是萧影,立时放行。
洞口看上去很小,可是,越往前走,就越是宽敞,等到拐过几个弯,又上了几层台阶后,他们便来到了一处开阔之地。
开阔之地上,站着黑鸦鸦的一群人。
苏青鸾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是外头那几支军队的将领,还有朝中一些重臣老臣。
此时,他们正聚精会神的盯着一处洞壁,也不知在看些什么,表情极为凝重。
这又是什么状况?
苏青鸾一头雾水。
萧影带她走过去。
卫兵们识得她两人,不约而同的让出路来。
苏青鸾走近那洞壁,才发现,原来这洞壁中间,竟是有一道长长的横着的裂缝,裂缝间红光隐隐,灯影摇曳。
看来,法明就是在这裂缝之后了。
苏青鸾走过去,探头一瞧,立时被涌入眼帘的场景惊呆了!
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望无垠的开阔之地,仿佛看不到尽头,洞中燃着无数只红灯笼,将整个洞底,照得如同白昼。
然而,真正令苏青鸾惊讶的,却不是这一望无垠的开阔之地,亦不是这数不清的红灯笼,而是,这开阔之地上站着的密密麻麻的,黑鸦鸦的,数不清的人头!
这数不清到底有多少,苏青鸾说不出来,不过,她惯常混迹于军中,粗略估算,怎么也有三万余人!
三万……
苏青鸾现在明白,为什么萧影说,看到法明之后,就担心自己人带少了。
两万对三万,的确是有点少!
可是,法明怎么会聚集这么多人?
这些人,又都是什么人?
然而,不管他们是什么人,但是,他们看起来都是绝对忠诚于法明的信徒,因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热切到古怪的表情。
而从他们的打扮和站姿来看,这些人绝非普通百姓。
他们队列整齐,站姿挺拔,精神抖擞,且,十之八九是精壮的男子,年龄在十五到四十六之间。
而其中的女人,也非等闲之辈,虽然只是整齐站着,并未有任何行动,但也可看出,绝对是训练有素,而不是普通的弱质女子。
换言之,这些人,他们,是兵士,是随时可以冲锋陷阵的,很有可能经过调教训练过的成熟的士兵!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此刻,应该正准备着,奔赴战场。
他们整齐的排列着,身着黑色长袍,背后一朵妖异红花,张牙舞爪,身上的黑色甲胄,闪着幽冷的光。
他们都戴着一样的帽子,是黑色的圆顶帽,帽边也刻着红色花朵,枝枝缠缠,看起来颇是古怪。
这些人此时全都昂首挺胸,目光热切的看向洞中央高台上的一个人。
苏青鸾所处的位置,居高临下,这处开阔地,等于是在她的脚底下,虽然隔得很远,但她还是很轻易的辨认出,那个人,就是法明。
当然,除了法明,他身边的那个人,她也是一眼就认出来。
是萧长安。
萧长安站在法明的右首,身着暗金色甲胄,昂首挺胸,站得笔直。
他的身后,还站着一群人。
这群人,也是十分面熟,有很多是苏青鸾在上林玉苑见过的朝中重臣。
在这之前,苏青鸾便听萧长安推测过,说法明有可能已经策反并掌控了不少朝中重臣和大萧各要害部门的官员。
所以,在这里看到朝廷官员,苏青鸾倒一点也不惊讶。
真正让她惊讶的,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萧长安所说的不少,居然会,这么多!
怪不得那些将领都如临大敌一般。
这的确是太可怕了!
这么多朝廷官员,此时,都是挺胸昂首,眼神热切的看向法明,好像他是上天派来的神明一般,那样虔诚,尊重。
他们尚且如此,那开阔之地站着的那些人,就更不用说了。
而此时的法明,正用苏青鸾从来没有听过的,醇厚且又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在蛊惑着这些已然匍匐在他脚底的信徒。
苏青鸾不知道这是法明原本的声音,还是他刻意用这种假声说话,她只知道,但凡听到这话的人,都忍不住要热血汹涌,斗志昂扬。
他真的是极善蛊惑人心,他指出元允帝治下的处处不公,杀猪的屠夫,劫道的山匪,都能站到了庙堂之高,指手划脚。
这是元允帝最令人诟病的地方。
孙国柱在萧京横行,无恶不作,为非作歹,坏事做尽。
这样的人,元允帝捧若至宝,宠信有加,一再的封赏,将他一路捧到了定北王的位子上,全然不顾朝堂内外的一片哗然和群情汹涌。
这件事,本来就是元允帝做错了。
孙国柱做的恶越多,他失的人心也就愈多。
受尽委屈的人,在他那里讨不到公道,得不到宣泄,难免心生怨怼,怨得久了,自然也就生了异心,这个时候,所有跟他一起声讨咒骂孙国柱的人,都是他的同路人,而如果敢对那高高在下的帝君进行鞭挞,那是立时经引为生平知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