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文明演化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洪荒元符录最新章节!
九州上空,诸子堂。
“这次多谢了。”李耳突然对对面的烨龙道谢。
“如果让佛门分裂天庭,贫道日后也不好对神族诸位交代。”烨龙氏回了一句以后继续教化己方人族。
……
当初李耳和烨龙的辩论越渐升级,就在两位准备述诸武力的时候一位女性姗姗而来,这位女性一来场上突然一静。
李耳看着女娲娘娘直直坐在自己和风烨身边,不由道:“娘娘这些年临凡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了。”这次人教之争,女娲娘娘来这里除了帮助风烨撑腰还能是什么。
“如果人间没什么操心事,本宫何必三番两次跑到人间?高坐神宫逍遥自在不是更好?”女娲挥动香扇,遮掩朱唇道:“既然两位争论不出究竟,那么就实际试验一下吧!”女娲拿香扇一指,三人面前的桌案盛开五彩莲花,莲心有一个世界在演化。
“这莲花世界中本宫演化一批人族,两位施展教化手段,各自教化一部分人族,让吾等一看究竟吧。”女娲扫视百家诸子:“你等可有意见?”
诸子一阵摇头,这位圣母娘娘都出来了,只要是尊崇孝道的流派没人敢反驳女娲娘娘的意见。而且女娲娘娘从极大程度上也能代表伏羲陛下的意思,诸多教派都是从火云洞流传而出,自然也不会反对女娲娘娘。
于是李耳跟烨龙二人也把自己的神念投入这个世界中,用自己的人道之法教化这个世界的人族。
“听訞。你觉得他们谁能更胜一筹?”女娲问向下面坐在右手靠前的听訞。
“定然是师尊胜出了!”听訞不假思索道:“道家圣人的教化之道固然是好,不过经历过上古之时的吾等自然也明白他的方法并不能适应完全适应人族的取用。”
“是吗?”女娲的目光又看向下面的孔子:“你老师也曾跟本宫多多提及你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本的理念和风烨最是相合,你觉得如何?”
孔子出列行了一礼:“启禀圣母,老师有言,人者,仁也。唯有以仁为本,知孝悌,明忠义,讲诚信。并宽恕。懂礼仪,才是吾等人族应当追求的品质。”
女娲的目光又看向墨子,墨子出言:“人族之祸,在乎于争。**、战争是人族最大的祸根。故而吾墨家讲求‘兼爱非攻’。道家圣人的无为之道。在乎于无欲,正和吾墨家思想。”很含蓄,但也是支持李耳的喽?
女娲左右很闲。那两位教化人族定然不是这一时半刻便可以分出胜负,于是女娲一个个问了下去,百家诸子倾向那一边的都有。
女娲询问一遍之后,意味深长的看着风烨:道友啊,虽然支持你的人数不少,但是李耳那边也有几家人认同,如果你不能在此胜他一筹,本宫也不好帮你说话啊。
风烨毕竟曾经有过经验,所以他教化人族倒也是比较轻松,至于李耳虽然不能真正干过实事,但是没杀过猪还没有看过猪跑吗?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些教化人族的事迹老子也不是不清楚。
只是老子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把无为之道给传播出去。废话,人族吃都吃不饱,你好意思宣扬什么清净无为之道?在这个追求温饱的时代,没有一位强力的首领凝聚部落的向心力那个部落就是找死了。没有拼搏奋进的精神,根本就不能让族人生存。在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求生欲,怎么可能追求什么无为自化,这时候需要的就是团结一心。
但是风烨不同,在一开始他就把仁道在人族中传播起来。不过道随世而移,这个时候的仁德跟后来的仁德也有诸多不同。比如尊老爱幼等部分仁道可以传播,但是还有一些并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倒是可以暂时摒弃。就是类似食人,在这个时代是为了生存被人族接受,但是在另一个时代可就是悖德的行为了。
“所以还是仁德之道比较合适人族吗?”子路看着这般情况和对面道家诸位挑衅道。
庄子作为道家仅此李耳的人物直接回应:“李耳老师的无为之道虽然没有真正传播,不过那人族之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也是无为自化的境界吗?积极胡为,反而不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只顾自己的职责来得好。”
“可是只顾自身的职责,也很容易出现缺漏,假若这个人出了事情,那么因为其他人不能及时补救反而容易祸及所有人。”孟子插言道:“相反,在烨龙先师的仁德文明中,由于尊老爱幼部落一片和谐,在某个人出事的情况下立刻就会有其他人设法补救。人之道,本就是七情六欲,以天道妄言人道到底有些过了。”
李耳和烨龙可是不管他们如何辩论,随着两人不断演化两个人族部落,天帝突然陨落了。两位本尊也将注意力转移过去,这边两个化身的力量同时被削弱下来,演化人族也缓慢下来。直到最终尘埃落定,玉皇道人跟着后土娘娘去轮回转世,风烨的神念回归本体,而老子也将自己的灵宝收走,这里的两人才继续教化人族,就是这时李耳抽空给烨龙道了一声谢。
之后,又经过数个月的时间,二人终于将人族勉强发展到当初轩辕时代的程度,也就是不愁温饱的年代。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可以借助自己的理念真正大展拳脚来教化人族。
这时,两人的差距显现出来了。
李耳奉行无为之道,不争而自争,宽刑简政,君主无为而万民自治。换句话说也就是管的很松,给大家一个发展的平台,利用大家的天性来进行自治。但这样一来也就需要大家自发自觉管理。而且需要各司其职不能干涉他人也不能怠慢自己的工作。但正由于孟子所言,因为管理很松也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办起事情来也就少了几分效率。
而且因为人族奉行清净无为之道,内心满足对于**的要求也就很小,所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就平缓下来。只是平缓不代表守旧,这个文明还是在慢慢前进中。
而风烨的仁德之道,讲求对等仁爱,君王以仁待众生,子民亦会以忠义回报,在风烨的调控下以仁治国。虽有严谨的法度但是以仁为本。亦不会引起反弹。
法家韩非子看到两个文明不由眉头紧皱,李耳的无为文明讲求宽刑简政,对法制看的很松,所以由于体制的不完善。效率才不能提高。而风烨的文明虽然法制严谨。但是其核心理念却是仁德。以人为本,那所谓的治人之法也是以仁为根基,可以说风烨这里根本就没有死刑。这两种观念跟法驾的理念那个也不相合。韩非子对法家日后的未来也莫名担忧起来。
不过孔子对于风烨这严谨的体制却是很感兴趣,虽然这种体制有法家的影子,但是用仁道为根基是要中和法家的严酷无情吗?
至于女娲托着下巴对于两种文明也开始比对起来:对比两种发展,李耳的无为之道治世发展平稳,由于**少所以也少了许多纷争。而风烨仁德之法,固然讲求以人为本,但是行的不单单是儒家一家的思想,倒是跟如今百家争鸣有一些相仿。
贤者居上吗?这么一来也能拉拢不少百家学子,不过他的文明也有不少弊端。女娲玉指拨茶盖,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女娲手指伸入茶盏将一滴水珠弹入莲花世界,那世界接到这一滴水珠,在女娲神力覆盖下立马就是十天十夜的瓢泼大雨,大洪水开始了。
经过这一场大洪水,两方文明的应对也是不同。风烨的仁德文明在这个时候倒是显现出优势来,由于体制的紧密所以效率也就显露出来,又因为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文明,所以对于救人是排在首位。在君王的调度下,整个王朝井然有序的将老人小孩女人放在首位,而那些壮年则是留到最后。
对于王朝的这种做法,在这个倡导仁德的时代,倒是没有人有反驳意见。也不会有那种为老不尊的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对那些年轻人随意轻慢,而那些青年也不会仗着年轻气盛对那些老人指手画脚。尊老爱幼可以说是这个文明从一开始就刻到骨子里的东西,根本就不会有人对这件事有异议。
这里的德行教化倒是不错,女娲看着风烨这方世界满意的点点头。相比之下,老子的无为之道也就差强人意了。由于政治宽和清明,所以在这种天灾到来之际,朝廷根本不能有效阻止,平日里都是自治了,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也都是指望自化自救。百姓官员各司其职是没错,但只要一环出了问题不能及时补救,立马就是祸及所有人。这种松散的体制如何能够跟天灾对抗?
更离谱的在这时居然有一些人讲求顺天应命坐以待毙,他们倒也是自鸣得意,天灾不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寻求自然之法如果天意可活那么我就能活下来,天意该死那么自救不也无用?
当然这些人不过是不能领悟无为之道真谛的蠢货罢了,只是这也暴露了一点,无为之道的哲学理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全部理解。很多人都是将无为理解为不作为,这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女娲心中给李耳记上一笔之后,又继续看灾后的工作。比起井然有序的仁德文明,无为文明在效率上确实差了不少。单单是从文明的传承上面,仁德文明有史家专门记载历史,很快就可以将知识传播下去,而无为之道更重要是从自然中学习道理,以天地自然为师,在对知识的保留传承上面,李耳确实不如风烨这位穿越者。
随着仁德文明井然有序的将文明复苏,那无为文明有不少东西被毁灭在洪水之中,由于这里讲求天性自化,各司其职。随着那些职业者的消亡,很多人对于那些行业也不了解,并不能马上替补过来,整个无为文明可以说是倒退了一大步元气大伤,而仁德文明由于知识的积累传承,又有专门的学校教导,直接就是一批批人才调度到个个岗位上面。
这就是文明的传承?孔子等人看到两个文明的差距,不由了然。这不是李耳的道要差,而是李耳没有风烨那后世的远见,对文明的存留做的不够好罢了。
比起风烨根据后世而考究出来的种种设施体制,从一开始的各种学校,各个职业学科应对后面的各种工作来说,无为文明在种种体制上面因为清净无欲而少有进步。
ps:元馗的公告栏:
书虫是个懒货,虽然知道如今有月票欠更,但是他一直没有赶出来,宁可在床上趴着打滚也不肯将那一更写出来,让我们一起鄙视他。
〖
九州上空,诸子堂。
“这次多谢了。”李耳突然对对面的烨龙道谢。
“如果让佛门分裂天庭,贫道日后也不好对神族诸位交代。”烨龙氏回了一句以后继续教化己方人族。
……
当初李耳和烨龙的辩论越渐升级,就在两位准备述诸武力的时候一位女性姗姗而来,这位女性一来场上突然一静。
李耳看着女娲娘娘直直坐在自己和风烨身边,不由道:“娘娘这些年临凡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了。”这次人教之争,女娲娘娘来这里除了帮助风烨撑腰还能是什么。
“如果人间没什么操心事,本宫何必三番两次跑到人间?高坐神宫逍遥自在不是更好?”女娲挥动香扇,遮掩朱唇道:“既然两位争论不出究竟,那么就实际试验一下吧!”女娲拿香扇一指,三人面前的桌案盛开五彩莲花,莲心有一个世界在演化。
“这莲花世界中本宫演化一批人族,两位施展教化手段,各自教化一部分人族,让吾等一看究竟吧。”女娲扫视百家诸子:“你等可有意见?”
诸子一阵摇头,这位圣母娘娘都出来了,只要是尊崇孝道的流派没人敢反驳女娲娘娘的意见。而且女娲娘娘从极大程度上也能代表伏羲陛下的意思,诸多教派都是从火云洞流传而出,自然也不会反对女娲娘娘。
于是李耳跟烨龙二人也把自己的神念投入这个世界中,用自己的人道之法教化这个世界的人族。
“听訞。你觉得他们谁能更胜一筹?”女娲问向下面坐在右手靠前的听訞。
“定然是师尊胜出了!”听訞不假思索道:“道家圣人的教化之道固然是好,不过经历过上古之时的吾等自然也明白他的方法并不能适应完全适应人族的取用。”
“是吗?”女娲的目光又看向下面的孔子:“你老师也曾跟本宫多多提及你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本的理念和风烨最是相合,你觉得如何?”
孔子出列行了一礼:“启禀圣母,老师有言,人者,仁也。唯有以仁为本,知孝悌,明忠义,讲诚信。并宽恕。懂礼仪,才是吾等人族应当追求的品质。”
女娲的目光又看向墨子,墨子出言:“人族之祸,在乎于争。**、战争是人族最大的祸根。故而吾墨家讲求‘兼爱非攻’。道家圣人的无为之道。在乎于无欲,正和吾墨家思想。”很含蓄,但也是支持李耳的喽?
女娲左右很闲。那两位教化人族定然不是这一时半刻便可以分出胜负,于是女娲一个个问了下去,百家诸子倾向那一边的都有。
女娲询问一遍之后,意味深长的看着风烨:道友啊,虽然支持你的人数不少,但是李耳那边也有几家人认同,如果你不能在此胜他一筹,本宫也不好帮你说话啊。
风烨毕竟曾经有过经验,所以他教化人族倒也是比较轻松,至于李耳虽然不能真正干过实事,但是没杀过猪还没有看过猪跑吗?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些教化人族的事迹老子也不是不清楚。
只是老子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把无为之道给传播出去。废话,人族吃都吃不饱,你好意思宣扬什么清净无为之道?在这个追求温饱的时代,没有一位强力的首领凝聚部落的向心力那个部落就是找死了。没有拼搏奋进的精神,根本就不能让族人生存。在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求生欲,怎么可能追求什么无为自化,这时候需要的就是团结一心。
但是风烨不同,在一开始他就把仁道在人族中传播起来。不过道随世而移,这个时候的仁德跟后来的仁德也有诸多不同。比如尊老爱幼等部分仁道可以传播,但是还有一些并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倒是可以暂时摒弃。就是类似食人,在这个时代是为了生存被人族接受,但是在另一个时代可就是悖德的行为了。
“所以还是仁德之道比较合适人族吗?”子路看着这般情况和对面道家诸位挑衅道。
庄子作为道家仅此李耳的人物直接回应:“李耳老师的无为之道虽然没有真正传播,不过那人族之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也是无为自化的境界吗?积极胡为,反而不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只顾自己的职责来得好。”
“可是只顾自身的职责,也很容易出现缺漏,假若这个人出了事情,那么因为其他人不能及时补救反而容易祸及所有人。”孟子插言道:“相反,在烨龙先师的仁德文明中,由于尊老爱幼部落一片和谐,在某个人出事的情况下立刻就会有其他人设法补救。人之道,本就是七情六欲,以天道妄言人道到底有些过了。”
李耳和烨龙可是不管他们如何辩论,随着两人不断演化两个人族部落,天帝突然陨落了。两位本尊也将注意力转移过去,这边两个化身的力量同时被削弱下来,演化人族也缓慢下来。直到最终尘埃落定,玉皇道人跟着后土娘娘去轮回转世,风烨的神念回归本体,而老子也将自己的灵宝收走,这里的两人才继续教化人族,就是这时李耳抽空给烨龙道了一声谢。
之后,又经过数个月的时间,二人终于将人族勉强发展到当初轩辕时代的程度,也就是不愁温饱的年代。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可以借助自己的理念真正大展拳脚来教化人族。
这时,两人的差距显现出来了。
李耳奉行无为之道,不争而自争,宽刑简政,君主无为而万民自治。换句话说也就是管的很松,给大家一个发展的平台,利用大家的天性来进行自治。但这样一来也就需要大家自发自觉管理。而且需要各司其职不能干涉他人也不能怠慢自己的工作。但正由于孟子所言,因为管理很松也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办起事情来也就少了几分效率。
而且因为人族奉行清净无为之道,内心满足对于**的要求也就很小,所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就平缓下来。只是平缓不代表守旧,这个文明还是在慢慢前进中。
而风烨的仁德之道,讲求对等仁爱,君王以仁待众生,子民亦会以忠义回报,在风烨的调控下以仁治国。虽有严谨的法度但是以仁为本。亦不会引起反弹。
法家韩非子看到两个文明不由眉头紧皱,李耳的无为文明讲求宽刑简政,对法制看的很松,所以由于体制的不完善。效率才不能提高。而风烨的文明虽然法制严谨。但是其核心理念却是仁德。以人为本,那所谓的治人之法也是以仁为根基,可以说风烨这里根本就没有死刑。这两种观念跟法驾的理念那个也不相合。韩非子对法家日后的未来也莫名担忧起来。
不过孔子对于风烨这严谨的体制却是很感兴趣,虽然这种体制有法家的影子,但是用仁道为根基是要中和法家的严酷无情吗?
至于女娲托着下巴对于两种文明也开始比对起来:对比两种发展,李耳的无为之道治世发展平稳,由于**少所以也少了许多纷争。而风烨仁德之法,固然讲求以人为本,但是行的不单单是儒家一家的思想,倒是跟如今百家争鸣有一些相仿。
贤者居上吗?这么一来也能拉拢不少百家学子,不过他的文明也有不少弊端。女娲玉指拨茶盖,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女娲手指伸入茶盏将一滴水珠弹入莲花世界,那世界接到这一滴水珠,在女娲神力覆盖下立马就是十天十夜的瓢泼大雨,大洪水开始了。
经过这一场大洪水,两方文明的应对也是不同。风烨的仁德文明在这个时候倒是显现出优势来,由于体制的紧密所以效率也就显露出来,又因为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文明,所以对于救人是排在首位。在君王的调度下,整个王朝井然有序的将老人小孩女人放在首位,而那些壮年则是留到最后。
对于王朝的这种做法,在这个倡导仁德的时代,倒是没有人有反驳意见。也不会有那种为老不尊的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对那些年轻人随意轻慢,而那些青年也不会仗着年轻气盛对那些老人指手画脚。尊老爱幼可以说是这个文明从一开始就刻到骨子里的东西,根本就不会有人对这件事有异议。
这里的德行教化倒是不错,女娲看着风烨这方世界满意的点点头。相比之下,老子的无为之道也就差强人意了。由于政治宽和清明,所以在这种天灾到来之际,朝廷根本不能有效阻止,平日里都是自治了,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也都是指望自化自救。百姓官员各司其职是没错,但只要一环出了问题不能及时补救,立马就是祸及所有人。这种松散的体制如何能够跟天灾对抗?
更离谱的在这时居然有一些人讲求顺天应命坐以待毙,他们倒也是自鸣得意,天灾不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寻求自然之法如果天意可活那么我就能活下来,天意该死那么自救不也无用?
当然这些人不过是不能领悟无为之道真谛的蠢货罢了,只是这也暴露了一点,无为之道的哲学理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全部理解。很多人都是将无为理解为不作为,这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女娲心中给李耳记上一笔之后,又继续看灾后的工作。比起井然有序的仁德文明,无为文明在效率上确实差了不少。单单是从文明的传承上面,仁德文明有史家专门记载历史,很快就可以将知识传播下去,而无为之道更重要是从自然中学习道理,以天地自然为师,在对知识的保留传承上面,李耳确实不如风烨这位穿越者。
随着仁德文明井然有序的将文明复苏,那无为文明有不少东西被毁灭在洪水之中,由于这里讲求天性自化,各司其职。随着那些职业者的消亡,很多人对于那些行业也不了解,并不能马上替补过来,整个无为文明可以说是倒退了一大步元气大伤,而仁德文明由于知识的积累传承,又有专门的学校教导,直接就是一批批人才调度到个个岗位上面。
这就是文明的传承?孔子等人看到两个文明的差距,不由了然。这不是李耳的道要差,而是李耳没有风烨那后世的远见,对文明的存留做的不够好罢了。
比起风烨根据后世而考究出来的种种设施体制,从一开始的各种学校,各个职业学科应对后面的各种工作来说,无为文明在种种体制上面因为清净无欲而少有进步。
ps:元馗的公告栏:
书虫是个懒货,虽然知道如今有月票欠更,但是他一直没有赶出来,宁可在床上趴着打滚也不肯将那一更写出来,让我们一起鄙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