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 66 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怪你太可爱[校园]最新章节!
第六十六章
杨心跃以前也接到过别人递给她的名片:一般都是在路边的美发店前被一群洗剪吹小哥拦下, 他们会嬉笑着送上一张小卡片, 正面写着“XX美发沙龙造型总监”,背面写着“凭此卡烫染八折”。
可这一次不一样。
王记者拿出来的,可是正经名片呢!
纯白色的名片设计的简单大方,右上角印着醒目的《燕京晚报》LOGO, 正中间写着王记者的名字、职位、联系电话。
他双手拿着名片送到杨心跃和钟可面前, 态度十分郑重。
杨心跃赶忙站起身来,慌乱的伸手接过。可她忘了她刚刚正在剥虾皮,两只小手又脏又黏,转眼就在雪白的名片上留下了几枚带着虾汁味的指印。
“《燕京晚报》?您是记者?!”杨心跃小脸红扑扑, 她今天居然遇到半个“同行”了!“我也想当记者, 不过我打算做体育新闻记者。”
“体育新闻我熟!”王哥乐了。他们报纸也有专门的体育版, 他喜欢看球, 午休时间经常溜达去体育新闻部, 为各自支持的球队吵得面红耳赤。“不过开这个专业的学校不多, 你有目标院校了吗?”
“有的有的!我打算考燕京大学!”杨心跃骄傲极了, 那语气仿佛现在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嚯, 小姑娘真厉害!看来你不光勇气可嘉, 成绩也很好。”
“没有啦。”杨心跃羞涩的握紧了那张名片,“其实我成绩距离分数线还差了不少。”根据最新一次月考成绩,她的模拟考总分距离预估的分数线大概有二十分的距离,她现在每天都把缪斯斯送她的学业御守揣在身上, 一有时间就摸摸。
王记者鼓励她:“没关系的, 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的!”
两人聊得开心, 旁边的钟可出言打断了他们。
“不好意思,王叔叔。”钟可礼貌地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我们还是高中生,不能在没有监护人或者老师的陪同下接受采访。”
“没关系,我可以陪你们去见家长,取得他们的同意。”王哥很诚恳。
杨心跃伸出脏脏的爪子,拉了拉钟可的衣袖,把他拽到了办公室的角落。
钟可一看她的表情,就明白了:“心跃,你想接受采访?”
杨心跃抿着嘴,点点头,欲盖弥彰地说:“我、我可不是虚荣啊!”
“这不叫虚荣。”钟可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拉过她的脏爪子,一根一根把她的手指擦干净。他垂下眸子,专注地做着手中的事,仿佛他擦的不是杨心跃的手,而是什么贵重的宝贝。“你做了好事,被大家表扬、被大家崇拜,都是应该的。你比别人都勇敢,当然要获得更多的掌声。”
杨心跃本来还怕钟可看不起她,因为在传统教育里,“做好事不留名”这个观念根深蒂固。如果谁做了好事之后大肆宣扬的话,仿佛就成了故意显摆、动机不纯。
钟可的一席话安抚了杨心跃的“小虚荣”,她立即多云转晴,开心的像一朵太阳花。
两人悄声谈话时,王记者并没有闲着,他掏出纸笔,认真和辅警小姐姐了解起案情来。王记者是公安机关的“老熟人”,每个月至少要跑辖区派出所两次,即使当月没有重大案件发生,他也不会懈怠。而且他做新闻的态度很认真,不会为了博眼球而瞎写一通,民警同志和他聊起案情时,也不会有太多顾虑。
辅警小姐姐把自己知道的基本诈骗情况告诉了王记者,又说:“我刚刚听局长和吴队说,这次的犯罪团伙是从别的省市流窜过来的,主犯还上了通缉令呢!具体的情况你一会儿可以问问他。”
“这么说来,这是个大案喽?”王记者惊喜极了,他看向杨心跃二人的目光也更加炙热:自古英雄出少年,谁能想到两个高考生小朋友,居然破获了这么一起大案呢?
他心里已经列好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条采访提纲,正要过去和小朋友们再套套近乎,派出所的大门突然被撞开了——
“杨!心!跃!!”
“钟!可!艾!!”
“你们要急死老子是不是?!!!!!”
随着这声怒吼一同冲进来的,是几位怒发冲冠的男人。他们的脸上有焦虑、有担忧、有害怕,一进门就扑向了两个孩子。
打头的那个男人正是杨心跃的父亲。
他年近六十,虽然用染发膏遮住了白发,但鬓角还是显露出一些岁月的痕迹。杨心跃被警察领到派出所后,民警同志第一时间通知了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杨爸爸在接到派出所电话后,两眼一黑,又吞速效救心丸、又吃降压药,这才把心头的恐惧压了下去。
他冲进派出所后,见女儿全须全尾的站着,那颗提了一路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他中年得女,从小把宝贝丫头捧在手心里疼宠,虽然他嘴上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家里养了一个“女汉子”,可在他心里,杨心跃永远是他的“小囡囡”,受了一点伤,他比谁都要心疼。
“你这丫头是怎么回事啊?什么事都冲在前面,有没有想过爸妈的感受?!”杨爸爸又急又气,拉着杨心跃转了几圈,“仗着身体素质好,就敢和歹徒动手?我听说他们还有小刀?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爸妈怎么办啊?”
杨爸爸怒火攻心,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偏偏又是个上蹿下跳的性格。养一个杨心跃所费的心,顶养三个钟可!
杨心跃自知理亏,刚刚那点儿骄傲劲儿全没了,老老实实地低头被爸爸骂。其实在看到爸爸满脸焦急的冲进来那一刻,她是真的知错了……她太莽撞,她太冲动,她不该让年迈的父亲一次又一次的为自己担心的。
和三个歹徒对战时,她肾上腺素爆发,满脑子都是兴奋和得意。可是在见到满头大汗的父亲时,她心里升起了一股迟来的后怕。
“爸……对不起。”她小声说。
在他身后,钟可的爸爸和闻讯赶来的班主任一起安抚他,让他冷静下来。
关键时刻,钟可挺身而出,主动把责任拦在自己身上:“叔叔,您不要骂心跃了。其实这次的事情都怪我,要不是我……”
“行了行了。”杨爸爸郁闷地挥挥手,“你就别护着她了。我养了她十八年,能不知她什么脾气?她这孩子就是这脾气,遇到事儿了绝对不会袖手旁观,非要冲上去当英雄。”
当着派出所里这么多人的面被自己爸爸数落,杨心跃觉得脸上火烧火燎的,她苦着脸撒娇:“哎呀爸,你别说了——”
“自己做过的‘英雄事迹’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杨爸爸脾气上来了。这股苦闷憋在心头一年多,没处抒发,今天他脑袋一热,干脆全部倒出来了。
他拉起女儿的右手,把她的袖子往上一捋,露出小姑娘细滑白嫩的胳臂。而在她的手肘处,一道狰狞无比的浅粉色肉疤盘踞在那里,犹如上好的白璧出现了巨大的瑕疵。
钟可见过那道伤疤——正是因为手肘受伤,正值运动员巅峰年龄的杨心跃被迫离开了钟爱的赛场。
“这道疤,就是这道疤!一年半以前,一个两岁的孩子从四楼阳台上摔下来,她想都没想冲过去伸手接,孩子落在她怀里,生生把她的胳臂砸断了!”杨爸爸想起那场葬送了杨心跃运动生涯的事故,虎目含泪,拼命仰起头,强迫自己不要出丑。
作为父亲,他赞美女儿的勇敢。作为父亲,他心疼女儿的伤痛。
全场静默。
钟可呆立原地,侧头看着身旁的少女。
杨心跃在他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呢?她坚强,她快乐,她努力——她在刚认识钟可的时候,就向他展示了自己胳臂上的伤疤,大大咧咧地表示自己因为一场“意外事故”离开了赛场。
后来,钟可陪杨心跃重回剑馆,他在那里感受到了杨心跃对花剑运动的极致热爱,她即使离开了赛场,可她的心还在那里。
于是……钟可更开不了口,询问她那场事故的真相。
在每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在每个有杨心跃出现的梦里,钟可都思考过那场事故的真相。
他想来想去,觉得只有车祸才能留下那么大的伤疤。
——却没想到,是另外一场奋不顾身的营救。
“爸……你别说啦。”杨心跃叹口气,把袖子一点点挽下来,声音清脆动听,“退役确实让我很难过,可是救人这件事,我不后悔的。”
她的人生虽然换了一条赛道,但新赛道上的风景也很美呀。
她虽然不能再走上花剑比赛的赛场,可花剑的精神一直种在她的心里,未来也将成为她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班主任文老师和钟爸爸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小姑娘,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她身上居然有这么一段故事。
杨爸爸看着女儿执拗的双眼,还想再说什么,可这时却从旁边冲过来一个人影,打断了他的话。
王记者满脸激动,双手扶着杨心跃的肩膀,急切地问:“小妹妹,刚刚你爸爸说的那件事情,是不是发生在前年的九月份?在XX区的XX小区,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
杨心跃被他激动的模样吓了一跳,磕巴着回答:“是、是啊?您怎么知道?”
王记者在民生线奋斗了这么多年,写过数不清的新闻报道,可是没有一条新闻能让他如此激动!他有种预感,只要他用心把这条新闻前前后后的线全部挖出来,那今年的新闻奖,绝对有他一个位置!
※
杨心跃万万没想到,她居然稀里糊涂的“红”了!
她面前摊开了一份《燕京晚报》,它用了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了她的无畏事迹,题目颇有些标题党——《从天才击剑运动员到应届高考生,她在两次见义勇为之后的生活》。
这篇新闻报道被多家杂志媒体争相转载,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轰动。幸亏这篇新闻用的是化名,否则杨心跃绝对要被络绎不绝的采访电话打扰到。
钟可问她成为名人有什么感受,杨心跃支吾半天,晕乎乎回答:“你掐我一下吧,我现在都觉得是在做梦……”
钟可哪里舍得使劲,手指轻飘飘的在她脸颊上捏过,换来她的一句感叹:“……不疼,果然是在做梦。”
钟可:“……”
事情还要从一年半以前说起。
十七岁的杨心跃在回家的路上,偶然救下了一个从四楼阳台跌落的小孩子。当时情况紧急,杨心跃想都没想的就冲了上去,接住了他。
那小男孩被养的白白胖胖,从十米的高空坠落,巨大的重力加速度的加成下,杨心跃的右臂瞬间被砸到骨折。
剧痛传来,杨心跃完全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强的意志力忍住痛苦。
孩子受到惊吓,大哭不止。保安、其他居民、姗姗来迟的家长一窝蜂的围上来,当家长安抚好孩子,想要好好谢谢出手相救的小姑娘时,才发现那位神秘的小英雄已经不见了踪影。
杨心跃在受伤后,第一时间打车去了医院,X光片洗出来,肱骨关节粉碎性骨折,并伴随韧带重度撕裂。
当时杨心跃的手肘已经完全肿大,涨得通红发亮,足有左臂的两倍大,疼得她全身颤抖。她在爸妈和教练的陪同下,立即转院去了市里最好的运动医学科,在那里接受了手术。
可惜她受伤太过严重,即使那位医生已经是全燕京市最优秀的运动医学专家,可他也无法让杨心跃百分之百的康复。
作为一个右手持剑的击剑运动员,手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杨心跃在躺上手术台的那一刻就清楚的知道,恐怕她此生再也无法走上赛场了。
之后的两个月,杨心跃先是忙于痛苦的复健,紧接着爸妈陪她辗转沪市粤市的运动医学科,她的教练甚至求了老朋友,把国家队的队医请过来给她看手臂——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杨心跃的身体状况,无法再支持高强度的体育比赛。
“怎么会呢?!!”一手把她培养起来的教练完全无法接受这个噩耗,他绝望地拽着医生的袖子,恳求他再仔细检查一遍,“不行啊医生,她不能失去花剑啊!她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也是最努力的选手,她下个月就要进国青队了!!她可以去拿国家冠军,去拿国际比赛冠军——她不能在这里就停下了啊!!”
可惜,杨心跃最终还是在那条路上停下了。
杨心跃是个天性乐观的姑娘,她的眼泪很少。
但那次她哭了。
她没让任何人看见。白天的时候她笑着安慰爸妈、安慰队友、安慰教练,等到了晚上,所有人都离开了,护士也查完房了,她便把被子一蒙,在黑暗里失声痛哭。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到身体里的所有水分都流干了,枕巾湿了两条。
等到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后,她迎着朝阳一笑,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杨心跃。
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杨爸爸杨妈妈一直陪在她身边,从复健到问诊到转学,一件件事情压下来,占据了他们的心神——于是他们自然错过了,那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寻找supergirl”的寻人报道。
王记者对一年半之前的这新闻热点记忆尤新,当时,他代表《燕京晚报》采访了当事人一家。当事人搂着孩子,在相机前连连鞠躬,她对帮了大忙的杨心跃念念不忘,想要好好谢谢她。
可惜,那个牺牲自己的手臂救下小baby的神秘姑娘,却一直没有现身。
谁能想到……在一年半之后,这位热心的姑娘又一次挺身而出,英勇无敌的拿下了一群流窜来本市的犯罪团伙呢?!
王记者的这篇报道写的很有深度,没有流于表面。
他运用了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日报体”,这种文体一般常见于深度报道。它并非是冷冰冰的分析,它更像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极显人情味。
开头部分从一年半之前的那场惊险救援切入,写杨心跃当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再从这个小情节推展开来,逐渐论及今日的英勇行为,最后又扩展到她的日常生活。
整篇报道塑造出了杨心跃活泼、无畏、健康向上的个人形象,并且着重赞扬了她的两次见义勇为行为。
不仅如此,在写作这篇新闻时,王记者走访了杨心跃身边的很多人,不光是她的亲人朋友教练同学,甚至还去采访了当时为她动手术的医学专家,和那位与她无缘的国青队主教练!
杨心跃看着报纸上白纸黑字登出的对她的种种赞扬,羞得脸要爆炸了。
“这是我吗?”她喃喃,“我有这么好吗?”
“你当然有这么好。”钟可斩钉截铁地答,“我早就说过,你比别人都勇敢,当然要获得更多的掌声。”
※
为了保护隐私,王记者的这篇深度报道用了化名,可是熟悉杨心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故事的主人公是她。
袁筱第一时间给她打来电话,问她有没有受伤。缪斯斯让家里人送来几盒昂贵的补品,说是给她压惊。
至于白芊,那就更夸张了——她踏进教室时,发现黑板上居然挂着一条红条幅,(稳稳压过“距离高考还有xx天”的那一条),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恭喜杨小姐喜提头条!”
戴麒麟浑水摸鱼,拿了几张白纸让她签名,打算囤一段时间,以后卖她的签名卡。
就连小方哥哥都打趣她,说她现在成了名人啦。
杨心跃:“……”
杨心跃哪里想过,一篇普普通通的采访居然能写出这样的花来,要是早知道会引发这样的连锁效应,她说什么都不要出这个风头呢。
※
中午休息时,杨心跃的电话响了,屏幕上,“王记者”三个字闪闪发亮。
杨心跃本来不想接,但是在钟可的劝说下,还是别别扭扭的把电话接通了。
“喂,王叔叔好。”她蔫蔫地说。
“杨同学,现在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王记者声如洪钟,透着一股发自肺腑的开心。他那篇深度报道见报后,在社会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领导点名表扬了他,甚至有意提拔他去“跑线”!他盼了这么久,终于盼到了这个晋升机会。
与他相比,杨心跃颇有些心不在焉。
她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手下还没完成的试卷上。
“什么好消息?”
“刚刚政府那边的负责人联系我,鉴于你两次见义勇为的杰出贡献,他们决定给你颁发一枚‘见义勇为奖章’!!”
“……”
“不仅有证书、奖杯,还会有肆万元的现金奖励!”王记者越说越开心,“回头你把你的具体领奖信息告诉我,我上报给他们,你过阵子就能领了!”
“不用了,谢谢您。”杨心跃出声打断了他,她把手机从左肩换到了右肩,手下写卷子的速度不减,“我做的事情并不伟大,我想每个人处在我当时的环境,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和大家相比,只是身体素质好一些而已。不管是曾经的花剑选手,还是现在的应届考生,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获得的表扬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其他了。”
王记者一愣,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可是……”
“真的不用了,谢谢您。”杨心跃诚心实意地说,“谢谢您写了这篇报道,让我收获了这么多鲜花和掌声。我已经很满足了,麻烦您帮我回绝那个奖章吧。”
“……”王记者沉默了一会儿,惊叹于这个十八岁小姑娘的成熟,“既然你确定不要这个奖章了,那好,我一会儿就打电话和他们说。”
挂下电话,杨心跃把手机扔到一边,继续埋头苦算。
一模就要来了,她心里没底,拿着上次月考成绩算了又算,怎么算她都离燕京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都差了十多分。
钟可坐在她旁边的位置上,把她打电话时说的内容一个字不落的全听到了。
他问:“刚刚是王叔叔的电话?我听你说到奖章,什么奖章?”
杨心跃翻了个漂亮的小白眼,笔尖在草稿纸上划拉着:“说是什么‘见义勇为奖章’,还说有四万块钱奖金。我现在哪有什么时间去领奖章呀,就让他帮我回绝了。”
钟可:“……”
男孩手一抖,手里的水杯直接摔在桌上,咖啡转眼间就浸透了桌上的试卷。
杨心跃吱哇乱叫,忙起身去拿纸巾,结果她的手刚一伸出去,就被钟可死死攥住了。
杨心跃心里发慌,想挣开他的手,又有些舍不得。
她哼了哼,没注意到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欲拒还迎的:“你这是干嘛啊?”
可是钟可的回答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心跃!”他说,“那个奖章你必须拿!”
“……啊?”
“你是不是根本没看过高考的特殊加分条例?——‘见义勇为奖章’可以加20分啊!!!!!!”
“……????!!!!”
第六十六章
杨心跃以前也接到过别人递给她的名片:一般都是在路边的美发店前被一群洗剪吹小哥拦下, 他们会嬉笑着送上一张小卡片, 正面写着“XX美发沙龙造型总监”,背面写着“凭此卡烫染八折”。
可这一次不一样。
王记者拿出来的,可是正经名片呢!
纯白色的名片设计的简单大方,右上角印着醒目的《燕京晚报》LOGO, 正中间写着王记者的名字、职位、联系电话。
他双手拿着名片送到杨心跃和钟可面前, 态度十分郑重。
杨心跃赶忙站起身来,慌乱的伸手接过。可她忘了她刚刚正在剥虾皮,两只小手又脏又黏,转眼就在雪白的名片上留下了几枚带着虾汁味的指印。
“《燕京晚报》?您是记者?!”杨心跃小脸红扑扑, 她今天居然遇到半个“同行”了!“我也想当记者, 不过我打算做体育新闻记者。”
“体育新闻我熟!”王哥乐了。他们报纸也有专门的体育版, 他喜欢看球, 午休时间经常溜达去体育新闻部, 为各自支持的球队吵得面红耳赤。“不过开这个专业的学校不多, 你有目标院校了吗?”
“有的有的!我打算考燕京大学!”杨心跃骄傲极了, 那语气仿佛现在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嚯, 小姑娘真厉害!看来你不光勇气可嘉, 成绩也很好。”
“没有啦。”杨心跃羞涩的握紧了那张名片,“其实我成绩距离分数线还差了不少。”根据最新一次月考成绩,她的模拟考总分距离预估的分数线大概有二十分的距离,她现在每天都把缪斯斯送她的学业御守揣在身上, 一有时间就摸摸。
王记者鼓励她:“没关系的, 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的!”
两人聊得开心, 旁边的钟可出言打断了他们。
“不好意思,王叔叔。”钟可礼貌地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我们还是高中生,不能在没有监护人或者老师的陪同下接受采访。”
“没关系,我可以陪你们去见家长,取得他们的同意。”王哥很诚恳。
杨心跃伸出脏脏的爪子,拉了拉钟可的衣袖,把他拽到了办公室的角落。
钟可一看她的表情,就明白了:“心跃,你想接受采访?”
杨心跃抿着嘴,点点头,欲盖弥彰地说:“我、我可不是虚荣啊!”
“这不叫虚荣。”钟可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拉过她的脏爪子,一根一根把她的手指擦干净。他垂下眸子,专注地做着手中的事,仿佛他擦的不是杨心跃的手,而是什么贵重的宝贝。“你做了好事,被大家表扬、被大家崇拜,都是应该的。你比别人都勇敢,当然要获得更多的掌声。”
杨心跃本来还怕钟可看不起她,因为在传统教育里,“做好事不留名”这个观念根深蒂固。如果谁做了好事之后大肆宣扬的话,仿佛就成了故意显摆、动机不纯。
钟可的一席话安抚了杨心跃的“小虚荣”,她立即多云转晴,开心的像一朵太阳花。
两人悄声谈话时,王记者并没有闲着,他掏出纸笔,认真和辅警小姐姐了解起案情来。王记者是公安机关的“老熟人”,每个月至少要跑辖区派出所两次,即使当月没有重大案件发生,他也不会懈怠。而且他做新闻的态度很认真,不会为了博眼球而瞎写一通,民警同志和他聊起案情时,也不会有太多顾虑。
辅警小姐姐把自己知道的基本诈骗情况告诉了王记者,又说:“我刚刚听局长和吴队说,这次的犯罪团伙是从别的省市流窜过来的,主犯还上了通缉令呢!具体的情况你一会儿可以问问他。”
“这么说来,这是个大案喽?”王记者惊喜极了,他看向杨心跃二人的目光也更加炙热:自古英雄出少年,谁能想到两个高考生小朋友,居然破获了这么一起大案呢?
他心里已经列好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条采访提纲,正要过去和小朋友们再套套近乎,派出所的大门突然被撞开了——
“杨!心!跃!!”
“钟!可!艾!!”
“你们要急死老子是不是?!!!!!”
随着这声怒吼一同冲进来的,是几位怒发冲冠的男人。他们的脸上有焦虑、有担忧、有害怕,一进门就扑向了两个孩子。
打头的那个男人正是杨心跃的父亲。
他年近六十,虽然用染发膏遮住了白发,但鬓角还是显露出一些岁月的痕迹。杨心跃被警察领到派出所后,民警同志第一时间通知了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杨爸爸在接到派出所电话后,两眼一黑,又吞速效救心丸、又吃降压药,这才把心头的恐惧压了下去。
他冲进派出所后,见女儿全须全尾的站着,那颗提了一路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他中年得女,从小把宝贝丫头捧在手心里疼宠,虽然他嘴上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家里养了一个“女汉子”,可在他心里,杨心跃永远是他的“小囡囡”,受了一点伤,他比谁都要心疼。
“你这丫头是怎么回事啊?什么事都冲在前面,有没有想过爸妈的感受?!”杨爸爸又急又气,拉着杨心跃转了几圈,“仗着身体素质好,就敢和歹徒动手?我听说他们还有小刀?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爸妈怎么办啊?”
杨爸爸怒火攻心,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偏偏又是个上蹿下跳的性格。养一个杨心跃所费的心,顶养三个钟可!
杨心跃自知理亏,刚刚那点儿骄傲劲儿全没了,老老实实地低头被爸爸骂。其实在看到爸爸满脸焦急的冲进来那一刻,她是真的知错了……她太莽撞,她太冲动,她不该让年迈的父亲一次又一次的为自己担心的。
和三个歹徒对战时,她肾上腺素爆发,满脑子都是兴奋和得意。可是在见到满头大汗的父亲时,她心里升起了一股迟来的后怕。
“爸……对不起。”她小声说。
在他身后,钟可的爸爸和闻讯赶来的班主任一起安抚他,让他冷静下来。
关键时刻,钟可挺身而出,主动把责任拦在自己身上:“叔叔,您不要骂心跃了。其实这次的事情都怪我,要不是我……”
“行了行了。”杨爸爸郁闷地挥挥手,“你就别护着她了。我养了她十八年,能不知她什么脾气?她这孩子就是这脾气,遇到事儿了绝对不会袖手旁观,非要冲上去当英雄。”
当着派出所里这么多人的面被自己爸爸数落,杨心跃觉得脸上火烧火燎的,她苦着脸撒娇:“哎呀爸,你别说了——”
“自己做过的‘英雄事迹’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杨爸爸脾气上来了。这股苦闷憋在心头一年多,没处抒发,今天他脑袋一热,干脆全部倒出来了。
他拉起女儿的右手,把她的袖子往上一捋,露出小姑娘细滑白嫩的胳臂。而在她的手肘处,一道狰狞无比的浅粉色肉疤盘踞在那里,犹如上好的白璧出现了巨大的瑕疵。
钟可见过那道伤疤——正是因为手肘受伤,正值运动员巅峰年龄的杨心跃被迫离开了钟爱的赛场。
“这道疤,就是这道疤!一年半以前,一个两岁的孩子从四楼阳台上摔下来,她想都没想冲过去伸手接,孩子落在她怀里,生生把她的胳臂砸断了!”杨爸爸想起那场葬送了杨心跃运动生涯的事故,虎目含泪,拼命仰起头,强迫自己不要出丑。
作为父亲,他赞美女儿的勇敢。作为父亲,他心疼女儿的伤痛。
全场静默。
钟可呆立原地,侧头看着身旁的少女。
杨心跃在他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呢?她坚强,她快乐,她努力——她在刚认识钟可的时候,就向他展示了自己胳臂上的伤疤,大大咧咧地表示自己因为一场“意外事故”离开了赛场。
后来,钟可陪杨心跃重回剑馆,他在那里感受到了杨心跃对花剑运动的极致热爱,她即使离开了赛场,可她的心还在那里。
于是……钟可更开不了口,询问她那场事故的真相。
在每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在每个有杨心跃出现的梦里,钟可都思考过那场事故的真相。
他想来想去,觉得只有车祸才能留下那么大的伤疤。
——却没想到,是另外一场奋不顾身的营救。
“爸……你别说啦。”杨心跃叹口气,把袖子一点点挽下来,声音清脆动听,“退役确实让我很难过,可是救人这件事,我不后悔的。”
她的人生虽然换了一条赛道,但新赛道上的风景也很美呀。
她虽然不能再走上花剑比赛的赛场,可花剑的精神一直种在她的心里,未来也将成为她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班主任文老师和钟爸爸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小姑娘,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她身上居然有这么一段故事。
杨爸爸看着女儿执拗的双眼,还想再说什么,可这时却从旁边冲过来一个人影,打断了他的话。
王记者满脸激动,双手扶着杨心跃的肩膀,急切地问:“小妹妹,刚刚你爸爸说的那件事情,是不是发生在前年的九月份?在XX区的XX小区,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
杨心跃被他激动的模样吓了一跳,磕巴着回答:“是、是啊?您怎么知道?”
王记者在民生线奋斗了这么多年,写过数不清的新闻报道,可是没有一条新闻能让他如此激动!他有种预感,只要他用心把这条新闻前前后后的线全部挖出来,那今年的新闻奖,绝对有他一个位置!
※
杨心跃万万没想到,她居然稀里糊涂的“红”了!
她面前摊开了一份《燕京晚报》,它用了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了她的无畏事迹,题目颇有些标题党——《从天才击剑运动员到应届高考生,她在两次见义勇为之后的生活》。
这篇新闻报道被多家杂志媒体争相转载,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轰动。幸亏这篇新闻用的是化名,否则杨心跃绝对要被络绎不绝的采访电话打扰到。
钟可问她成为名人有什么感受,杨心跃支吾半天,晕乎乎回答:“你掐我一下吧,我现在都觉得是在做梦……”
钟可哪里舍得使劲,手指轻飘飘的在她脸颊上捏过,换来她的一句感叹:“……不疼,果然是在做梦。”
钟可:“……”
事情还要从一年半以前说起。
十七岁的杨心跃在回家的路上,偶然救下了一个从四楼阳台跌落的小孩子。当时情况紧急,杨心跃想都没想的就冲了上去,接住了他。
那小男孩被养的白白胖胖,从十米的高空坠落,巨大的重力加速度的加成下,杨心跃的右臂瞬间被砸到骨折。
剧痛传来,杨心跃完全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强的意志力忍住痛苦。
孩子受到惊吓,大哭不止。保安、其他居民、姗姗来迟的家长一窝蜂的围上来,当家长安抚好孩子,想要好好谢谢出手相救的小姑娘时,才发现那位神秘的小英雄已经不见了踪影。
杨心跃在受伤后,第一时间打车去了医院,X光片洗出来,肱骨关节粉碎性骨折,并伴随韧带重度撕裂。
当时杨心跃的手肘已经完全肿大,涨得通红发亮,足有左臂的两倍大,疼得她全身颤抖。她在爸妈和教练的陪同下,立即转院去了市里最好的运动医学科,在那里接受了手术。
可惜她受伤太过严重,即使那位医生已经是全燕京市最优秀的运动医学专家,可他也无法让杨心跃百分之百的康复。
作为一个右手持剑的击剑运动员,手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杨心跃在躺上手术台的那一刻就清楚的知道,恐怕她此生再也无法走上赛场了。
之后的两个月,杨心跃先是忙于痛苦的复健,紧接着爸妈陪她辗转沪市粤市的运动医学科,她的教练甚至求了老朋友,把国家队的队医请过来给她看手臂——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杨心跃的身体状况,无法再支持高强度的体育比赛。
“怎么会呢?!!”一手把她培养起来的教练完全无法接受这个噩耗,他绝望地拽着医生的袖子,恳求他再仔细检查一遍,“不行啊医生,她不能失去花剑啊!她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也是最努力的选手,她下个月就要进国青队了!!她可以去拿国家冠军,去拿国际比赛冠军——她不能在这里就停下了啊!!”
可惜,杨心跃最终还是在那条路上停下了。
杨心跃是个天性乐观的姑娘,她的眼泪很少。
但那次她哭了。
她没让任何人看见。白天的时候她笑着安慰爸妈、安慰队友、安慰教练,等到了晚上,所有人都离开了,护士也查完房了,她便把被子一蒙,在黑暗里失声痛哭。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到身体里的所有水分都流干了,枕巾湿了两条。
等到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后,她迎着朝阳一笑,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杨心跃。
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杨爸爸杨妈妈一直陪在她身边,从复健到问诊到转学,一件件事情压下来,占据了他们的心神——于是他们自然错过了,那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寻找supergirl”的寻人报道。
王记者对一年半之前的这新闻热点记忆尤新,当时,他代表《燕京晚报》采访了当事人一家。当事人搂着孩子,在相机前连连鞠躬,她对帮了大忙的杨心跃念念不忘,想要好好谢谢她。
可惜,那个牺牲自己的手臂救下小baby的神秘姑娘,却一直没有现身。
谁能想到……在一年半之后,这位热心的姑娘又一次挺身而出,英勇无敌的拿下了一群流窜来本市的犯罪团伙呢?!
王记者的这篇报道写的很有深度,没有流于表面。
他运用了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日报体”,这种文体一般常见于深度报道。它并非是冷冰冰的分析,它更像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极显人情味。
开头部分从一年半之前的那场惊险救援切入,写杨心跃当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再从这个小情节推展开来,逐渐论及今日的英勇行为,最后又扩展到她的日常生活。
整篇报道塑造出了杨心跃活泼、无畏、健康向上的个人形象,并且着重赞扬了她的两次见义勇为行为。
不仅如此,在写作这篇新闻时,王记者走访了杨心跃身边的很多人,不光是她的亲人朋友教练同学,甚至还去采访了当时为她动手术的医学专家,和那位与她无缘的国青队主教练!
杨心跃看着报纸上白纸黑字登出的对她的种种赞扬,羞得脸要爆炸了。
“这是我吗?”她喃喃,“我有这么好吗?”
“你当然有这么好。”钟可斩钉截铁地答,“我早就说过,你比别人都勇敢,当然要获得更多的掌声。”
※
为了保护隐私,王记者的这篇深度报道用了化名,可是熟悉杨心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故事的主人公是她。
袁筱第一时间给她打来电话,问她有没有受伤。缪斯斯让家里人送来几盒昂贵的补品,说是给她压惊。
至于白芊,那就更夸张了——她踏进教室时,发现黑板上居然挂着一条红条幅,(稳稳压过“距离高考还有xx天”的那一条),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恭喜杨小姐喜提头条!”
戴麒麟浑水摸鱼,拿了几张白纸让她签名,打算囤一段时间,以后卖她的签名卡。
就连小方哥哥都打趣她,说她现在成了名人啦。
杨心跃:“……”
杨心跃哪里想过,一篇普普通通的采访居然能写出这样的花来,要是早知道会引发这样的连锁效应,她说什么都不要出这个风头呢。
※
中午休息时,杨心跃的电话响了,屏幕上,“王记者”三个字闪闪发亮。
杨心跃本来不想接,但是在钟可的劝说下,还是别别扭扭的把电话接通了。
“喂,王叔叔好。”她蔫蔫地说。
“杨同学,现在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王记者声如洪钟,透着一股发自肺腑的开心。他那篇深度报道见报后,在社会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领导点名表扬了他,甚至有意提拔他去“跑线”!他盼了这么久,终于盼到了这个晋升机会。
与他相比,杨心跃颇有些心不在焉。
她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手下还没完成的试卷上。
“什么好消息?”
“刚刚政府那边的负责人联系我,鉴于你两次见义勇为的杰出贡献,他们决定给你颁发一枚‘见义勇为奖章’!!”
“……”
“不仅有证书、奖杯,还会有肆万元的现金奖励!”王记者越说越开心,“回头你把你的具体领奖信息告诉我,我上报给他们,你过阵子就能领了!”
“不用了,谢谢您。”杨心跃出声打断了他,她把手机从左肩换到了右肩,手下写卷子的速度不减,“我做的事情并不伟大,我想每个人处在我当时的环境,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和大家相比,只是身体素质好一些而已。不管是曾经的花剑选手,还是现在的应届考生,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获得的表扬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其他了。”
王记者一愣,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可是……”
“真的不用了,谢谢您。”杨心跃诚心实意地说,“谢谢您写了这篇报道,让我收获了这么多鲜花和掌声。我已经很满足了,麻烦您帮我回绝那个奖章吧。”
“……”王记者沉默了一会儿,惊叹于这个十八岁小姑娘的成熟,“既然你确定不要这个奖章了,那好,我一会儿就打电话和他们说。”
挂下电话,杨心跃把手机扔到一边,继续埋头苦算。
一模就要来了,她心里没底,拿着上次月考成绩算了又算,怎么算她都离燕京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都差了十多分。
钟可坐在她旁边的位置上,把她打电话时说的内容一个字不落的全听到了。
他问:“刚刚是王叔叔的电话?我听你说到奖章,什么奖章?”
杨心跃翻了个漂亮的小白眼,笔尖在草稿纸上划拉着:“说是什么‘见义勇为奖章’,还说有四万块钱奖金。我现在哪有什么时间去领奖章呀,就让他帮我回绝了。”
钟可:“……”
男孩手一抖,手里的水杯直接摔在桌上,咖啡转眼间就浸透了桌上的试卷。
杨心跃吱哇乱叫,忙起身去拿纸巾,结果她的手刚一伸出去,就被钟可死死攥住了。
杨心跃心里发慌,想挣开他的手,又有些舍不得。
她哼了哼,没注意到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欲拒还迎的:“你这是干嘛啊?”
可是钟可的回答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心跃!”他说,“那个奖章你必须拿!”
“……啊?”
“你是不是根本没看过高考的特殊加分条例?——‘见义勇为奖章’可以加20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