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士气可用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色戒最新章节!
虽然迟来的人生第一次战役大胜而归,不过当时陈庆之并不是主将,如前文所说,他只是一个小监军之类的角色,当时主将是个皇室宗亲,是皇帝一个妃子的儿子。取得一场大胜之后,众人正要班师回朝,结果朝中却传来一个消息,该主将的母亲生了个别人的孩子,顿时,皇帝老儿大怒,一气之下要诛杀该妃子,主将听闻此消息,估计自己也难逃牵连,心里一合计,干脆跑了算了,于是,主将临阵逃跑,北魏那边听闻消息,重新再派大军往徐州进发,陈庆之也没办法,带着部队灰溜溜回来了。这次战斗虽然算不上失败,但也几乎是陈庆之一生之中在战场上罕所未见的一次失败了。
接下来,他虽然凭借上次的战斗打响了名气,但依旧只能做一个小监军的角色,跟随着另外一个将军去攻打北魏的一个城邑,当时他们只带了万把人,北魏得知消息之后,立马派了十五万大军前来救援。
当时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梁朝这边的俩主将一合计,就准备跑路了,人家带了十五万人,咱们这万把人肯定不是对手嘛,回去也好跟皇帝老儿交待。结果还没等他俩收拾好细软,陈庆之跑过来找他们,说是北魏的不对才刚一路疾奔赶过来,肯定比较疲惫,所以,建议趁着天黑去夜袭!
带着万把人去夜袭十五万大军?这么天马行空的事情,身为主将,人家肯定不会答应,心里还恶意的想,你丫的只是个监军,全军覆没了砍的只是我们的脑袋,你当然可以胡思乱想了,但俺们自认重大啊!于是,他们坚决不答应,而且跟陈庆之言明了,明天一早,咱就班师回朝去!
陈庆之憋了大半辈子的打仗欲望岂是能这么轻易被压下去的?于是,他脖子一梗,大声回应道,你们不去可别后悔!说完,这犟驴回到自己的大营里,把身边二百个仆从找过来,让他们换上铠甲,拿上长枪,然后便带着这二百号人出发了,目标:揍丫北魏的十五万大军!
一个体弱的四十多岁老监军,率领自己部属二百,长途奔袭四十余里,一夜之间击溃了北魏的先头部队,听起来天方夜谭的事情,陈庆之把他变成了现实。后面跟随的北魏大部队听说自己的先头部队被击溃了,全军震怒,差点吓得纷纷逃命,最后勉强被安抚下来,也是行动迟缓,士气大跌。
看到陈庆之带着一群兼职军人都干翻了北魏的先头部队,梁朝的主将终于有了点信心,于是便没跑路,留下来跟北魏继续对持。
因为陈庆之只是监军,没有兵权,所以,尽管前面一票干的极为漂亮,接下来的战斗他依旧只能提提建议,不能直接带兵打仗。梁朝的军队就这么靠着陈庆之的计谋跟北魏十几倍于己的大军坚持了一年,最后,北魏的军队甚至都包围到梁朝军队身后了,两个主将再次一合计,这仗没法打了,还是跑路吧。
第二次跑路的准备已久没能顺利实施,陈庆之再次出现了,这次他知道不可能靠言语争取到打仗机会了,这厮也是个狠人,直接假造了个皇帝的密诏,说是皇帝要自己在关键时刻接管军队!
因为他从小陪皇帝下棋下的比较多,这么一说还真把两个主将给骗了。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带兵打仗了!陈庆之兴奋的差点发了羊癫疯,连个过度的过程都没有,他直接把士气疲软的士兵们召集起来,带着便往北魏那边进发。
这厮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一群残兵败将,在他的带领下,一鼓作气,连克北魏自觉得坚不可摧的十三道营垒,大获全胜,十几万魏军的尸首把淮河都堵塞了。
这场战斗听起来就已经极富传奇色彩,但即便是这样的一场不可思议的胜利,跟陈庆之后期的军事辉煌比起来,依旧微弱的简直不值一提。
接下来就说说陈庆之一声之中最辉煌的一系列战斗了。
当时中央政府是北魏,不过北魏的皇室不安定,几个皇室亲王纷纷割据,摩拳擦掌准备自己称王,这种时候,对有实力的亲王来说,正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但对于没实力的亲王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比如说当时的北海王。
因为自己有称帝资格,所以,他就必须去战斗,否则的话,只可能被其他几个有资格的人当做眼中钉被杀死,但他又没有战斗的资本,每天小心翼翼的躲避着别人的追杀,愁的头发都白了,最后苦思冥想之下,他想到了一个方法,效仿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亲王们,自托与他国,接住其他国家的力量,是自己成为皇帝。
当然,他这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当时北魏是中央政权,其他的小国家充其量只能算是土匪而已,所以,他实际上也只是寻找一处安身之所罢了。怀着这样的心思,他找到了梁武帝。
这种倒霉事情找上门,梁武帝跟吃了一百只苍蝇一般,你说不答应吧,说起来人家是皇室正统,自己这土匪身份只要接纳了他就能洗白,多好的机会不能白白放弃,但要是答应了吧,自己这小国家,被那几个势力强大的亲王移动手指头就能捏死,要是因此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一番艰难的思索之后,梁武帝想出来了个好办法,先答应下来!然后那劳什子北海王不是要让自己出兵帮他争夺帝位么?就派个几千号人带着他北伐洛阳去,估计半道上就被全杀了,如此一来,自己的名义也得到了,等北海王死后,其他亲王应该也不会再注意自己这边,一箭双雕,此计大妙!
计谋已定,接下来就是人选的问题了,嗯,陈庆之这厮,竟然假传圣谕,虽然打了个胜仗不好责备他,但蔑视皇帝权威的行为实在不能饶恕,就给他加个官,来个捧杀之计,让他陪着北海王去送死吧!
梁武帝为了敷衍北海王,封了陈庆之为飙勇将军,带着7000人马,护送着北海王往北边,当时的政治权利中心——洛阳城进发了。
北海王怎么说也是个皇室子弟,梁武帝那点小心思他能看不出来?所以,出了梁国境内之后,北海王马上不走了,给自己搞了个称帝仪式,然后就在原地驻扎了下来,不过北伐这件面子上的事儿也不能停下,于是,他封陈庆之了一大堆头衔,让他带着兵自行战斗。
这种明显让你去找死的认命,换谁都会不爽,可偏偏陈庆之不觉得不爽,相反,他还干劲儿十足,在连绵的春雨中,带着手下的七千人,开启了一段神话般的北伐之旅……
区区七千人的部队,几乎等同于一个流寇实力,但一路之上的战斗,陈庆之甚至都没有采取过一次守势!兵锋一至,所向披靡!
从第一场战斗开始,陈庆之先是趁着魏军镇压农民起义,攻克一座城池,然后丝毫不做停歇,再次向下一座大城进发。这座大城的守城将军不巧正是之前被陈庆之第一战两千人打败他两万人的那个北魏将军,知道这厮不好惹,尽管手头有七八万兵力,但并不出城作战,而是在城门前连筑九座营垒抵挡,但对结果毫无影响,一样是十倍的兵力悬殊差异,一样是人数少的一方进攻,人数少的一方被迫防守,最终的结果也是一样,一上午的时间,陈庆之便连克三座营垒,守城将军一看自己终究还是吃败仗的命,直接带兵投降了。
因为这次打下来的是个大城,北魏举国震惊,连忙征集各路人马,共计三十余万人马,前来合围陈庆之,等他们的人马聚集起来之后,陈庆之已经带着自己的七千人杀到下一座大城并且攻克,等三十余万人汇合完毕之后,正好把陈庆之围到他新攻克的大城之中。
此时因为刚刚经过攻城苦战,陈庆之手下兵士受伤者颇众,只剩下三千人能迎战。
这种绝境之下,是个正常人就该投降了,结果陈庆之这个兵疯子非但没投降,而且比较轻松的守城战他压根儿就没考虑,直接带着仅剩的能打的三千骑兵出城,背城而战,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
然后,陈庆之的三千骑兵正面对抗上了北魏的二十余万骑兵部队,其中包括十五万的少数民族彪悍骑兵。这一站的结果是——陈庆之三千人全歼对方二十余万不对!你没看错,是全歼!半数以上的北魏骑兵被杀死,主帅阵前投降,解佩剑跪于陈庆之马前投降!
取得这样的一场大胜,对自己再严苛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做的足够好了,但陈庆之似乎还觉得不过瘾,当时距离洛阳城之间只剩下了一个虎牢关,陈庆之接受了北魏主将的投降之后,连口气都没喘一下,马鞭一指,带领三千疲卒继续向北进发!
虎牢关自古便是雄踞在各种反叛势力面前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墙,阻挡了无数意图进犯洛阳的势力,但当陈庆之向这边进发之时,尚有数万精兵强将据守,又占有天堑优势的虎牢关将士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直接开关投降了!
原本陈庆之还要继续往洛阳进发的,只是手下兵卒太过疲惫,于是便下令休息一晚,等第二天起来的时候,陈庆之得到了个消息,自己再也没有机会进攻洛阳这座伟大的城池了,因为,北魏朝廷投降了!
不是像梁朝,不是像北海王,而是像陈庆之投降了!
区区七千人马,一路之上作战47次,攻城32座,无一不克,所向无前!
北伐大业,就这么奇迹般的完成了。
之后,北海王在一次睡梦中醒来,得知自己现在成真正的皇帝了,原因是因为自己已经忘记名字了的那个白面痨病鬼带着七千人把洛阳城打下来了!就这样,北海王晕晕乎乎的去继位了,到洛阳城里开始了花天酒地的帝王生涯。而陈庆之继续带着自己的七千亲军征战全国,其他各路势力无一不服。
因为陈庆之和七千亲兵皆着白袍,当时洛阳城中儿童歌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你是名师还是大将,不管你以前多牛逼,遇见白袍将军你就赶紧绕开走,否则就是自挖牢狱。
完成神话一般的北伐,陈庆之到达自己人生的最高点,但单就战役来说,他最经典的战役还在这之后。
当时北魏虽然失去了洛阳城,但还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且因为全部实力都在尔东荣一人控制之下,甚至势力比之以前犹有过之。因为数次惨败于陈庆之之手,尔东荣倾尽北魏控制下的所有兵士,有百万之众,从自己控制的北方向南而下,进攻洛阳城。
当时北海王认为天下已经太平,对陈庆之遂起忌惮之心,陈庆之见状,便自请调往洛阳北方的门户小城,等陈庆之到达之后,北魏的部队向洛阳进发。因为当时陈庆之已是公认的“战神”,尔东荣也执意要和陈庆之分个高下,便倾尽百万之众,一股脑儿的进攻陈庆之,此时,陈庆之身边依旧只有自己那百战百胜的七千人不败之师。
一百万北魏部队,加上一路望风影从的十数万杂牌军,攻击一百一十余万部队跟七千人马正面交锋,这次双方实力差距已经大到即便最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做梦时候也不敢抱有奢望的地步,但是,陈庆之这个名字,注定要跟奇迹纠缠在一起。
三天打了十一仗,陈庆之带领七千人马,三天时间内不眠不休,打的一百余万大军死伤惨重,尔东荣几乎绝望,下令退兵!
等尔冬升带着残部退出一段距离之后,忽然脑子里相通了,自己虽然拿陈庆之没办法,但完全可以绕开他去打洛阳城,于是,他率领残部绕过陈庆之镇守的小城,直扑洛阳,一夜之间攻克洛阳城。
洛阳城破之后,因为北海王已被处死,陈庆之便请示梁武帝,梁武帝让其班师回朝,回到建康。
陈平之撤回南方的过程中,尔东荣觉得似乎看到了机会,于是便带领数十万大军在后面追赶。虽然名义上是追击,但实际过程却让人发笑不已,因为追远了等于没追,但追的太近,他又不敢,所以,最后几乎等同于他们护送着陈庆之南撤。
陈庆之自从北伐起,身边无论大小战争便全是七千精骑,历经无数战火洗礼,中间虽有人员阵亡,但整体伤亡是极少数的,大多还是当初一路追随他的原班人马,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奇迹、或许是老天爷也忌惮这支百战百胜的雄师,在南撤回建康的图中,一次陈庆之指挥过河之时,忽然山洪暴发,将这支神鬼莫御的王者之师无情的冲走了。
这是陈庆之一辈子唯一一次有可能死于战场上的机会,但老天爷似乎没敢带走他的命,他之后化装成和尚,一人秘密潜回建康。
此后,陈庆之虽然已经年近五十,但依旧未尝一败,只是失去了他的百胜之师之后,他的胜利相较于以前那些神话,显得要暗淡许多。数年之后,发病而亡,享年五十六岁。
区区十五年的领兵生涯,陈庆之便闯下一个大大的“战神”名头,不由让后人悠然神思,若是一早便踏入战场,这个白袍将军又能创造什么样的神迹?
以弱胜强的范例到了陈庆之这里,再无人能出其右者!
为何他能创造如此多的神迹?究其原因,陈庆之打仗之时最讲究的,便是“士气”二字,无论是从他迎击敌方先头部队还是取得一场大胜之后,借着充盈的士气,不顾疲劳继续厮杀的选择,都能看的出来。
讲完白袍将军的传奇,话题回归到李泽坤这里,李泽坤为什么敢以一百人之众包围对方二百人?原因也无他,也只落在“士气”二字,现在士气可用,这一个理由便足矣!李泽坤自己并不打算动手,他相信,胜利帮一定会取胜!
虽然迟来的人生第一次战役大胜而归,不过当时陈庆之并不是主将,如前文所说,他只是一个小监军之类的角色,当时主将是个皇室宗亲,是皇帝一个妃子的儿子。取得一场大胜之后,众人正要班师回朝,结果朝中却传来一个消息,该主将的母亲生了个别人的孩子,顿时,皇帝老儿大怒,一气之下要诛杀该妃子,主将听闻此消息,估计自己也难逃牵连,心里一合计,干脆跑了算了,于是,主将临阵逃跑,北魏那边听闻消息,重新再派大军往徐州进发,陈庆之也没办法,带着部队灰溜溜回来了。这次战斗虽然算不上失败,但也几乎是陈庆之一生之中在战场上罕所未见的一次失败了。
接下来,他虽然凭借上次的战斗打响了名气,但依旧只能做一个小监军的角色,跟随着另外一个将军去攻打北魏的一个城邑,当时他们只带了万把人,北魏得知消息之后,立马派了十五万大军前来救援。
当时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梁朝这边的俩主将一合计,就准备跑路了,人家带了十五万人,咱们这万把人肯定不是对手嘛,回去也好跟皇帝老儿交待。结果还没等他俩收拾好细软,陈庆之跑过来找他们,说是北魏的不对才刚一路疾奔赶过来,肯定比较疲惫,所以,建议趁着天黑去夜袭!
带着万把人去夜袭十五万大军?这么天马行空的事情,身为主将,人家肯定不会答应,心里还恶意的想,你丫的只是个监军,全军覆没了砍的只是我们的脑袋,你当然可以胡思乱想了,但俺们自认重大啊!于是,他们坚决不答应,而且跟陈庆之言明了,明天一早,咱就班师回朝去!
陈庆之憋了大半辈子的打仗欲望岂是能这么轻易被压下去的?于是,他脖子一梗,大声回应道,你们不去可别后悔!说完,这犟驴回到自己的大营里,把身边二百个仆从找过来,让他们换上铠甲,拿上长枪,然后便带着这二百号人出发了,目标:揍丫北魏的十五万大军!
一个体弱的四十多岁老监军,率领自己部属二百,长途奔袭四十余里,一夜之间击溃了北魏的先头部队,听起来天方夜谭的事情,陈庆之把他变成了现实。后面跟随的北魏大部队听说自己的先头部队被击溃了,全军震怒,差点吓得纷纷逃命,最后勉强被安抚下来,也是行动迟缓,士气大跌。
看到陈庆之带着一群兼职军人都干翻了北魏的先头部队,梁朝的主将终于有了点信心,于是便没跑路,留下来跟北魏继续对持。
因为陈庆之只是监军,没有兵权,所以,尽管前面一票干的极为漂亮,接下来的战斗他依旧只能提提建议,不能直接带兵打仗。梁朝的军队就这么靠着陈庆之的计谋跟北魏十几倍于己的大军坚持了一年,最后,北魏的军队甚至都包围到梁朝军队身后了,两个主将再次一合计,这仗没法打了,还是跑路吧。
第二次跑路的准备已久没能顺利实施,陈庆之再次出现了,这次他知道不可能靠言语争取到打仗机会了,这厮也是个狠人,直接假造了个皇帝的密诏,说是皇帝要自己在关键时刻接管军队!
因为他从小陪皇帝下棋下的比较多,这么一说还真把两个主将给骗了。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带兵打仗了!陈庆之兴奋的差点发了羊癫疯,连个过度的过程都没有,他直接把士气疲软的士兵们召集起来,带着便往北魏那边进发。
这厮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一群残兵败将,在他的带领下,一鼓作气,连克北魏自觉得坚不可摧的十三道营垒,大获全胜,十几万魏军的尸首把淮河都堵塞了。
这场战斗听起来就已经极富传奇色彩,但即便是这样的一场不可思议的胜利,跟陈庆之后期的军事辉煌比起来,依旧微弱的简直不值一提。
接下来就说说陈庆之一声之中最辉煌的一系列战斗了。
当时中央政府是北魏,不过北魏的皇室不安定,几个皇室亲王纷纷割据,摩拳擦掌准备自己称王,这种时候,对有实力的亲王来说,正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但对于没实力的亲王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比如说当时的北海王。
因为自己有称帝资格,所以,他就必须去战斗,否则的话,只可能被其他几个有资格的人当做眼中钉被杀死,但他又没有战斗的资本,每天小心翼翼的躲避着别人的追杀,愁的头发都白了,最后苦思冥想之下,他想到了一个方法,效仿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亲王们,自托与他国,接住其他国家的力量,是自己成为皇帝。
当然,他这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当时北魏是中央政权,其他的小国家充其量只能算是土匪而已,所以,他实际上也只是寻找一处安身之所罢了。怀着这样的心思,他找到了梁武帝。
这种倒霉事情找上门,梁武帝跟吃了一百只苍蝇一般,你说不答应吧,说起来人家是皇室正统,自己这土匪身份只要接纳了他就能洗白,多好的机会不能白白放弃,但要是答应了吧,自己这小国家,被那几个势力强大的亲王移动手指头就能捏死,要是因此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一番艰难的思索之后,梁武帝想出来了个好办法,先答应下来!然后那劳什子北海王不是要让自己出兵帮他争夺帝位么?就派个几千号人带着他北伐洛阳去,估计半道上就被全杀了,如此一来,自己的名义也得到了,等北海王死后,其他亲王应该也不会再注意自己这边,一箭双雕,此计大妙!
计谋已定,接下来就是人选的问题了,嗯,陈庆之这厮,竟然假传圣谕,虽然打了个胜仗不好责备他,但蔑视皇帝权威的行为实在不能饶恕,就给他加个官,来个捧杀之计,让他陪着北海王去送死吧!
梁武帝为了敷衍北海王,封了陈庆之为飙勇将军,带着7000人马,护送着北海王往北边,当时的政治权利中心——洛阳城进发了。
北海王怎么说也是个皇室子弟,梁武帝那点小心思他能看不出来?所以,出了梁国境内之后,北海王马上不走了,给自己搞了个称帝仪式,然后就在原地驻扎了下来,不过北伐这件面子上的事儿也不能停下,于是,他封陈庆之了一大堆头衔,让他带着兵自行战斗。
这种明显让你去找死的认命,换谁都会不爽,可偏偏陈庆之不觉得不爽,相反,他还干劲儿十足,在连绵的春雨中,带着手下的七千人,开启了一段神话般的北伐之旅……
区区七千人的部队,几乎等同于一个流寇实力,但一路之上的战斗,陈庆之甚至都没有采取过一次守势!兵锋一至,所向披靡!
从第一场战斗开始,陈庆之先是趁着魏军镇压农民起义,攻克一座城池,然后丝毫不做停歇,再次向下一座大城进发。这座大城的守城将军不巧正是之前被陈庆之第一战两千人打败他两万人的那个北魏将军,知道这厮不好惹,尽管手头有七八万兵力,但并不出城作战,而是在城门前连筑九座营垒抵挡,但对结果毫无影响,一样是十倍的兵力悬殊差异,一样是人数少的一方进攻,人数少的一方被迫防守,最终的结果也是一样,一上午的时间,陈庆之便连克三座营垒,守城将军一看自己终究还是吃败仗的命,直接带兵投降了。
因为这次打下来的是个大城,北魏举国震惊,连忙征集各路人马,共计三十余万人马,前来合围陈庆之,等他们的人马聚集起来之后,陈庆之已经带着自己的七千人杀到下一座大城并且攻克,等三十余万人汇合完毕之后,正好把陈庆之围到他新攻克的大城之中。
此时因为刚刚经过攻城苦战,陈庆之手下兵士受伤者颇众,只剩下三千人能迎战。
这种绝境之下,是个正常人就该投降了,结果陈庆之这个兵疯子非但没投降,而且比较轻松的守城战他压根儿就没考虑,直接带着仅剩的能打的三千骑兵出城,背城而战,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
然后,陈庆之的三千骑兵正面对抗上了北魏的二十余万骑兵部队,其中包括十五万的少数民族彪悍骑兵。这一站的结果是——陈庆之三千人全歼对方二十余万不对!你没看错,是全歼!半数以上的北魏骑兵被杀死,主帅阵前投降,解佩剑跪于陈庆之马前投降!
取得这样的一场大胜,对自己再严苛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做的足够好了,但陈庆之似乎还觉得不过瘾,当时距离洛阳城之间只剩下了一个虎牢关,陈庆之接受了北魏主将的投降之后,连口气都没喘一下,马鞭一指,带领三千疲卒继续向北进发!
虎牢关自古便是雄踞在各种反叛势力面前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墙,阻挡了无数意图进犯洛阳的势力,但当陈庆之向这边进发之时,尚有数万精兵强将据守,又占有天堑优势的虎牢关将士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直接开关投降了!
原本陈庆之还要继续往洛阳进发的,只是手下兵卒太过疲惫,于是便下令休息一晚,等第二天起来的时候,陈庆之得到了个消息,自己再也没有机会进攻洛阳这座伟大的城池了,因为,北魏朝廷投降了!
不是像梁朝,不是像北海王,而是像陈庆之投降了!
区区七千人马,一路之上作战47次,攻城32座,无一不克,所向无前!
北伐大业,就这么奇迹般的完成了。
之后,北海王在一次睡梦中醒来,得知自己现在成真正的皇帝了,原因是因为自己已经忘记名字了的那个白面痨病鬼带着七千人把洛阳城打下来了!就这样,北海王晕晕乎乎的去继位了,到洛阳城里开始了花天酒地的帝王生涯。而陈庆之继续带着自己的七千亲军征战全国,其他各路势力无一不服。
因为陈庆之和七千亲兵皆着白袍,当时洛阳城中儿童歌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你是名师还是大将,不管你以前多牛逼,遇见白袍将军你就赶紧绕开走,否则就是自挖牢狱。
完成神话一般的北伐,陈庆之到达自己人生的最高点,但单就战役来说,他最经典的战役还在这之后。
当时北魏虽然失去了洛阳城,但还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且因为全部实力都在尔东荣一人控制之下,甚至势力比之以前犹有过之。因为数次惨败于陈庆之之手,尔东荣倾尽北魏控制下的所有兵士,有百万之众,从自己控制的北方向南而下,进攻洛阳城。
当时北海王认为天下已经太平,对陈庆之遂起忌惮之心,陈庆之见状,便自请调往洛阳北方的门户小城,等陈庆之到达之后,北魏的部队向洛阳进发。因为当时陈庆之已是公认的“战神”,尔东荣也执意要和陈庆之分个高下,便倾尽百万之众,一股脑儿的进攻陈庆之,此时,陈庆之身边依旧只有自己那百战百胜的七千人不败之师。
一百万北魏部队,加上一路望风影从的十数万杂牌军,攻击一百一十余万部队跟七千人马正面交锋,这次双方实力差距已经大到即便最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做梦时候也不敢抱有奢望的地步,但是,陈庆之这个名字,注定要跟奇迹纠缠在一起。
三天打了十一仗,陈庆之带领七千人马,三天时间内不眠不休,打的一百余万大军死伤惨重,尔东荣几乎绝望,下令退兵!
等尔冬升带着残部退出一段距离之后,忽然脑子里相通了,自己虽然拿陈庆之没办法,但完全可以绕开他去打洛阳城,于是,他率领残部绕过陈庆之镇守的小城,直扑洛阳,一夜之间攻克洛阳城。
洛阳城破之后,因为北海王已被处死,陈庆之便请示梁武帝,梁武帝让其班师回朝,回到建康。
陈平之撤回南方的过程中,尔东荣觉得似乎看到了机会,于是便带领数十万大军在后面追赶。虽然名义上是追击,但实际过程却让人发笑不已,因为追远了等于没追,但追的太近,他又不敢,所以,最后几乎等同于他们护送着陈庆之南撤。
陈庆之自从北伐起,身边无论大小战争便全是七千精骑,历经无数战火洗礼,中间虽有人员阵亡,但整体伤亡是极少数的,大多还是当初一路追随他的原班人马,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奇迹、或许是老天爷也忌惮这支百战百胜的雄师,在南撤回建康的图中,一次陈庆之指挥过河之时,忽然山洪暴发,将这支神鬼莫御的王者之师无情的冲走了。
这是陈庆之一辈子唯一一次有可能死于战场上的机会,但老天爷似乎没敢带走他的命,他之后化装成和尚,一人秘密潜回建康。
此后,陈庆之虽然已经年近五十,但依旧未尝一败,只是失去了他的百胜之师之后,他的胜利相较于以前那些神话,显得要暗淡许多。数年之后,发病而亡,享年五十六岁。
区区十五年的领兵生涯,陈庆之便闯下一个大大的“战神”名头,不由让后人悠然神思,若是一早便踏入战场,这个白袍将军又能创造什么样的神迹?
以弱胜强的范例到了陈庆之这里,再无人能出其右者!
为何他能创造如此多的神迹?究其原因,陈庆之打仗之时最讲究的,便是“士气”二字,无论是从他迎击敌方先头部队还是取得一场大胜之后,借着充盈的士气,不顾疲劳继续厮杀的选择,都能看的出来。
讲完白袍将军的传奇,话题回归到李泽坤这里,李泽坤为什么敢以一百人之众包围对方二百人?原因也无他,也只落在“士气”二字,现在士气可用,这一个理由便足矣!李泽坤自己并不打算动手,他相信,胜利帮一定会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