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6.6K)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
“上师......是你的人?”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
老苏原本堵在胸前、随时准备爆发的怒火顿时为之一滞。
整个人卡壳了几秒钟。
回过神后。
他下意识的便想出声反驳。
但想到徐云此前展现出的诸多奇异之处,老苏打算驳斥的话语,却硬硬生生的被止在了喉咙口。
过了一会儿。
他先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扭头看向宗泽,说道:
“汝霖啊,简王之事老夫已然知悉,你且先退下吧。”
宗泽飞快的瞥了眼一旁的徐云,强压着心中的好奇,朝老苏行礼道:
“恩师,那学生便先退下了。”
待宗泽离开后。
老苏将目光收回,冷然对徐云道:
“王林,你说上师是你的人,可有何凭据能够证明?”
妥了。
眼见老苏有耐心听自己解释,徐云不由在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虽然曾经在心中演示过很多遍今日的情况。。
但现实终归是现实,什么可能都会发生,风险还是存在的。
谁都说不准老苏会不会怒上心头,压根不给自己解释的机会。
直接摔杯为号,然后屏风边上窜出几个死士把自己砍成肉泥,细细的不见一点臊子.....
随后他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信,放到书桌上摊平,推到老苏面前:
“老爷,你先看看这个。”
老苏取过信件,轻轻一抖,不明所以的看了起来:
“吾名郭京,并州人士,原为尤卫副执戟长,雍熙四年归京,久居京中.....”
几秒钟后。
他猛然抬起头,目光死死地盯着徐云,仿佛要将他看穿了一般:
“这...这是?”
王林笑着朝他点了点头,肯定道:
“不错,正是郭上师的自述状。”
“内中写了他的履历、骗人的手段以及被他骗过的名单,也算是他给我的投名状吧。”
老苏闻言,拿着信件的左手隐隐的颤抖了几下。
右手则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压压惊,满是惊疑不定的对徐云问道:
“小王,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着已然恢复自己寻常称呼的老苏, 徐云心中又是一松。
虽然他已经做好了一些极端的准备, 眼下解释与否也改变不了事件走向。
但若是能挽回老苏的观感, 自然还是要更好一些,只听他缓缓道:
“老爷,您可能有所不知, 这位郭上师名叫郭京,原本便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
“那日我拿着您借予的拜帖上门后, 先是戳穿了他所有的把戏, 又传授了他一些更精妙的手段。”
“加上他所写下的这封自述状, 一根棒槌一把甜枣,便将他轻松收到了手下。”
“往后的诸多事情, 尽皆是小人兽医他做的。”
了解宋末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在北宋末年。
政坛上有三位道士名声斐然,历史上留下的评价也各不相同,分别是:
徐知常, 林灵素, 以及......
郭京。
其中名声最好的当属徐知常。
他精通道家经典, 是北宋著名的宗教画家, 基本上没有干涉过太多的朝政。
在后世的收藏界,此人的画作价值也不算太低。
均价五六万左右, 最高的一副甚至卖出过四十七万。
其次则是林灵素。
实话实说,这位在正史中的形象真不太好。
他在权势巅峰时期权倾朝野,蔡京都要避其锋芒, 正史中基本上看不到一句好评价。
不过另一方面。
从道教的贡献角度上看,林灵素多少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他是神霄派的祖师爷, 差点一人灭了佛教,在道教的历史地位上举足轻重。
客观一些评价, 是属于一个具备争议性的负面狠人。
但剩下的郭京嘛......
则彻头彻尾的是個纯骗子了。
这位奇葩早年是个军人,公元987年从西线归来, 随军回到了汴京。
往后一直在汴京充作没有作战任务的老兵,平时喜欢给人做做法啥的,真正的老兵油子。
等到靖康变时,郭京已经六十多岁了。
当时的枢密使孙傅偶然在感事诗中得知了郭京的名字,便在汴京城内找到了他。
自那以后。
这位奇人便开始了他的神奇表演:
他先是招了一批人,数字为后世看来很可能被泰拳警告的7777。
这些人八字合六甲,因此又叫六丁六甲神兵。
根据宋史记载。
这些人大多为乞丐与泼皮无赖。
接着没过多久,这些人便被派出城迎敌了。
与此同时,郭京则坐在墙头做法:
他身边立着个天王像,高呼一声“你们被强化了,冲啊”,然后就没了。
嗯,没了:
7777个“神兵”全军覆没。
也正因这场大败,金人第一次登上了汴京城墙。(感兴趣的可以去读读宋史—孙傅传,笔者当初看完,一声长叹.....)
另外很搞笑的是。
在后世居然还有一些人给六甲神兵洗地。
比如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六甲神兵的战斗力也比宋军要强,逼得金军派出主力才能全歼。
到了后来,甚至把郭京描述成了失败版的圣女贞德。
但事实是什么呢?
当时城中有张叔夜,宗泽大军就在路上,再不济还有李纲呢。
按照后来分发给城中居民的武器和效果来看,撑到宗泽救驾真不是多困难的事儿。
结果奇葩的孙傅以及宰相何栗两位文官,加上宋徽宗一排众议,坚持选择了郭京。
另外六甲神兵打的确实是金军主力,但问题是当时城门口的四只军队都tm是主力军.....
用脑瓜子想想都知道,用谁会在这种关头往门外堵偏师啊?
同时除了宋史外,金史也记载过这一战的:
宋将郭京出兵数万, 趋娄室营,活女从旁奋击, 敌乱,遂破之,王使活女率精兵横截之, 敌众乱,王乃督诸军进战,手中流矢,整辔挺枪驰击自若,敌大败,奔城而逃。
也就是说。
当时这群六甲神兵出城后直奔金军杀来,气势大概率还是比较凶的。
所以娄室稍微退却,放弃了大营门口,
让他们冲入包围圈,又令活女侧击围攻。
这种很简单的诱饵包围战术,在那些洗地党口中居然成了攻下金军大营一座。
娄室手臂中了一箭,就成了重伤金军第一名将娄室......
这能说啥呢?
一些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民族之耻非要死命洗白,而有些民族英雄却抓着莫须有或者可以忽略的黑点不放。
所以说认真的,有些时候你真不得不怀疑那些人的成分问题。
好了。
言归正传。
郭京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江湖骗子,但却是糊弄宋徽宗的绝佳人选:
徐知常很佛系,基本上不会干涉朝政,所以活到了94岁才死。
林灵素嘛...
则是因为不在汴京,眼下还在四处游荡。
况且这位还是道家正儿八经的祖师爷之一,拿他来做个丑角,很容易被不可抗力举报404。
因此仔细思量之后。
徐云最终选定了郭京作为自己的目标。
视线再回归现实。
随后徐云顿了顿,话锋一转,对老苏问道:
“老爷,你在打听消息的时候,可曾听说过这位上师的本事?”
老苏此时心中的怒火已然消失了大半,更多的则是疑惑与好奇,闻言便思索道:
“老夫曾与友人去信询问,却被告知这位郭上师有着通天彻地的本领,远非寻常装神弄鬼之徒所能及也”
“例如油锅取物,天神拘鬼、火焚鬼尸等等.....”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这么快便被官家拜为上师。”
怎么说呢。
真不愧是个对鬼神敬畏程度在历史上足以排进前三的朝代。
哪怕是老苏这样一位时代巨匠,在提及神异之事时,都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
徐云见说朝四下里张望了一会儿,又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黄纸,递给老苏:
“老爷,你看看这张黄纸,是否有何特殊之处?”
老苏接过黄纸摸了摸,摇头道:
“似乎只是寻常符纸?”
徐云朝她神秘的笑了笑,取回黄纸,指着一角道:
“老爷,借书房灯火一用。”
老苏点点头:
“尽管取用便是。”
得到老苏的批准后。
徐云走到书桌附近的一盏煤油灯边,身子侧站,让老苏的视线能完全看到自己的动作。
接着他将黄纸放到了火焰上方,轻轻抖了几下。
片刻不到。
黄纸开始受热燃烧。
刚开始,老苏的表情还有些疑惑,不懂徐云此举究竟意义何在。
但看着看着。
他的神色逐渐变得有些惊骇起来:
只见纸上的暗火慢慢燃进,却并没有蔓延到整张纸面,而是逐渐的烧出了一个奇特的形状!
似是......
妖影!
又过了一会儿。
徐云将烧好的黄纸放到了老苏面前,恭敬道:
“老爷,请看。”
其实不需要徐云提醒,老苏的注意力便被黄纸全然的吸引了:
只见此时他面前的黄纸上,那道被烧出的痕迹,赫然是一只一尺长的百足蜈蚣!
老苏小心的捏起黄纸一角,确定了这只是个空洞的形状后,方才微微松了口气。
随后他又看向徐云,迫不及待的道: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云朝他来了个小熊摊手,笑道:
“这便是您说的天神拘鬼,实际上只是个小把戏罢了。”
说着,他将黄纸撕开了一个小口,指着其中一些类似棉絮的东西道:
“这张黄纸周围乃是由石棉网组成,可以抵御暗火,蜈蚣状的区域则是寻常黄纸。”
“同时小人还提前将硝酸钾溶液用净毛笔蘸上,涂抹在了蜈蚣区域里。”
“硝酸钾无色或者偏黄,无论哪种情况在黄纸上都留不下痕迹。”
“时机合适之时,只需假意抓鬼,上演人鬼斗法,再找个机会说鬼要逃走。”
“届时踩出罡步,摆阵作法,挥动桃木剑,摆出一副与妖鬼进行激烈斗法的模样。”
“斗法结束后取出黄纸,说已然将妖鬼封印到了黄纸上,再将其点燃,则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妖形’了。”
徐云所说的操作,其实是一种明朝时期非常常见的‘除妖’手段。
因为按照技术发展,整个过程需要的核心材料...也就是硝酸钾溶液,要到那时候才会相对性的开始普及。
当然了。
那时候的道士们不叫它硝酸钾溶液,而是叫黄硝水。
眼下宋朝还没发展到这地步,但徐云却在制备盐桥和镍钢的时候提前将硝酸钾生产了出来,
有这么个超维溶液协助,装神弄鬼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而且保证不会被发现异常。
至于老苏说的油锅取物和火焚鬼尸嘛....
说白了也很简单。
所谓火焚鬼尸,这其实是一个很“自虐”的表演:
施法者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
过了一会儿,他的手指竟然开始燃烧起来。
施法者随即含一口水,喷向地面上‘已斩’却看不见的妖尸和自己燃烧的手指。
刹那之间,地面便燃起了一束火。
若是条件合适,还能看到点点鬼火升起。
实际上呢。
这是因为施法者预先在地面上放了樟脑粉、磷和硫磺。
表演时。
施法者先将这些沾在手指上。
由于硫、磷易燃,樟脑易挥发。
所以一经接触就会燃烧,且不伤手指。
同时施法者口中所喷的不是水,而是酒。
所以才会出现一束火,彻底燃烧了妖尸。
这同样是个明朝才出现的把戏,同时比起原版可能因为‘酒气’而露马脚的bug,徐云提供的是医用酒精。
医用酒精虽然味道特殊,但和酒相比还是差距极其明显的。
对方若真的询问,便可以推脱到“开光”的降妖水上,算是给bug打上了一个补丁。
只需油锅取物嘛,这就不多解释了。
这应该是个传播度很广的小把戏,在90年代的气功热中都相当有市场。
不过这里纠正一个错误的知识:
很多人认为油锅取物是因为在锅下边放醋,醋上边放油,由于醋沸点低,受热时向上运动,看上去便与油无异。
但这其实是错误的。
醋酸的沸点是118度,食用醋由于掺杂了水的缘故会形成化合物,还会导致共沸的情况发生,沸点绝不是所谓的40度。
所谓醋的沸点只有40度,当人手升入锅中时温度只有35度的说法,也是一种不知从何出现的谣言。
事实上。
能出现这种看似油沸、但实则低温情况的原因。
其实是因为油锅下边放了碳酸钙和硼酸等受热易生成气体的物质,形成了一种假沸现象。
因此若是真有哪个倒霉蛋穿越了,切记别在锅底加醋。
不然那就是美乐帝看小电影还吃小药丸——乐子更大了。
总而言之。
这些在后世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小把戏,在北宋....或者说古代任意一个封建王朝,都能把不少人骗的团团转。
加之宋徽宗本就是个比较好糊弄的皇帝,因此郭京在他面前能够成功,丝毫不出徐云的预料。
随后老苏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追问到:
“可是小王,老夫听说上师除了降妖之外,亦能推演古今,掌握天地之势,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徐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指了指自己:
“不瞒您说,上师所谓通天彻底的能力.....”
“其实也不过是小人通过计算,确定了星孛与鲁东地动的时间,由郭上师‘预言’了一番而已。”
老苏闻言一愣,旋即脑海中闪过了徐云观测望远镜前的准备,恍然道:
“所以当初你才在做好镜片后,等了足足十数日方才开始观测?”
“老夫还以为星孛只是运气巧合罢了......”
“可是.....这种天象与地动,也是人力所能算出的?”
徐云嘴角抽动了几下:
“......当然可以。”
说完。
他便在心中默默补了两个字:
才怪。
别说宋朝了,哪怕在后世,彗星和地震都属于极难推算的领域。
彗星还好说点。
一颗100千米、正在靠近太阳的天体,距离地球约50天文单位时,就有概率被红外线望远镜发现。
距离地球约28天文单位时,就有很大的概率被哈勃空间望远镜根据颜色检测到。
这类星际天体相对太阳的速度通常而言在40千米每秒以内,这速度和距离比起来是很慢的。
因此通过超算运算个数年,便有不小的概率准确确定到肉眼可以观测的时间。
但地震就不一样了。
哪怕是21世纪,都没有哪个国家能百分百精确的预测地震。
顶多就是震中发生地震后,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特点,让离更远的人提前做出防护措施。
并且这还只是个雏形级的技术,实践效果非常一般,宣传意义要大于实际价值。
徐云能记住这两件事,纯粹是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
彗星是因为它出现的时间和蔡伯俙的去世时间一致,源自童年所记。
地震则是因为刚好发生在中秋节,一天都不差。
加之这年徽宗即位,想忘都忘不了。
只不过按照原本的时间轨迹。
此时的向太后还没有去世,因此赵佶也只是免了鲁东的年赋,整件事情便比较平稳的给渡了过去。
这也是郭京在上位后愿意听从徐云的一个核心原因:
宋徽宗和朝中官员用什么目光看的他,他便是怎样看的徐云。
如果说一开始郭京只是迫于压力,那么当几个预言发生后,他就是真把徐云当神仙来看了。
可惜老苏并不知道他被徐云给忽悠了——恰恰相反,结合徐云先前的表现,他倒是将这个说法信了个八成九成。
想到这里。
他的眼中不由浮现出了一丝浓浓的疑惑:
“小王,你既然能保证文叔清照的安全,又为什么要做下这番事呢?”
“上师......是你的人?”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
老苏原本堵在胸前、随时准备爆发的怒火顿时为之一滞。
整个人卡壳了几秒钟。
回过神后。
他下意识的便想出声反驳。
但想到徐云此前展现出的诸多奇异之处,老苏打算驳斥的话语,却硬硬生生的被止在了喉咙口。
过了一会儿。
他先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扭头看向宗泽,说道:
“汝霖啊,简王之事老夫已然知悉,你且先退下吧。”
宗泽飞快的瞥了眼一旁的徐云,强压着心中的好奇,朝老苏行礼道:
“恩师,那学生便先退下了。”
待宗泽离开后。
老苏将目光收回,冷然对徐云道:
“王林,你说上师是你的人,可有何凭据能够证明?”
妥了。
眼见老苏有耐心听自己解释,徐云不由在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虽然曾经在心中演示过很多遍今日的情况。。
但现实终归是现实,什么可能都会发生,风险还是存在的。
谁都说不准老苏会不会怒上心头,压根不给自己解释的机会。
直接摔杯为号,然后屏风边上窜出几个死士把自己砍成肉泥,细细的不见一点臊子.....
随后他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信,放到书桌上摊平,推到老苏面前:
“老爷,你先看看这个。”
老苏取过信件,轻轻一抖,不明所以的看了起来:
“吾名郭京,并州人士,原为尤卫副执戟长,雍熙四年归京,久居京中.....”
几秒钟后。
他猛然抬起头,目光死死地盯着徐云,仿佛要将他看穿了一般:
“这...这是?”
王林笑着朝他点了点头,肯定道:
“不错,正是郭上师的自述状。”
“内中写了他的履历、骗人的手段以及被他骗过的名单,也算是他给我的投名状吧。”
老苏闻言,拿着信件的左手隐隐的颤抖了几下。
右手则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压压惊,满是惊疑不定的对徐云问道:
“小王,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着已然恢复自己寻常称呼的老苏, 徐云心中又是一松。
虽然他已经做好了一些极端的准备, 眼下解释与否也改变不了事件走向。
但若是能挽回老苏的观感, 自然还是要更好一些,只听他缓缓道:
“老爷,您可能有所不知, 这位郭上师名叫郭京,原本便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
“那日我拿着您借予的拜帖上门后, 先是戳穿了他所有的把戏, 又传授了他一些更精妙的手段。”
“加上他所写下的这封自述状, 一根棒槌一把甜枣,便将他轻松收到了手下。”
“往后的诸多事情, 尽皆是小人兽医他做的。”
了解宋末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在北宋末年。
政坛上有三位道士名声斐然,历史上留下的评价也各不相同,分别是:
徐知常, 林灵素, 以及......
郭京。
其中名声最好的当属徐知常。
他精通道家经典, 是北宋著名的宗教画家, 基本上没有干涉过太多的朝政。
在后世的收藏界,此人的画作价值也不算太低。
均价五六万左右, 最高的一副甚至卖出过四十七万。
其次则是林灵素。
实话实说,这位在正史中的形象真不太好。
他在权势巅峰时期权倾朝野,蔡京都要避其锋芒, 正史中基本上看不到一句好评价。
不过另一方面。
从道教的贡献角度上看,林灵素多少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他是神霄派的祖师爷, 差点一人灭了佛教,在道教的历史地位上举足轻重。
客观一些评价, 是属于一个具备争议性的负面狠人。
但剩下的郭京嘛......
则彻头彻尾的是個纯骗子了。
这位奇葩早年是个军人,公元987年从西线归来, 随军回到了汴京。
往后一直在汴京充作没有作战任务的老兵,平时喜欢给人做做法啥的,真正的老兵油子。
等到靖康变时,郭京已经六十多岁了。
当时的枢密使孙傅偶然在感事诗中得知了郭京的名字,便在汴京城内找到了他。
自那以后。
这位奇人便开始了他的神奇表演:
他先是招了一批人,数字为后世看来很可能被泰拳警告的7777。
这些人八字合六甲,因此又叫六丁六甲神兵。
根据宋史记载。
这些人大多为乞丐与泼皮无赖。
接着没过多久,这些人便被派出城迎敌了。
与此同时,郭京则坐在墙头做法:
他身边立着个天王像,高呼一声“你们被强化了,冲啊”,然后就没了。
嗯,没了:
7777个“神兵”全军覆没。
也正因这场大败,金人第一次登上了汴京城墙。(感兴趣的可以去读读宋史—孙傅传,笔者当初看完,一声长叹.....)
另外很搞笑的是。
在后世居然还有一些人给六甲神兵洗地。
比如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六甲神兵的战斗力也比宋军要强,逼得金军派出主力才能全歼。
到了后来,甚至把郭京描述成了失败版的圣女贞德。
但事实是什么呢?
当时城中有张叔夜,宗泽大军就在路上,再不济还有李纲呢。
按照后来分发给城中居民的武器和效果来看,撑到宗泽救驾真不是多困难的事儿。
结果奇葩的孙傅以及宰相何栗两位文官,加上宋徽宗一排众议,坚持选择了郭京。
另外六甲神兵打的确实是金军主力,但问题是当时城门口的四只军队都tm是主力军.....
用脑瓜子想想都知道,用谁会在这种关头往门外堵偏师啊?
同时除了宋史外,金史也记载过这一战的:
宋将郭京出兵数万, 趋娄室营,活女从旁奋击, 敌乱,遂破之,王使活女率精兵横截之, 敌众乱,王乃督诸军进战,手中流矢,整辔挺枪驰击自若,敌大败,奔城而逃。
也就是说。
当时这群六甲神兵出城后直奔金军杀来,气势大概率还是比较凶的。
所以娄室稍微退却,放弃了大营门口,
让他们冲入包围圈,又令活女侧击围攻。
这种很简单的诱饵包围战术,在那些洗地党口中居然成了攻下金军大营一座。
娄室手臂中了一箭,就成了重伤金军第一名将娄室......
这能说啥呢?
一些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民族之耻非要死命洗白,而有些民族英雄却抓着莫须有或者可以忽略的黑点不放。
所以说认真的,有些时候你真不得不怀疑那些人的成分问题。
好了。
言归正传。
郭京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江湖骗子,但却是糊弄宋徽宗的绝佳人选:
徐知常很佛系,基本上不会干涉朝政,所以活到了94岁才死。
林灵素嘛...
则是因为不在汴京,眼下还在四处游荡。
况且这位还是道家正儿八经的祖师爷之一,拿他来做个丑角,很容易被不可抗力举报404。
因此仔细思量之后。
徐云最终选定了郭京作为自己的目标。
视线再回归现实。
随后徐云顿了顿,话锋一转,对老苏问道:
“老爷,你在打听消息的时候,可曾听说过这位上师的本事?”
老苏此时心中的怒火已然消失了大半,更多的则是疑惑与好奇,闻言便思索道:
“老夫曾与友人去信询问,却被告知这位郭上师有着通天彻地的本领,远非寻常装神弄鬼之徒所能及也”
“例如油锅取物,天神拘鬼、火焚鬼尸等等.....”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这么快便被官家拜为上师。”
怎么说呢。
真不愧是个对鬼神敬畏程度在历史上足以排进前三的朝代。
哪怕是老苏这样一位时代巨匠,在提及神异之事时,都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
徐云见说朝四下里张望了一会儿,又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黄纸,递给老苏:
“老爷,你看看这张黄纸,是否有何特殊之处?”
老苏接过黄纸摸了摸,摇头道:
“似乎只是寻常符纸?”
徐云朝她神秘的笑了笑,取回黄纸,指着一角道:
“老爷,借书房灯火一用。”
老苏点点头:
“尽管取用便是。”
得到老苏的批准后。
徐云走到书桌附近的一盏煤油灯边,身子侧站,让老苏的视线能完全看到自己的动作。
接着他将黄纸放到了火焰上方,轻轻抖了几下。
片刻不到。
黄纸开始受热燃烧。
刚开始,老苏的表情还有些疑惑,不懂徐云此举究竟意义何在。
但看着看着。
他的神色逐渐变得有些惊骇起来:
只见纸上的暗火慢慢燃进,却并没有蔓延到整张纸面,而是逐渐的烧出了一个奇特的形状!
似是......
妖影!
又过了一会儿。
徐云将烧好的黄纸放到了老苏面前,恭敬道:
“老爷,请看。”
其实不需要徐云提醒,老苏的注意力便被黄纸全然的吸引了:
只见此时他面前的黄纸上,那道被烧出的痕迹,赫然是一只一尺长的百足蜈蚣!
老苏小心的捏起黄纸一角,确定了这只是个空洞的形状后,方才微微松了口气。
随后他又看向徐云,迫不及待的道: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云朝他来了个小熊摊手,笑道:
“这便是您说的天神拘鬼,实际上只是个小把戏罢了。”
说着,他将黄纸撕开了一个小口,指着其中一些类似棉絮的东西道:
“这张黄纸周围乃是由石棉网组成,可以抵御暗火,蜈蚣状的区域则是寻常黄纸。”
“同时小人还提前将硝酸钾溶液用净毛笔蘸上,涂抹在了蜈蚣区域里。”
“硝酸钾无色或者偏黄,无论哪种情况在黄纸上都留不下痕迹。”
“时机合适之时,只需假意抓鬼,上演人鬼斗法,再找个机会说鬼要逃走。”
“届时踩出罡步,摆阵作法,挥动桃木剑,摆出一副与妖鬼进行激烈斗法的模样。”
“斗法结束后取出黄纸,说已然将妖鬼封印到了黄纸上,再将其点燃,则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妖形’了。”
徐云所说的操作,其实是一种明朝时期非常常见的‘除妖’手段。
因为按照技术发展,整个过程需要的核心材料...也就是硝酸钾溶液,要到那时候才会相对性的开始普及。
当然了。
那时候的道士们不叫它硝酸钾溶液,而是叫黄硝水。
眼下宋朝还没发展到这地步,但徐云却在制备盐桥和镍钢的时候提前将硝酸钾生产了出来,
有这么个超维溶液协助,装神弄鬼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而且保证不会被发现异常。
至于老苏说的油锅取物和火焚鬼尸嘛....
说白了也很简单。
所谓火焚鬼尸,这其实是一个很“自虐”的表演:
施法者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
过了一会儿,他的手指竟然开始燃烧起来。
施法者随即含一口水,喷向地面上‘已斩’却看不见的妖尸和自己燃烧的手指。
刹那之间,地面便燃起了一束火。
若是条件合适,还能看到点点鬼火升起。
实际上呢。
这是因为施法者预先在地面上放了樟脑粉、磷和硫磺。
表演时。
施法者先将这些沾在手指上。
由于硫、磷易燃,樟脑易挥发。
所以一经接触就会燃烧,且不伤手指。
同时施法者口中所喷的不是水,而是酒。
所以才会出现一束火,彻底燃烧了妖尸。
这同样是个明朝才出现的把戏,同时比起原版可能因为‘酒气’而露马脚的bug,徐云提供的是医用酒精。
医用酒精虽然味道特殊,但和酒相比还是差距极其明显的。
对方若真的询问,便可以推脱到“开光”的降妖水上,算是给bug打上了一个补丁。
只需油锅取物嘛,这就不多解释了。
这应该是个传播度很广的小把戏,在90年代的气功热中都相当有市场。
不过这里纠正一个错误的知识:
很多人认为油锅取物是因为在锅下边放醋,醋上边放油,由于醋沸点低,受热时向上运动,看上去便与油无异。
但这其实是错误的。
醋酸的沸点是118度,食用醋由于掺杂了水的缘故会形成化合物,还会导致共沸的情况发生,沸点绝不是所谓的40度。
所谓醋的沸点只有40度,当人手升入锅中时温度只有35度的说法,也是一种不知从何出现的谣言。
事实上。
能出现这种看似油沸、但实则低温情况的原因。
其实是因为油锅下边放了碳酸钙和硼酸等受热易生成气体的物质,形成了一种假沸现象。
因此若是真有哪个倒霉蛋穿越了,切记别在锅底加醋。
不然那就是美乐帝看小电影还吃小药丸——乐子更大了。
总而言之。
这些在后世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小把戏,在北宋....或者说古代任意一个封建王朝,都能把不少人骗的团团转。
加之宋徽宗本就是个比较好糊弄的皇帝,因此郭京在他面前能够成功,丝毫不出徐云的预料。
随后老苏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追问到:
“可是小王,老夫听说上师除了降妖之外,亦能推演古今,掌握天地之势,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徐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指了指自己:
“不瞒您说,上师所谓通天彻底的能力.....”
“其实也不过是小人通过计算,确定了星孛与鲁东地动的时间,由郭上师‘预言’了一番而已。”
老苏闻言一愣,旋即脑海中闪过了徐云观测望远镜前的准备,恍然道:
“所以当初你才在做好镜片后,等了足足十数日方才开始观测?”
“老夫还以为星孛只是运气巧合罢了......”
“可是.....这种天象与地动,也是人力所能算出的?”
徐云嘴角抽动了几下:
“......当然可以。”
说完。
他便在心中默默补了两个字:
才怪。
别说宋朝了,哪怕在后世,彗星和地震都属于极难推算的领域。
彗星还好说点。
一颗100千米、正在靠近太阳的天体,距离地球约50天文单位时,就有概率被红外线望远镜发现。
距离地球约28天文单位时,就有很大的概率被哈勃空间望远镜根据颜色检测到。
这类星际天体相对太阳的速度通常而言在40千米每秒以内,这速度和距离比起来是很慢的。
因此通过超算运算个数年,便有不小的概率准确确定到肉眼可以观测的时间。
但地震就不一样了。
哪怕是21世纪,都没有哪个国家能百分百精确的预测地震。
顶多就是震中发生地震后,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特点,让离更远的人提前做出防护措施。
并且这还只是个雏形级的技术,实践效果非常一般,宣传意义要大于实际价值。
徐云能记住这两件事,纯粹是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
彗星是因为它出现的时间和蔡伯俙的去世时间一致,源自童年所记。
地震则是因为刚好发生在中秋节,一天都不差。
加之这年徽宗即位,想忘都忘不了。
只不过按照原本的时间轨迹。
此时的向太后还没有去世,因此赵佶也只是免了鲁东的年赋,整件事情便比较平稳的给渡了过去。
这也是郭京在上位后愿意听从徐云的一个核心原因:
宋徽宗和朝中官员用什么目光看的他,他便是怎样看的徐云。
如果说一开始郭京只是迫于压力,那么当几个预言发生后,他就是真把徐云当神仙来看了。
可惜老苏并不知道他被徐云给忽悠了——恰恰相反,结合徐云先前的表现,他倒是将这个说法信了个八成九成。
想到这里。
他的眼中不由浮现出了一丝浓浓的疑惑:
“小王,你既然能保证文叔清照的安全,又为什么要做下这番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