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水泥公司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重生明末当皇帝最新章节!
又到了一年的秋收时节,东北地区在天启十一年,大豆播种面积已经上升到了五千余万亩的程度。黑龙江等地的耕地被大量开拓了出来,因为寒冷气候持续时间较长,不适合种植小麦,大豆成为了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同时还种植玉米。
东北的大豆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产量也越来越庞大。秋天到了,又是丰收的时节,东北地区开始进入紧张而忙碌的收割期,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着收割大豆和玉米的农民和工人。
大量的榨油厂开始在东北地区被建立了起来,这些榨油厂如今大部分都配备了蒸汽机为动力的榨油设备,榨油效率大大提升。
豆油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商品,开始在粮油店里销售。而那些豆粕,则成了优良的饲料。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一桶桶油被榨了出来,然后装船运往沿海各港口。
而在西域地区,棉花也进入了采收期,大量棉农开始在棉田里采摘棉花,其中很多都是异族。
之前收复西域,就有不少异族,加上蒙古人这几年不断的往大明贩卖人口,因此西域的异族数量很多,但大多数都是自由受到限制的包身工,当然这些包身工也能得到一定的工资,只是工资不高,零花钱是有的,吃住则有人负责。
这些包身工因为远离故乡,特别是从俄国来的农奴,离家里就更远了,所以很少选择逃亡。而且待遇也不是完全的奴隶的级别,所以总的来说,日子得过且过的还能过得去。
西域之所以需要那么多包身工,主要还是西域的棉花种植面积正在迅速上升,如今棉花种植面积已经上升到了两千多万亩。
这样的种植面积也许在关内来说也不算太恐怖,但是西域是关外地区,汉民数量没那么多,自然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了。
这两千多万亩棉花。产量却是非常庞大的。因为西域这里非常适合棉花生长,而且棉花品种经过一定的改良,产量也有所上升。最重要的是,西域的灌溉设施在不断的建设之下。确保了这些棉田都能得到灌溉。
有灌溉的棉花和没灌溉的棉花,产量简直就是天差地别。这两千万亩的棉花,顶的上关内三四千万亩的棉花产量了,而且棉花质量非常好。
为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用上大量包身工也是变成了很正常的事。而那些没有用包身工的汉民棉农。则是第二年享有棉价补贴,今年的棉价补贴上升到了每担3角,直接提高了三倍。
为了获得更多的补贴,棉农都很努力的经营者自家的棉田,希望能够产出更多的棉花。
棉价补贴由朝廷直接出钱,并不影响棉花的市场价格。这样的政策,也保障了棉农的收入水平,能够让他们的收入不至于低过水平线,毕竟种植棉花也是挺辛苦的,特别是采收棉花。如果收入还低于水平线。那就没多少人愿意种植棉花了。而棉农的收入低于水平线是肯定的,毕竟大明如今正在展开工业革命,工人收入迟早都会提高的,如果按照市场棉价收购,海外棉价是很低的,到时候这些棉农会变得很穷困。
但是大明是一个大国,不可能所有棉花都从外部获得。不可能从外部掠夺到能够满足整个大明所需的棉花,和历史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国情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本国棉花产量必须提高上去,起码要能满足自身大部分需求。至于补贴给棉农的钱,自然是让消费者出。通过提高成品棉布税收的方式。提高棉布本土价格,从而施行两种价格。
本土纺织品价格必然要高于海外,毕竟工人的收入也高,而且每个人都需要纺织品。通过提高税收的方式将补贴棉农的钱分摊下去也很公平。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财富分配的手段。
棉农通过种植棉花,不管市场价格如何,生产多少就会有多少补贴,就能安心的生产棉花。
至于出口的纺织品价格,则收取关税。在本土纺织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关税。本土纺织品有余的时候,则要鼓励出口,降低出口关税,从而加强纺织品的海外市场竞争力。
这都是朝廷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的,从而创造出一个稳定的大环境。这样的棉花定价方式,使得本土棉花价格与海外棉花价格能够统一,统一的价格之下,企业的原材料生产成本就大致相同,而在利润方面,本土和出口海外又相差不大。
当然本土的纺织品市场,实际上是被国有企业大幅度垄断的。垄断方式依旧是靠税收等方面,国有纺织企业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在那些没有什么技术性的普通纺织品方面,通过税收方面的调整,只过有国企纺织厂才有利润。民资纺织厂想要赚到钱,需要推陈出新,例如搞出新的花样,走高档路线。
说白了就是要创新,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产生新的不平衡,别人有我没有,我也要有,于是消费市场就出现了,经济自然也就上去了。
这种不平衡,就是创造矛盾,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缓和的矛盾,一种能让社会进步的矛盾。人类的进步,基本上是离不开矛盾这个东西的。
不能创新的产业,自然是直接搞垄断,要这些领域的民资商人有何用?自然是全部踢出局,让国企来搞,进而创造出一定的利润空间。
在工业时代,物美价廉是一种有些错误的观念,价廉意味着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意味着无法投入资金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味的追求价高,那当然也是错误的,都是极端路线,极端就不可取。
类似纺织业这种关乎民生的产业,对于那些普通的纺织品生产确实是要交给国企来干,通过垄断的方式创造出盈利空间,但这个度也不能太过,价格必须在老百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有能积累资本,从而有足够的钱更新生产设备和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并且让工人的待遇得到一定的保障。
这些都是财富分配手段。一个相对公平的财富分配,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繁荣。
天启十一年的纺织品税收是提高了,这本来对南方纺织品比较有利,不过天启十一年国企纺织厂已经基本上都用上了蒸汽机。棉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以至于这些纺织品到了南方市场之后,依旧拥有竞争力。
国有纺织厂的纱锭总数已经上升到了六百万锭的规模,产能已经完全能够消化掉整个大明的纺织品市场。
国企纺织品如同洪水巨兽一般大量涌入市场,直接淹没了各省纺织业。北方各省的农村自然经济中的纺织业几乎全军覆没。土布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市场。到处农村的市集里面,琳琅满目都是工厂里出来的纺织品。
同时在南方沿海各省,已经长江流域各省,国企生产的棉布也大举入侵,毫无悬念的占据了城镇市场,不过很多省份的农村自然经济还没有被完全冲垮。
失业的纺织工人就更多了,很多失业的纺织工人因为活不下去了,只能找上民政局要求移民,或者到新政省份务工。
为了避免这些失业工人被逼上绝路,朱由校可谓是多管齐下进行处理。移民的移民,救济的救济。还接连派遣人员到地方巡视,明的暗的都有。
在多种政策的作用下,总算是没饿死人。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年的移民人口暴增,其中大量都是纺织工人。
当然还有不少纺织工人转行的,但移民的却是很多。各省到处都是招募移民的队伍,只要报名就行,沿途的路费、伙食费朝廷都给包圆了。天启十一年这方面的财政预算就达到了上千万元。
朝廷出路费,这样的政策对于移民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其实不少人都想移民。只是没有路费无法展开行动。朝廷既然出钱,那么这些想移民的百姓就能踏上他们的旅途,前往海外地区生活。
因为新政省份经济的强势崛起,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新政地区的好处。特别是各种政策在报纸的不断宣传下,各省百姓也意识到了新政对他们的好处。所以愿意移民的百姓也多了,他们只要移民到海外殖民地区,就能享受到新政制度下的环境。大明的海外殖民地,基本上都是新政制度。
很多选择移民的百姓,都是为了逃避旧制度的压迫。去新政省份寻找净土。皇帝愿意给他们出路费,也算是很给力了。
特别是那些江南地区的百姓,因为教化程度很高,这些人移民到海外,最让朱由校放心,可以携带很多文化底蕴到殖民地。如果移民一群教化程度不高的刁民到海外,还真怕会集体造反。
所以这个路费是必须出的。
天启十一年下水的船只很多,两千吨级的商船就下水了将近一千五百艘,海上运输能力总算是增强了不少,不过还是有些吃紧,因为大量移民的关系,需要运输的商品和原材料也随着开发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小火轮也越早越大了,第一艘千吨级的蒸汽船在天津造船厂成功问世,不过蒸汽船的产能还是差了点,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至于帆船,暂时还能用,没必要急着淘汰。
帆船的淘汰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将被淘汰掉的将是帆船产能,转变为蒸汽船产能,然后才是淘汰正在使用的帆船。
这一年各省灾害依旧不断,特别是陕西一代,真是变成了天灾的密集区。
不过在朝廷到处救火的情况下,局势还是很稳定的。在当前北方的新政模式下,有很多工作岗位,农民因为天灾离开了土地,也能通过打工赚到钱,从而实现温饱问题。
朝廷的建设项目很多,各国企的投资建设项目也多。
水利工程依旧是在持续建设的项目,公路的建设规模倒是减少了一些,但是地方的乡镇公路建设项目却是开始出现了。
要想富先修路,主要的公路网络修好了,接下来自然就是开始修乡镇级别的公路了,打通了公路,经济发展就方便多了。
新兴的建设项目还是电报和铁路,电报系统铺设到了各州县,甚至开始往乡镇级政府铺设。
每个州县自己构建的电报系统,可以加快行政效率,实时掌控下面的情况。
铁路修建规模到了下半年,已经扩大了很多,参与其中的工人数量达到了六十多万名工人,而且参与铁路修建的工人数量还在随着铁路建设项目的增加而上升。
铁路主干线修完,还要修支线。
支线修好了,还要修到工厂、矿山、伐木场、采石场等等地方,在没有汽车的年代,铁路非常很重要,陆地上的运输效率全靠铁路来提高。
那种小线路,都是需要有大宗原材料、商品产出才能修的,还是离不开公路的,公路更多的是负责短程的运输,因此此时朝廷将公路修建集中到了乡镇级公路的修建上。不过财政毕竟还没有充裕到那个程度,并不能全面在各省修建乡镇公路。
在朱由校的努力下,大明又安稳的度过了一年,除了天灾之外没闹出多大的**。工业发展则迅猛无比,大量的使用蒸汽机之后,生产力快速提高。
有了铁路,有了蒸汽机,朱由校决定加大水泥生产规模,水泥这个东西已经出现了,不过应用范围不大,通常都是用高炉矿渣搞出来的,属于这些年工业发展的副产品,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倒是研发出来了。
但因为水泥大量生产的运输成本控制不住,同时用畜力生产水泥的效率也太低了,所以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如今有了铁路,可以修到矿区,蒸汽机动力用来搅拌、碾压水泥材料,水泥的生产成本已经可以大大降低了。
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将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所以生产水泥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
大明水泥公司在天启十一年随之成立,开始在各地投建水泥厂,钢铁公司也加大了钢筋生产规模。(未完待续。)xh:.74.240.212
又到了一年的秋收时节,东北地区在天启十一年,大豆播种面积已经上升到了五千余万亩的程度。黑龙江等地的耕地被大量开拓了出来,因为寒冷气候持续时间较长,不适合种植小麦,大豆成为了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同时还种植玉米。
东北的大豆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产量也越来越庞大。秋天到了,又是丰收的时节,东北地区开始进入紧张而忙碌的收割期,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着收割大豆和玉米的农民和工人。
大量的榨油厂开始在东北地区被建立了起来,这些榨油厂如今大部分都配备了蒸汽机为动力的榨油设备,榨油效率大大提升。
豆油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商品,开始在粮油店里销售。而那些豆粕,则成了优良的饲料。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一桶桶油被榨了出来,然后装船运往沿海各港口。
而在西域地区,棉花也进入了采收期,大量棉农开始在棉田里采摘棉花,其中很多都是异族。
之前收复西域,就有不少异族,加上蒙古人这几年不断的往大明贩卖人口,因此西域的异族数量很多,但大多数都是自由受到限制的包身工,当然这些包身工也能得到一定的工资,只是工资不高,零花钱是有的,吃住则有人负责。
这些包身工因为远离故乡,特别是从俄国来的农奴,离家里就更远了,所以很少选择逃亡。而且待遇也不是完全的奴隶的级别,所以总的来说,日子得过且过的还能过得去。
西域之所以需要那么多包身工,主要还是西域的棉花种植面积正在迅速上升,如今棉花种植面积已经上升到了两千多万亩。
这样的种植面积也许在关内来说也不算太恐怖,但是西域是关外地区,汉民数量没那么多,自然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了。
这两千多万亩棉花。产量却是非常庞大的。因为西域这里非常适合棉花生长,而且棉花品种经过一定的改良,产量也有所上升。最重要的是,西域的灌溉设施在不断的建设之下。确保了这些棉田都能得到灌溉。
有灌溉的棉花和没灌溉的棉花,产量简直就是天差地别。这两千万亩的棉花,顶的上关内三四千万亩的棉花产量了,而且棉花质量非常好。
为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用上大量包身工也是变成了很正常的事。而那些没有用包身工的汉民棉农。则是第二年享有棉价补贴,今年的棉价补贴上升到了每担3角,直接提高了三倍。
为了获得更多的补贴,棉农都很努力的经营者自家的棉田,希望能够产出更多的棉花。
棉价补贴由朝廷直接出钱,并不影响棉花的市场价格。这样的政策,也保障了棉农的收入水平,能够让他们的收入不至于低过水平线,毕竟种植棉花也是挺辛苦的,特别是采收棉花。如果收入还低于水平线。那就没多少人愿意种植棉花了。而棉农的收入低于水平线是肯定的,毕竟大明如今正在展开工业革命,工人收入迟早都会提高的,如果按照市场棉价收购,海外棉价是很低的,到时候这些棉农会变得很穷困。
但是大明是一个大国,不可能所有棉花都从外部获得。不可能从外部掠夺到能够满足整个大明所需的棉花,和历史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国情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本国棉花产量必须提高上去,起码要能满足自身大部分需求。至于补贴给棉农的钱,自然是让消费者出。通过提高成品棉布税收的方式。提高棉布本土价格,从而施行两种价格。
本土纺织品价格必然要高于海外,毕竟工人的收入也高,而且每个人都需要纺织品。通过提高税收的方式将补贴棉农的钱分摊下去也很公平。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财富分配的手段。
棉农通过种植棉花,不管市场价格如何,生产多少就会有多少补贴,就能安心的生产棉花。
至于出口的纺织品价格,则收取关税。在本土纺织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关税。本土纺织品有余的时候,则要鼓励出口,降低出口关税,从而加强纺织品的海外市场竞争力。
这都是朝廷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的,从而创造出一个稳定的大环境。这样的棉花定价方式,使得本土棉花价格与海外棉花价格能够统一,统一的价格之下,企业的原材料生产成本就大致相同,而在利润方面,本土和出口海外又相差不大。
当然本土的纺织品市场,实际上是被国有企业大幅度垄断的。垄断方式依旧是靠税收等方面,国有纺织企业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在那些没有什么技术性的普通纺织品方面,通过税收方面的调整,只过有国企纺织厂才有利润。民资纺织厂想要赚到钱,需要推陈出新,例如搞出新的花样,走高档路线。
说白了就是要创新,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产生新的不平衡,别人有我没有,我也要有,于是消费市场就出现了,经济自然也就上去了。
这种不平衡,就是创造矛盾,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缓和的矛盾,一种能让社会进步的矛盾。人类的进步,基本上是离不开矛盾这个东西的。
不能创新的产业,自然是直接搞垄断,要这些领域的民资商人有何用?自然是全部踢出局,让国企来搞,进而创造出一定的利润空间。
在工业时代,物美价廉是一种有些错误的观念,价廉意味着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意味着无法投入资金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味的追求价高,那当然也是错误的,都是极端路线,极端就不可取。
类似纺织业这种关乎民生的产业,对于那些普通的纺织品生产确实是要交给国企来干,通过垄断的方式创造出盈利空间,但这个度也不能太过,价格必须在老百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有能积累资本,从而有足够的钱更新生产设备和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并且让工人的待遇得到一定的保障。
这些都是财富分配手段。一个相对公平的财富分配,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繁荣。
天启十一年的纺织品税收是提高了,这本来对南方纺织品比较有利,不过天启十一年国企纺织厂已经基本上都用上了蒸汽机。棉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以至于这些纺织品到了南方市场之后,依旧拥有竞争力。
国有纺织厂的纱锭总数已经上升到了六百万锭的规模,产能已经完全能够消化掉整个大明的纺织品市场。
国企纺织品如同洪水巨兽一般大量涌入市场,直接淹没了各省纺织业。北方各省的农村自然经济中的纺织业几乎全军覆没。土布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市场。到处农村的市集里面,琳琅满目都是工厂里出来的纺织品。
同时在南方沿海各省,已经长江流域各省,国企生产的棉布也大举入侵,毫无悬念的占据了城镇市场,不过很多省份的农村自然经济还没有被完全冲垮。
失业的纺织工人就更多了,很多失业的纺织工人因为活不下去了,只能找上民政局要求移民,或者到新政省份务工。
为了避免这些失业工人被逼上绝路,朱由校可谓是多管齐下进行处理。移民的移民,救济的救济。还接连派遣人员到地方巡视,明的暗的都有。
在多种政策的作用下,总算是没饿死人。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年的移民人口暴增,其中大量都是纺织工人。
当然还有不少纺织工人转行的,但移民的却是很多。各省到处都是招募移民的队伍,只要报名就行,沿途的路费、伙食费朝廷都给包圆了。天启十一年这方面的财政预算就达到了上千万元。
朝廷出路费,这样的政策对于移民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其实不少人都想移民。只是没有路费无法展开行动。朝廷既然出钱,那么这些想移民的百姓就能踏上他们的旅途,前往海外地区生活。
因为新政省份经济的强势崛起,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新政地区的好处。特别是各种政策在报纸的不断宣传下,各省百姓也意识到了新政对他们的好处。所以愿意移民的百姓也多了,他们只要移民到海外殖民地区,就能享受到新政制度下的环境。大明的海外殖民地,基本上都是新政制度。
很多选择移民的百姓,都是为了逃避旧制度的压迫。去新政省份寻找净土。皇帝愿意给他们出路费,也算是很给力了。
特别是那些江南地区的百姓,因为教化程度很高,这些人移民到海外,最让朱由校放心,可以携带很多文化底蕴到殖民地。如果移民一群教化程度不高的刁民到海外,还真怕会集体造反。
所以这个路费是必须出的。
天启十一年下水的船只很多,两千吨级的商船就下水了将近一千五百艘,海上运输能力总算是增强了不少,不过还是有些吃紧,因为大量移民的关系,需要运输的商品和原材料也随着开发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小火轮也越早越大了,第一艘千吨级的蒸汽船在天津造船厂成功问世,不过蒸汽船的产能还是差了点,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至于帆船,暂时还能用,没必要急着淘汰。
帆船的淘汰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将被淘汰掉的将是帆船产能,转变为蒸汽船产能,然后才是淘汰正在使用的帆船。
这一年各省灾害依旧不断,特别是陕西一代,真是变成了天灾的密集区。
不过在朝廷到处救火的情况下,局势还是很稳定的。在当前北方的新政模式下,有很多工作岗位,农民因为天灾离开了土地,也能通过打工赚到钱,从而实现温饱问题。
朝廷的建设项目很多,各国企的投资建设项目也多。
水利工程依旧是在持续建设的项目,公路的建设规模倒是减少了一些,但是地方的乡镇公路建设项目却是开始出现了。
要想富先修路,主要的公路网络修好了,接下来自然就是开始修乡镇级别的公路了,打通了公路,经济发展就方便多了。
新兴的建设项目还是电报和铁路,电报系统铺设到了各州县,甚至开始往乡镇级政府铺设。
每个州县自己构建的电报系统,可以加快行政效率,实时掌控下面的情况。
铁路修建规模到了下半年,已经扩大了很多,参与其中的工人数量达到了六十多万名工人,而且参与铁路修建的工人数量还在随着铁路建设项目的增加而上升。
铁路主干线修完,还要修支线。
支线修好了,还要修到工厂、矿山、伐木场、采石场等等地方,在没有汽车的年代,铁路非常很重要,陆地上的运输效率全靠铁路来提高。
那种小线路,都是需要有大宗原材料、商品产出才能修的,还是离不开公路的,公路更多的是负责短程的运输,因此此时朝廷将公路修建集中到了乡镇级公路的修建上。不过财政毕竟还没有充裕到那个程度,并不能全面在各省修建乡镇公路。
在朱由校的努力下,大明又安稳的度过了一年,除了天灾之外没闹出多大的**。工业发展则迅猛无比,大量的使用蒸汽机之后,生产力快速提高。
有了铁路,有了蒸汽机,朱由校决定加大水泥生产规模,水泥这个东西已经出现了,不过应用范围不大,通常都是用高炉矿渣搞出来的,属于这些年工业发展的副产品,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倒是研发出来了。
但因为水泥大量生产的运输成本控制不住,同时用畜力生产水泥的效率也太低了,所以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如今有了铁路,可以修到矿区,蒸汽机动力用来搅拌、碾压水泥材料,水泥的生产成本已经可以大大降低了。
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将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所以生产水泥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
大明水泥公司在天启十一年随之成立,开始在各地投建水泥厂,钢铁公司也加大了钢筋生产规模。(未完待续。)xh:.74.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