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棋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枭臣最新章节!
丁知儒陪同余心源、孙敬轩、陈华文进了硖石山大营,董原这边也是设宴相待,宴过以天色不早为名,先安排余心源、孙敬轩、陈华文他们在营中休息。
这安排的住处,余心源在东边,孙敬轩、陈华文在西边,隔开来,并不在一处。
孙敬轩、陈华文自然心安,只要董原不是拒而不见,拖三五天再谈正事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余心源心思就难安定的,岳冷秋在池州已经表态,淮西就是他们所能捉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比较岳冷秋,淮西更有跟淮东抗衡的实力。
淮西兵马有十万之众,经营濠泗、寿州、涡阳、信阳等地,也有经年。陶春守涡阳,也是淮西在淮河北岸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为防止燕虏兵马长期围城,涡阳城的粮秣储备一直都维持在半年以上。
即使淮东下辣手切断了淮西的粮秣,淮西兵马硬撑上三五个月不会出大乱子。
但淮西诸人犯得着跟淮东翻脸将自家逼入置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吗?
硖石山本有山庙,军营也是依山庙改建,此时宛如山城。
军营里没那么宽敞,也没有那么舒适,余心源所宿的独舍四壁空荡荡,屋面也是茅草覆顶,听着在河面、山壁间回旋的大风,让人担心屋顶什么时间给掀走——屋里倒是烧了火盆,木炭在铜盆里烧得滋滋而热,余心源感觉到丝毫的暖意,北面有扇小窗,打开能看到山壁下的淮河。夜色之下的淮河仿佛黑色、闪光粼光的缎带,有涛声混杂在风声中传来。
门外有人走动,随行北上的随扈先推门进来,禀告道:“楚王爷过来了……”
几近绝望的余心源,听到楚王元翰成这时来访,无啻于溺水时捞到一根稻草,只当事情还有一线转机,当即欣喜若狂,往外走去,见楚王元翰成立在中庭里,连连作揖,说道:“楚王爷真是客气,有什么事召唤一声,心源过来便是……”
元翰成笑道:“余大人客气了。”拱手回揖,搀着余心源手臂往屋里走。
“心源在寿州也停留了好些天,皇上在居巢也两度遣人来问音信,”余心源也顾不得仪态跟试探,进屋就直奔主题,说道,“孙陈二人,虽携粮秣而来,但与淮东谋,无异与虎谋皮,楚王爷您老在徐州,也没有吃淮东的亏,这次可要拿捏得住啊!”
元翰成让余心源在火盆前坐下来,示意余的随扈出去好方便他们说话。
“余大人,本王且问你,淮东携太后旨意,在江宁另立新帝,庐州当如何处之?淮西当如何处之?”元翰成问道。
余心源微微一怔,继而说道:“只要淮西拥护皇上,淮东必不敢冒天下之大韪!”
元翰成摇头苦笑,说道:“这没有什么必敢跟必不敢的,皇上要是不肯回江宁,淮东奉太后在江宁另立新帝,几乎是一定的——余大人若有余策,本王可以请董大人过来一起谈,要是余大人只会说这些话,本王也就只能陪余大人多饮几杯酒。”
余心源惶然道:“楚王爷啊,您老是宗室巨擎,难道就忍心看权臣欺凌帝室?”
“非是忍心,而是形势如此,”元翰成说道,“说这些话,本王的心情并不好受,要说忠心,刘大人、董大人,哪一个不是对皇上忠心耿耿,但江南江北陷入决裂,淮西受两面夹击,怕是连三个月都撑不过去。皇上下了份罪己诏,回江宁去,虽说不那么体面,但总要好过当亡国之君啊……”
“楚王爷就敢说林缚此子没有异志?”余心源问道。
“余大人,你且听我置腹之言,”余心源说道,“形势如此,饮鸩止渴也是情非得已,更何况内外皆有大臣对皇上忠心不改,彭城公多少也会收敛一些。眼下所缺的,恰恰是时间。岳督在池州,全无根基,淮西这边粮秣还要依仗南面,荆湖、湘潭那边一时间也受制于长乐匪跟奢叛,难有大作为。假以时日,岳督在池州稳住脚跟,淮西兵马能以寿濠等地丰衣足食,长乐匪与奢叛尽除,淮东还能猖狂其志否?倘若皇上此时不能屈其志,即便岳督与我等皆忠心不改,又会是什么局面?池州粮秣,暂时还依赖于东阳府供应,断粮,岳督便无法在池州维持三万兵马。说到底,岳督纵奢叛过境,也是要在这时增加皇上的筹码啊!淮西所面临的局面,余大人又不是不知……”
余心源枯坐在那里,心间茫然,他本是要劝淮西诸人对抗淮东,没想到淮西诸人倒要反过来劝他……
看余心源失魂失魄的坐在那里,元翰成也是同病生怜,淮西诸人被迫选择妥协,自然没有丝毫得意之处,也都是丧家之犬。
元翰成见余心源枯坐无语,继续说道:“淮东若想持朝政,也非能一蹴而就。即使太后与鲁王此时愿给淮东所用,但终究也是会维护宗室,关键是要皇上能够回去……”
余心源心虽冷如炉灰,但脑子还在转,元翰成所言确实是理。
元翰成苦心婆心的说道:“余大人或许不忿太后、鲁王给淮东所用,但这根子从宁鲁之争时就埋下。太后为淮东所用,说到底是争大义名份,争的是帝权,是宗室之间的分裂,不得不给淮东所利用……这一争,朝野就难免分裂成帝党跟后党。沈戎随太后进了江宁,岳督也向万寿宫递请罪折子,南阳的梁成冲、前永昌候元归政、河中府的梁成翼,他们并无向淮东屈从之意,只是心向着太后。倘若皇上在居巢不愿归,南北分裂、各拥一帝,这就迫使维扬府、南阳以及岳督的江州军跟淮东站在一条阵线上,一起对庐州、对淮西下手……但只要皇上去了江宁,虽说会屈了皇上,但宗室的分裂就不再存在,形势也不会叫岳督、沈戎、梁家兄弟与我等淮西诸人在皇上跟太后之间再去做什么艰难的选择。帝党与后党唯有拧成一股绳子,才有可能对抗淮东啊!”
余心源的心思也给元翰成渐渐说活络,眼睛里多些生气,抬头看向元翰成,想看着元翰成的眼睛有几成真、有几成假。
“余大人,你说本王所言在不在理?”元翰成问道。
“那梁家也有人在寿州?”余心源问道。
“董原去涡阳巡营,返回之前巡淮去,在信阳与元侯爷见过面。”元翰成也袒诚告之董原曾与元归政见面之事。
这风光真是轮流转,当初梁成冲率梁家残部去南阳,淮东支持梁成冲在南阳立足,就有牵制淮西的用意在内,这转头来,南阳又跟淮西跑一起去了。
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翻云覆雨,比起这外藩的帅臣还有不如啊!
确实,永兴帝一旦还朝回江宁,必然受制于太后,宗室之间的分裂就不复存在,相比较于淮东,南阳必然会选择跟淮西站在同一条阵线。
原来董原他们早就将算盘打好,眼下要同淮东一起来逼迫皇上还朝!岳冷秋不过是先走出一步。
确实,岳冷秋、梁氏兄弟以及淮西诸人都还有选择,都还有跟淮东讨价还价的本钱,但是他就只有垂死挣扎的余地了。
元翰成窥着余心源的脸色,揣摩其心,说道:“董大人、刘大人都也说了,徽州之败,谢朝忠作为统兵之将,罪责自然难免,不过皇上也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倒是余大人一心为朝廷,即便言语有失,但非多大的过失,董大人、刘大人都愿替余大人求情,请太后她老人家网开一面……”
余心源眼睛一亮,元翰成这是开出条件给他,但他也明白,淮西保他的前提就是他要听从淮西的安排,在劝帝归都时为淮西谋取最大的利益。
余心源此时也没有太多的奢求,随帝归都,还想保持之前的权位是不可能的,即使官位不同,也会给架空,但在辟僵给奢家俘获之际,他至少还想保存余家不给抄家灭族。
说起来,徽州兵败,他即使要担责,也不是抄家灭族的罪。但跟淮东没有谈妥之前,余心源真不敢回江宁去!
谁知道淮东跟太后要利用徽州兵败跟弃都事清洗多少人?
“多谢王爷厚爱,”事关身家性命,余心源也顾不得仪态,站起来揖礼道,“但有心源难为之处,敬请王爷吩咐!”
元翰成心里稍松一口气,看来余心源到底是关心自家性命,那这一切就都好办。
江宁那边已遣刘直到庐州迎驾,真要顺利将皇上从庐州迎回江宁,刘直必然要分化、拉拢随帝西逃的官员。
淮东会进行大清洗,但就眼前的形势来看,淮东也不可能搞得血淋淋的。实际上,要保余心源的性命,不能算什么条件。
但事情关己就乱,涉及到自家性命,余心源就难以保持理智的去考虑问题,有了淮西保障,甚至在孙敬轩、陈华文在寿州之际,就谈妥这个条件,余心源才能安心回到皇上身边去。
有了这层保障,余心源的心思才活络起来,也能渐渐明白楚王元翰成代表淮西诸人过来的意图:此时跟淮东激烈的对抗,只会鸡飞蛋打,要亡也是淮西先亡;退而求其次,利用淮东迫切迎皇上还朝的机会,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以及与池州、南阳,甚至荆湖、湘潭进行更密切的联合,才符合淮西的利益——这时候淮西已经将皇上看成要利用的棋子,而不是去保皇上,但是淮西也不能直接控制皇上,想要利用皇上为淮西争取更多、更直接的利益,眼下就没有比余心源更合适的人选了。
想到这点,余心源就不仅仅再只是想保住身家性命了。淮东必然也不想在皇上还朝一事再节外生枝,想到这里,余心源暗自想:或许明日该跟孙敬轩、陈华文谈一谈?g!~!
丁知儒陪同余心源、孙敬轩、陈华文进了硖石山大营,董原这边也是设宴相待,宴过以天色不早为名,先安排余心源、孙敬轩、陈华文他们在营中休息。
这安排的住处,余心源在东边,孙敬轩、陈华文在西边,隔开来,并不在一处。
孙敬轩、陈华文自然心安,只要董原不是拒而不见,拖三五天再谈正事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余心源心思就难安定的,岳冷秋在池州已经表态,淮西就是他们所能捉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比较岳冷秋,淮西更有跟淮东抗衡的实力。
淮西兵马有十万之众,经营濠泗、寿州、涡阳、信阳等地,也有经年。陶春守涡阳,也是淮西在淮河北岸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为防止燕虏兵马长期围城,涡阳城的粮秣储备一直都维持在半年以上。
即使淮东下辣手切断了淮西的粮秣,淮西兵马硬撑上三五个月不会出大乱子。
但淮西诸人犯得着跟淮东翻脸将自家逼入置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吗?
硖石山本有山庙,军营也是依山庙改建,此时宛如山城。
军营里没那么宽敞,也没有那么舒适,余心源所宿的独舍四壁空荡荡,屋面也是茅草覆顶,听着在河面、山壁间回旋的大风,让人担心屋顶什么时间给掀走——屋里倒是烧了火盆,木炭在铜盆里烧得滋滋而热,余心源感觉到丝毫的暖意,北面有扇小窗,打开能看到山壁下的淮河。夜色之下的淮河仿佛黑色、闪光粼光的缎带,有涛声混杂在风声中传来。
门外有人走动,随行北上的随扈先推门进来,禀告道:“楚王爷过来了……”
几近绝望的余心源,听到楚王元翰成这时来访,无啻于溺水时捞到一根稻草,只当事情还有一线转机,当即欣喜若狂,往外走去,见楚王元翰成立在中庭里,连连作揖,说道:“楚王爷真是客气,有什么事召唤一声,心源过来便是……”
元翰成笑道:“余大人客气了。”拱手回揖,搀着余心源手臂往屋里走。
“心源在寿州也停留了好些天,皇上在居巢也两度遣人来问音信,”余心源也顾不得仪态跟试探,进屋就直奔主题,说道,“孙陈二人,虽携粮秣而来,但与淮东谋,无异与虎谋皮,楚王爷您老在徐州,也没有吃淮东的亏,这次可要拿捏得住啊!”
元翰成让余心源在火盆前坐下来,示意余的随扈出去好方便他们说话。
“余大人,本王且问你,淮东携太后旨意,在江宁另立新帝,庐州当如何处之?淮西当如何处之?”元翰成问道。
余心源微微一怔,继而说道:“只要淮西拥护皇上,淮东必不敢冒天下之大韪!”
元翰成摇头苦笑,说道:“这没有什么必敢跟必不敢的,皇上要是不肯回江宁,淮东奉太后在江宁另立新帝,几乎是一定的——余大人若有余策,本王可以请董大人过来一起谈,要是余大人只会说这些话,本王也就只能陪余大人多饮几杯酒。”
余心源惶然道:“楚王爷啊,您老是宗室巨擎,难道就忍心看权臣欺凌帝室?”
“非是忍心,而是形势如此,”元翰成说道,“说这些话,本王的心情并不好受,要说忠心,刘大人、董大人,哪一个不是对皇上忠心耿耿,但江南江北陷入决裂,淮西受两面夹击,怕是连三个月都撑不过去。皇上下了份罪己诏,回江宁去,虽说不那么体面,但总要好过当亡国之君啊……”
“楚王爷就敢说林缚此子没有异志?”余心源问道。
“余大人,你且听我置腹之言,”余心源说道,“形势如此,饮鸩止渴也是情非得已,更何况内外皆有大臣对皇上忠心不改,彭城公多少也会收敛一些。眼下所缺的,恰恰是时间。岳督在池州,全无根基,淮西这边粮秣还要依仗南面,荆湖、湘潭那边一时间也受制于长乐匪跟奢叛,难有大作为。假以时日,岳督在池州稳住脚跟,淮西兵马能以寿濠等地丰衣足食,长乐匪与奢叛尽除,淮东还能猖狂其志否?倘若皇上此时不能屈其志,即便岳督与我等皆忠心不改,又会是什么局面?池州粮秣,暂时还依赖于东阳府供应,断粮,岳督便无法在池州维持三万兵马。说到底,岳督纵奢叛过境,也是要在这时增加皇上的筹码啊!淮西所面临的局面,余大人又不是不知……”
余心源枯坐在那里,心间茫然,他本是要劝淮西诸人对抗淮东,没想到淮西诸人倒要反过来劝他……
看余心源失魂失魄的坐在那里,元翰成也是同病生怜,淮西诸人被迫选择妥协,自然没有丝毫得意之处,也都是丧家之犬。
元翰成见余心源枯坐无语,继续说道:“淮东若想持朝政,也非能一蹴而就。即使太后与鲁王此时愿给淮东所用,但终究也是会维护宗室,关键是要皇上能够回去……”
余心源心虽冷如炉灰,但脑子还在转,元翰成所言确实是理。
元翰成苦心婆心的说道:“余大人或许不忿太后、鲁王给淮东所用,但这根子从宁鲁之争时就埋下。太后为淮东所用,说到底是争大义名份,争的是帝权,是宗室之间的分裂,不得不给淮东所利用……这一争,朝野就难免分裂成帝党跟后党。沈戎随太后进了江宁,岳督也向万寿宫递请罪折子,南阳的梁成冲、前永昌候元归政、河中府的梁成翼,他们并无向淮东屈从之意,只是心向着太后。倘若皇上在居巢不愿归,南北分裂、各拥一帝,这就迫使维扬府、南阳以及岳督的江州军跟淮东站在一条阵线上,一起对庐州、对淮西下手……但只要皇上去了江宁,虽说会屈了皇上,但宗室的分裂就不再存在,形势也不会叫岳督、沈戎、梁家兄弟与我等淮西诸人在皇上跟太后之间再去做什么艰难的选择。帝党与后党唯有拧成一股绳子,才有可能对抗淮东啊!”
余心源的心思也给元翰成渐渐说活络,眼睛里多些生气,抬头看向元翰成,想看着元翰成的眼睛有几成真、有几成假。
“余大人,你说本王所言在不在理?”元翰成问道。
“那梁家也有人在寿州?”余心源问道。
“董原去涡阳巡营,返回之前巡淮去,在信阳与元侯爷见过面。”元翰成也袒诚告之董原曾与元归政见面之事。
这风光真是轮流转,当初梁成冲率梁家残部去南阳,淮东支持梁成冲在南阳立足,就有牵制淮西的用意在内,这转头来,南阳又跟淮西跑一起去了。
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翻云覆雨,比起这外藩的帅臣还有不如啊!
确实,永兴帝一旦还朝回江宁,必然受制于太后,宗室之间的分裂就不复存在,相比较于淮东,南阳必然会选择跟淮西站在同一条阵线。
原来董原他们早就将算盘打好,眼下要同淮东一起来逼迫皇上还朝!岳冷秋不过是先走出一步。
确实,岳冷秋、梁氏兄弟以及淮西诸人都还有选择,都还有跟淮东讨价还价的本钱,但是他就只有垂死挣扎的余地了。
元翰成窥着余心源的脸色,揣摩其心,说道:“董大人、刘大人都也说了,徽州之败,谢朝忠作为统兵之将,罪责自然难免,不过皇上也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倒是余大人一心为朝廷,即便言语有失,但非多大的过失,董大人、刘大人都愿替余大人求情,请太后她老人家网开一面……”
余心源眼睛一亮,元翰成这是开出条件给他,但他也明白,淮西保他的前提就是他要听从淮西的安排,在劝帝归都时为淮西谋取最大的利益。
余心源此时也没有太多的奢求,随帝归都,还想保持之前的权位是不可能的,即使官位不同,也会给架空,但在辟僵给奢家俘获之际,他至少还想保存余家不给抄家灭族。
说起来,徽州兵败,他即使要担责,也不是抄家灭族的罪。但跟淮东没有谈妥之前,余心源真不敢回江宁去!
谁知道淮东跟太后要利用徽州兵败跟弃都事清洗多少人?
“多谢王爷厚爱,”事关身家性命,余心源也顾不得仪态,站起来揖礼道,“但有心源难为之处,敬请王爷吩咐!”
元翰成心里稍松一口气,看来余心源到底是关心自家性命,那这一切就都好办。
江宁那边已遣刘直到庐州迎驾,真要顺利将皇上从庐州迎回江宁,刘直必然要分化、拉拢随帝西逃的官员。
淮东会进行大清洗,但就眼前的形势来看,淮东也不可能搞得血淋淋的。实际上,要保余心源的性命,不能算什么条件。
但事情关己就乱,涉及到自家性命,余心源就难以保持理智的去考虑问题,有了淮西保障,甚至在孙敬轩、陈华文在寿州之际,就谈妥这个条件,余心源才能安心回到皇上身边去。
有了这层保障,余心源的心思才活络起来,也能渐渐明白楚王元翰成代表淮西诸人过来的意图:此时跟淮东激烈的对抗,只会鸡飞蛋打,要亡也是淮西先亡;退而求其次,利用淮东迫切迎皇上还朝的机会,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以及与池州、南阳,甚至荆湖、湘潭进行更密切的联合,才符合淮西的利益——这时候淮西已经将皇上看成要利用的棋子,而不是去保皇上,但是淮西也不能直接控制皇上,想要利用皇上为淮西争取更多、更直接的利益,眼下就没有比余心源更合适的人选了。
想到这点,余心源就不仅仅再只是想保住身家性命了。淮东必然也不想在皇上还朝一事再节外生枝,想到这里,余心源暗自想:或许明日该跟孙敬轩、陈华文谈一谈?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