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投降,投降什么的最好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春回大明朝最新章节!
申时行和宋应昌也只是忧虑一下而已,到现在这种地步这些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东西已经不重要。
他们来就准备好了投降。
单纯为了抵御红巾军,这些年就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
虽然的确可以转嫁出去,但问题是都得有限度,向底层不断征税是要冒着崩盘的危险。
这些年民间逃亡,抗税,造反不断,也就是他们现在有常胜军和常捷军还能镇压,要不然早就被那些刁民挂树杈,但即便这样也就跟坐在火药桶上一样,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生怕一个火星引爆了,事实上两地议事会都已经开始面对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局面。
镇压成本越来越高。
过去派一队常胜军过去,对着天空打一排枪,就能震慑闹事的工人。
但现在弄不好人家能拔出枪还击。
民间武器早就泛滥。
这主要是工业进步的结果,毕竟这些年浙造军火也是市场上受欢迎的,那些赚钱都疯了的军火商,为了扩大产能早就开始分包,大量民间小铁器作坊都开始加入造枪炮的行列,就算不造枪炮也造零件。而且这种赚钱的事情上,就连议事会也管不了,最终导致了目前浙江光合法登记的武器制造商就三十多家,这还不算那些没有登记的铳匠……
就是自己赶着驴车撑着小船,在民间流动着给士绅,土匪,商队修理武器的家伙。
有人给钱他们绝对有能力造出火枪。
事实上他们都带着零部件,比如枪管之类,甚至包括子弹都卖。
民间火药制造一样繁荣。
这东西都是古老工艺,基本上没什么秘密可言,主要是过去的卫所也都有武器制造,明朝的卫所都是要搭配匠户,确保可以在驻地自产军火的,所以目前这种技术水平的军火,真的就是个放开不放开的问题,只要放开自由制造,剩下就必然是民间武器泛滥。
所以现在闹事的刁民们,逼急了拔枪对射绝对不稀罕,毕竟民间械斗早就已经架起斑鸠铳了。
而这又造成镇压成本直线上升。
抵抗红巾军的常胜军和常捷军,地方上阻挡人口逃亡的巡逻队,维持治安的民团,所有这些都是要掏银子的,浙江和苏松士绅早就没有了之前突然当家作主时候的激动,反而开始头疼当家作主的花费。
议事会为了增加税收,几乎每天都在吵架,各府为了摊派的份额问题同样争斗不休,甚至吵的火气上来,拔枪相对的事情都发生过,他们真的也很累,都快心力交瘁了,事实上这时候他们每年交的税,早就已经超过了大明皇帝统治的时候。
苏州府过去一年交两百来万石。
折银之后不到两百万两。
而去年一年为了养活常胜军,太湖巡逻队,民团,还有修棱堡,分摊吴淞水师等等加起来,苏州乡贤会算了算账,他们总共支出三百万两。
这个数字让他们欲哭无泪。
虽然他们可以用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田产安慰自己,但他们其实心里也都很清楚,保护一年确实划算,两年也可以,三年也不亏,可是四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呢?一年三百万两还不一定够,十年就是三千万两,为了保住自己的那些土地值得这样不停往这个无底洞里填吗?他们又不是说没了这些土地就维持不了目前的生活了。
他们都有更好的选择。
哪怕不是苏州那些纺织业主,苏松士绅们也不缺赚钱的生意。
海外贸易,印刷出版,可不要小看出版业,倭国从大明进口的商品里面书籍排第三,仅次于纺织品和蔗糖。
军火制造。
钟表。
……
他们真的都不靠土地。
相反这三千万两如果在这十年里投入工商业,可以给他们带来多少利润?
都是生意人,都是会算账的,之前他们就已经咬着牙在撑着,毕竟他们还有皇帝,还能借着皇帝的旗号,拉来别的地方支援,借此减少自己负担,可皇帝却突然叛逃了,这已经让他们有点心灰意冷。
而舟山的舰队成了压垮他们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不投降,那么他们必须在目前这些投入的基础上,再投入几乎同样巨额的资金来保护海岸。
保护海上贸易。
……
赶紧拉倒吧!
这无底洞真的填不满!
当然,投降归投降,一个好的卖价还是要争取一下。
不过现在来看,杨丰还是很好说话,实际上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那个劳工保护法。
这东西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
既然杨丰承诺他们那里可以不施行就好办了。
当然,都是聪明人,他们也知道没这么简单,就算不施行,一些条款也避免不了的,比如童工问题,这个肯定别想了,因为民兵化改造的重要一条,就是十二岁前的义务教育,这个属于强制性的。另外民兵化改造的结果,是民兵们有各种保障,比如低价的医疗,尤其是有了组织,以后监工们想拿鞭子抽,估计可能性就不大了。
小心人家民兵围殴。
总之杨丰承诺是承诺了,但以后想继续像现在一样快乐压榨也不可能了。
不得不说这一点真是很让人无奈……
其实申阁老都觉得杨丰简直莫名其妙,难道那些小孩不能干活?苏松纺织厂里八岁的小孩一样干活,两三个小孩就顶一个成年人,可两三个小孩的工钱加起来也就成年人的一半。
便宜,好用,还格外听话,还吃的少,真的拥有无数优点。
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赚钱也是减少家庭负担,就像那些老太太为了减少家庭负担,主动出去要饭一样。
过去难道就不是这样了?
过去小孩跟着干活是必然的,同样穷人家冬天粮食不够,老人小孩一起出去要饭也是正常的。
杨丰这么搞纯粹违背经济规律。
为了他那个爱民如子的虚名,一点不顾经济规律,总是胡搞八搞,搞得大家都很心烦。
还是年轻啊!
刚刚又给自己修了一座新园子的申阁老,忍不住暗自腹诽着。
剩下就是税收问题,这个杨丰直接甩给他们一份新的税法,单纯按照税法以后以苏松为例,交的税其实和过去差不多,但过去基本上都是土地税,而这本税法与土地无关,全都是工商业税。
当然,他们也不关心土地税。
都分田地了,他们还管什么土地税啊,又不是自己的土地了。
总得来说税很高,但也很公平,因为红巾军控制区的私营企业主,也是要交这些税的,所以在税收上杨丰并没有特意针对他们,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些关卡的税收,但这个理论上是双向的,谁过都得交。杨丰事实上就是把这个东西当增值税,反正这个时代他也没法收增值税,而关卡的税收是过去始终存在,他继续收也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
红巾军控制区的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本来就不会向苏松浙江出售他们的产品。
后者成本低,怎么可能买他们的产品。
而苏松是要靠对外销售的,他们本来就是面向整个国家的。
最终关卡的税收,将他们的产品售价拉高,最终使他们在红巾军控制区,甚至外地都没有价格优势,这样各地的纺织业才能发展起来,要知道之前连鲁西南的棉产区都无法和他们竞争。
“还有,你们必须把你们境内的泰西人全部解送应天,我要重新查验,据我所知里面颇有些居心叵测之徒,利玛窦之祸不可重演。”
杨丰说道。
可怜的利玛窦终究还是一个人承担了一切。
这个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这时候常胜军和常捷军里面有大量外国雇佣军,尤其是阿三数量最多,两军加起来都快五千了,都是从果阿过来的,这时候那里是葡萄牙在东方的中心,从十六世纪初就开始经营,至今已经七十年。这时候果阿城的人口差不多已经接近了十万,要知道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在这时候也就才不到十万人口,虽然果阿多半是阿三。
但就算阿三也是天主教化的阿三。
那里和澳门可不是一个等级。
除了阿三就是东南亚佣兵和黑奴,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前者主要是不够温顺听话,和阿三相比差距太大,后者纯粹是价格不合适,毕竟从东非运输到这里的贸易线太长,而且除了可以用来吓唬不知道的人,要说打仗还不如阿三,阿三在士绅们心目中,简直就是堪称完美。
无论怎么对待,他们始终保持平和而又朴实的笑容,甚至士绅们都惋惜,这个宝藏发现的实在是太晚了。
要是早发现多好?
这可比大明的那些刁民们可爱多了。
他们今年其实还预定了一批,得三千多人,这时候已经到了澳门,原本应该是北上的,不过据说被广东士绅看上了……
好东西大家都喜欢。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就在这时候,让他们喜欢的阿三们,正在褪去平和而又朴实的微笑……
申时行和宋应昌也只是忧虑一下而已,到现在这种地步这些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东西已经不重要。
他们来就准备好了投降。
单纯为了抵御红巾军,这些年就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
虽然的确可以转嫁出去,但问题是都得有限度,向底层不断征税是要冒着崩盘的危险。
这些年民间逃亡,抗税,造反不断,也就是他们现在有常胜军和常捷军还能镇压,要不然早就被那些刁民挂树杈,但即便这样也就跟坐在火药桶上一样,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生怕一个火星引爆了,事实上两地议事会都已经开始面对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局面。
镇压成本越来越高。
过去派一队常胜军过去,对着天空打一排枪,就能震慑闹事的工人。
但现在弄不好人家能拔出枪还击。
民间武器早就泛滥。
这主要是工业进步的结果,毕竟这些年浙造军火也是市场上受欢迎的,那些赚钱都疯了的军火商,为了扩大产能早就开始分包,大量民间小铁器作坊都开始加入造枪炮的行列,就算不造枪炮也造零件。而且这种赚钱的事情上,就连议事会也管不了,最终导致了目前浙江光合法登记的武器制造商就三十多家,这还不算那些没有登记的铳匠……
就是自己赶着驴车撑着小船,在民间流动着给士绅,土匪,商队修理武器的家伙。
有人给钱他们绝对有能力造出火枪。
事实上他们都带着零部件,比如枪管之类,甚至包括子弹都卖。
民间火药制造一样繁荣。
这东西都是古老工艺,基本上没什么秘密可言,主要是过去的卫所也都有武器制造,明朝的卫所都是要搭配匠户,确保可以在驻地自产军火的,所以目前这种技术水平的军火,真的就是个放开不放开的问题,只要放开自由制造,剩下就必然是民间武器泛滥。
所以现在闹事的刁民们,逼急了拔枪对射绝对不稀罕,毕竟民间械斗早就已经架起斑鸠铳了。
而这又造成镇压成本直线上升。
抵抗红巾军的常胜军和常捷军,地方上阻挡人口逃亡的巡逻队,维持治安的民团,所有这些都是要掏银子的,浙江和苏松士绅早就没有了之前突然当家作主时候的激动,反而开始头疼当家作主的花费。
议事会为了增加税收,几乎每天都在吵架,各府为了摊派的份额问题同样争斗不休,甚至吵的火气上来,拔枪相对的事情都发生过,他们真的也很累,都快心力交瘁了,事实上这时候他们每年交的税,早就已经超过了大明皇帝统治的时候。
苏州府过去一年交两百来万石。
折银之后不到两百万两。
而去年一年为了养活常胜军,太湖巡逻队,民团,还有修棱堡,分摊吴淞水师等等加起来,苏州乡贤会算了算账,他们总共支出三百万两。
这个数字让他们欲哭无泪。
虽然他们可以用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田产安慰自己,但他们其实心里也都很清楚,保护一年确实划算,两年也可以,三年也不亏,可是四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呢?一年三百万两还不一定够,十年就是三千万两,为了保住自己的那些土地值得这样不停往这个无底洞里填吗?他们又不是说没了这些土地就维持不了目前的生活了。
他们都有更好的选择。
哪怕不是苏州那些纺织业主,苏松士绅们也不缺赚钱的生意。
海外贸易,印刷出版,可不要小看出版业,倭国从大明进口的商品里面书籍排第三,仅次于纺织品和蔗糖。
军火制造。
钟表。
……
他们真的都不靠土地。
相反这三千万两如果在这十年里投入工商业,可以给他们带来多少利润?
都是生意人,都是会算账的,之前他们就已经咬着牙在撑着,毕竟他们还有皇帝,还能借着皇帝的旗号,拉来别的地方支援,借此减少自己负担,可皇帝却突然叛逃了,这已经让他们有点心灰意冷。
而舟山的舰队成了压垮他们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不投降,那么他们必须在目前这些投入的基础上,再投入几乎同样巨额的资金来保护海岸。
保护海上贸易。
……
赶紧拉倒吧!
这无底洞真的填不满!
当然,投降归投降,一个好的卖价还是要争取一下。
不过现在来看,杨丰还是很好说话,实际上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那个劳工保护法。
这东西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
既然杨丰承诺他们那里可以不施行就好办了。
当然,都是聪明人,他们也知道没这么简单,就算不施行,一些条款也避免不了的,比如童工问题,这个肯定别想了,因为民兵化改造的重要一条,就是十二岁前的义务教育,这个属于强制性的。另外民兵化改造的结果,是民兵们有各种保障,比如低价的医疗,尤其是有了组织,以后监工们想拿鞭子抽,估计可能性就不大了。
小心人家民兵围殴。
总之杨丰承诺是承诺了,但以后想继续像现在一样快乐压榨也不可能了。
不得不说这一点真是很让人无奈……
其实申阁老都觉得杨丰简直莫名其妙,难道那些小孩不能干活?苏松纺织厂里八岁的小孩一样干活,两三个小孩就顶一个成年人,可两三个小孩的工钱加起来也就成年人的一半。
便宜,好用,还格外听话,还吃的少,真的拥有无数优点。
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赚钱也是减少家庭负担,就像那些老太太为了减少家庭负担,主动出去要饭一样。
过去难道就不是这样了?
过去小孩跟着干活是必然的,同样穷人家冬天粮食不够,老人小孩一起出去要饭也是正常的。
杨丰这么搞纯粹违背经济规律。
为了他那个爱民如子的虚名,一点不顾经济规律,总是胡搞八搞,搞得大家都很心烦。
还是年轻啊!
刚刚又给自己修了一座新园子的申阁老,忍不住暗自腹诽着。
剩下就是税收问题,这个杨丰直接甩给他们一份新的税法,单纯按照税法以后以苏松为例,交的税其实和过去差不多,但过去基本上都是土地税,而这本税法与土地无关,全都是工商业税。
当然,他们也不关心土地税。
都分田地了,他们还管什么土地税啊,又不是自己的土地了。
总得来说税很高,但也很公平,因为红巾军控制区的私营企业主,也是要交这些税的,所以在税收上杨丰并没有特意针对他们,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些关卡的税收,但这个理论上是双向的,谁过都得交。杨丰事实上就是把这个东西当增值税,反正这个时代他也没法收增值税,而关卡的税收是过去始终存在,他继续收也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
红巾军控制区的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本来就不会向苏松浙江出售他们的产品。
后者成本低,怎么可能买他们的产品。
而苏松是要靠对外销售的,他们本来就是面向整个国家的。
最终关卡的税收,将他们的产品售价拉高,最终使他们在红巾军控制区,甚至外地都没有价格优势,这样各地的纺织业才能发展起来,要知道之前连鲁西南的棉产区都无法和他们竞争。
“还有,你们必须把你们境内的泰西人全部解送应天,我要重新查验,据我所知里面颇有些居心叵测之徒,利玛窦之祸不可重演。”
杨丰说道。
可怜的利玛窦终究还是一个人承担了一切。
这个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这时候常胜军和常捷军里面有大量外国雇佣军,尤其是阿三数量最多,两军加起来都快五千了,都是从果阿过来的,这时候那里是葡萄牙在东方的中心,从十六世纪初就开始经营,至今已经七十年。这时候果阿城的人口差不多已经接近了十万,要知道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在这时候也就才不到十万人口,虽然果阿多半是阿三。
但就算阿三也是天主教化的阿三。
那里和澳门可不是一个等级。
除了阿三就是东南亚佣兵和黑奴,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前者主要是不够温顺听话,和阿三相比差距太大,后者纯粹是价格不合适,毕竟从东非运输到这里的贸易线太长,而且除了可以用来吓唬不知道的人,要说打仗还不如阿三,阿三在士绅们心目中,简直就是堪称完美。
无论怎么对待,他们始终保持平和而又朴实的笑容,甚至士绅们都惋惜,这个宝藏发现的实在是太晚了。
要是早发现多好?
这可比大明的那些刁民们可爱多了。
他们今年其实还预定了一批,得三千多人,这时候已经到了澳门,原本应该是北上的,不过据说被广东士绅看上了……
好东西大家都喜欢。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就在这时候,让他们喜欢的阿三们,正在褪去平和而又朴实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