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网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潮(续)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潮(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对空警戒哨的指挥军士决定先让机枪手打上几个连发试探一下,他不相信自己这两挺机枪能够获得什么战果,不过至少可以在程序上应付一下上司的责难。
不是他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丧失了一个士兵的勇气,实在是双方对比过于悬殊,作为一个参加过一战,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士官,他更喜欢用理智思考问题。在上次战争中他看到过更加荒谬的事情,军官们丝毫不了解前线的情况,只凭借个人的想象胡乱下达命令,毫不体恤士兵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命令士兵蛮干,除了白白牺牲自己与部下的生命,对于战事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中士已经做好了决定,一旦发觉情况不对,就立即带着手下撤退,没人可以为此指责什么,因为他们已经尽力了。
这个警戒哨位上配置的是高射机枪,机枪手把重机枪的枪架放倒,从高射状态重新恢复成平射位置,机枪手转动枪架的微调手轮,稍许调整了一下射击方位,随即就按下了枪把之间的击发板,维克斯水冷机枪开始对着德军阵型断断续续的射击起来。
这种马克沁机枪的仿制品性能早就已经落伍,但是英军高层依然不愿意放弃这种武器,因为其中涉及到了一堆利益纠葛,没人愿意卷入这种藏着一堆权钱黑幕的麻烦之中。为了场面上好看点,这种笨重的机枪一直在不断做着改进,每次都是稍微加个零部件就拿到个新的型号编号,在纸面上就变成了最新款式的先进武器,依靠这种花招死死赖在英国三军的装备表上不肯离开。
话说回来,这种武器在一次大战中倒是表现出色,造就了显赫的名声,英语里的俚语“整九码”,其背景就是这种机枪,因为它有着一根九码长的帆布弹带,“整九码”的意思就是弹药全满准备完毕。随后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了“全力以赴”、“万事俱备”等含义。不过一战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战争模式早就开始了改变,闪电战、运动战、游击战、空降突击各种新战法层出不绝,步兵武器开始向着通用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维克斯水冷机枪这种笨重的武器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它和它所服役的帝国一样,正在被时代所淘汰。
两挺机枪磕磕巴巴的进行着短点射,机枪手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目标开枪。视野里到处都是喷着火舌的装甲车辆,机枪手很清楚。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手里武器可以对付的目标。他已经寻找了很久,却没有发现一个步行的目标,看到的全都是装甲车辆,哦。。。。全都是他的机枪打不穿的装甲车辆。机枪手心惊胆战的按动着击发扳,祈求上帝保佑不会将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不过现实总是事与愿违,这两挺机枪原本的任务是防空作战,弹带里插着的都是曳光弹,英军机枪特有的青色曳光弹在战场上非常显眼,马上就吸引住了两辆德国坦克的注意。排在品字突击阵型右翼的是一个三号坦克连,最外围的一辆三号坦克被机枪子弹打得直冒火星。车长觉得这叮叮当当的声音很是烦人,于是缓缓的转动炮塔,对着那个聒噪的英军机枪掩体打出了一发50毫米炮弹。
到了这个时候,隐蔽已经失去了意义,英德双方都开始往天上玩命的打着照明弹和各种颜色的信号弹,将这片原野和营地照的亮如白昼。三号坦克几乎没有做什么特意的瞄准,装甲教导营的技术完全经得住实战的考验。这次射击非常精准,50毫米高爆榴弹如同穿透一张牛皮纸一般打穿了那个用土包垒砌而成的掩体,弹头在掩体后的人群里爆炸了。一阵刺眼的火光闪过之后,掩体里血肉飞溅一片狼藉。防空警戒哨就此陷入沉寂。
此时装甲教导营的重坦克连已经连续打出了三轮齐射,由于担心烟雾遮蔽战场视线影响作战,营长博尔德下令突击连停止使用榴弹,他命令一线坦克尽量使用机枪射击。为后续部队杀开一条通道。
同时他命令三号坦克连准备展开队形,特别注意保护掷弹兵连的两翼,因为装甲掷弹兵在突入地方营地后会立即投入近距离作战,离开装甲运兵车,这群步兵将是非常脆弱的目标。博尔德中校同时关照掷弹兵尽可能的多抓一些俘虏,为了后续计划的顺利进行。他还需要更多英军方面的情报。
此时他也发现对面的英军已经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视野里到处都是赤手空拳的英国士兵,他们在爆炸、烈火和硝烟中失去了方向,如同没头苍蝇一样在营地中乱蹿,随即成排成排的被德军车载机枪打翻在地,现场的景象犹如一场大屠杀。
四号坦克连直接碾垮了营地外的铁丝网围栏,势不可挡的冲入了英军的营地。这些普通的带刺铁丝网根本无法阻拦德军坦克的行进,博尔德中校一直很担心会遇到蛇腹铁丝网,在敦刻尔克郊外他们曾经遇到过这种讨厌的障碍物,那时候他营里有几个过于自信的坦克手在这东西上受到了惨痛的教训。三号坦克的履带和主动轮之间缠满了这种弹性十足的钢丝刺网,结果愣是卡死了履带,驾驶员换挡不及,导致发动机熄火,埋伏在周围的英国步兵拿着燃烧瓶蜂拥而上,要不是兄弟车组火力掩护及时,当时就差点要了这几个莽撞小子的小命。
不过登上英国土地之后他至今都没有见到类似的装备,倒是有些缠在三角木围栏上绕成环装的铁丝路障,但是试验下来却发现这和在法国遇到的完全不是一种东西,这里的铁丝网对于步兵来说或许是个麻烦,但是对于坦克来说稍显脆弱了一些,基本上一扯就断,根本无法缠住坦克履带。
听情报处的人说似乎是因为这种铁丝网对材质的要求很高,确切来讲应该称为钢丝网了,加工后还要经过特别的热处理,才能保持足够的弹性和韧性,由于英国现在原材料紧缺,他们已经无力再生产这种廉价有效的反坦克障碍物。
冲入营地的德国坦克手已经被血腥的战斗场面刺激到几乎快狂化了。不少四号车组的装弹手甚至打开了炮塔的侧门,向外投掷手榴弹,同时端着自卫用的MP40冲锋枪向着车外的英国士兵开火。
这一区域的英国步兵应该是一个成建制的步兵团,这些士兵按照英军营地宿营的条令。将武器交叉架起,排列在帐篷外的空地上。结果当他们从睡梦中惊醒时,全身上下只有一套军服,很多人连皮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提着弹药装具冲出了帐篷。接着就遭到了德国坦克机枪劈头盖脸的扫射。
英国步兵两手空空的面对着迎面扑来的钢铁巨兽,对方还在疯狂的向着他们泼洒着致命的子弹,这个恐怖的画面被深深的刻入了在场所有人的记忆里,并且伴随了其中不少人终身,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那种让人绝望的无力感,面对强敌完全无力抵抗,只能眼睁睁看着死神向着自己逼近。
幸存者回忆当时有不少人被吓得小便**,这让后续跟上抓捕俘虏的德国掷弹兵对英国士兵的胆怯表现嘲讽了很久。其实并不能责怪英国士兵的怯懦,换成德国士兵陷入这种境地并不会比他们表现的强上多少。
坦克的威慑力没有见过实物的人是无法了解的,只有真正站在那台钢铁巨兽面前。亲手抚摸过车体正面厚重的装甲板,你才会感受到人类在这种精密的杀人机器面前有多么的脆弱。更可怕的是坦克那完全凌驾于步兵之上的超强火力,每一辆坦克都是一个装甲机枪堡,对于一个排才配备两挺机枪的步兵来讲,这完全是不公平的对抗,更别提坦克还装有各种口径的主炮,这是步兵连都不见得拥有的凶猛直射火力。
英国步兵现在面对的就是四号坦克连的四十八挺车载机枪,弹药充足物资齐备,这种火力比他们整个步兵营还要强,成排的子弹如同火焰扫把一样从战场上掠过。毫不留情的带走一条条英国士兵的生命。
有些英军步兵幸运的捡到了一支步枪,他们立即开始徒劳的向迎面冲来的坦克射击,这完全是一种条件反射所引发的行动,一种单纯的本能反应。有些被俘的士兵事后想起这一幕,发觉自己当时的行为究竟有多么的愚蠢,他们为能够在那种战斗中存活下来感到庆幸。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向德军坦克开火的步兵中大部分人都成为了阵亡名单上的一个编号,德国人没时间一一辨识尸体的身份,他们只是摘除了士兵的身份牌。一股脑的把所有阵亡人员都安葬在了一个墓坑里,然后在上面插了一块十字架墓碑,刻上了人员总数与部队番号了事。
紧跟着重坦克连,后续的两个三号坦克连也冲入了营地,随着这群带着50毫米速射炮坦克的加入,战斗或者说单方面的杀戮开始趋向白热化。
一些英军士兵使用米尔斯手榴弹向德国坦克发起近身攻击,先不说这种东西根本无法对坦克造成伤害,除非你正好走运扔进了坦克车体里,单只评述这种行为,在当时的作战环境下根本就是在自杀。
德国坦克的突击阵型非常严整,视野开阔车辆间几乎没有障碍物,所有坦克都能获得两辆以上的友军车辆相互防卫,任何接近坦克的身影都会遭到三到四挺机枪的攒射。那些勇敢的士兵根本还来不及投出手中的武器,在扑出隐蔽处的那一刻就变成了一具千疮百孔的尸体,有些过于急性子的英军士兵早早拉开了手雷的保险,于是当他们被德军击倒后,接着再被自己手中的武器炸的血肉模糊。
作战到了这种阶段,德国装甲部队不再仅限于驱赶压迫正面的步兵,在各连指挥官的指挥下,部队开始缓缓展开队形,右翼的三号坦克连加快速度,沿着营区边缘向着英军营地的纵深推进。
第五步兵师后部营地的步兵总算在一片混乱中匆匆忙忙的集结起来,士兵们装备上了各自的武器,依托沙包掩体和防空壕,准备就地展开防御与反击。
但是当他们发现德军开始向着自己侧翼包抄后,士兵的作战意志瞬间就动摇了。此时已经没有人能够挡住德国人的迂回,步兵师幸存的两个反坦克排已经顶到了防御线的前方,已经与德军四号坦克交上了火,根本就不可能转移阵地。
步兵炮和迫击炮根本来不及展开,这些重装备被集中在营地的中央,那里已经处于德军坦克的控制范围之内,没人能够突破德军的封锁夺回这些装备。
师指挥部总算反应敏捷,在遭到第一次炮击后就立即撤到了后方,师部上下全身而退,官兵毫发无损,堪称可喜可贺。不过前方那个步兵旅的指挥部就没有那么走运,由于旅长热血上头,耽误了撤退的时间,结果没能来得及从那里跑出来,那位勇敢的中校和他的两个营长以及整套参谋班子一起被打成了蜂窝,德国人的攻击非常果断迅猛,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给他们留。
眼下,德军行动的目的连普通士兵都看得出来,他们正在展开包围圈,等到他们收拢袋口,包围圈内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步兵面临的就是一场新的屠杀。这时候英军的2磅反坦克炮排成了所有人的救命稻草,士兵们不禁向他们各自的主祈祷,期待这些炮手能够阻挡住德军的正面冲击,这样他们还有坚持到援军到来的希望。
第六步兵师的营地就在后方不远处,两边相隔不到五百米,除非那些家伙是瞎子聋子,否则必定已经发现了这里的战斗。所以只要能够稳住阵脚,坚守住一段时间,第六步兵师必定会前来支援。虽然第六师同样缺乏反坦克武器,但是至少还有一个旅的轻步兵,总有办法挡住德军的进攻。想到这里不少人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诱人的想法,或许他们能够转败为胜,反杀德军。
说起来,这时候他们总算是发现冲过来的是德军了,那个显眼的白边黑十字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不过,期望终究只能是期望,无法改变现实,2磅反坦克炮在法国就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废物,换到英国本土也不会让它的穿深加多几厘米。四辆加厚了装甲的四号G型成了反坦克炮杀手,他们使用那门长管75炮与高速半穿甲榴弹当着所有英军的面,好整以暇的一门接着一门敲掉了那些可怜的小炮,再用机枪把幸存的炮手逐一打死在了他们的阵地上。对于德军来说,车组成员完美展示出了他们高度的专业素养,而对英军来讲,这些德国人表现出的冷血与残忍简直令人发指。
反坦克炮排的覆灭成了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究竟由谁领头,第五步兵师的士兵们突然间抛弃了他们的阵地和掩体,整连整排的士兵转过身开始逃跑。他们相互推搡着、践踏着、叫喊着、哭嚎着,毫无意义的咒骂着,如同荒野里被惊吓到的畜群,蜂拥着向着四周的旷野狂奔。
英**官们根本无力去阻止部队的崩溃,他们其实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对于军官身份的矜持让他们比士兵多坚持了那么一会儿,但是随着德国坦克的逼近,他们也都急急忙忙抛弃了自尊,毫不犹豫的加入了逃亡的浪潮。
第五步兵师的师长一马当先,非常潇洒的抛掉了他的手杖与心爱的茶具,这位往日里异常重视军容的中年绅士,此时毫不顾忌锃亮的军官皮鞋沾上了污泥,他踮着脚尖在黑夜中的旷野上飞奔,看上去就像一只轻盈的羚羊。(未完待续。)
对空警戒哨的指挥军士决定先让机枪手打上几个连发试探一下,他不相信自己这两挺机枪能够获得什么战果,不过至少可以在程序上应付一下上司的责难。
不是他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丧失了一个士兵的勇气,实在是双方对比过于悬殊,作为一个参加过一战,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士官,他更喜欢用理智思考问题。在上次战争中他看到过更加荒谬的事情,军官们丝毫不了解前线的情况,只凭借个人的想象胡乱下达命令,毫不体恤士兵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命令士兵蛮干,除了白白牺牲自己与部下的生命,对于战事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中士已经做好了决定,一旦发觉情况不对,就立即带着手下撤退,没人可以为此指责什么,因为他们已经尽力了。
这个警戒哨位上配置的是高射机枪,机枪手把重机枪的枪架放倒,从高射状态重新恢复成平射位置,机枪手转动枪架的微调手轮,稍许调整了一下射击方位,随即就按下了枪把之间的击发板,维克斯水冷机枪开始对着德军阵型断断续续的射击起来。
这种马克沁机枪的仿制品性能早就已经落伍,但是英军高层依然不愿意放弃这种武器,因为其中涉及到了一堆利益纠葛,没人愿意卷入这种藏着一堆权钱黑幕的麻烦之中。为了场面上好看点,这种笨重的机枪一直在不断做着改进,每次都是稍微加个零部件就拿到个新的型号编号,在纸面上就变成了最新款式的先进武器,依靠这种花招死死赖在英国三军的装备表上不肯离开。
话说回来,这种武器在一次大战中倒是表现出色,造就了显赫的名声,英语里的俚语“整九码”,其背景就是这种机枪,因为它有着一根九码长的帆布弹带,“整九码”的意思就是弹药全满准备完毕。随后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了“全力以赴”、“万事俱备”等含义。不过一战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战争模式早就开始了改变,闪电战、运动战、游击战、空降突击各种新战法层出不绝,步兵武器开始向着通用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维克斯水冷机枪这种笨重的武器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它和它所服役的帝国一样,正在被时代所淘汰。
两挺机枪磕磕巴巴的进行着短点射,机枪手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目标开枪。视野里到处都是喷着火舌的装甲车辆,机枪手很清楚。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手里武器可以对付的目标。他已经寻找了很久,却没有发现一个步行的目标,看到的全都是装甲车辆,哦。。。。全都是他的机枪打不穿的装甲车辆。机枪手心惊胆战的按动着击发扳,祈求上帝保佑不会将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不过现实总是事与愿违,这两挺机枪原本的任务是防空作战,弹带里插着的都是曳光弹,英军机枪特有的青色曳光弹在战场上非常显眼,马上就吸引住了两辆德国坦克的注意。排在品字突击阵型右翼的是一个三号坦克连,最外围的一辆三号坦克被机枪子弹打得直冒火星。车长觉得这叮叮当当的声音很是烦人,于是缓缓的转动炮塔,对着那个聒噪的英军机枪掩体打出了一发50毫米炮弹。
到了这个时候,隐蔽已经失去了意义,英德双方都开始往天上玩命的打着照明弹和各种颜色的信号弹,将这片原野和营地照的亮如白昼。三号坦克几乎没有做什么特意的瞄准,装甲教导营的技术完全经得住实战的考验。这次射击非常精准,50毫米高爆榴弹如同穿透一张牛皮纸一般打穿了那个用土包垒砌而成的掩体,弹头在掩体后的人群里爆炸了。一阵刺眼的火光闪过之后,掩体里血肉飞溅一片狼藉。防空警戒哨就此陷入沉寂。
此时装甲教导营的重坦克连已经连续打出了三轮齐射,由于担心烟雾遮蔽战场视线影响作战,营长博尔德下令突击连停止使用榴弹,他命令一线坦克尽量使用机枪射击。为后续部队杀开一条通道。
同时他命令三号坦克连准备展开队形,特别注意保护掷弹兵连的两翼,因为装甲掷弹兵在突入地方营地后会立即投入近距离作战,离开装甲运兵车,这群步兵将是非常脆弱的目标。博尔德中校同时关照掷弹兵尽可能的多抓一些俘虏,为了后续计划的顺利进行。他还需要更多英军方面的情报。
此时他也发现对面的英军已经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视野里到处都是赤手空拳的英国士兵,他们在爆炸、烈火和硝烟中失去了方向,如同没头苍蝇一样在营地中乱蹿,随即成排成排的被德军车载机枪打翻在地,现场的景象犹如一场大屠杀。
四号坦克连直接碾垮了营地外的铁丝网围栏,势不可挡的冲入了英军的营地。这些普通的带刺铁丝网根本无法阻拦德军坦克的行进,博尔德中校一直很担心会遇到蛇腹铁丝网,在敦刻尔克郊外他们曾经遇到过这种讨厌的障碍物,那时候他营里有几个过于自信的坦克手在这东西上受到了惨痛的教训。三号坦克的履带和主动轮之间缠满了这种弹性十足的钢丝刺网,结果愣是卡死了履带,驾驶员换挡不及,导致发动机熄火,埋伏在周围的英国步兵拿着燃烧瓶蜂拥而上,要不是兄弟车组火力掩护及时,当时就差点要了这几个莽撞小子的小命。
不过登上英国土地之后他至今都没有见到类似的装备,倒是有些缠在三角木围栏上绕成环装的铁丝路障,但是试验下来却发现这和在法国遇到的完全不是一种东西,这里的铁丝网对于步兵来说或许是个麻烦,但是对于坦克来说稍显脆弱了一些,基本上一扯就断,根本无法缠住坦克履带。
听情报处的人说似乎是因为这种铁丝网对材质的要求很高,确切来讲应该称为钢丝网了,加工后还要经过特别的热处理,才能保持足够的弹性和韧性,由于英国现在原材料紧缺,他们已经无力再生产这种廉价有效的反坦克障碍物。
冲入营地的德国坦克手已经被血腥的战斗场面刺激到几乎快狂化了。不少四号车组的装弹手甚至打开了炮塔的侧门,向外投掷手榴弹,同时端着自卫用的MP40冲锋枪向着车外的英国士兵开火。
这一区域的英国步兵应该是一个成建制的步兵团,这些士兵按照英军营地宿营的条令。将武器交叉架起,排列在帐篷外的空地上。结果当他们从睡梦中惊醒时,全身上下只有一套军服,很多人连皮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提着弹药装具冲出了帐篷。接着就遭到了德国坦克机枪劈头盖脸的扫射。
英国步兵两手空空的面对着迎面扑来的钢铁巨兽,对方还在疯狂的向着他们泼洒着致命的子弹,这个恐怖的画面被深深的刻入了在场所有人的记忆里,并且伴随了其中不少人终身,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那种让人绝望的无力感,面对强敌完全无力抵抗,只能眼睁睁看着死神向着自己逼近。
幸存者回忆当时有不少人被吓得小便**,这让后续跟上抓捕俘虏的德国掷弹兵对英国士兵的胆怯表现嘲讽了很久。其实并不能责怪英国士兵的怯懦,换成德国士兵陷入这种境地并不会比他们表现的强上多少。
坦克的威慑力没有见过实物的人是无法了解的,只有真正站在那台钢铁巨兽面前。亲手抚摸过车体正面厚重的装甲板,你才会感受到人类在这种精密的杀人机器面前有多么的脆弱。更可怕的是坦克那完全凌驾于步兵之上的超强火力,每一辆坦克都是一个装甲机枪堡,对于一个排才配备两挺机枪的步兵来讲,这完全是不公平的对抗,更别提坦克还装有各种口径的主炮,这是步兵连都不见得拥有的凶猛直射火力。
英国步兵现在面对的就是四号坦克连的四十八挺车载机枪,弹药充足物资齐备,这种火力比他们整个步兵营还要强,成排的子弹如同火焰扫把一样从战场上掠过。毫不留情的带走一条条英国士兵的生命。
有些英军步兵幸运的捡到了一支步枪,他们立即开始徒劳的向迎面冲来的坦克射击,这完全是一种条件反射所引发的行动,一种单纯的本能反应。有些被俘的士兵事后想起这一幕,发觉自己当时的行为究竟有多么的愚蠢,他们为能够在那种战斗中存活下来感到庆幸。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向德军坦克开火的步兵中大部分人都成为了阵亡名单上的一个编号,德国人没时间一一辨识尸体的身份,他们只是摘除了士兵的身份牌。一股脑的把所有阵亡人员都安葬在了一个墓坑里,然后在上面插了一块十字架墓碑,刻上了人员总数与部队番号了事。
紧跟着重坦克连,后续的两个三号坦克连也冲入了营地,随着这群带着50毫米速射炮坦克的加入,战斗或者说单方面的杀戮开始趋向白热化。
一些英军士兵使用米尔斯手榴弹向德国坦克发起近身攻击,先不说这种东西根本无法对坦克造成伤害,除非你正好走运扔进了坦克车体里,单只评述这种行为,在当时的作战环境下根本就是在自杀。
德国坦克的突击阵型非常严整,视野开阔车辆间几乎没有障碍物,所有坦克都能获得两辆以上的友军车辆相互防卫,任何接近坦克的身影都会遭到三到四挺机枪的攒射。那些勇敢的士兵根本还来不及投出手中的武器,在扑出隐蔽处的那一刻就变成了一具千疮百孔的尸体,有些过于急性子的英军士兵早早拉开了手雷的保险,于是当他们被德军击倒后,接着再被自己手中的武器炸的血肉模糊。
作战到了这种阶段,德国装甲部队不再仅限于驱赶压迫正面的步兵,在各连指挥官的指挥下,部队开始缓缓展开队形,右翼的三号坦克连加快速度,沿着营区边缘向着英军营地的纵深推进。
第五步兵师后部营地的步兵总算在一片混乱中匆匆忙忙的集结起来,士兵们装备上了各自的武器,依托沙包掩体和防空壕,准备就地展开防御与反击。
但是当他们发现德军开始向着自己侧翼包抄后,士兵的作战意志瞬间就动摇了。此时已经没有人能够挡住德国人的迂回,步兵师幸存的两个反坦克排已经顶到了防御线的前方,已经与德军四号坦克交上了火,根本就不可能转移阵地。
步兵炮和迫击炮根本来不及展开,这些重装备被集中在营地的中央,那里已经处于德军坦克的控制范围之内,没人能够突破德军的封锁夺回这些装备。
师指挥部总算反应敏捷,在遭到第一次炮击后就立即撤到了后方,师部上下全身而退,官兵毫发无损,堪称可喜可贺。不过前方那个步兵旅的指挥部就没有那么走运,由于旅长热血上头,耽误了撤退的时间,结果没能来得及从那里跑出来,那位勇敢的中校和他的两个营长以及整套参谋班子一起被打成了蜂窝,德国人的攻击非常果断迅猛,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给他们留。
眼下,德军行动的目的连普通士兵都看得出来,他们正在展开包围圈,等到他们收拢袋口,包围圈内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步兵面临的就是一场新的屠杀。这时候英军的2磅反坦克炮排成了所有人的救命稻草,士兵们不禁向他们各自的主祈祷,期待这些炮手能够阻挡住德军的正面冲击,这样他们还有坚持到援军到来的希望。
第六步兵师的营地就在后方不远处,两边相隔不到五百米,除非那些家伙是瞎子聋子,否则必定已经发现了这里的战斗。所以只要能够稳住阵脚,坚守住一段时间,第六步兵师必定会前来支援。虽然第六师同样缺乏反坦克武器,但是至少还有一个旅的轻步兵,总有办法挡住德军的进攻。想到这里不少人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诱人的想法,或许他们能够转败为胜,反杀德军。
说起来,这时候他们总算是发现冲过来的是德军了,那个显眼的白边黑十字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不过,期望终究只能是期望,无法改变现实,2磅反坦克炮在法国就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废物,换到英国本土也不会让它的穿深加多几厘米。四辆加厚了装甲的四号G型成了反坦克炮杀手,他们使用那门长管75炮与高速半穿甲榴弹当着所有英军的面,好整以暇的一门接着一门敲掉了那些可怜的小炮,再用机枪把幸存的炮手逐一打死在了他们的阵地上。对于德军来说,车组成员完美展示出了他们高度的专业素养,而对英军来讲,这些德国人表现出的冷血与残忍简直令人发指。
反坦克炮排的覆灭成了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究竟由谁领头,第五步兵师的士兵们突然间抛弃了他们的阵地和掩体,整连整排的士兵转过身开始逃跑。他们相互推搡着、践踏着、叫喊着、哭嚎着,毫无意义的咒骂着,如同荒野里被惊吓到的畜群,蜂拥着向着四周的旷野狂奔。
英**官们根本无力去阻止部队的崩溃,他们其实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对于军官身份的矜持让他们比士兵多坚持了那么一会儿,但是随着德国坦克的逼近,他们也都急急忙忙抛弃了自尊,毫不犹豫的加入了逃亡的浪潮。
第五步兵师的师长一马当先,非常潇洒的抛掉了他的手杖与心爱的茶具,这位往日里异常重视军容的中年绅士,此时毫不顾忌锃亮的军官皮鞋沾上了污泥,他踮着脚尖在黑夜中的旷野上飞奔,看上去就像一只轻盈的羚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