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名气运之子的到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主神图书馆最新章节!
到了最后,四人决定互相以兄弟相称,虽说这种称谓不见得有什么意义,相互之间立马多了些亲近。
来拜访赵大贵的这三个人,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严格说来还是赵大贵最大的竞争对手,但凡有可能,赵大贵真想把这些人全部打出去,好独占洋人的生意,但知道此事不可能,只有好言好语招待。
这三人中,为首的那人姓吴,名健彰,字天显,广东香山人士,不管是现在还是数年后,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也留下过浓重的一笔,虽然不见得是好的一笔。
这位吴健彰幼时相当贫困,只能卖鸡为生,外号“卖鸡爽”,后来发迹后则称为“吴爽官”。
至于他具体怎么发迹的,传言很多,但历史学家真正认可的却不多,只说这位吴健彰年轻时觉得卖鸡没有前途,就到洋行打工,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广东英语(不讲语法,只讲单词的那种英语),然后在此过程中慢慢做大,最后跻身十三洋行的正规行商行列。
清廷于1843年7月27日废除行商制度的时候,十三洋行其实只剩下十家洋行,而这吴健彰就是那十家洋行中宝顺行的东家;同时,这位吴老板还是著名的美国洋行旗昌洋行的股东之一,是真正的大人物,此时的身家应在一百万两以上。
不过,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吴健彰真正出名是因为后来走入官场,本来是捐个五十多万两银子,成为挂名的后补道台,结果也不知道哪支香烧对了,被任命为有实权的代理道台,也就是俗称的魔都道台;
之后虽然因为得罪法国人被撤职了,但也算是简在帝心了,几年后被重新启用做正式的魔都道台,在小刀会闹魔都期间和太平天国期间,很是做了不少事,有很大影响力,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跟吴健彰一同过来的两个人中,那位姓林的叫林阿钦(只是音译),本身是广州散商,家财其实不多,能拿出来的资本估计怎么都不到两千元,这段时间跟一批英国人到魔都做生意。
英国人这段时间求贤若渴,非常看重这位林姓商人,居然凑出八千块大洋借给林阿钦,让他成立一家叫义升行的商行,帮忙购买或出售各种货物。
实际上,赵大贵对这林老板非常关注,甚至比吴健彰更重视,因为他赚钱的路径,从某一角度上来讲,就是复制了这位林老爷的发财故事。
历史上,林阿钦的义升行以借贷的八千块大洋为资本起家,在代理英国商船货物的过程中快速发财,几乎是暴富,其发展速度比赵大贵在一个月内赚十万元银子更具传奇色彩,一年内的收入就达到一百万元以上;
在1845年的时候,义升商行一度垄断魔都进出口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个比重在魔都发展史上都是史无前例且后无古人的。
1845年魔都的进口额是五百二十万元,出口额是605万元,可以想见义升行的贸易规模达到何种地步了,按单一年份的贸易量而言,就是十三洋行中也没有这样的庞然大物。
可惜的是,义升行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其交易额在1845年达到顶点,然后在1845年底就因为洋布滞销,在外面欠下90万元的货款,从而宣布破产,成为过把瘾就死的典型案例。
不过,能把猪吹那么大,至少也是神人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林老板也真是气运主角,欠下九十万元的债破产后,居然没被讨债的人砍死,还能全身而退回老家;
在两三年后这位林老板又回到魔都做生意,规模还不小,只是没过多久又欠下茶商四万多元,没法还上,只能又黯然回家。
这一次,这位林老板的气运好像真得用尽了,没能东山再起,也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其他记录,但至少应该说是相当传奇的一个人。
这第三位客人姓杨,叫杨坊,书友们可能更熟悉一些。
这位也是气运通天的人物,如今只是二十多岁,直到不久前还在宁波的一家丝绸庄做最底层的伙计。
结果,杨坊年轻好赌,在宁波欠下不少赌债,被赌场追债(这债估计也不会多),无奈之下跑到魔都安身。
然后,这杨坊不知怎么的就进入怡和洋行做事,正式挤进买办的行列,之后就开始发达,在1850年左右已经身家一百万两以上。
在太平天国期间,杨坊走门路进入官场,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甚至将自己的亲女儿嫁给有名的洋枪队队长华尔,之后李鸿章等人办洋务的时候,杨坊也多次出面。
不过,现在的杨坊只是刚从宁波跑到魔都的小混混,刚在怡和开始做事而已,如今还只是个穷伙计。
今天在场的四人中,吴健彰算是商场老前辈,也是身家百万的大人物,不管在英国人圈子还是中国人这里,都能混得开;
林阿钦其实算是小商人,只是借人八千块大洋,刚开始做起来而已;
杨芳地位最低,甚至连商人都不是,只是个伙计,平常还要担心宁波的某位赌场老大会不会派人追杀。
赵大贵望着这三个人,心里压力其实很大,这都是本位面的气运主角啊,至少是受财神眷顾的人物,与这些人比起来,他依靠知道历史的优势,在一个月内赚取十万元,只是个简单的励志故事而已。
据说大人物出世的时候都有贤人到访,赵大贵乔迁之喜,有三位气运之子到来贺喜,也足慰平生了。
等大家坐定了,寒暄完毕后,吴健彰作为来访三人中领头的,开口说出来此的真正用意。
“大贵兄弟近日乔迁,我们三人今日过来,一是庆祝赵老弟在魔都成功立业,二来却是有个不情之请。”
“哦,有什么事情,还请吴老哥说一下。”赵大贵回答,心里却是乱闪着“不情之请,不说也罢”的梗。
“我们三人都是刚到魔都不久,对这边怎么做生意不清楚,可否请赵老弟指点一下,这生意应该怎么做。
比如,向洋人报茶叶的售价和洋布的买价,应该怎么做合适呢。”
吴健彰说完就,一瞬不瞬地盯着赵大贵看;赵大贵本能地想拒绝,心中一动,又把拒绝的话压下来。
这种价格信息一向极为敏感,任何做生意的人都视为最紧要的机密。
吴健彰的三个人跟赵大贵其实只是点头之交,只是因为同在洋人圈子里混,从而见过几面而已,平时根本没有深交,甚至互相认识的时间也绝不到一个月。
到了最后,四人决定互相以兄弟相称,虽说这种称谓不见得有什么意义,相互之间立马多了些亲近。
来拜访赵大贵的这三个人,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严格说来还是赵大贵最大的竞争对手,但凡有可能,赵大贵真想把这些人全部打出去,好独占洋人的生意,但知道此事不可能,只有好言好语招待。
这三人中,为首的那人姓吴,名健彰,字天显,广东香山人士,不管是现在还是数年后,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也留下过浓重的一笔,虽然不见得是好的一笔。
这位吴健彰幼时相当贫困,只能卖鸡为生,外号“卖鸡爽”,后来发迹后则称为“吴爽官”。
至于他具体怎么发迹的,传言很多,但历史学家真正认可的却不多,只说这位吴健彰年轻时觉得卖鸡没有前途,就到洋行打工,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广东英语(不讲语法,只讲单词的那种英语),然后在此过程中慢慢做大,最后跻身十三洋行的正规行商行列。
清廷于1843年7月27日废除行商制度的时候,十三洋行其实只剩下十家洋行,而这吴健彰就是那十家洋行中宝顺行的东家;同时,这位吴老板还是著名的美国洋行旗昌洋行的股东之一,是真正的大人物,此时的身家应在一百万两以上。
不过,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吴健彰真正出名是因为后来走入官场,本来是捐个五十多万两银子,成为挂名的后补道台,结果也不知道哪支香烧对了,被任命为有实权的代理道台,也就是俗称的魔都道台;
之后虽然因为得罪法国人被撤职了,但也算是简在帝心了,几年后被重新启用做正式的魔都道台,在小刀会闹魔都期间和太平天国期间,很是做了不少事,有很大影响力,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跟吴健彰一同过来的两个人中,那位姓林的叫林阿钦(只是音译),本身是广州散商,家财其实不多,能拿出来的资本估计怎么都不到两千元,这段时间跟一批英国人到魔都做生意。
英国人这段时间求贤若渴,非常看重这位林姓商人,居然凑出八千块大洋借给林阿钦,让他成立一家叫义升行的商行,帮忙购买或出售各种货物。
实际上,赵大贵对这林老板非常关注,甚至比吴健彰更重视,因为他赚钱的路径,从某一角度上来讲,就是复制了这位林老爷的发财故事。
历史上,林阿钦的义升行以借贷的八千块大洋为资本起家,在代理英国商船货物的过程中快速发财,几乎是暴富,其发展速度比赵大贵在一个月内赚十万元银子更具传奇色彩,一年内的收入就达到一百万元以上;
在1845年的时候,义升商行一度垄断魔都进出口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个比重在魔都发展史上都是史无前例且后无古人的。
1845年魔都的进口额是五百二十万元,出口额是605万元,可以想见义升行的贸易规模达到何种地步了,按单一年份的贸易量而言,就是十三洋行中也没有这样的庞然大物。
可惜的是,义升行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其交易额在1845年达到顶点,然后在1845年底就因为洋布滞销,在外面欠下90万元的货款,从而宣布破产,成为过把瘾就死的典型案例。
不过,能把猪吹那么大,至少也是神人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林老板也真是气运主角,欠下九十万元的债破产后,居然没被讨债的人砍死,还能全身而退回老家;
在两三年后这位林老板又回到魔都做生意,规模还不小,只是没过多久又欠下茶商四万多元,没法还上,只能又黯然回家。
这一次,这位林老板的气运好像真得用尽了,没能东山再起,也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其他记录,但至少应该说是相当传奇的一个人。
这第三位客人姓杨,叫杨坊,书友们可能更熟悉一些。
这位也是气运通天的人物,如今只是二十多岁,直到不久前还在宁波的一家丝绸庄做最底层的伙计。
结果,杨坊年轻好赌,在宁波欠下不少赌债,被赌场追债(这债估计也不会多),无奈之下跑到魔都安身。
然后,这杨坊不知怎么的就进入怡和洋行做事,正式挤进买办的行列,之后就开始发达,在1850年左右已经身家一百万两以上。
在太平天国期间,杨坊走门路进入官场,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甚至将自己的亲女儿嫁给有名的洋枪队队长华尔,之后李鸿章等人办洋务的时候,杨坊也多次出面。
不过,现在的杨坊只是刚从宁波跑到魔都的小混混,刚在怡和开始做事而已,如今还只是个穷伙计。
今天在场的四人中,吴健彰算是商场老前辈,也是身家百万的大人物,不管在英国人圈子还是中国人这里,都能混得开;
林阿钦其实算是小商人,只是借人八千块大洋,刚开始做起来而已;
杨芳地位最低,甚至连商人都不是,只是个伙计,平常还要担心宁波的某位赌场老大会不会派人追杀。
赵大贵望着这三个人,心里压力其实很大,这都是本位面的气运主角啊,至少是受财神眷顾的人物,与这些人比起来,他依靠知道历史的优势,在一个月内赚取十万元,只是个简单的励志故事而已。
据说大人物出世的时候都有贤人到访,赵大贵乔迁之喜,有三位气运之子到来贺喜,也足慰平生了。
等大家坐定了,寒暄完毕后,吴健彰作为来访三人中领头的,开口说出来此的真正用意。
“大贵兄弟近日乔迁,我们三人今日过来,一是庆祝赵老弟在魔都成功立业,二来却是有个不情之请。”
“哦,有什么事情,还请吴老哥说一下。”赵大贵回答,心里却是乱闪着“不情之请,不说也罢”的梗。
“我们三人都是刚到魔都不久,对这边怎么做生意不清楚,可否请赵老弟指点一下,这生意应该怎么做。
比如,向洋人报茶叶的售价和洋布的买价,应该怎么做合适呢。”
吴健彰说完就,一瞬不瞬地盯着赵大贵看;赵大贵本能地想拒绝,心中一动,又把拒绝的话压下来。
这种价格信息一向极为敏感,任何做生意的人都视为最紧要的机密。
吴健彰的三个人跟赵大贵其实只是点头之交,只是因为同在洋人圈子里混,从而见过几面而已,平时根本没有深交,甚至互相认识的时间也绝不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