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第665章 航线(合一)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膳食娘子最新章节!
“你说你这孩子……”杨李氏指着杨涵瑶的脑袋,骂道:“你就为了这个事儿跟雱儿吵?”
“这事还不严重么?”杨涵瑶自知理亏,这时代的人所有人的想法都这样得,也不能怪王雱。可她这心里别扭,嘴上就是不肯松一松口,犟着嘴道:“儿子也好,闺女也好,还不都是他孩子么……”
“话是这样说……”杨李氏叹息了一声,“可这儿子总比闺女金贵些的。”
杨李氏喝了口茶,道:“闺女再好那也是别人家得,哪有儿子好?等孩子大了,能给家里干活,能科举,能光祖耀宗,这换成闺女行么?”
“亲娘……”杨涵瑶撅起小嘴,“您这话就不地道了。咋得了?孙女也是女子,孙女哪点不如男儿家了?”
“呵呵……”杨李氏捂嘴笑道,“是是是,我的大姐儿自然是极好的。给十个儿子也不换!”
“这还差不多……”杨涵瑶说着便双手扒上了杨李氏的手臂,摇晃着道:“那您说这回是不是相公不对?您可不能帮他说话,我才是您孙女。”
“你这孩子!”杨李氏在杨涵瑶头上敲了下,瞪眼道:“亲娘帮理不帮亲!这事儿是你不对。雱儿多委屈啊,他也没说啥,你说你这事做得,对着雱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他到底是个男人,这在外面做事都是要面子得。你这样打他脸,亲家嘴上不说,你这样蹬鼻子上脸地,你让亲家怎么想?”
“那……”杨涵瑶撅嘴道:“那他也不能骂我呀,我这还怀着孩子呢……”
“哟!”杨李氏轻笑,“你这会儿知道自己还怀着呐?好了,也别撅着个嘴儿了,这都能挂油瓶了。”
杨李氏拍了拍杨涵瑶的手,道:“去,给姑爷陪个不是,这事儿就揭过去了。”
“我不去!”
“你这孩子!”杨李氏点了点杨涵瑶的脑袋,“还犟上了。快,亲娘命令你,去给姑爷陪个不是去。”
“我干嘛去?”杨涵瑶又气恼了起来,“我凭什么去?他来给我陪不是还差不多!”
“亏你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杨李氏不悦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个道理你不懂?雱儿是做大事得人,你总给他些脸面不是?”
杨李氏顿了下又道:“他面上好看了,这矛盾自然就少了。你说你这样,是个男人他也受不了。我跟你爷爷过了一辈子,也没少闹口角。这男人啊,都是要面子得。当着人面儿,就让他们得瑟下吧。回到家了,关起门来还不是紧着你收拾。”
杨李氏耐心地劝解着,“这男子吧,就跟小孩子似得,你得哄。我看姑爷还是稀罕着你的,这几****看他那模样,也难受着呢。乖,姐儿听话,去给姑爷陪个不是,听亲娘的没错的。”
“亲娘,你就是这么收拾爷爷得?”杨涵瑶忽然问道。
杨李氏眼一瞪,道:“我跟你说正经事呢,你怎么还打趣起老太婆来了?”
“嘻嘻,亲娘,说说呗,你跟爷爷怎么过得?我听韩婶子说您跟爷爷过得可好了……”
“还能怎么过?”杨李氏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与幸福,“我娘就跟我说过,男人有钱就变坏。咱们女人只要把他的钱袋子攥在手里,他就跑不了。”
“在外顺着他,让他得瑟个够。回家不给他零用的花哨,没几回下来就老实了。”
杨涵瑶大笑,想不到自己祖母还是个相当有手段的女汉子吶!
“亲娘,您真厉害,孙女记下了。”杨涵瑶笑嘻嘻地道:“不过相公又是驸马都尉,又是知府,拿两份月俸,这零花多着呢,我可管不着。”
“你这鬼机灵!”杨李氏在杨涵瑶头上拍了下,“还来套亲娘话儿,别以为亲娘老了,人糊涂了,我可都听说了,驸马的月俸都交给你婆婆了,你婆婆又拿给你了,你没要,让她做主着,不然你婆婆能这么向着你?刚刚我从她那儿过来,她把姑爷好一顿说,老身看着雱儿可委屈了。”
“你这事做得地道,亲家是个明理地,你给人当媳妇地也不能不懂事。她对你好,你也不能太拿乔了,那到底是她儿子,你只是媳妇,你们读书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爱屋及乌?对,就是这个理儿,你对雱儿好了,婆婆也就对你越好了。”
“你这样蹬鼻子上脸地,这回婆婆向着你,可次数多了,那心里可就不舒服了。好了,这事你听亲娘得,准没错。亲娘这么大岁数了,虽说是个村里的村妇,可好歹吃得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听我得,没错得,快去给姑爷陪个不是。”
杨李氏捏着杨涵瑶的手道:“其实这赔礼的话也不用说出口。你这会儿就去厨房做几道姑爷爱吃的小菜,这千言万语啊就都在这儿了。”
“这……”杨涵瑶想了想,也觉得这样一直闹别扭下去的不好。可想起要自己先低头,她这心里又不畅快。
“你还愣着做什么?”杨李氏不悦,“难道还要我亲自动手?”
“行行行!”杨涵瑶见杨李氏真生气了,立马投降了,“我等会儿就去,这会儿我出去走走,这屋子里闷。”
“呵!”杨李氏无奈地笑了,自己这孙女脾气也倔得很,这面子上挂不住,还没想通透呢!罢了,让她出去走走也好,这海风吹一吹,头脑也该清醒了。
杨涵瑶带着舒云和魏家兄弟出去了,她坐着马车准备出城到崖州大运河码头去看看。
随着琼州的建设一点一滴的弄出来,再加上自己让内地的报纸大肆宣传,现在内陆已陆陆续续地有人来考察了。
还有不少人从番禹(广州)那边赶来,都是冲着她桑百万的名头来得。其中甚至有欧洲人的面孔。
其实这也不奇怪,番禹在内陆人心里是荒凉地,其实那也只是和中原相比而已。
早在唐朝期间广州就是比较重要的海贸运转中心了,只是因为进贡的东西都为天家所用,所以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小,以至于人们都认为番禹比较荒蛮。
到了北宋时期,海贸渐渐发达,特别是这几年,宋人造大船,借着后世的地图,摸索出了好几个新的航线出来,来大宋商贸的外国人就更多了。
从8世纪的每年入口商船4000多艘,发展到今天的每年的8000多艘,听着似乎没什么,但这在十一世纪绝对是十分壮观的场面。
这些外来的海商入番禹,就必须经过琼州岛,王雱也让人找来了这些海商入港的详细地点,紧急修建了大港口,以便吸引更多的海商前来琼州贸易。
具体路线是这样的:广州--屯门(今香港青山湾)--西行2日--九洲石(海南岛东北角)--南行2日--象石(海南岛东南岸)--西南行3日--占婆岛(今越南境内)--东行200里--环王国--南行2日--燕子峡--行1日--毒青国--行1日--古笪国--行半日--藩朗(今越南境内)--行2日--昆仑岛--行5日--新加坡海峡、苏门答腊、马来半岛--东北行4日至5日--爪哇--西行3日--马六甲海峡、布罗瓦尔诸岛--西行5日--苏门答腊北部--行6日--尼科巴群岛--北行4日--狮子国--北行--南天竺--西行4日--没来国(今印度南部)--西北行--十余小国--西北行--印度西岸--西北行2日--孟买附近--行10日--巴基斯坦--经5个小国--卡拉奇东--西行20日--二十余小国--西行--波斯湾阿巴丹附近--西行1日--幼发拉底河口--行2日--巴士拉?。
海商抵达阿巴丹一带,便可望见当地人安置的灯塔。夜间灯塔点燃熊熊火炬,把远涉重洋而来的商船导入波斯湾。
到幼发拉底河口货物必须转到轻舟上,方能溯河而上,两天就到大食国重镇巴士拉港。再由驿道向西北陆行千里,便是大食国京城巴格达。
从阿拉伯半岛沿岸又可航行到亚丁湾、红海,一般称之为西路航道,巴士拉为东、西航道交汇点:?乌剌国(巴士拉东)--巴林--阿曼--竭国等--沿着印度洋西海岸西行--七个小国--也门--沿东非海岸西南行--十余小国--三兰国(今坦桑尼亚海岸)??
沿着这条航线,大宋海舶不仅可以到达波斯湾沿岸各国和阿拉伯半岛南部诸港,还可远航至东非的中南部海港。
这一航线经历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全长达14450海里,这还仅仅只是延着唐朝开辟的航路而走,这条航路是这世界上最长的航线,此记录保持了八九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6世纪中叶,欧洲人开辟东方新航路才被打破。??
如今有了杨涵瑶的介入,虽然系统没给出航海图,她也没那么好的运气抽一份出来,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地,在成功开辟大宋与澳洲的路线后,他们又成功地摸索出了几条新航线,这几年大宋经济实力暴涨,更是刮起了一股“海贸热”。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大力地造出海海船,官方用飞剪船探寻新航路,在黄帝号,炎帝号陆续下水出航后,这几年间,官方又陆续造了二十几艘排水量在1500到2500吨的大飞剪。
船的名字都以上古圣贤以及前朝明君的名字命名,这点上,连杨涵瑶这个后世之人都不得不感佩宋朝廷的胸襟。
比如今年下水的两艘排水吨位在2000吨的两艘船就是以前朝皇帝的谥号命名得:分别是秦皇号和汉武号。
秦皇统一中国,使得大统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尽管在其他上面有着诸多瑕疵,可面对着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统天下的心愿乃是上到国君下到臣民的所有共识。
汉武帝虽留下了穷兵黩武的评语,可面对外族的欺辱,毫不退缩,忍让的态度却正是宋人所需要得。这也是汉民族的精神所在,无论被打倒多少次,最终都会站起来,拿起武器赶走侵略者。
不管是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匈奴也好,突厥也罢,到了宋人这里,幽州大胜已让他们看到了盛世的希望,契丹人,党项人最终也会被赶走或者融入大汉民族的血液中,完成天下一统。
以汉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汉武帝居功至伟,以他谥号命名的船那是必须得。
听说官家雄心勃勃地,如果下半年财政允许,他还打算造两条大船,分别是“唐宗号”与“则天号”。
不过听说他的想法遭到了群臣的反对,造船寻找美洲他们不反对,唐宗号也没问题,但则天号,这种丢男人脸面的事难道还要传到外国去不成?
此事不了了之,杨涵瑶听后也是一笑了之,当个笑话听听也就过去了。
再说这民间,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朝廷在拼命造大船,尝到了海外殖民甜头的民众们对此事的热情甚至比朝廷都高。
他们没有造飞剪大船的技术,这技术只掌握在朝廷与常州商会的手里,国家也不允许常州商会的造船厂为民间打造飞剪船。不过这不打紧,因为常州商会在这几年又推出了一种盖伦船,这船虽然速度比不上飞剪船,不过胜在稳妥,装货量大,这不正好用来做海贸么?
公私合营的模式让全大宋的百姓都尝到了甜头,那些士绅先也不把目光放在田地上了。在田里能刨出几个钱来?做海贸才是王道啊!
他们看不上眼的瓷器到了大食,那价钱翻了倍儿的往上涨,这不比在土里刨食来得爽快多了?
特别是东南亚,澳洲的开发更是让这群人赚了个钵满盆满,一听说哪里开了新航线,那里的人喜欢丝绸,瓷器,玻璃地,这些人就跟闻见血的鲨鱼般,一下就凶猛了起来。
一人资金不够,那就联合,找上几家,甚至十几家人拼了命地给常州商会的造船厂下订单,聪慧最初的500吨排水量的小盖伦一直造到了7层楼高,排水量达2000吨的大盖伦,就这样还不满意,对于朝廷掌握着飞剪船与大宝船的技术不放于民间的做法十分不满。
这里得说明下,这里大宝船就是郑和下西洋的大宝船,排水量可达4000吨。这样的国之利器,朝廷自然是不可能把技术外传得。
不过这些士绅也不是吃素得,他们齐齐向朝廷施加压力,虽然最后的结果宝船还是没得到,但朝廷派出了有经验,能操作多帆船的水手来教导民间水手对多帆船的操控。
如此一来,大家也就略微满足了。毕竟中国传统的船都是单帆船,对于盖伦这种多帆船的操作那是需要花很多时间摸索得,还不着调。
杨涵瑶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宋人的想象力与工匠的别具匠心。在她给出的盖伦帆船的图纸后,这些人又在这些船上做了改进,使其更适合远航,更安全。
这也比奇怪,其实郑和出海的船所用技术还是宋朝得,大宋的航海技术就相当发达,有好的基础,再加上后世的思路与金钱的诱惑,这造船技术想不发达都难。
在大宋,在这年头,出海贸易已成为一种时尚,以至于大家对土地都不那么看重了。当然,朝中也有一些大臣对此担忧,怕大家都去做海贸了,土地就没人耕种了。
不过很显然,这些大臣的担忧很多余。因为聪明的宋人在航行的图中居然还做起了奴隶买卖的生意来。
当然,碍于大宋不得贩卖奴隶的律法,这些聪明的老百姓自然不会说这些人是奴隶,而是借用常州商会合约里的东西,自己突发奇想地弄了个好听的名字:外来劳工。
听到这名字时,杨涵瑶只觉得头上电闪雷鸣地,生生是被雷到了。忽想起毛爷爷的话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得。
当然,按照中国人骨子里的秉性,虽说不给这些外来劳工工钱,但也没怎么苛待人家,全按照给佃户的待遇,收五成租。
心够黑,但对于这些中东,或者东南亚,甚至非洲来的人们来说,这儿简直就是个天堂。
他们原本在自己的国家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吃不饱不说,随时还有被人打死的危险。
来到这陌生的国度后,在经过了最初的惶恐后,这些棕色皮肤或者黑色皮肤的人便欢喜了起来。
活不多(因为农具先进),干得轻松,一年干到头只要上缴给领头一半的货物,这在他们的国家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儿。
吃得还不错,每过几天他们的领主还会给他们送些鱼来,比起在自己的国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这大宋国简直就是天堂。
于是这些外来的劳工便也安安心心地住了下来,他们都十分珍惜这样的生活。其实他们并不懒,只是在自己的国家做得所有的东西都是领头人的,他们才没了精神。
来到这大宋后,有一半儿是自己的,他们也就勤快了起来。特别是在学会使用了新农具以及这个国家简单的语言,能和当地人沟通后,他们干活就更来劲了。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从解放了出来,有钱有人脉的自己组织弄商队,没钱的就跟着商队一起出海当水手,一年下来不知比以往的日子好过了多少倍呢!
在番禹,这种现象被发展到了顶峰。这些大食人,甚至是欧洲人来到大宋后,仅仅只是番禹一角就让他们迷了人,比起家乡,大宋真得是太好了。
他们很快地就在此定居,不愿走了。还上书朝廷,要求重开在唐朝期间设立的番学馆,以便学习宋人的语言,方便在此定居做贸易。
对于这种万国来朝的现象,大宋的君臣就跟中国古代所有的君臣一样,当然是十分受用。
很快地,番禹那边就开起了蕃学馆,这些红头发绿眼睛的人进了蕃学馆,自然是先学现在的汉语拼音,有小道消息说,赵曙在今年会下旨,把这种发音定为大宋官话了呢!
而琼州作为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在杨涵瑶来后,经过一番整治后,慢慢也出现了繁荣的现象。
今日杨涵瑶带着人出来散心,自然也想来这码头看看。崖州大运河是内陆通往琼州的途径之一,码头经过整修后,现在每日都会有十几艘船入港。
虽然少,可想一想琼州建设才半年多,相比以前的每日两三艘,这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一行人到了码头,杨涵瑶看着码头忙碌的景象,心中生起了一种满足感。这都是她和王雱努力的结果。
想起王雱的辛苦,想一想自己那日的无理取闹,她觉得等下回去还是做几道王雱喜欢吃的小菜哄一哄他吧,也不容易吶!
观赏着码头风景的杨涵瑶正在感叹着,忽然从一艘船上下来两人,上了岸,便在打听琼州府怎么走。
一听这口音,明显是夹杂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杨涵瑶来了兴趣。这年头,会说普通话的,那也不是一般人来着。虽然商会的工人都要学普通话,可和书院的学生比起来,他们的口音都会比较重。
可不管怎么说吧,能说普通话的人,那也绝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商会的人,要么就是读书人,朝中大臣。
杨涵瑶打量了下上岸的人,前头那人明显为主,后面为仆。穿得虽简单,可杨涵瑶的眼力何等惊人,一眼还是看出了为主那人身上的棉布料乃是商会这两年才出的带暗纹的新料。
能穿这衣料的人,非富即贵!
一下子,杨涵瑶也对来人有了兴趣。琼州虽比大半年前好了许多,也有不少内陆的人来此考察,可大多也只是小打小闹。像眼前这位穿着有品味,相貌堂堂的还真不多见。
对舒云使了个眼色,舒云心领神会,上前拦住二人,福身道:“这位公子,我家主人观您气宇轩昂,相貌堂堂,必不是凡人。因此特命奴婢前来,请公子前去叙话……”
PS:今天楼上人家下水道堵了,漏水,搞了半天才弄好,章节发得晚了,各位大大包涵!求月票,求推荐票,嘻嘻,需要鼓励啊!
“你说你这孩子……”杨李氏指着杨涵瑶的脑袋,骂道:“你就为了这个事儿跟雱儿吵?”
“这事还不严重么?”杨涵瑶自知理亏,这时代的人所有人的想法都这样得,也不能怪王雱。可她这心里别扭,嘴上就是不肯松一松口,犟着嘴道:“儿子也好,闺女也好,还不都是他孩子么……”
“话是这样说……”杨李氏叹息了一声,“可这儿子总比闺女金贵些的。”
杨李氏喝了口茶,道:“闺女再好那也是别人家得,哪有儿子好?等孩子大了,能给家里干活,能科举,能光祖耀宗,这换成闺女行么?”
“亲娘……”杨涵瑶撅起小嘴,“您这话就不地道了。咋得了?孙女也是女子,孙女哪点不如男儿家了?”
“呵呵……”杨李氏捂嘴笑道,“是是是,我的大姐儿自然是极好的。给十个儿子也不换!”
“这还差不多……”杨涵瑶说着便双手扒上了杨李氏的手臂,摇晃着道:“那您说这回是不是相公不对?您可不能帮他说话,我才是您孙女。”
“你这孩子!”杨李氏在杨涵瑶头上敲了下,瞪眼道:“亲娘帮理不帮亲!这事儿是你不对。雱儿多委屈啊,他也没说啥,你说你这事做得,对着雱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他到底是个男人,这在外面做事都是要面子得。你这样打他脸,亲家嘴上不说,你这样蹬鼻子上脸地,你让亲家怎么想?”
“那……”杨涵瑶撅嘴道:“那他也不能骂我呀,我这还怀着孩子呢……”
“哟!”杨李氏轻笑,“你这会儿知道自己还怀着呐?好了,也别撅着个嘴儿了,这都能挂油瓶了。”
杨李氏拍了拍杨涵瑶的手,道:“去,给姑爷陪个不是,这事儿就揭过去了。”
“我不去!”
“你这孩子!”杨李氏点了点杨涵瑶的脑袋,“还犟上了。快,亲娘命令你,去给姑爷陪个不是去。”
“我干嘛去?”杨涵瑶又气恼了起来,“我凭什么去?他来给我陪不是还差不多!”
“亏你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杨李氏不悦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个道理你不懂?雱儿是做大事得人,你总给他些脸面不是?”
杨李氏顿了下又道:“他面上好看了,这矛盾自然就少了。你说你这样,是个男人他也受不了。我跟你爷爷过了一辈子,也没少闹口角。这男人啊,都是要面子得。当着人面儿,就让他们得瑟下吧。回到家了,关起门来还不是紧着你收拾。”
杨李氏耐心地劝解着,“这男子吧,就跟小孩子似得,你得哄。我看姑爷还是稀罕着你的,这几****看他那模样,也难受着呢。乖,姐儿听话,去给姑爷陪个不是,听亲娘的没错的。”
“亲娘,你就是这么收拾爷爷得?”杨涵瑶忽然问道。
杨李氏眼一瞪,道:“我跟你说正经事呢,你怎么还打趣起老太婆来了?”
“嘻嘻,亲娘,说说呗,你跟爷爷怎么过得?我听韩婶子说您跟爷爷过得可好了……”
“还能怎么过?”杨李氏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与幸福,“我娘就跟我说过,男人有钱就变坏。咱们女人只要把他的钱袋子攥在手里,他就跑不了。”
“在外顺着他,让他得瑟个够。回家不给他零用的花哨,没几回下来就老实了。”
杨涵瑶大笑,想不到自己祖母还是个相当有手段的女汉子吶!
“亲娘,您真厉害,孙女记下了。”杨涵瑶笑嘻嘻地道:“不过相公又是驸马都尉,又是知府,拿两份月俸,这零花多着呢,我可管不着。”
“你这鬼机灵!”杨李氏在杨涵瑶头上拍了下,“还来套亲娘话儿,别以为亲娘老了,人糊涂了,我可都听说了,驸马的月俸都交给你婆婆了,你婆婆又拿给你了,你没要,让她做主着,不然你婆婆能这么向着你?刚刚我从她那儿过来,她把姑爷好一顿说,老身看着雱儿可委屈了。”
“你这事做得地道,亲家是个明理地,你给人当媳妇地也不能不懂事。她对你好,你也不能太拿乔了,那到底是她儿子,你只是媳妇,你们读书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爱屋及乌?对,就是这个理儿,你对雱儿好了,婆婆也就对你越好了。”
“你这样蹬鼻子上脸地,这回婆婆向着你,可次数多了,那心里可就不舒服了。好了,这事你听亲娘得,准没错。亲娘这么大岁数了,虽说是个村里的村妇,可好歹吃得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听我得,没错得,快去给姑爷陪个不是。”
杨李氏捏着杨涵瑶的手道:“其实这赔礼的话也不用说出口。你这会儿就去厨房做几道姑爷爱吃的小菜,这千言万语啊就都在这儿了。”
“这……”杨涵瑶想了想,也觉得这样一直闹别扭下去的不好。可想起要自己先低头,她这心里又不畅快。
“你还愣着做什么?”杨李氏不悦,“难道还要我亲自动手?”
“行行行!”杨涵瑶见杨李氏真生气了,立马投降了,“我等会儿就去,这会儿我出去走走,这屋子里闷。”
“呵!”杨李氏无奈地笑了,自己这孙女脾气也倔得很,这面子上挂不住,还没想通透呢!罢了,让她出去走走也好,这海风吹一吹,头脑也该清醒了。
杨涵瑶带着舒云和魏家兄弟出去了,她坐着马车准备出城到崖州大运河码头去看看。
随着琼州的建设一点一滴的弄出来,再加上自己让内地的报纸大肆宣传,现在内陆已陆陆续续地有人来考察了。
还有不少人从番禹(广州)那边赶来,都是冲着她桑百万的名头来得。其中甚至有欧洲人的面孔。
其实这也不奇怪,番禹在内陆人心里是荒凉地,其实那也只是和中原相比而已。
早在唐朝期间广州就是比较重要的海贸运转中心了,只是因为进贡的东西都为天家所用,所以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小,以至于人们都认为番禹比较荒蛮。
到了北宋时期,海贸渐渐发达,特别是这几年,宋人造大船,借着后世的地图,摸索出了好几个新的航线出来,来大宋商贸的外国人就更多了。
从8世纪的每年入口商船4000多艘,发展到今天的每年的8000多艘,听着似乎没什么,但这在十一世纪绝对是十分壮观的场面。
这些外来的海商入番禹,就必须经过琼州岛,王雱也让人找来了这些海商入港的详细地点,紧急修建了大港口,以便吸引更多的海商前来琼州贸易。
具体路线是这样的:广州--屯门(今香港青山湾)--西行2日--九洲石(海南岛东北角)--南行2日--象石(海南岛东南岸)--西南行3日--占婆岛(今越南境内)--东行200里--环王国--南行2日--燕子峡--行1日--毒青国--行1日--古笪国--行半日--藩朗(今越南境内)--行2日--昆仑岛--行5日--新加坡海峡、苏门答腊、马来半岛--东北行4日至5日--爪哇--西行3日--马六甲海峡、布罗瓦尔诸岛--西行5日--苏门答腊北部--行6日--尼科巴群岛--北行4日--狮子国--北行--南天竺--西行4日--没来国(今印度南部)--西北行--十余小国--西北行--印度西岸--西北行2日--孟买附近--行10日--巴基斯坦--经5个小国--卡拉奇东--西行20日--二十余小国--西行--波斯湾阿巴丹附近--西行1日--幼发拉底河口--行2日--巴士拉?。
海商抵达阿巴丹一带,便可望见当地人安置的灯塔。夜间灯塔点燃熊熊火炬,把远涉重洋而来的商船导入波斯湾。
到幼发拉底河口货物必须转到轻舟上,方能溯河而上,两天就到大食国重镇巴士拉港。再由驿道向西北陆行千里,便是大食国京城巴格达。
从阿拉伯半岛沿岸又可航行到亚丁湾、红海,一般称之为西路航道,巴士拉为东、西航道交汇点:?乌剌国(巴士拉东)--巴林--阿曼--竭国等--沿着印度洋西海岸西行--七个小国--也门--沿东非海岸西南行--十余小国--三兰国(今坦桑尼亚海岸)??
沿着这条航线,大宋海舶不仅可以到达波斯湾沿岸各国和阿拉伯半岛南部诸港,还可远航至东非的中南部海港。
这一航线经历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全长达14450海里,这还仅仅只是延着唐朝开辟的航路而走,这条航路是这世界上最长的航线,此记录保持了八九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6世纪中叶,欧洲人开辟东方新航路才被打破。??
如今有了杨涵瑶的介入,虽然系统没给出航海图,她也没那么好的运气抽一份出来,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地,在成功开辟大宋与澳洲的路线后,他们又成功地摸索出了几条新航线,这几年大宋经济实力暴涨,更是刮起了一股“海贸热”。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大力地造出海海船,官方用飞剪船探寻新航路,在黄帝号,炎帝号陆续下水出航后,这几年间,官方又陆续造了二十几艘排水量在1500到2500吨的大飞剪。
船的名字都以上古圣贤以及前朝明君的名字命名,这点上,连杨涵瑶这个后世之人都不得不感佩宋朝廷的胸襟。
比如今年下水的两艘排水吨位在2000吨的两艘船就是以前朝皇帝的谥号命名得:分别是秦皇号和汉武号。
秦皇统一中国,使得大统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尽管在其他上面有着诸多瑕疵,可面对着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统天下的心愿乃是上到国君下到臣民的所有共识。
汉武帝虽留下了穷兵黩武的评语,可面对外族的欺辱,毫不退缩,忍让的态度却正是宋人所需要得。这也是汉民族的精神所在,无论被打倒多少次,最终都会站起来,拿起武器赶走侵略者。
不管是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匈奴也好,突厥也罢,到了宋人这里,幽州大胜已让他们看到了盛世的希望,契丹人,党项人最终也会被赶走或者融入大汉民族的血液中,完成天下一统。
以汉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汉武帝居功至伟,以他谥号命名的船那是必须得。
听说官家雄心勃勃地,如果下半年财政允许,他还打算造两条大船,分别是“唐宗号”与“则天号”。
不过听说他的想法遭到了群臣的反对,造船寻找美洲他们不反对,唐宗号也没问题,但则天号,这种丢男人脸面的事难道还要传到外国去不成?
此事不了了之,杨涵瑶听后也是一笑了之,当个笑话听听也就过去了。
再说这民间,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朝廷在拼命造大船,尝到了海外殖民甜头的民众们对此事的热情甚至比朝廷都高。
他们没有造飞剪大船的技术,这技术只掌握在朝廷与常州商会的手里,国家也不允许常州商会的造船厂为民间打造飞剪船。不过这不打紧,因为常州商会在这几年又推出了一种盖伦船,这船虽然速度比不上飞剪船,不过胜在稳妥,装货量大,这不正好用来做海贸么?
公私合营的模式让全大宋的百姓都尝到了甜头,那些士绅先也不把目光放在田地上了。在田里能刨出几个钱来?做海贸才是王道啊!
他们看不上眼的瓷器到了大食,那价钱翻了倍儿的往上涨,这不比在土里刨食来得爽快多了?
特别是东南亚,澳洲的开发更是让这群人赚了个钵满盆满,一听说哪里开了新航线,那里的人喜欢丝绸,瓷器,玻璃地,这些人就跟闻见血的鲨鱼般,一下就凶猛了起来。
一人资金不够,那就联合,找上几家,甚至十几家人拼了命地给常州商会的造船厂下订单,聪慧最初的500吨排水量的小盖伦一直造到了7层楼高,排水量达2000吨的大盖伦,就这样还不满意,对于朝廷掌握着飞剪船与大宝船的技术不放于民间的做法十分不满。
这里得说明下,这里大宝船就是郑和下西洋的大宝船,排水量可达4000吨。这样的国之利器,朝廷自然是不可能把技术外传得。
不过这些士绅也不是吃素得,他们齐齐向朝廷施加压力,虽然最后的结果宝船还是没得到,但朝廷派出了有经验,能操作多帆船的水手来教导民间水手对多帆船的操控。
如此一来,大家也就略微满足了。毕竟中国传统的船都是单帆船,对于盖伦这种多帆船的操作那是需要花很多时间摸索得,还不着调。
杨涵瑶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宋人的想象力与工匠的别具匠心。在她给出的盖伦帆船的图纸后,这些人又在这些船上做了改进,使其更适合远航,更安全。
这也比奇怪,其实郑和出海的船所用技术还是宋朝得,大宋的航海技术就相当发达,有好的基础,再加上后世的思路与金钱的诱惑,这造船技术想不发达都难。
在大宋,在这年头,出海贸易已成为一种时尚,以至于大家对土地都不那么看重了。当然,朝中也有一些大臣对此担忧,怕大家都去做海贸了,土地就没人耕种了。
不过很显然,这些大臣的担忧很多余。因为聪明的宋人在航行的图中居然还做起了奴隶买卖的生意来。
当然,碍于大宋不得贩卖奴隶的律法,这些聪明的老百姓自然不会说这些人是奴隶,而是借用常州商会合约里的东西,自己突发奇想地弄了个好听的名字:外来劳工。
听到这名字时,杨涵瑶只觉得头上电闪雷鸣地,生生是被雷到了。忽想起毛爷爷的话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得。
当然,按照中国人骨子里的秉性,虽说不给这些外来劳工工钱,但也没怎么苛待人家,全按照给佃户的待遇,收五成租。
心够黑,但对于这些中东,或者东南亚,甚至非洲来的人们来说,这儿简直就是个天堂。
他们原本在自己的国家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吃不饱不说,随时还有被人打死的危险。
来到这陌生的国度后,在经过了最初的惶恐后,这些棕色皮肤或者黑色皮肤的人便欢喜了起来。
活不多(因为农具先进),干得轻松,一年干到头只要上缴给领头一半的货物,这在他们的国家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儿。
吃得还不错,每过几天他们的领主还会给他们送些鱼来,比起在自己的国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这大宋国简直就是天堂。
于是这些外来的劳工便也安安心心地住了下来,他们都十分珍惜这样的生活。其实他们并不懒,只是在自己的国家做得所有的东西都是领头人的,他们才没了精神。
来到这大宋后,有一半儿是自己的,他们也就勤快了起来。特别是在学会使用了新农具以及这个国家简单的语言,能和当地人沟通后,他们干活就更来劲了。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从解放了出来,有钱有人脉的自己组织弄商队,没钱的就跟着商队一起出海当水手,一年下来不知比以往的日子好过了多少倍呢!
在番禹,这种现象被发展到了顶峰。这些大食人,甚至是欧洲人来到大宋后,仅仅只是番禹一角就让他们迷了人,比起家乡,大宋真得是太好了。
他们很快地就在此定居,不愿走了。还上书朝廷,要求重开在唐朝期间设立的番学馆,以便学习宋人的语言,方便在此定居做贸易。
对于这种万国来朝的现象,大宋的君臣就跟中国古代所有的君臣一样,当然是十分受用。
很快地,番禹那边就开起了蕃学馆,这些红头发绿眼睛的人进了蕃学馆,自然是先学现在的汉语拼音,有小道消息说,赵曙在今年会下旨,把这种发音定为大宋官话了呢!
而琼州作为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在杨涵瑶来后,经过一番整治后,慢慢也出现了繁荣的现象。
今日杨涵瑶带着人出来散心,自然也想来这码头看看。崖州大运河是内陆通往琼州的途径之一,码头经过整修后,现在每日都会有十几艘船入港。
虽然少,可想一想琼州建设才半年多,相比以前的每日两三艘,这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一行人到了码头,杨涵瑶看着码头忙碌的景象,心中生起了一种满足感。这都是她和王雱努力的结果。
想起王雱的辛苦,想一想自己那日的无理取闹,她觉得等下回去还是做几道王雱喜欢吃的小菜哄一哄他吧,也不容易吶!
观赏着码头风景的杨涵瑶正在感叹着,忽然从一艘船上下来两人,上了岸,便在打听琼州府怎么走。
一听这口音,明显是夹杂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杨涵瑶来了兴趣。这年头,会说普通话的,那也不是一般人来着。虽然商会的工人都要学普通话,可和书院的学生比起来,他们的口音都会比较重。
可不管怎么说吧,能说普通话的人,那也绝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商会的人,要么就是读书人,朝中大臣。
杨涵瑶打量了下上岸的人,前头那人明显为主,后面为仆。穿得虽简单,可杨涵瑶的眼力何等惊人,一眼还是看出了为主那人身上的棉布料乃是商会这两年才出的带暗纹的新料。
能穿这衣料的人,非富即贵!
一下子,杨涵瑶也对来人有了兴趣。琼州虽比大半年前好了许多,也有不少内陆的人来此考察,可大多也只是小打小闹。像眼前这位穿着有品味,相貌堂堂的还真不多见。
对舒云使了个眼色,舒云心领神会,上前拦住二人,福身道:“这位公子,我家主人观您气宇轩昂,相貌堂堂,必不是凡人。因此特命奴婢前来,请公子前去叙话……”
PS:今天楼上人家下水道堵了,漏水,搞了半天才弄好,章节发得晚了,各位大大包涵!求月票,求推荐票,嘻嘻,需要鼓励啊!